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广东鸿沟山金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矿区地处汕头市澄海区、潮州市潮安区与饶平县交界处,行政区划上属澄海区盐鸿镇、潮安区铁铺镇与饶平县钱东镇管辖,中心位于澄海城区30°方向,平距19 km;潮安城区190°方向,直距44 km;饶平县城250°方向,直距17 km。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16°48′30″~116°52′00″,北纬23°35′30″~23°38′45″(1980西安坐标),面积33.28 km2

矿区处于武夷成矿带的南西段外缘,位于“广东厚婆坳地区铜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范围之内,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火山、岩浆活动频繁,物化探异常清晰,成矿条件优越,已发现莲花山中型钨矿即位于矿区北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以往该区仅对伴生金矿进行初步评价,未对以金为主要矿种的矿床进行评价。我队通过地表工程揭露、钻探深部验证及取样测试等工作手段,对矿区进行了进一步普查评价,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推断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处于北东向汕头—惠来深断裂带与北西向饶平—大埔大断裂交汇部位,紧邻汕头—惠来大断裂,早白垩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南东外接触带,晚侏罗世大北山火山盆地南缘(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88)(图1)。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和北西向组较发育,其次为近南北向组。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头木冲组、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浅变质碎屑岩及上侏罗统火山熔岩、碎屑岩。区内岩浆活动为早白垩世岩浆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零星出露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等,其中石英斑岩、花岗斑岩与莲花山钨矿成矿关系密切,花岗闪长斑岩与矿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三叠统头木冲组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砂岩、粉砂岩夹含砾砂岩、泥岩;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碎屑岩夹熔岩及第四系(图2)。其中头木冲组和银瓶山组碎屑岩是该区主要赋矿层位。

  

图1 区域地质简图

 

1—第四系砂砾粘土;2—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英安质凝灰熔岩;3—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砂岩、粉砂岩夹含砾砂岩;4—上三叠统头木冲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5—花岗斑岩;6—石英闪长岩;7—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8—石英斑岩;9—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0—钨矿体;11—实测/推测性质不明断层;12—实测/推测正断层; 13—工作区范围;14—莲花山钨矿范围

  

图2 鸿沟山金银多金属矿区地质图

 

1—第四系砂砾粘土;2—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砂岩、粉砂岩夹含砾砂岩;3—上三叠统头木冲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4—花岗闪长斑岩;5—石英闪长岩;6—黑云母二长花岗岩;7—石英脉;8—闪长玢岩脉;9—炭质粉砂岩段;10—炭质粉砂岩中的砂岩段;11—金矿(化)体及编号;12—角岩化;13—地质界线;14—性质不明断层;15—正断层;16—逆断层;17—探槽及编号; 18—钻孔及编号;19—勘探线及编号

  

图3 鸿沟山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U-Pb SHRIMP年龄分布图

2.2 构造

矿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褶皱构造主要为炮台山背斜,背斜轴迹呈北东向展布,核部地层为头木冲组、北西翼为银瓶山组,南东翼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北西翼倾向北西,倾角39°~74°,南东翼倾向南东,倾角29°~48°左右。炮台山背斜轴部及近轴部的两翼控制着鸿沟山金矿的分布。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不仅是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着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其他安全,代表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目标和要求。

2.3 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频繁,由酸性到基性均有分布,主要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石英闪长岩(δο)、花岗闪长斑岩(γδπ)、闪长玢岩(δμ)、辉绿玢岩(βμ)等。其中与矿区关系密切的有花岗闪长斑岩(γδπ),水平方向呈近南北向不规则条带状展布,向北分叉,长约350 m,宽40~110 m,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侵入于头木冲组和银瓶山组地层中,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及黏土化。矿体主要赋存于外接触带。

不重视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缺乏安全工器具管理意识,对常用的全工器具不进行定期的检查或者检查只是走形式;对于有关部门的检查只是应付了事,没有意识到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对于一些存在故障的工器具还继续使用,不注重维修。

据毛景文等(2016)统计分析,认为粤东成岩作用主要集中在155~166 Ma,成岩成矿具有阶段爆发性,且这期岩浆活动有较多幔源物质的加入,与区内金矿密切相关,通过对鸿沟山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结果为(155.7±2)Ma(图3),为鸿沟山主要成岩成矿阶段。

2.4 围岩蚀变

区内围岩蚀变较发育,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电气石化(电英岩化)、方解石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

(3) 含矿热液迁移过程中,在构造叠加部位,北西向断裂破碎严重部位等有利空间[8],容易形成富矿包。

矿(化)体主要产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经地表工程揭露已圈出16条金矿(化)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58°~79°,呈脉状、似脉状产出,长80~410 m,宽0.5~16 m,厚2.69~11 m,Au品位一般0.15×10-6~20.15×10-6,共(伴)生银铅锌铜矿。经槽探和钻孔控制,V13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210 m,控制斜深153 m,平均厚2.70 m,含Au 0.18×10-6~16.69×10-6,平均1.49 ×10-6;含Ag 1.3×10-6~466×10-6,平均133.82×10-6 ;Pb 0.03%~3.05%,平均1.16%;Zn 0.03%~0.53%,平均0.33%;Cu 0.01%~1.91%,平均0.46%(图5)。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其次为近东西、近南北向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组总体倾向南东,局部倾向北西,倾角40°~75°,长100~2400 m,宽1~3 m,沿断裂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碎裂岩化较发育;北西向断裂组主要表现为成群成带分布,总体倾向北东,局部倾向南西,倾角中等偏陡,长80~1020 m,宽0.9~14 m,沿断裂带节理裂隙较发育,呈微细—细网脉状产出,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广泛发育,是该区重要控矿容矿构造。

绿泥石化:绿泥石呈半自形扇状、片状、鳞片状,多聚集成呈不规则集合体状,片径0.03~0.5 mm,浅黄绿色、淡绿色,一级灰干涉色,干涉色被本色影响略显灰黄,局部伴生有金属矿物与次生石英。不均匀分布。

绢云母化:呈细小鳞片状、不规则状,在碎屑间隙无定向分布,主要由长石、泥质等蚀变而来。

绿帘石化:呈次圆状、显微变晶粒状,粒径0.03~0.1 mm,正高突起,裂理发育,弱多色性,多呈姜黄色异常干涉色,部分呈二级不均匀的干涉色,不均匀分布。有时聚集呈团状分布于电气石边缘。

1.2.2 质量控制 问卷经预调查和专家指导修改完善,对调查员进行规范培训并考核,使其熟练掌握问卷调查方法;对回收的问卷,随机抽查7%进行复核,发现不符或缺失进行追访补齐,要求符合率达90%以上。

电气石化:呈自形—半自形柱状、他形粒状,集合体呈放射状,粒径0.02~2.21 mm,正中突起,蓝色、淡黄绿色、无色,反吸收性,发育横向裂理,二级干涉色,多聚集成放射状集合体杂乱分布,不均匀分布。

1)考虑到装置设备尺寸大,管线较粗,加之重油部位吹扫难度大,考虑实施柴油加超级清洗,降低装置吹扫难度。

(1) 矿区处于北东向汕头—惠来深断裂带与北西向饶平—大埔大断裂交汇部位,区内相伴生的NW向、NE向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北东向炮台山背斜轴部控制着矿体的分布,而北西向断裂则是该区重要导矿、运矿通道,同时也是该区理想容矿构造。

2.5 地球化学特征

据Fire-bridge(1972)将克拉克值的±3倍定位为正常元素,大于3倍为富集元素,大于10倍为极富集元素,小于1/3为贫乏元素,小于1/10为极贫元素(杨林楠等,2016)。鸿沟山矿区头木冲组和银瓶山组地层中Au元素分别是克拉克值的2.43倍、3.82倍,总体上,在地层中属正常元素。而Au异常是克拉克值平均16.25倍,最高达57.67倍,显示该区Au元素在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下,发生了运移富集作用,初步推断矿源可能来源于下地壳,甚至上地幔岩浆侵入携带来的。

通过对鸿沟山矿区1∶10 000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发现(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2016),矿区异常元素主要以Au、Ag、Pb、Zn、Cu、Sn、As、Sb、Bi为主,异常形态大多呈零星分散片状(图4)。Au异常在矿区大面积分布,受北东向炮台山背斜轴控制而呈北东向展布,Ag、Pb、Zn、Cu、Sn、As、Sb、Bi异常在矿区范围内基本分布于Au异常内。异常浓集中心与矿区内已知矿体部位吻合,其中在0线和100线附近Au、Ag、Pb、Zn、Cu、Sn、As、Sb、Bi吻合较好,且在0线Au、Ag、Pb、Cu、Sn、As、Sb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套合较好,均具三级浓度分带,最高含量:Au 542×10-9、Ag 6.5×10-6、Pb 11280×10-6、Zn 729×10-6、Cu 701×10-6。通过圈定的土壤测量综合异常,经异常查证发现了金矿(化)体,表明圈定的土壤测量异常是该区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手段之一(黄赤新等,2016)。

3 矿体特征

硅化:主要表现为重结晶的次生石英,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0.02~0.8 mm,表面干净明亮,正低突起,常见重结晶及次生加大现象,一级灰白干涉色,不均匀分布。

  

图4 鸿沟山矿区1∶10 000土壤测量元素剖析图

 

1—第四系砂砾黏土;2—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英安质凝灰熔岩;3—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砂岩、粉砂岩夹含砾砂岩;4—头木冲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5—花岗闪长斑岩、细粒石英闪长岩;6—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7—闪长玢岩脉;8—炭质粉砂岩段;9—炭质粉砂岩中的砂岩段;10—金矿化体及编号;11—角岩化;12— 实测地质界线;13—实测性质不明断层;14—实测正断层;15—实测逆断层;16—背斜轴线;17—1∶1万土壤测量范围

  

图5 鸿沟山矿区0线剖面图

 

1—残坡积土;2—石英杂砂岩;3—泥质粉砂岩;4—石英砂岩;5—长石石英砂岩;6—花岗闪长斑岩;7—辉绿玢岩;8—绢云母化/绿泥石化;9—硅化/绿帘石化;10—褐铁矿/黄铁矿;11—黄铜矿/闪锌矿;12—电气石化/角砾岩化;13—磷灰石/方铅矿;14—探槽及编号; 15—钻孔及编号;16—产状(倾向/倾角);17—金银矿体;18—铅锌铜多金属矿体

矿石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铜蓝、褐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毒砂、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电气石、绿泥石、绢云母、长石等。

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充填交代结构;网脉状、脉状、稠密浸染状、胶状、块状等构造。

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多次不同目标、不同负荷情况下的电动汽车最优出行路径规划结果进行对比。由于区域比较小,取电动汽车总容量为较小的16kWh,

矿石矿物生长顺序:磁铁矿→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斑铜矿→褐铁矿。

4 成矿规律及成因

4.1 成矿规律

黄铁矿化: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01~1.5 mm,浅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多呈浸染状分布或呈脉状分布。

(2) 主要成矿时期为燕山晚期。区内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据许跃初等(2010),多期次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矿源,从而驱动岩浆水、变质水萃取地层中初步富集的有用组分Au而成为含矿热液,并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动力,使其在合适的部位富集成矿(许跃初等,2010)。同时,其冷凝过程中析出的流体与变质水及地表水一起为成矿提供了必需的水源(骆珊等,2014)。

4) 工况4:考虑安全系数及施工平台强度校核需要,施加自重及风荷载,同时第一、二、三层平台同时超载1.25倍施加荷载,即同时施加均布荷载2.5×10-3 MPa。

(4) 区内围岩蚀变十分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殷燕回忆起她所在部队的一次“误伤”。所谓误伤,或多或少暴露了我军战前准备的不足:“我们师3营7连在向团主力靠拢时与越军相遇,7连长见进攻受阻,便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坐标位置,并向几十公里外炮群报告,引导炮兵轰炸越军阵地。由于部队配发的军用地图是4 0年代法国人绘制的,地图标记与实际景物误差很大,结果头几发用来修正弹着点的炮弹,当即把连长和报务员炸死,数分钟后,没得到要求修正弹着点报告的炮群,按照原设定坐标一齐开火。炮火过后越军阵地夷为平地,7连百十号人也几乎没有几个能站起来了!”

In conclusion, STAT3 acti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anges in gastric mucosa from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tumor via the STAT/VEGF pathway, confirming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argeted therapy focusing on STAT/VEGF in protecting against gastric cance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是在学生认知结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的重构,从而有利于学生笔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笔记的具体操作,实现学生对笔记的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5) V13矿体沿倾斜方向,表现为地表以富集金为主,往深部则富集有银金铜(铅锌)的变化规律。地表:含金0.14×10-6~16.69×10-6;孔深83.07~90.05 m:含金 0.18×10-6~2.62 ×10-6,银32.1×10-6~466×10-6,铜0. 27%~1.91%;孔深158.25~163.94 m:含金 0.23×10-6~5.21 ×10-6,银15.7×10-6~350×10-6,铜0. 12%~0.23%,且矿体往深部仍有延伸。

4.2 矿床成因

鸿沟山矿区金矿体产于上三叠统头木冲组、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碎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而花岗闪长斑岩则不含矿或没有矿化,毛景文等(2014)认为该期岩浆活动是粤东主要成岩成矿阶段,同时该期岩浆活动有较多幔源物质的加入,区内金矿与花岗闪长斑岩近于同时并略晚于后者形成。据叶天竺等(2014)认为该类型金矿金的沉淀温度通常不超过300℃。初步认为该区金矿的形成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引起的岩浆活动,下地壳或上地幔岩浆侵入携带来的Au元素,进入热液,沿外接触带附近断裂富集成矿,因此,初步推断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为主的脉状矿床。

5 找矿方向

(1) 区内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蚀变强烈,沿接触带往深部银铅锌矿化增强,因此,沿倾斜方向、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寻找深部富矿包。

(2) 沿炮台山背斜轴部及近轴部之两翼分布的北西向断裂是鸿沟山金矿主要控矿容矿构造。

(3) 区内围岩蚀变较发育,在重视地表蚀变分带的基础上,应充分研究深部蚀变特征,圈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的蚀变范围,该蚀变组合强烈地段是重要找矿靶区。

(4) 区内Au异常强度高,规模大,与Ag、Cu、Pb、Zn、Bi、As、Sb元素套合较好,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6 结论

综上所述,鸿沟山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外接触带,炮台山背斜轴部及近轴部之两翼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北西向断裂构造则严格控制矿体的展布。矿源可能来源于下地壳,甚至上地幔岩浆侵入携带来的,初步推断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为主的脉状矿床。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及土壤测量Au异常,是鸿沟山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如果能增加投入,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则鸿沟山矿区有望取得粤东寻找金矿的新突破,为粤东地区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新的矿床成因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 2016.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鸿沟山金锡多金属矿预查报告[R].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1988.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

黄赤新,王传建,冯玉君,王功民,等. 2016.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矿产与地质,30(1):12-18.

骆珊,胡斌. 2014. 湖南省醴陵市正冲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矿产与地质, 28(1):46-49.

毛景文,刘鹏,王小雨,等. 2016. 粤东新寮岽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过程研究(2015年阶段性工作进展报告)[R].

许跃初,杨长健. 2010. 湖南浏阳斗华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甘肃冶金, 8:101-103.

杨林楠,陈静,冯昂,李钢,等. 2016. 陕县宽坪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J]. 矿产与地质, 30(3):345-348.

叶天竺,吕志诚,庞振山,等. 2014.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M]. 北京:地质出版社,146-150,395-404.

 
高凤颖,黄海鑫,曾志峰,方磊
《矿产勘查》 2018年第03期
《矿产勘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