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09-03-28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时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手机APP的应用对当今思想文化与舆论信息的集散与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也从传统的宣传视野延伸到了虚拟的“微世界”。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显著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1]“微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机APP上发送或转发短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实现。“微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基于此,本文发展了一种新颖、简便、高效的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oxide graphene,rGO)的方法,即静电喷雾辅助下光波炉中的远红外光波照射仅需4 min就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而且该薄膜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对制备高性能石墨烯材料研究,实现石墨烯的优越性质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采用陈从瑾[12]等人的方法,向3.9 mL DPPH溶液(25.6 mg·L-1)中分别加入0.1mL稀释后的荷叶发酵上清液,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反应总体积为4.0 mL。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反应30 min后,测定其在517 nm处的吸光值A1。每个浓度重复3次,其中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蒸馏水做空白对照。DPPH清除率按下式计算。

如今,这般忧伤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萦萦绕绕在停尸间惨白的天花板上方,病房的呻吟声中,急诊大厅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像秃鹰一般机敏狡黠地盘旋。

(一)主体的大众化与平等性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兴衰成败,都与意识形态的离合向背有密切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用意识形态颠覆、夺取政权或者放任意识形态的自由发展而丧失政权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信息的碎片化与简明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利益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国内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社会现实的思潮,其中不乏不良的、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这些思潮借助新兴舆论平台迅速传播,使群众对党执政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加深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具体来看,一些有影响力的微博、微信账号通过重新评价历史,诋毁英雄人物、历史人物的形象,企图用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和歪曲党史、国史;或者通过抹黑反腐倡廉政策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等等。一些人经受不住错误思潮的影响,改变政治主张迎合西方,主张完全“西化”,这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出挑战。

(三)参与的共享性与及时性

保持自信,推进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凝练升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积累了诸多属于自己“专利权”的话语体系,比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而微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官方意识形态宣传与微平台中的用语存在极大的反差。提高“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就要不断探索易于普通群众接受的、利于提高宣传效果的新话语体系。“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同时也必须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表达的符号特征”,[4]这要求“微时代”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者要熟悉“微时代”的话语特点,在利用好话语资源的同时,将一些微平台中的流行语纳入到意识形态的宣传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增强意识形态宣传的生活化、通俗性和时代性,推进话语体系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

、“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上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安全性提出挑战

微博、微信等手机APP不仅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也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微时代”提供的开放性空间所营造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允许和包容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交锋变得更为复杂化和尖锐化。美国前任驻华大使洪博培提出:“应联合他们的盟友和中国国内的支持者,这些人是被称为互联网一带的年轻人。中国有5亿互联网用户,有8000万博主。他们将带来变化,类似的变化将扳倒中国。”[2]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建立微博、微信账号,雇佣大批写手与水军,夸大负面信息,利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大众的非理性和“抱怨式”情绪,进而达到诋毁马克思主义思想、降低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断鼓吹和宣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散布各种信息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二)多种错误思潮的泛滥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发展性提出挑战

生活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的阅读和传播活动被学业、工作和生活分割地更零碎。人们更喜欢利用闲暇、零碎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接收与传播,这就决定了碎片化与简明性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微博、微信的应用更符合人们“快餐式”和浅阅读的文化消费需求,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短小精悍的文章、微视频、微公益等一系列“微”事物的出现自然成为“微时代”舞台里的主角。

(三)建设主体主动性不足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应对性提出挑战

走进大众,增强理论对话能力。“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倡导以沟通与交流为主。理论不应固步自封,而应该主动走出去,顺应“微时代”媒体的发展形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把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融入平民化、通俗化的形式中,通过艺术性的加工,以贴近生活的话题、平等互利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民的心理动机、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在宣传过程中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用事实说话,回答人民切身关注的问题,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突出人民群众利益的合理性。由此,不仅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并且也引导、沟通、平衡了社会焦虑和社会冲突,不断赋予“微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微时代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

(一)依托“微”平台,推动理论创新与现实结合

适应时代变化,正视时代挑战,表达时代呼声,是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正如诺斯所说:“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团体的忠诚拥护,或者作为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旧的团体的忠诚拥护”。[3]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要跟得上社会实践及人们利益需求的变化,就要依托新平台,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丰富和创新理论,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理解,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兼容并包,吸收合理的意识形态资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泛滥,鱼龙混杂。群众在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等方面困惑、迷茫甚至悲观失望。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错误社会思潮的不合理性和现实危害性,使人们明辨是非,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正确的批判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概打倒,而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肯定就是要吸收错误社会思潮的优点和长处,以补己之短;而否定则是要认清异质内容的错误及危害,免受不良影响。“在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他们将意识形态通过包装渗透在传播的各个层面,让受众自觉和不自觉地认同西方价值观。”[5]要做好“微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坚持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虚伪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习其传播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微时代”的魅力在于信息传播的共享性与及时性,人们的交往变得更为开放与自由。“微时代”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前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在微博与微信上可以轻松地通过评论、转发、点赞、关注等形式参与话题讨论,信息传播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网状结构的传播模式,信息的共享和及时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条信息的阅读与转发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得到大量的传播。

各级党政机关非常重视新媒体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纷纷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1411个。一些官方微博、微信号及时关注百姓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用幽默的语言,真正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了生活化,发挥了新媒体的优势。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还有不少政府部门对微平台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如在发布消息时语言冰冷,缺少与群众的沟通与互动,关闭微博评论平台、微信留言平台,单方面的发布消息;有的账号更新慢,群众不能及时获得信息;有的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发布虚假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部门对微平台的利用仅停留在口号上,对微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没有充分重视,这对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带来巨大挑战。

(二)利用“微”平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网民总数的96.3%,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手机的快速普及使得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用户快速增长。生活在“微时代”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态度和感受,每个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每个人都可以借助微平台来呈现自己,人人可以掌握麦克风。普通百姓可以和平时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的政府部门、知名学者、任何领域的专家、明星等平等地发起对话,信息传播活动更加草根化。

坚定立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国公民灌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目前,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在中国社会泛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已经对某些共产党员、对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交织并存,相互碰撞、较量和转化,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问题、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思想方法问题,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搞得不好,就会混淆是非,降低政府的公信力,诋毁党的建设,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此,“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要坚定政治立场,高度关注舆情,建立微平台舆情监测机制,增强意识形态“把关人”的作用。只有在重大问题上有明确的是非界限,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低信噪比情况下,为避免幅值最大准则下参数估计性能恶化,采用最小波形熵准则对MDCFT变换得到的K×L矩阵Xc(f,u)进行参数估计[7]。根据最小波形熵准则,当信号能量集中于少数采样点时,包络锐化度较高,信号熵值较小;相反,若信号能量沿参数域均匀分布,信号熵值较大。同时,最小波形熵准则将MDCFT的二维参数搜索转换为一维搜索,能够减少参数搜索时间。设某个脉冲组回波信号对应于调频参数u的MDCFT谱包络矩阵为 |Xc(f,u)|=|Xc(f,u1),Xc(f,u2),…,Xc(f,uL)|,归一化包络为定义|Xc(f,u)|的熵为

(三)借助“微”平台,改进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

提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宣传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宣传人才,是健全“微时代”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做好“微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应着重建设一支以坚定的政治理想、扎实的业务能力、宽阔的理论视野和敏锐的思想感觉为标准的工作队伍。要提高工作人员运用微平台技术的能力,熟悉信息传播的规律,加强信息管理,提高对微平台中舆情的准确预测和应急处理能力,正确引导舆论走向。要创造条件使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够深入实际、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时准确地把握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

因势利导,规范网络舆论管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的概念。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客观上是要“通过具体管理规定和措施安排,把握好政治底线,要求不碰底线,在底线基础上划出红线,严禁踩触红线。”[6]这一出发点是继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制度,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参与权,而不是限制群众发布与传播信息。“微时代”给群众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利益诉求的新途径,但同样群众也要对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言论负责,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根据微平台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屏蔽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力,提升微平台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同时,也要继续加大舆情监控,充分利用数据系统,及时发现与阻止各类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流程,提高对新兴平台上舆论传播的控制力度。

总之,“微时代”的到来对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意义重大。微博、微信等手机APP产生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它们的发展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来说,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建设思路,寻求变革、积极创新,主动适应“微时代”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在具备施工图审查业务模块之外,增加对勘察设计行业信息采集和监督管理板块,有利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全面了解勘察设计产业状况和从业单位人员信用情况,进一步提升对勘察设计行业的有效监管,规范勘察设计市场秩序。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 刘瑞生.我国应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青年报.2011-02-15.

《会稽志》嵊县记:“金庭观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孝嘉乡。《道经》云:‘王子晋登仙,是天台北门第二十七洞天桐柏山。’……旧传王右军舍读书楼为观……今观之东庑有右军肖像,又有墨池、鹅池。”[2]1768

[3] [美]道格拉斯·C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

[4] 韩震.如何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N].光明日报,2016-08-14.

一个历史性的人类必然误入迷途之中,从而其路程是有迷误的;这种迷误本质上是与此在的敞开状态相适合的。迷误通过使人迷失道路而彻底支配着人。但使人迷失道路的迷误同时也一道提供出一种可能性,这是一种人能够从绽出地持存(Ek-sistiert)中获得的可能性,那就是:人通过经验迷误本身,并且在此-在(Da-sein)的神秘那里不出差错,人就可能不让自己误入迷途。[3]197

[5] 杨文华.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生长规律的生物学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6] 张彦.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N].光明日报,2015-02-04.

 
杨亚蒙,韩丽君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