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侨务精准扶贫的现状、难点和对策——以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侨务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5年,全国贫困归侨侨眷仍有117万。与其他贫困群体相比,贫困归侨致贫原因复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其影响更是遍及海内外。因此,做好侨务扶贫工作,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凝聚侨心、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然而,由于侨务扶贫对象不够庞大,目前对侨务扶贫工作予以关注的主要是政界和媒体,成果主要是介绍侨务扶贫工作的举措和成效。个别参政人士也指出现有扶贫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如蓝桂兰(2015年)在肯定近年来福建省散居归难侨救助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散居归难侨救助方面的不足。近年来,政界和媒体也开始从精准扶贫视角来看待如今的侨务扶贫举措。反观学界,目前对精准扶贫思想和实践有较多研究参看洪名勇,洪霓:《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汪三贵,刘未:《“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张琦:《精准扶贫助推我国贫困地区2020年如期脱贫》,《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64期。,但对侨务扶贫工作仍缺乏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更无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学界较少关注的侨务扶贫领域,并将之置于精准扶贫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探究中国侨务扶贫问题的现状和可行路径。

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至2012年初有贫困归侨1 000余户,主要分布在南安、安溪和永春等地中新网:“侨乡福建泉州拨款救助大病大灾贫困归侨”,http://www.chinanews.com/zgqj/2011/05-25/3066944.shtml。由于泉州贫困归侨较为分散,致贫原因复杂,个体、地区差异较大,因此精准扶贫是解决泉州贫困归侨侨眷问题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为例来说明我国侨务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难点并提出对策。

一、泉州市侨务扶贫政策和相关举措

泉州市侨务扶贫主要依据国家和福建省的相关政策而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侨务扶贫政策,如2007年国侨办、扶贫办《关于将散居农村贫困归侨侨眷纳入扶贫规划的通知》,2008年国侨办《关于实施“归侨侨眷关爱工程”的意见》,2010年国侨办等九部门《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的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等,这些纲领性文件为侨务扶贫工作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根据中央精神,福建省也颁布了具体的侨务扶贫贯彻意见,如2007年福建省侨办、省农办《关于将散居农村贫困归侨侨眷纳入扶贫规划的通知》,2009年福建省侨办和省侨联《关于实施“归侨侨眷关爱工程”的意见》,2011年福建省侨办等部门《关于转发国务院侨办等九部门〈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同时,针对福建省的实际情况,1998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归侨特困户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次年起,福建省财政每年安排130万元散居归侨补助经费,用于对散居贫困归侨的临时救助。为此,2003年福建省侨办还专门制定了《归侨社会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福建省财政厅、省侨办联合发出《关于做好散居社会贫困归难侨困难补助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起,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散居贫困归难侨每人每月再发给100元生活困难补助,2017年起这一标准提升为200元《福建提高散居社会贫困归难侨困难补助标准》,《福建侨报》2017年4月28日。

除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相关规定开展侨务扶贫工作外,2009年4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贫困归侨侨眷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贫困归侨侨眷扶持工作的落实。《通知》还强调强化合力,健全完善贫困归侨侨眷扶持工作机制,这表明泉州市侨务扶贫思路正日趋成熟。

羚黄宝儿丸包衣工艺的优化及制剂稳定性研究…………………………………………………… 陈丽斯等(24):3350

目前泉州市贫困归侨问题依然存在。据泉州市侨联2017年统计信息,泉州市侨界低保和精准扶贫对象为171人,贫困家庭397户,残疾归侨168人,失依儿童13人③④泉州市侨联数据。。可见,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近期来看,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的难点主要在于:

实践中,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泉州市贫困归侨的生活也有所保障。养老保险方面,集中安置在华侨农场的贫困归侨首先得以解决。如洛江双阳华侨农场1998年改制建镇,同年洛江区经多方协调,农场在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低保方面,根据1998年闽政办《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归侨特困户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农村归侨特困户列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精神,泉州市对农村归侨特困户重新进行调查登记,至2000年已有100多户列为当地低保,给予定期补助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市华侨农场史》,泉州: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刊,2017年,第32—33页。。而自福建省2001、2004年分别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后,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归侨,泉州市均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将其列入低保。同时,相关部门也多方筹资,加大对贫困归侨的救助力度,如2012年南安市侨联与黄仲咸基金会共同出资给予该市214户贫困归侨每户400元的困难补助东南网:“南安市切实做好贫困归侨帮扶工作”,http://qz.fjsen.com/zt/2012-12/09/content_10053408_2.htm,2012-12-09.。医保方面,泉州市按照有关规定将贫困归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其参加医保所需个人缴费部分,各级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3.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不仅使泉州市在很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而且在现实工作中也避免了工作的被动。如泉州市不仅在全省率先开展贫困归侨侨眷调查摸底工作,出台《做好贫困归侨侨眷扶持工作的意见》,还在全省率先为华侨农场职工和散居贫困归侨建设侨居房,出台贫困归侨大病大灾救助政策,扶持贫困归侨侨眷发展生产等。自2011年起,福建省对散居农村无房归侨按照省财政2万元、市县财政2万元的标准补助其建房。而泉州市从2010年起开始按市财政2万元,县财政2万元的标准补助散居归侨建房。其下辖的晋江市早在2008年就安排专项资金,每户补贴4万元,为10户特困归侨新建安居房。在大病大灾救治方面,泉州市外侨办2011年下发《关于做好对发生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给予资金救助工作的通知》,而福建省其它地区至今仍无类似文件出台。2012年,泉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启动“百侨助百村”活动,各级侨联挂钩111个村(社区),至2017年6月共引进侨捐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2亿多元泉州侨联网:“百侨助百村大变样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宜居村’”,http://www.qzql.org/content/2017-06/12/content_5652898.htm,2017-06-12.

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归侨侨眷,泉州市相关部门也通过适当引导,帮助其找到适当的生产项目,并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给予扶持和指导。2010年1月泉州市外侨办出台《关于开展散居社会贫困归侨扶持生产工作的通知》,确定40户散居贫困归侨家庭作为扶持对象,市级财政下拨12万元,每户补助3 000元,县级财政给予适当资金配套,帮助这部分归侨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国新闻网:“泉州市政府加大对散居社会贫困归侨财政支持力度”,http://www.chinanews.com/zgqj/news/2010/03-09/2159765.shtml,2010-03-09.。泉州市外侨办也利用历年来的结余经费,组织贫困归侨侨眷参加科学养殖家禽家畜、科学种植技术等培训班,并在培训后给部分贫困归侨发放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各地也有不少扶持创业举措,如南安市涉侨部门积极推荐贫困归侨侨眷到民营企业就业,同时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2016年石狮市为20户少数民族和归侨侨眷贫困户建设光伏发电设备,帮助困难户增加家庭收入李琳毅:《石狮已筹集40万元拟投入到精准扶贫》,《石狮侨报》2016年5月23日。。而资助侨界贫困学生也在各地有声有色地开展着,帮助不少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总之,泉州市贫困归侨的生活救助已逐渐被纳入制度轨道,同时泉州在大病大灾救助、贫困归侨住房问题以及资金来源多元化方面较具特色。而近年来,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如2013—2016年在各级侨联的帮扶下,泉州市贫困归侨脱贫解困85户128人。而自2016年开展结对帮扶以来,泉州市外侨办坚持“一户一策”的帮扶政策,至2017年5月已有11户贫困归侨户成功脱贫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网站:“办领导带队赴永春县玉斗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http://www.wsqw.fjqz.gov.cn/xxgk/gzdt/wsqwdt/201706/t20170609_448558.htm,2017-06-09.,帮扶成效明显。

二、精准扶贫在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中的运用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也呈现了若干“精准”倾向。

按照邢台市政府2011年与省政府签订的相关目标责任书,其所辖县(市、区)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将分别在2016年、2018年和2020年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为此,该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来抓,将各县(市、区)学校建设任务尤其是市区基础教育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大幅增加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共财政教育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去年上述四项投入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2388 如图,经过直角梯形ABCD的顶点A作斜腰CD的平行线交下底BC于点M,△DBC的外接圆ω1交直线DM于点D, G,△AMC的外接圆ω2交ω1于点C, F,△BGM的外接圆ω3交ω2于点M, E, 证明:直线BE, CF, DG交于一点,且此点为△AMC的重心.

1.精准识别。泉州市主要通过调查走访和建立贫困家庭数据库来实现精准识别。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对贫困归侨侨眷调查摸底工作进行部署,2009年率先在全省开展贫困归侨侨眷调查摸底工作。2016年泉州市外侨办又要求对全市贫困归侨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涉侨弱势群体档案。在实施具体帮扶措施之前,相关部门也要求对帮扶对象予以调查。如在2017年3月福建省侨办下发贫困归侨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对象补助款之前,泉州市外侨办要求各地对辖区内的这两类对象再次进行调查摸底。2017年2月泉州侨爱扶贫基金拟对扶持生产和鳏寡孤独的贫困归侨进行适当补助之前,泉州市外侨办也要求各地做好这两类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甚至在每年两节慰问前,晋江市侨联也会对全市贫困归侨侨眷开展调查摸底,按实际困难情况确定慰问名单。实践中,各地也积累了不少调查立档经验。如永春县在先后三次对全县散居归侨走访、登记后,将散居归侨分为“小康户”“温饱户”“贫困户”“特困户”“临时困难户”五大类,并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帮助解决其生活问题;德化县龙浔镇兴南社区对社区内归侨侨眷的回国时间、家庭人数、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需求和家庭收入等进行了逐户、逐人、逐项精准识别,做到“一户一档”。

《岭外代答》①本文所引用的《岭外代答》内容为杨武泉先生校注的中华书局2000年版,以下不再赘述。是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1134-1189年)所撰的历史地理文献集成。周去非为永嘉人(今浙江温州),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曾经历试桂林尉、钦州州学教授,且在淳熙五年任静江府通判[1]。由于他的任职主要是为了对广西各地方官进行监察管控,而他本人对区域历史地理又颇感兴趣,所以将自己当官的过程同时也变成学术研究的过程。他借助自己在广西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便利,编撰合计10卷的《岭外代答》。虽然该书存在大段直抄《桂海虞衡志》等问题,但文献价值颇高。甚至有学者认为该书是“广西地方古文献中的压卷之作”[2]。

2.精准帮扶。近年来,泉州市在深入了解贫困归侨需求的基础上,从生活、生产、急救等方面细化措施,精准施策。对于因教育致贫者,主要引导教育基金或社团持续关注贫困侨生,如永春县侨联扶贫基金、鲤城区慈善会吴世富蒋丽钻助学基金、泉州市侨联青委会举办的“海西春雨·侨青助学”活动以及鲤城区侨联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主要救助对象就是贫困归侨侨眷学生;对于因病致穷者,则通过医保、大病救助等方式予以救助,自2011年至2017年7月,泉州市外侨办累计向市财政申请240万元用于救助大病大灾中的贫困归侨,帮1 000多人缓解了燃眉之急林潞,陈芝:《打造侨务工作泉州品牌》,《福建侨报》2017年7月7日。;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归侨,则推出一系列“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尤其自2016年开展结对帮扶以来,泉州市外侨办更是坚持“一户一策”的帮扶政策,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种植业帮扶、养殖业帮扶、多元化产业帮扶、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3.精准管理。这主要体现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等方面。如对于省侨办下拨的经费,2015年泉州市外侨办出台《关于省侨办下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提出专款专用、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注重效益的使用原则,并对其使用范围、管理程序、监督检查等予以明确规定。对于具体扶贫项目,相关机构也予以精准管理。2010年泉州市外侨办出台《关于开展散居社会贫困归侨扶持生产工作的通知》,给予40户散居贫困归侨家庭每户3 000元补助,支持其发展生产。《通知》同时要求县级侨办负责管理补助资金,跟踪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并建档造册,每半年向市侨办汇报一次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提供:《关于开展散居社会贫困归侨扶持生产工作的通知(泉外侨〔2010〕2号)》。。而在不久后出台的《关于拨付散居社会贫困归侨扶持项目资金的通知》中,泉州市外侨办还要求各县(市、区)侨办指派一名领导负责这项工作,每季度向市侨办反馈扶持进展情况。对于散居归侨的“侨居造福工程”,泉州市外侨办不仅要求补助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要求严把质量关,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建立季度汇报制度。而泉州市侨捐工程大都成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工程管理小组,全程监督工程进展、建筑安全、建筑质量,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现阶段,燃气企业已经把现代化管理系统应用其中,以此实现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审核和监管,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企业即便把信息化管理方式引进其中,但是受到原始管理理念的影响,应用的财务管理模式过于传统性,没有将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导致信息化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且,企业在引进信息化系统之后,没有根据系统要求来进行对应设施的研发和应用,授权管理不规范,使得不能借助信息化手段加以科学把控。

4.精准考核。精准考核既有自我考核,也有来自上级部门的考核。自我考核如侨务扶贫被纳入部门考核中,根据2012年度泉州市外侨办绩效目标考评表,散居归侨侨居工程建设、贫困归侨侨眷民生问题等侨务扶贫职能均在考评范围之内,而且明确到其二级指标、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这一年度绩效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不仅要予以通报,相关结果也将作为考评科室和干部职工工作实绩、评先评优的重要标准。一些地方还形成了自己的考核经验,如晋江市推出的“回头看”制度,每年都对帮扶后贫困家庭的情况进行核对,由市里15个经济信息部门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工商、银行、人社等部门将信息进行联合比对,避免脱贫数据失真。上级考核主要通过工作检查、民主监督等方式来实现,如福建省侨联以及省纪委就多次对泉州市侨联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2017年8月,泉州市政协也深入安溪县开展“低保兜底脱贫情况”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调研泉州网:“‘泉州市实施低保兜底脱贫情况’民主监督专题协商会召开”,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17-09/01/content_5694860.htm,2017-09-01.

(二)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经验

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还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为其它地区的侨务扶贫工作乃至其它群体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1.善借侨力帮扶。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泉州侨乡优势,善于发动侨资企业和侨界热心人士帮扶贫困归侨侨眷,使得归侨救助资金更加丰富,救助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为此,泉州市外侨办2014、2016年分别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侨办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侨爱工程品牌的意见〉的意见》《关于组织引导华侨华人、侨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挖掘侨务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侨资侨力参与精准扶贫。

在政府动员下,侨胞们也积极参与到泉州市精准扶贫事业中来。2016年4月,6个海外安溪会馆与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签约结对,通过产业扶贫、公益捐赠、兴教助学等方式进行精准帮扶;2017年2月,马来西亚环企云旅集团与洛江区虹山乡和南安市向阳乡签订了旅游开发精准扶贫项目;2017年3月,侨资企业恒安集团向福建省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及人道救助项目。侨胞们还直接组织或参与了一些服务于贫困归侨侨眷的爱心组织,如2009年成立的鲤城区侨联侨心慈济会,2016年底成立的泉州市侨爱扶贫基金等。此外,近年来泉州侨捐中也有相当部分投入到社会慈善事业中来,如2016年泉州侨捐中捐助社会事业1.64亿元,内容涉及捐建养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设施以及用于敬老、慰问、救济困难群体等林潞,陈芝:《打造侨务工作泉州品牌》,《福建侨报》2017年7月7日。

2.充分发挥侨联基层组织的功能。泉州市侨联组织较为完善,目前全市已有12个县(市、区)、2所高校(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114个乡镇(街道)、1 400多个村(社区)成立了侨联组织,“市—县—乡—村”四级组织网络日益健全完善,这也使侨务扶贫工作有了更多的依靠力量。实践中,各级侨联组织在侨务扶贫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2002年泉州市侨联发起的“以侨助侨”活动,得到了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成为了泉州侨界慈善帮扶品牌。其中如南安市侨联在2010—2014年间务实开展“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至2014年年底联系挂钩22个项目,资金到位1.07亿元,持续帮助扶持贫困归侨200多户,帮助贫困学生80多人次,引导爱心人士连续几年资助10户贫难归侨侨眷每月200元福建侨联网:“南安市召开第十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http://www.fjql.org/xzzjs/4131.htm,2015-01-20.。侨联组织在具体的侨务扶贫案例中也发挥了较大作用。如经鲤城区侨联副主席、浮桥街道侨联主席吴世煌牵针引线,其兄吴世富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捐资20万元帮助贫困归侨侨眷子女、低保户及因病因灾返贫的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张俊阳:《华侨捐资助学》,《关爱女孩行动》2007年第7期。

为解决集中安置归侨的住房问题,泉州市在福建省内最早提出“建设华侨农场侨居工程”。从2000年开始,连续5年把华侨农场的侨居造福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13底,三个华侨农场共建设侨居房1 472套,所需资金以归侨和农场自筹为主,各方支持和政府补助为辅。如南安雪峰华侨农场“侨居造福工程”争取到海外侨亲捐助750多万元,各级政府资金支持671.65万元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市华侨农场史》,泉州: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刊,2017年,第115—116页。。对于散居归侨的住房问题,泉州市委、市政府于2010—2012年连续三年将其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13年底为止建成138套侨居房,每户由市级财政补助2万元,县级财政补助2万元。2015年泉州市再次将53户散居贫困归侨侨居房建设纳入2015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16年基本完成。至此,共为191户散居贫困归侨建起侨居房,解决了部分贫困归侨的安居问题宁波人大网:“朱珂廷:关于赴福建开展立法调研的情况报告”,http://www.nbrd.gov.cn/art/2017/1/6/art_2667_888224.html,2017-01-06.

具体工作中,泉州市相关机构也表现得十分积极。如2014年泉州市外侨办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提前将按惯例在年底发放的30万元大病大灾救助款于年中发放,并于年底与市财政协调,加拨第二批大病大灾补助资金20万元,解决贫困归侨的燃眉之急。为妥善管理侨捐,进一步争取侨胞的支持,泉州市高度重视侨捐资料库建设,2014年12月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侨捐项目信息资料库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6年底以前基本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侨捐公益项目的收集整理、登记建档、汇总入库等工作,该项工作的完成较省侨办的要求提前了一年。

(4)多层面分类帮扶。2009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贫困归侨侨眷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物质帮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困难归侨侨眷排忧解难。近年来,泉州市对于贫困归侨的扶助体现在多个层面,如除低保、医保等固定生活保障外,也有各种临时救助;除解决社保、住房问题外,还有生产、求学等方面的扶助;除政府扶助外,还有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持。因为贫困归侨往往不是单一因素致贫,因此,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扶助方式有利于贫困归侨的彻底“脱贫”。

实践中,泉州市也针对贫困归侨的实际情况予以分类帮扶。如对于散居归侨的住房问题,对于无房户采取优先安排廉租房、修缮公有闲置房、租借民房和政府补贴建房等方式解决其居住问题。对于危房户,各地在坚持自愿原则下,筹措补助资金,帮助其进行危房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为贫困归侨修缮房屋。在生产方面也是如此,泉州市外侨办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归侨推出一系列“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对其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帮其找到合适岗位或生产项目,再予以一定数目的资金支持。

上述经验,善助侨力和充分发挥侨联基层组织的职能主要用于解决“谁来扶”的问题;“积极主动”和“多层分类帮扶”解决的是“怎么扶”的问题,前者体现了“扶”的态度,后者体现了“扶”的方法。

The mobility pre-factor μd0 is much larger in x ranges where a cubic window function is valid, i.e. in a very small neighborhood of x = 1. Hence, we take as a representative value, the average of those values valid in the largest ranges of x, i.e.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quadratic window functions:

三、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问题及难点

3.贫困归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目前,泉州市扶贫开发主要任务已从解决温饱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对于侨务扶贫工作而言,不仅要巩固脱贫成果、降低返贫率,还要提升归侨的自身发展能力、解决其致富问题,并在致富的同时缩小与其他群体的富裕差距。而泉州市贫困归侨普遍存在“一高三低”(即年岁高,文化水平较低、就业率低、收入低)现象,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脱贫之后返贫的可能性也较大。部分贫困户贫困时间长,脱贫意识不强,脱贫难度较大。而且,不同时期“贫困”的界定也不一样,由于贫困归侨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将来仍然可能处于相对贫困当中。

(一)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工作的不足

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精准识别方面,帮扶对象还不够全面。2015年福建省侨联《关于开展精准帮扶贫困归侨家庭的实施方案》表示:重点帮扶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列入“百侨帮百村”结对帮扶村的贫困归侨家庭,并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拓展至全省9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3 31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中的贫困归侨家庭,帮助在2020年以前实现早日脱贫。显然,后者并非重点帮扶对象。其次,虽然目前政府对低保边缘户也有所关照,但相关补助并未制度化,各地执行差异较大。而低保边缘户数量十分庞大,如2015年泉州市贫困归侨共971户,其中未纳入低保者715户泉州市侨联数据。。可见,由于精准帮扶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的,这自然会使一些非重点对象的帮扶工作受到影响。

在精准帮扶方面,在“谁来扶”的问题上,2015年福建省侨联颁布《关于开展精准帮扶贫困归侨家庭的实施方案》,内容中强调了侨联系统的协作,但对于侨联系统与侨办系统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横向协作则提及不多。泉州市也大抵如此,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不够机制化。在“怎么扶”的问题上,泉州市在贫困归侨低保方面体现得不算突出。早在2009年底,厦门、南平两市和福州的鼓楼区、闽清县等地就做到了应保尽保,而泉州市目前仍是强调尽力做到应保尽保。而且泉州各地帮扶措施仍以生活救济为主,扶持发展生产、帮助就业等仍显不足;散居贫困归侨与集中安置归侨在社保、住房等方面的帮扶差异较大。如在养老保险方面,泉州给予华侨农场职工诸如推迟养老保障制度执行时间、降低缴纳基数和缴纳比例、宽限补缴时间、给予财政补助等政策优待,而散居归侨并未享受同等照顾等。

在精准考核方面,主要是结果运用仍然不够明确、具体。如2015年《泉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省侨办下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规定:办纪检组、监察室对省侨办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资金使用效益。但对于考核效益不佳者则无进一步的说明,也无相应的整改措施。另根据2015年12月泉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市外侨办责任清单,协助做好难侨的安置和贫困归侨的扶助救济工作在清单之列,不按责任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人员,有关部门将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但如何追究责任,仍缺乏明确和细致的规定。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一些客观原因,如泉州市侨务机构扶贫经费短缺、编制少等问题使扶贫工作只能有重点地进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也影响了各地对贫困归侨扶助的力度;为了兼顾公平,对贫困归侨的照顾不宜过分突出等。当然,主观来看,帮扶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一些人员对贫困归侨问题不够重视,拈轻怕重,相关措施避难就易等也导致帮扶实效受到影响。

(二)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

此外,人类对深海海底稀土的分布规律和储存状态的认知条件也限制了这种大规模的开采。据了解,相对于陆地开采,海洋开采、尤其是国际海域的海底资源开采,还有着比较复杂的国际规则制约,从探测开始到落实具体开采行动,需要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实现。

在社保体系之外,泉州市还给予贫困归侨侨眷以各种临时救助。如为求学的归侨侨眷子女提供一定的补助,对发生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提供紧急救助。2011年泉州市外侨办下发《关于做好对发生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给予资金救助工作的通知》,视病灾情况,对发生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给予一次性1 000—5 000元不等的资金救助智慧社区:“关于做好对发生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给予资金救助工作的通知”,http://kyky.qzlc.fjsq.org/57363/20120223/235659.html,2012-02-23.。另据估计,泉州市外侨办利用多种管道筹措资金,每年慰问120户以上的特困归侨侨眷,发放慰问金10万元左右泉州网:“泉州扶持贫困归侨侨居房建设多次纳入为民办实事”,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15-01/04/content_5020658.htm,2015-01-04.。全市各级侨联组织也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慰问贫困归侨侨眷,如自2002年起,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每年都通过泉州市侨联于春节前夕发放慰问金,帮扶贫困归侨新华网:“福建黄仲咸教育基金已连续向泉州捐赠124.04万”,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5-01/13/c_127383077.htm,2015-01-13.

1.扶贫资金不足。泉州市侨务扶贫资金仍显不足,在2016年泉州市外侨办960万元的支出当中,与侨务扶贫相关的有三项:一是53户贫困归侨侨居房建设项目,二是贫困归侨慰问金10.11万元,三是华侨事务费10.03万元(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网站:“2016年度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决算说明”,http://www.wsqw.fjqz.gov.cn/xxgk/czzj/201708/t20170802_517899.htm,2017-07-25.。可见,经常性的扶贫费用在市外侨办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不大,加上市财政大病大灾贫困归侨救助款50万元,整体也不算多。侨捐也是泉州市侨务扶贫的另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如2016年泉州市侨联1 012 200元扶贫金额中,财政拨款为635 200元,其余主要是侨捐。但侨捐是临时性质,可以作为扶贫资金的补充,不能依赖。而从需求情况来看,2015年泉州市贫困归侨1 194人,其中年龄60岁以上者1 102人,内中孤寡老人140人。在致贫原因方面,因病532人,丧失劳动能力376人,无主要经济来源者395人,残疾111人。可见,泉州市贫困归侨不少已经年老体弱,需要持续救助。倘若扶贫资金不够,贫困归侨关照范围和关照程度均将受到影响。

2.扶贫人力缺乏。泉州市贫困归侨以散居为多,而且内部差异性大,因此无论是调研还是具体帮扶都需要耗费比较多的人力。而且泉州市贫困归侨中孤寡老人多,看护量也比较大。此外,部分贫困户脱贫意识不强,需要激发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而众所周知,侨办系统管理事务繁多,人员却非常有限,如泉州市外侨办仅40多人。泉州市侨联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侨联组织网络,有3 000余名专兼职侨联工作者,但以兼职为主,在侨务扶贫工作中难以全身心投入。一些人员扶贫经验不足,也难以完全胜任工作需要。

(一)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中的“精准”体现

当然,目前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精准扶贫持续发展也还存在着经费、人力、项目等方面的难处,需要努力克服。

4.扶贫长效机制尚不健全。侨务精准扶贫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在脱贫之后也还面临着返贫、致富及缩小与其他群体的差距问题,因而需要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目前,虽然泉州市在长效扶贫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协同工作机制、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社会帮扶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项目方面,泉州市一些侨务扶贫项目及相应的资金配套均有一定期限,在贫困归侨彻底脱贫或能够自立之前,如何让项目有效衔接起来仍然有待我们去解决。在资金方面,由于扶贫资金来源不一,各部门又大多各自为战,因而整合度不高,难以发挥整体效益。而且,不同地区对扶贫开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同,扶贫存在不平衡状况。如目前个别地区的侨务扶贫工作仍以纳入社保和两节慰问较多,帮扶形式单一,长效帮扶机制没有健全。

总之,持续开展侨务精准扶贫工作是必然趋势,而泉州市在持续扶贫方面仍存在着资金、人力、项目等方面的不足,尤其因为一些扶贫资金和项目来自于社会,带有一定的临时性和偶然性,不一定能够持续。因此,如何在统筹政府资源的同时,又使社会力量扶贫热情不减是对侨务精准扶贫工作的考验。

日间巡护时,周家喜会对虾笼、迷魂阵、丝网、三层网和违规建造的钓鱼浮台进行清缴。夜间是偷捕高峰期,周家喜和队员们加大了巡护执法,他们使用地锚在水底拖曳,既收缴了网片,又避免了直接冲突,有效打击了偷捕。“协巡队成立以来,共收缴网片1100余具,虾笼260余具。”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李春盛介绍,周家喜和巡护员们巡护里程达14360多公里,共发现江豚1150余头次,发现制止非法捕捞343次,有效遏制了保护区内非法偷捕、非法垂钓等行为,保护了江豚的生存环境。“只要我身体还行,大家还瞧得起我,我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守护这片江,守护江豚的微笑。”周家喜59岁了,他离不开这片水,这水也需要他。

四、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对策思考

为持续推进泉州市侨务精准扶贫工作,从宏观上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统一认识,加大侨务扶贫工作力度。归侨侨眷贫困问题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因素,其影响更是波及海内外,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侨务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做好侨务扶贫短期和长期规划,多方联动,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要健全临时帮扶和长效帮扶相结合的帮扶举措。对因遭遇大病大灾的贫困归侨,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应把贫困归侨纳入各类社会保障和扶贫规划,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和脱贫意愿的贫困归侨侨眷,应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实施扶贫项目。三要继续实施差异化扶贫。要在摸清致贫原因的基础上,逐人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精准扶贫。在扶贫项目的选择上要让群众做主,切忌为了“攻坚拔寨”而大包大揽,甚至搞强迫命令。四要完善协同帮扶机制。侨务扶贫需要众多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有必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同关爱机制。五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既让贫困归侨懂得运用现有扶助政策脱贫,又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助贫困归侨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激发贫困归侨侨眷的内生动力。

从具体工作层面来看,以下几方面工作还有待加强:

于康震指出,要坚持质量强奶业,毫不松懈抓好乳品质量安全管控,让中国奶业质量更加过硬;坚持效率提奶业,优化布局、优化牛群、增强活力,让中国奶业竞争力更强更优;坚持品牌树奶业,充分发挥企业、协会和政府作用,让中国奶业美誉度更加响亮;坚持和谐兴奶业,乳企和奶农共担风险、共享成果,让养殖加工联结更加紧密;坚持消费带奶业,讲好奶业故事,让消费者爱喝多喝中国奶。

(一)做实贫困归侨家庭动态档案。各地侨务机构要会同民政、扶贫、侨联(尤其是基层侨联)以及村委会(居委会)等一起对贫困归侨及归侨边缘户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精准掌握他们的家庭人口、职业、月收入、致贫原因、脱贫想法等情况,并及时整理归档,做到一户一档。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变化,这样既便于及时解决其实际困难,也便于了解贫困归侨的脱贫致富情况。

职业核心能力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优化…………………………………………陈文亮,杜丽娟(103)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关注点。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性产业,经过30多年的赶超式高速发展,成就辉煌,奠定了今天“建造大国”的地位。但这种增长主要是投资、劳动投入等要素驱动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6]。尤其是2014年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趋势愈发明显[7-8],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开始从建筑业等非服务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9],建筑业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国家的行动中建筑业必须担负起其应负的历史与现实责任。

(二)精准保障、兜底扶贫。要充分运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归侨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加大大病医疗补助力度。各地低保标准及低保补助标准,应切实根据当地各年最低工资标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等因素予以适时调整,建立弹性补贴机制,扩大低保覆盖面和惠及程度。对于在贫困线以上,但生活仍然相对困难的归侨侨眷,应及时纳入关照视野,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三)精准选项、产业脱贫。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加大贫困归侨侨眷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多方引导和推荐贫困归侨就业,如可以动员企业面向贫困归侨侨眷开展定向培训,或者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等;在充分结合地情、侨情尤其是归侨侨眷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和支持贫困归侨侨眷自主创业。对于城市贫困归侨侨眷,可以适当放宽其创办个体或家庭自救型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协助落实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对于农村贫困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依托侨乡风情和山水风光,发展绿色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农业或特色手工业;多方筹资,帮助贫困归侨侨眷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四)加强资源统筹。2016年国侨办《贫困归侨侨眷五年脱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各级侨务部门履行好统筹协调职能,借助各方力量,包括把国内国外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参与侨务扶贫。为进一步推进泉州市侨务扶贫工作的发展,在组织方面,要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继续充实贫困归侨帮扶的基层力量,并完善基层力量与扶持对象的联系和服务制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工作者关注贫困归侨侨眷,开展经常性走访慰问和关怀帮扶工作等。在资金方面,在加强政府经费保障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泉州民营企业和侨胞众多的优势,善用已有资源,继续在扶持和改善贫困归侨侨眷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作用。今后,还要加强侨务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宣传,引导侨界资源投向侨务扶贫领域,形成参与和支持侨务扶贫事业的有效力量。

(2)聘用兼职。通过各种途径聘用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担任兼职教师,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可以由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方工程技术人员承担。

(五)加强精准管理和考核工作。这包括:利用大数据做好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保证扶贫对象能进能出;严格管理、科学使用各项侨务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在保障无房户、无生活来源、无人照料的“三无”特困归侨得到有效救助的基础上,将扶贫基金引向脱贫攻坚急需的方向和领域,实现精准发力;注重项目跟踪,协调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保证帮扶措施的落实;完善考核和评估机制,制定明确、具体的奖惩措施。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工作要求层层细分扶贫责任,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定期检查和评估扶贫工作执行情况,严格落实相关奖惩措施等。

张赛群
《八桂侨刊》 2018年第1期
《八桂侨刊》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