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皖南-浙西地区盖层褶皱构造形迹特征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 言

皖南-浙西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 处于江南古陆(造山带)北东段(图 1)。对于区内盖层的构造属性认识分歧很大, 分歧的焦点是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盖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性质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⑴ 前人研究认为区内盖层存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褶皱(敖振宽, 1956; 郭令智等, 1963; 卢华复,1965; 马瑞士, 1965; 夏邦栋, 1986; 任纪舜, 1990;陈忠大和吴小勇, 1996; 余心起等, 2006; 戴圣潜等,2006; 胡受奚和叶瑛, 2006)。其中, 有些学者认为印支期为区内主干褶皱构造, 而加里东期构造仅表现为露头尺度的小型紧闭褶皱样式。⑵ 认为区内盖层中发育印支期褶皱, 加里东运动仅表现为抬升造陆运动(黄汲清等, 1977; 朱光和刘国生, 2000; 徐先兵等, 2015)。区内1∶200000和1∶250000区调资料持此观点。该观点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 目前对区内盖层褶皱特征、期次和性质、构造样式、构造叠加和组合型式等认识不清甚至错误, 尤其对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构造认识存在较大问题。为此,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笔者最近几年在区内进行的区调和研究工作, 以区内盖层褶皱构造形迹为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系统收集构造要素资料, 从构造运动角度不整合证据、盖层褶皱特征及其样式、伴生的劈理变形、构造组合和断裂变形等方面综合研究, 分析厘定盖层构造样式、性质及其形成时代, 总结区内褶皱构造特征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图1 皖南-浙西地区地质构造简图(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1987修改) Fig.1 Simplified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map of the southern Zhejiang and western Anhui provinces

F1. 江南断裂; F2. 葛公镇断裂; F3. 绩溪断裂; F4. 祁门-歙县断裂; 1. 洗马铺向斜; 2. 吴田铺背斜; 3. 殷坑塘向斜; 4. 铜关里背斜; 5. 许家坦向斜; 6. 七都复背斜; 6-3. 杨田埂向斜; 7. 太平复向斜; 8. 翟村向斜; 9. 晏公堂向斜; 10. 董家向斜; 11. 铜山向斜; 12. 白果树向斜; 13. 绩溪复背斜; 13-1. 浪荡坞背斜; 13-2. 梅林向斜; 13-3. 宁国墩背斜; 14. 岛石坞向斜; 15. 兰田向斜; 16. 临溪向斜; 17. 何家山向斜; 18. 芹川复向斜; 19. 大茂川向斜; 20. 方宅背斜; 21. 淳安复式向斜。

1 区域地质背景

区内南部出露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 由青白口系溪口群、歙县岩群、历口群和变质变形侵入岩组成。溪口群主要为形成于岛弧或弧后盆地环境的浅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 歙县岩群主要为形成于弧后小洋盆环境的蛇绿混杂岩, 历口群为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的浅变质碎屑岩局部夹火山凝灰岩(江来利等, 2016)。历口群底部石英质砾岩不整合于溪口群牛屋组之上。盖层除缺失中、下泥盆统外, 南华系至三叠系发育较齐全。南华系底砾岩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岩系之上(程光华和汪应庚, 2000; 杜建国等,2002)。早古生代地层分布大致以江南断裂为界, 其北西侧主要为台地相沉积, 南东侧主要为盆地-陆棚相沉积。岩浆活动主要以晋宁期和燕山期为主。晋宁期侵入岩为 S型花岗闪长岩类, 分布于区内南东部。最新高精度年龄资料集中于840~821 Ma (Li et al., 2003; Zheng et al., 2007, 2008; Wang et al., 2007,2012, 2013; Charvet et al., 2010; Yu et al., 2010; 舒良树, 2012)。燕山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区内中部一带,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类和碱长花岗岩类, 均属高钾钙碱系列。其年龄集中在130~120 Ma和140~130 Ma (周涛发等, 2003; 薛怀民等, 2009)。火山岩主要为青白口系铺岭组喷出岩, 零星分布于区内南缘。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从南东至北西依次分布淳安复向斜、芹川复背斜、兰田复向斜、绩溪复背斜、太平复向斜、七都复背斜、殷家汇褶皱带和晏公堂褶皱带等。断裂构造, 主要为江南断裂(F1)、葛公镇断裂(F2)、绩溪断裂(F3)和祁门-歙县断裂(F4), 其他为一般断裂。

2 盖层褶皱造山的角度不整合证据

2.1 加里东期褶皱的角度不整合证据

区内1∶200000多幅区调(安徽省地质局, 1965a,1965b; 浙江省地质局, 1965; 安徽省冶金地质局,1971)、1∶250000安庆幅区调和浙赣皖三省地质志均认为上泥盆统与下伏志留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次于区内的泾县东翟和桃花潭一带发现两者接触界面呈波状起伏, 两者呈较大角度不整合接触(图 2a, b)。桃花潭剖面(图 2b)见有志留系唐家坞组中发育的一组密集劈理S1止于不整合面之下。另外, 于南部的休宁县城南侧见有上石炭统黄龙组直接不整合沉积于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上(余心起等, 2006)。在宁国市汪溪和老虎山一带也见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与志留系唐家坞组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戴圣潜等, 2006)。因此, 区内加里东褶皱造山运动强烈, 而非仅仅造陆运动。

2.2 印支期和燕山期褶皱的角度不整合证据

区域上, 前人于研究区北缘的安徽省繁昌县接官亭一带报道了上三叠统黄马青组与下伏中-下三叠统青龙组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3a)(罗庆坤等,1994; 朱光等, 1998)。另据1∶200000屯溪幅区域资料(安徽省冶金地质局, 1971), 休宁县寺干处见有上三叠统安源组与下伏中-下三叠统青龙组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3c)。故区内存在印支Ⅰ期运动, 区域上称之为金子运动。安徽省繁昌县三山一带见有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3b),本次调查及1∶200000建德幅和屯溪幅区域资料(浙江省地质局, 1965; 安徽省冶金地质局, 1971), 分别在区内的浙西西樟、安徽炳丘等地见有上侏罗统与中侏罗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3d, e)。故还存在印支Ⅱ期运动, 区域上称之为南象运动。据1∶200000安庆幅区域资料(安徽省地质局, 1965a), 区内太平县广阳镇一带见有下白垩统浦口组角度不整合于下志留统霞乡组之上(图3f), 表明可能存在燕山期褶皱运动。

通过上文了解到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脂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原因,那么对血脂的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化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前加里东期构造形迹特征

据 1∶200000安庆幅、祁门幅、屯溪幅、旌德幅、建德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和本次调查资料, 区内前加里东变形构造即为晋宁期构造。该期褶皱主要由浅变质岩系组成。其构造样式呈紧闭线形斜歪或倒转的复式褶皱, 轴向近东西向延伸, 轴面倒向南倾或陡倾。如祁门县南侧的观音桥-石岭复式向斜,主要由新元古代牛屋组组成, 由多个次级紧闭倒转向斜和背斜组成(图4), 轴迹呈近东西向延伸。羊栈岭复背斜也为紧闭倒转或同斜褶皱(图 5c)。在早期近东西向褶皱上非共轴叠加了晚期北东向褶皱, 使早期枢纽在走向上起伏不平, 部分地段呈 Ω型。基底的 2期褶皱均被南华纪休宁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且休宁组及其以上层位没有被卷入, 故基底岩系 2期褶皱均形成于晋宁期(余心起, 2000)。

图2 皖南地区上泥盆统与下伏志留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剖面 Fig.2 Photos and geological sketches showing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Devonian and Silurian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a) 泾县东翟剖面; (b) 泾县桃花潭剖面。S1-2t. 志留系唐家坞组; D3w. 上泥盆统五通组。

图3 皖南地区晚石炭世至早白垩世地层接触关系剖面 Fig.3 Sketches of sectional profiles for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to early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a) 安徽繁昌接官亭(据罗庆坤等, 1994); (b) 安徽繁昌三山(据朱光等, 1998); (c) 安徽休宁寺干; (d) 浙西兰溪西樟; (e) 安徽屯溪炳丘; (f) 安徽太平广阳。S1x. 下志留统霞乡组; C2c. 上石炭统船山组; T1-2q. 中至下三叠统青龙组; T3h. 上三叠统黄马青组; J1z. 下侏罗统钟山组; J2h, J2m.中侏罗统洪琴组、马岭山组; J3b, J3l. 上侏罗统炳丘组、劳村组; K1p. 下白垩统浦口组。

图4 祁门枫坑-金字牌构造剖面 Fig.4 Sketch of the Fengkeng to Jinzipai tectonic sectional profile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4 盖层褶皱构造形迹特征

图5 研究区构造剖面图 Fig.5 Tectonic sectional profiles in the study area

(a) 洗马铺-石台构造剖面; (b) 许家坦-兰关构造剖面; (c) 高路亭-羊栈岭构造剖面; (d) 绩溪复背斜构造剖面。Pt3. 青白口系; Nh-Z. 南华系-震旦系; ∈. 寒武系; O. 奥陶系; S. 志留系; D3. 上泥盆统; C-T. 石炭系至三叠系。

郭令智, 施央申, 马瑞士, 叶尙夫, 卢华复. 1981. 中国东南地体构造的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 20(4): 732–739.

对于距离怀远县距离较近的地区,除了宣传怀远石榴,促进怀远石榴在当地的销售之外,还应该宣传消费者到石榴种植园进行采摘活动。当代人民追求生活的品质与乐趣,也追求食品的新鲜与安全。而让民众亲自进入石榴采摘园体验采摘石榴的感觉。既可以让民众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又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新鲜安全放心的石榴。这一事业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因此,怀远县政府应该促进发展绿色旅游业,对种植园进行统一管理,规定价格,积极宣传,鼓励民众进入种植园体会采摘的乐趣。并完善相关规定,约束消费者与种植户的行为,保障双方利益。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4.1 各期大型(填图尺度)褶皱特征识别

区内盖层大型(填图尺度)褶皱, 主要由两套地层系统组成: (1) 由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地层组成的褶皱。从北西至南东依次为七都复背斜(褶皱编号6)、太平复向斜(7)、绩溪复背斜(13)、兰田复向斜(15)、浙西的芹川复向斜(17~20)和淳安复向斜(21)。(2) 由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和前泥盆系组成的褶皱。主要为北西部的殷家汇褶皱带(1~5)和北东部的晏公堂褶皱带(8~12)等(图 1)。

从两期褶皱级次、规模、卷入的最年轻地层和平面形态等方面分析, 七都、太平、绩溪、芹川和淳安等褶皱均由多个次级褶皱组成(图5), 故均为复式褶皱, 它们卷入的最年轻地层均为志留系, 故其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该类复式褶皱规模巨大(出露长约60~200 km, 宽度约20~45 km)。褶皱长宽比3∶1~5∶1, 为短轴褶皱。

兰田向斜也由多个次级褶皱组成, 卷入最年轻地层为上寒武统(图6), 主褶皱与次级褶皱轴迹均呈NWW-EW向。北翼的石孟-草岭下和兰田-潭口一带由多组次级紧闭背斜和开阔向斜组成, 还发育更次一级的隔挡式小褶皱。南翼则较少发育, 见有一个次级紧闭背斜(不完整, 被次级断层破坏)和两个次级开阔向斜。故为复式褶皱。呈隔挡式组合特征(余心起, 2000)。主褶皱长宽比为2∶1, 故为构造盆地。另外, 临溪向斜也由多个次级开阔向斜和紧闭背斜组成, 故也为复式褶皱。七都、太平、绩溪复式褶皱平面上呈“帚”状特征, 兰田复式向斜形如“马蹄”,1∶200000屯溪幅区调称之为“马蹄形盾地”构造。

殷家汇和晏公堂褶皱带卷入最新地层均为中三叠统, 故其可能形成于印支早期。前者各褶皱呈近平行排列, 背斜与向斜级次相同, 均为简单褶皱。出露长约20~45 km, 宽度约2~4 km, 长宽比大于10∶1, 呈线形特征。后者规模较小(出露长约 3~16 km,宽度约 2~10 km), 长宽比在 3∶1~5∶1之间, 呈短轴状。因此, 1∶50000汀王殿等幅区调称之为残留向斜, 呈卵形特征(卢华复, 1965)。

敖振宽. 1956. 试论中国地台南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及其大地构造发展史. 地质学报, 36(3): 273–298.

兰田和临溪复向斜轴迹近东西向, 前者枢纽产状为 93°∠3°, 故向东倾伏(余心起等, 2006); 后者枢纽产状为85°∠5°, 故也向近东倾伏。

然而, 殷家汇褶皱带均向南西倾伏, 轴迹呈北东向延伸。晏公堂向斜带轴迹呈北东、北北东或近南北向, 与太平复向斜的轴迹交角更大(图 1), 显然为不同构造期运动的产物。

在褶皱位态与剖面形态特征上也不同。按轴面和枢纽产状分类, 上述复式褶皱位态均以斜歪倾伏褶皱为主。形态特征上, 复式褶皱的翼间夹角一般在 55°~95°之间, 故为中常-开阔褶皱。兰田复向斜中次级背斜的一般翼间夹角为 60°~70°, 为中常褶皱; 而次级向斜一般翼间夹角为 65°~115°, 呈中常-开阔褶皱。卢华复(1965)称之为加里东早期上叠拗槽向斜盆地。

图6 兰田向斜构造剖面 Fig.6 Tectonic sectional profile of the Lantian syncline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图7 绩溪复背斜构造解析图 Fig.7 Structure map of the Jixi anticlinorium

另外, 七都复式褶皱中的次级背斜较为开阔,次级向斜呈紧闭特征。而太平、绩溪、芹川、淳安和兰田等复式褶皱中的次级背斜较为紧闭, 次级向斜则呈开阔特征。

殷家汇褶皱带和晏公堂向斜带一般为直立倾伏褶皱, 前者的翼间夹角一般在 60°~70°之间, 故其主体形态特征为中常褶皱。后者的翼间夹角一般在65°~110°之间, 其主体形态特征为中常-开阔型褶皱。

因上述复式褶皱仅发育于早古生代地层中, 且其卷入最年轻地层为志留系, 故其可能为加里东期构造。通过前述构造解析可知, 复式褶皱中的近东西或北东东向褶皱为加里东期构造形迹, 总体呈中常-开阔样式。靠近古陆北缘, 则为紧闭褶皱样式(余心起等,2006)。而北东和北北西或近南北向两组可能为印支等晚期构造形迹, 主要呈中常-开阔褶皱样式。

在构造组合样式上, 也明显不同。前已述及, 区内加里东期褶皱均呈复式褶皱特征。后期构造叠加明显。如七都和太平、绩溪和芹川等复式褶皱均呈巨大的构造穹窿-盆地组合, 且其次级褶皱成对等幅出现, 并呈次一级的构造穹窿-盆地组合。其构造组合样式呈现新的构造组合图景。即江南断裂北西侧(图 5a, b), 晚古生代地层均组成较为紧闭向斜,构成槽部; 早古生代地层组成较为开阔背斜, 顶部平缓, 地貌上呈“台子状”的箱状褶皱。其褶皱组合呈隔槽式(侏罗山式)褶皱样式。江南断裂南东侧, 均由早古生代地层组成相对紧闭背斜, 由早古生代地层或与晚古生代地层组成开阔向斜, 故其组合型式呈隔挡式(阿尔卑斯式)褶皱(刘国生, 1997; 余心起,2000)(图5b~d, 图6)。无独有偶, 在南西侧赣北地区也见有隔挡式褶皱组合(马长信, 1983)。蒋炳铨(1984)研究认为隔挡式褶皱形成早于隔槽式褶皱。故该组合特点暗示上述复式褶皱系统形成早于北部的殷家汇和晏公堂褶皱带。

4.2 大型褶皱统计特征

通过野外系统地测量上述大型褶皱两翼产状,应用赤平投影方法, 求得其枢纽和轴面产状多组。赤平投影结果显示轴迹走向和枢纽产状主要为近东西、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向等几组优势方位(图8a、10b)。在其轴面倾向玫瑰花图上, 显示倾向近南北、北西西或南东东、北北西向(图8b), 与其走向呈垂直关系。上述统计特征显示, 近东西向褶皱较为发育,且与区域加里东期构造线一致, 故其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北东向或北北东向褶皱与北部印支期褶皱构造线一致, 故为印支早期构造形迹。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褶皱可能为印支晚期构造形迹。因此, 区内除发育印支早期褶皱外, 可能还存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晚期褶皱。

4.3 主褶皱伴生的小褶皱特征

图8 研究区大型褶皱轴面产状赤平投影(a)和玫瑰花图(b) Fig.8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a) and roses diagram (b) of the large-scale fold axial plane occurrence in the study area

图9 寒武系至志留系露头型小褶皱图解 Fig.9 Photos of outcrops of the small folds in the Cambrian to Silurian strata

(a) 倒转褶皱; (b) 紧闭褶皱; (c) 平卧褶皱; (d) 斜卧褶皱。

区内主褶皱中伴生的露头尺度褶皱发育, 其出露长度一般1~6 m, 宽0.5~3 m, 故规模为小型(图9,图13a, b)。野外量得图9a~d的小褶皱枢纽走向近东西, 且其轴面倾向南南东, 显示由南向北挤压的构造应力作用特征。本次调研获得区内不同构造点89组小褶皱构造要素资料。对其枢纽和轴面产状进行赤平投影, 结果显示近东西、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等 5组优势方位, 且以近东西向最发育(图10a、11a)。这与前述大型褶皱的统计结果一致。在其轴面倾向玫瑰花图 11b上, 因其倾向与轴面走向呈垂直关系, 显然二者也一致。这表明区内盖层可能存在多期构造形迹。在形态特征上, 轴迹近东西向的褶皱两翼夹角一般小于 30°, 故其主要呈紧闭线形特征。按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类型分类, 其位态呈斜歪倾伏或斜卧-平卧特征。如按 Ramsay(1967)的几何分类, 这些小褶皱为顶厚或相似褶皱(图9b)或类相似褶皱(图9a, c, d)。前人于区内宁国和黄山九里溪等地发现该型小褶皱(储东如, 1998;戴圣潜等, 2006; 余心起等, 2006)。轴迹走向北北东或北东向的主要为紧闭-中常褶皱, 轴迹走向北北西或近南北向的主要为中常-开阔褶皱, 其位态主要呈斜歪倾伏特征。野外调查证实, 上述小型褶皱分别“寄生”于不同期次大型褶皱的不同部位。其构造属性见讨论部分。

参见图1。在轮轨接触点A,车轮受到一个垂向(向上为正)简谐力P0eiΩt的作用。在t =0时,作用点A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是(r0,y0, π/2),而在t时刻,车轮转过Ωyt弧度,力的作用点A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变成(r0,y0, π/2-Ωyt)。于是,相应的节点力向量是

4.4 褶皱伴生的劈理构造特征

图10 研究区露头尺度褶皱(a)和填图尺度褶皱(b)枢纽产状玫瑰花图 Fig.10 Rose diagrams of outcrop scale fold (a) and mapping scale fold (b) hub occurrence in the study area

图11 研究区露头尺度褶皱轴面产状赤平投影和倾向玫瑰花图 Fig.11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s (a) and rose diagrams (b) of the outcrop scale fold axial plane occurrence in the study area

图12 石台岭脚下一带构造叠加与置换素描 Fig.12 Sketches of the tectonic superposition and displacement in Lingjiaoxia Village, Shitai County

O1d. 大坞阡组; O1-2ls. 里山阡组。

图13 皖南地区小褶皱和两期构造叠加素描图 Fig.13 Sketches of small folds and two stage structure superimposition in the southern Anhui

(a), (b) 太平县郭村小褶皱素描; (c), (d) 石台县南坑两期劈理和构造叠加形成的“歪头”现象。O3h. 黄泥岗组; S1x. 霞乡组; O1-2ls. 里山阡组。

区内复式褶皱伴生的劈理构造较发育。如在石台岭脚下一带的奥陶纪里山阡组泥岩中发育两期劈理叠加(图 12、13)和早期小褶皱因构造叠加形成的“歪头”和劈理折射现象(图13d)。其中S1为区域性劈理, S2为间隔劈理。故区内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强烈叠加。上述劈理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地层中, 尤以岩性为粉砂岩、炭质泥岩和泥质灰岩较为发育(余心起,2000), 而在晚古生代地层中劈理不发育。

陈旭, 戎嘉余, Rowley D B. 1995. 对华南早古生代板溪洋的质疑. 地质论评, 41(5): 389–400.

图14 七都地区劈理构造赤平投影(a)和玫瑰花图(b) Fig.14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a) and rose diagram (b) of the cleavage plane construction in the Qidu area

4.5 断裂构造特征

不同期构造事件形成的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加里东期构造事件形成了近东西向断裂和次级断层,如祁门-歙县断裂(F4)和江南断裂(F1)(图 1)。祁门-歙县断裂(F4), 走向近东西, 与兰田向斜盆地走向一致。该断裂早期为倾向近北的正断层, 故其北盘(上盘)沉降, 对兰田向斜盆地形成起着控制作用; 而其西段或南西部(下盘)抬升而强烈隆起, 造成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层被剥蚀殆尽(余心起等, 2007)。故其形成于加东里期。且该断裂对南侧中生代红色盆地沉积具控制作用, 证明其活动性持续到晚中生代。因而具多期活动特征(余心起等, 2006, 2007)。因其被北东向断层切割, 故其形成较早。江南断裂(F1)的西段走向近东西, 东段被印支等后期构造叠加复合后呈北东向延伸。其走向与太平和七都复式褶皱轴迹几乎完全一致, 显然为走向断裂。因该断裂控制着两侧早古生代地层岩性、岩相、古生物等发育, 故其加里东期活动强烈(杨志坚, 1981; 刘国生, 1997; 陈秀其和周涛发, 2017)。该断裂对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岩相和古生物等仍起控制作用。如早石炭世时, 该断裂北西侧沉积了金陵组的开阔台地相灰岩,南东侧沉积了王胡村组的潮坪相碎屑岩。限于篇幅,恕不详细列举论证。故该断裂具多期活动性。印支期事件形成了区内北东向断裂和北北东向的走滑断层, 且切割了近东西向的加里东期的褶皱和断裂(余心起等, 2006)。如区内葛公镇断裂(F2)和绩溪断裂(F3)呈北东-北北东向, 前者切割了江南断裂(F1)、七都复背斜和太平复向斜; 后者切割了祁门-歙县断裂(F4)和绩溪复背斜的早期近东西向褶皱(13-3)(图7)。显然, 上述断裂形成于印支期或之后。前人认为绩溪断裂是皖浙赣断裂带的西部边界深断裂, 为切割地壳的深断裂(朱钧和张景垣, 1964; 杨文思, 1991)。余心起等(2007)研究认为该断裂于晚中生代时期最终形成, 构成皖浙赣断裂带的北东段。故该断裂也具多期活动。另外, 区内南部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盖层中软弱岩层之间发育形成于加里东期的滑覆构造样式, 并遭受后期叠加。总之, 上述断裂特征表明区内盖层发育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

按照广东海事局发布的《平安西江”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已棋至中盘,在肯定一年多来取得成绩的同时,吴建生还积极布局2019年的工作任务,力促“平安西江”行动再上新台阶。“我们这个行动是长期性,常态化的,所以每一年我们都要做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年度建设任务分工及进度计划图,只有把任务认真分解,责任到人,才能把行动落到实处,真真正正为西江保驾护航。”

(2) 对于差异较大的目标数据样本,分析其规律,建立动态特征模型库,并对分析数据样本进行模型匹配,得出需要的补偿值进行补偿。

4.6 燕山期构造形迹特征

区内北部主要分布枞阳、繁昌、宣广中生代红色盆地南缘部分, 南部主要分布休宁、绩溪、祁门、广阳盆地和浙西的宋村等盆地。其中, 枞阳、休宁、祁门和宣广盆地红层从底向上依次为早-中侏罗世杂色碎屑岩沉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白垩纪红色碎屑岩沉积, 地层产状平缓, 构成近东西向宽缓沉积盆地(余心起和王德恩, 2001)。从上述沉积特征看, 这些坳-断陷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张良田和黄洪, 1989)。繁昌和绩溪盆地, 前者底部堆积了早白垩世的杂色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其上部和后者均为晚白垩世复陆屑沉积, 盆地均呈北北东向延伸。区内浙西的宋村和清凉峰盆地底部堆积了早白垩世碎屑岩(俞云文和徐步台, 1999; 陈丕基, 2000;巫建华等, 2000; 余心起等, 2003), 其上为火山岩。两者均为同沉积宽缓向斜盆地, 呈北东向。绩溪和广阳盆地主要为白垩纪碎屑岩沉积, 呈北东东向。上述沉积特征表明这些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区域上, 无独有偶, 在华南南岭一带的燕山早期构造线呈近东西向, 晚期呈北东向(舒良树和周新民,2002)。刘训(1988)认为基底构造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盆地控制因素之一。如区内早期近东西向中生代盆地受到基底的加里东等构造线控制。早白垩世以来,南岭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碰撞及其 SE-NW向挤压应力场的强烈制约, 所形成沉积盆地均呈NE向展布。该时期, 区内与华南处于几乎相同构造背景下, 即自中侏罗世以来古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余心起等, 2005; 董树文等, 2007;江来利等, 2016), 故形成了几乎相同的北东向宽缓褶皱样式。前已述及该期褶皱运动的角度不整合证据(图3d, e, f), 表明其发生于早白垩世早期之前。早白垩世之后, 区内表现为断陷成盆的特点。这与区域上一致,即中国东部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以造山为特征, 早白垩世中期-渐新世以断陷成盆为标志(刘训, 1988)。

燕山运动还表现为多期断裂和岩浆活动。江来利等(2016)研究认为区内晚中生代发育 5期断裂构造变形活动。其中, 包括两期逆冲推覆构造(余心起,1993)。第1期断裂变形主要表现为走向北东的逆冲推覆构造。如休宁盆地南缘发育新元古代牛屋组逆掩覆盖于晚侏罗世石岭组之上, 而北缘多保留不整合面(余心起和王德恩, 2001), 表明断层形成于晚侏罗世之后。第5期断裂变形在区内表现为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如休宁盆地南缘见有由新元古代牛屋组、晚侏罗世洪琴组、早白垩世炳丘组组成的推覆体逆冲覆盖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之上。因逆冲作用强烈, 发育构造岩片, 岩片中均发育较密集的稳定倾向南东的劈理构造(余心起, 1993)。宁国市茶村等地见有奥陶纪地层逆冲于晚白垩世赤山组之上(江来利等, 2016)。因此, 该期逆冲推覆断裂形成于晚白垩世末期。燕山晚期的伸展运动, 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强烈, 如区内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发生巨量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周涛发等,2003; Xue et al., 2009)。

5 讨 论

5.1 盖层褶皱构造分析

对于区内南华系至早中生代盖层的构造格局,前已述及前人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焦点为区内盖层中是否发育加里东期褶皱。区内 1∶200000安庆、旌德、祁门、屯溪、建德等幅区调、1∶250000安庆幅区调和浙赣皖三省地质志均持否认观点。其主要理由: ①区内未见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下伏志留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上述资料认为二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②区内北部见有“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地层构成统一的褶皱系统”。前已解析和论述区内盖层主要发育加里东和印支期两个褶皱系统。两期褶皱叠加明显。如太平复向斜可解析为早期的近东西向褶皱和晚期的北东向褶皱叠加(陈秀其和周涛发,2017)。殷家汇褶皱带轴迹呈北东走向, 为典型的印支早期构造。显然, 太平复向斜中的晚期北东向褶皱形成于印支期, 而早期近东西向构造形成于加里东期。上述叠加现象在区内多处表现为两期褶皱之间呈“L”型、“厂”型组合特征(Simón, 2004)。如太平复向斜(7)的西段本身构成“厂”字型组合。杨田埂向斜(6-3)(七都复背斜的次级褶皱)自身组成倒“厂”字型组合。南部的兰田向斜(15)与绩溪复背斜(13)呈巨大的倒“L”型组合特征(图 1), 该复背斜的次级褶皱13-1和13-3组成倒“L”型组合, 褶皱(13-4)和褶皱(14)组成“L”型组合(图7)。在浙西芹川-淳安一带更为典型, 该地带发育三期褶皱构造, 前文已解析。前已论述两期褶皱的规模、构造特征和组合上也明显不同。但因后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强烈, 导致了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已不清楚(马文璞等, 1995), 难以识别,因而被误认为是一个褶皱系统。

另外, 前人对早古生代盖层中发育的露头尺度褶皱性质认识分歧较大。储东如(1998)将宁国一带北东东向的紧闭同斜或斜歪-平卧小褶皱定性为印支早期构造, 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加里东期构造形迹(戴圣潜等, 2006; 王孔忠等, 2006; 余心起等, 2006),其依据为发现了加里东期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次调查发现, 上述近东西向小型褶皱仅在早古生代或更老的地层中发育, 且发育拉伸线理, 故其成因可能属于沉积后挤压前的伸展构造(陈秀其和周涛发, 2017), 显然其为加里东期构造。而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小褶皱在休宁流塘等地晚古生代地层见及发育(余心起等, 2006), 其枢纽走向或轴向与主褶皱枢纽或轴向近一致, 显示二者可能为从属性质, 据此, 轴迹呈北东或北北东向的小型褶皱可能形成于印支早期, 而轴迹为北西或近南北向的中常-开阔小型褶皱可能形成于印支晚期。

5.2 盖层褶皱变形样式分析

目前, 研究者对区内印支早期褶皱样式异议不大, 即印支早期构造主要呈北东向延伸的中常线形褶皱特征, 而晏公堂向斜带南部的几个褶皱例外,主要呈卵形的开阔向斜特征(卢华复, 1965)。本次调查发现, 可能还存在印支晚期中常-开阔褶皱, 轴迹呈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 规模较小, 多为露头型,而填图尺度褶皱主要分布于区内的淳安至宁国一带。有的学者将其定性为印支第三期褶皱(储东如,1998)。然而, 缺乏该期褶皱角度不整合证据的支持。因该期褶皱没有卷入侏罗系和白垩系, 且区内侏罗系-白垩系中只发育宽缓向斜盆地, 其轴迹呈近东西或北东向, 也未见有如此强烈褶皱变形。显然, 它不是燕山期构造。而其轴迹走向和构造组合排除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早期构造, 故其可能为印支晚期褶皱。

“我说后悔,你们就能放过我不成?”易平安无奈地反问,“是能让我直接当个锦衣卫百户,还是能让我脱下这身衣服去考个功名?”

0.5 μM Danu使自噬标志蛋白Beclin 1的表达上调38.2%,使LC3-II/LC3-I的比值上调40.7%。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的比值分别被下调54.0%、28.2%和41.6%。PI3K/Akt/mTOR通路的负调节蛋白PTEN则被上调51.5%。p-AMPK/AMPK的比值亦被上调71.0%(图8)。

前人对加里东期褶皱样式和规模等认识存在严重分歧。主要观点有: (1)加里东期褶皱样式为大型平缓开阔褶皱。陈忠大和吴小勇(1996)认为区内南东部的浙西地区加里东期褶皱呈北东向延伸, 形态特征为平缓开阔褶皱。余心起(2000)认为区内南部的兰田向斜为加里东期残留的开阔平缓褶皱, 而非构造窗(许靖华等, 1987); 余心起等(2006)认为临溪向斜盆地及其北侧近东西向褶皱也是加里东期构造。本文前述构造解析显示加里东期褶皱样式主要为轴迹近东西向的大型中常-开阔型褶皱。由于后期构造活动与叠加, 使该期褶皱变得相对紧闭, 甚至出现紧闭至倒转样式。在华南的黔东地区加里东期褶皱也表现为复式宽缓褶皱, 轴迹走向近东西, 呈短轴状,位态呈直立水平或斜歪倾伏褶皱, 褶皱样式为阿尔卑斯式(戴传固等, 2008)。显然与区内太平、绩溪、芹川等复式褶皱样式相同。(2)加里东期褶皱样式为近东西向延伸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前人认为区内东部的宁国和浙西地区加里东期褶皱样式仅为近东西向延伸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王孔忠等, 2006;戴圣潜等, 2006)。余心起等(2006)认为区内黄山西部褶皱样式为顺层掩卧褶皱, 轴向近东西; 江南古陆北缘褶皱样式为歪斜、倒转及平卧褶皱, 褶皱轴迹为北东东向。两者均为滑覆变形构造。该褶皱样式在华南同样发育。如在华南的井冈山、武夷山和云开北缘等地区震旦系至奥陶系中发育紧闭-倒转-平卧褶皱(吴浩若, 2000; 舒良树, 2012)。在湘中地区,南华系至奥陶系发育近东西-北西西向延伸的直立-斜歪的中常-紧闭褶皱样式(柏道远等, 2012)。本次调查发现: 区内黟县美溪、太平桃源等地发育紧闭斜歪-倒转-平卧小型褶皱(图 9a, c, d), 轴迹为近东西向。吴浩若(2005)认为江南古陆北缘加里东褶皱样式为紧闭倒转褶皱, 而向盆地中心构造变形由强变弱。本文认为: 因江南古陆自加里东早期末开始间歇式隆升, 造成其南北缘沉积层向盆地中心倾斜,在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基础上, 叠加了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滑覆构造。因此, 古陆南北缘滑覆构造为加里东早期构造形迹。之后, 该构造遭受印支等晚期构造叠加与改造, 也是多期构造变形的产物。前述已论证近东西向小型褶皱形成于加里东期。通过上述对比与分析, 研究区与华南的加里东期褶皱特征、样式基本一致。不同的是, 华南加里东期褶皱可能存在两期, 且发育更为强烈。而研究区可能只发育加里东晚期运动, 即华南的广西运动(Ting,1929)。总之, 加里东期褶皱主要呈近东西向延伸的大型中常-开阔褶皱样式, 构造组合上呈复式褶皱特征, 为区域主干构造形迹。其次为近东西向紧闭斜歪-倒转-同斜褶皱样式。由于遭受印支等后期构造叠加改造, 形成了今天的构造格局。

5.3 盖层各期构造的动力学背景分析

前人对区内盖层褶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认识也存在较大争议, 即是板块碰撞造山还是陆内造山?研究区处于华南大陆的北东缘, 故属华南大陆的造山带一部分。作者认为经历了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次陆内造山作用。

5.3.1 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

前人对本区乃至华南大陆的早古生代构造性质及其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仍存在严重分歧(许靖华等, 1987; Hsu et al., 1990;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 陈旭等, 1995; Charvet et al., 1996; 朱光和刘国生, 2000; Li et al., 2010; 张国伟等, 2013)。目前主要认识有三种观点: ①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型造山(郭令智等, 1981;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 丘元禧等, 1999; Li et al., 2010); ②华南板内的扬子与华夏两个地块相互作用的陆内造山(任纪舜, 1990; Wang et al., 2007; Zeng et al., 2008; 陈旭等, 2010, 2012;舒良树, 2012)。③区内属来自华夏地块的阿尔卑斯式远程推覆体(许靖华等, 1987)。对于许靖华的观点,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质疑(任纪舜, 1990;李曰俊等, 1994; 刘鸿允等, 1994; 陈旭等, 1995; 余心起, 2000)。据本次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 新元古代至志留纪地层层序发育完整, 且南华系至志留系各层位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另外, 本次调查表明区内泥盆系与下伏志留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南华系休宁组角度不整合于元古宙基底之上(程光华和汪应庚, 2000; 余心起, 2000; 杜建国等, 2002)。故上述层位没有出现大规模推覆构造接触。因此, 基底与盖层均为原地地层系统, 显然否定了远程推覆体存在。前两种观点分歧的焦点是华夏与扬子地块之间是否存在古大洋问题。因区内乃至华南地区没有发现南华纪-早古生代火山岩带, 早古生代花岗岩也不发育, 更无同期蛇绿岩套(刘宝珺和许效松,1994; 舒良树, 2006), 即无消失的洋壳记录。沉积记录缺少活动陆缘沉积组合等, 未见大洋和大陆边缘沉积组合, 显示沉积环境为浅海-半深海, 而不是洋盆(陈旭等, 1995, 2012; 舒良树, 2006, 2012; 舒良树等, 2008; 张国伟等, 2013)。华南除早古生代S型花岗岩发育外, 没有洋壳板块俯冲和岛弧型岩浆活动(舒良树等, 2008; Zeng et al., 2008)。典型的陆内造山带最显著的特征为强变形和强变质作用, 而岩浆活动却很少或缺失。区内除了具强烈构造变形外, 但变质作用较弱, 岩浆活动很少。显然,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性质为陆内造山(Cunninghan et al., 1996;Sandiford and Hand, 1998), 但又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因区内处于华南板内构造环境, 从构造动力学上来看, 其造山属性为陆间挤压型造山(崔盛芹, 1999)。

5.3.2 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

印支运动最终铸就了区内乃至华南现今基本构造格局。关于印支期构造属性曾有严重分歧, 但现今已达成共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①三叠纪板块碰撞造山, 存在板溪洋和板溪蛇绿混杂岩带等(Hsu et al., 1990); ②晚古生代-中生代初(P- T2)存在板块平俯冲及其相关构造变动(Li and Li, 2007); ③陆内造山作用(李三忠等, 2011; 舒良树, 2012; Wang et al.,2013; 张国伟等, 2013)。

通过调研并结合前人成果分析, 区内乃至华南印支期构造性质为陆内造山事件。其证据:

安徽省地质局. 1965b. 1∶200000旌德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1–123.

(2) 区内印支期岩浆岩不发育, 华南以印支期过铝质块状花岗质岩浆岩发育为特征(张国伟等,2013)。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壳源(徐夕生等, 2003;孙涛等, 2003; 张国伟等, 2013; Wang et al., 2013)。

临床病理教学的“精英教育”,培养职业精英,高校或教育企业将投入巨大资源,作为投资的回报,势必会追求相关的利润,这也正是目前世界各国C型慕课平台发展的一个普遍特征[5]。

(3) 变形和变质均较弱。区内印支构造层几乎没有变质, 与华南印支期构造层变形变质程度相当(张国伟等, 2013)。因此, 区内乃至华南印支运动为又一次陆内造山作用。

5.3.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印支期运动之后, 扬子与华夏地块组成的华南板块全面隆升为华南大陆。燕山期以来, 区内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动力学背景中(董树文等, 2007; Shu et al., 2009; 江来利等, 2016)。燕山早期主要是继承性先期负性构造形成陆相坳陷盆地沉积, 即在广西期和印支期复合构造形成的负性构造基础上, 形成同沉积宽缓盆地。中晚侏罗世以来, 由于遭受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作用, 以及印度、华北等不同板块及不同俯冲方向、角度与速率的俯冲作用, 主要发育以活动陆缘为背景的剪切走滑、挤压等造山作用, 如走滑断层、韧性剪切带和逆冲推覆构造。早白垩世以来, 则以伸展构造作用为主。区内乃至华南发育强烈的断陷盆地和多期多类火山-侵入岩浆活动(Zhou and Li, 2000; 王德兹和沈渭洲, 2003; 舒良树, 2012; Wang et al., 2013; 张国伟等, 2013), 在华南形成了显著的构造-岩浆盆岭陆缘构造带(舒良树, 2012; Wang et al., 2012)。

6 结 论

(1) 区内盖层主要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褶皱变形构造, 次为燕山期构造。均属陆内造山作用, 但又各具特色。

(2) 加里东期褶皱主要呈近东西向延伸的大型中常-开阔褶皱样式, 均向北东东倾伏。构造组合上均为复式褶皱, 为区内主干构造形迹。次为从属于主褶皱的小型紧闭斜歪-倒转-同斜褶皱样式, 轴迹呈近东西向。

(3) 印支早期褶皱样式表现为中常线性褶皱或开阔卵形褶皱, 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平行排列, 级次相同; 印支晚期表现为中常-开阔褶皱样式, 呈北北西或近南北向延伸。

前人对区内燕山期褶皱和样式认识不清。如从宏观构造分析后, 认为区内印支期和燕山期褶皱强烈发育(黄汲清等, 1977)。燕山期构造主要表现为同沉积向斜盆地、断陷盆地和多期断裂构造。早白垩世早期, 盆地为宽缓同沉积构造, 呈近东西向延伸,而褶皱变形较弱, 呈宽缓褶皱样式, 早白垩世之后,形成断陷盆地, 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延伸。

(4) 燕山期构造主要表现为同沉积向斜盆地、断陷盆地和多期断裂构造。早白垩世早期, 盆地呈宽缓同沉积向斜样式, 呈近东西向延伸, 而褶皱变形较弱; 早白垩世中期之后, 形成断陷盆地, 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延伸。

(5) 加里东期褶皱被印支期等构造斜跨叠加,形成以江南断裂为界, 其北西和南东侧分别呈隔槽式和隔挡式褶皱组合样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安徽省地质局. 1965a. 1∶200000安庆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1–123.

(1) 区内乃至华南缺少印支期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关于板溪洋(Pt3-T)问题, 争议焦点: ①板溪群是否为洋盆沉积。华南的板溪群与区内历口群(江西称为双桥山群)层位相当, 是分布于江南造山带的一套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 主要为浅海陆棚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 而非蛇绿混杂岩。②关于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是否为洋盆沉积。前人认为赣湘桂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存在古特斯洋的问题(吴浩若等, 1994; 赵崇贺等, 1995), 已证明为浅海陆棚相沉积岩层(李献华, 2000; 王博和舒良树, 2001; 舒良树,2006; 张国伟等, 2013)。区内二叠纪薄层硅质页岩夹锰质页岩等, 与华南含放射虫硅质岩层位相当, 除富含放射虫外(王玉净和齐敦伦, 1995), 还富含腕足、菊石、腹足、头足和双壳类等化石, 反映为浅海盆地-陆棚沉积环境, 不是洋盆环境的沉积记录。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1987. 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21.

安徽省冶金地质局. 1971. 1∶200000祁门幅、屯溪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1–388.

从褶皱倾伏和轴迹走向特征看, 上述复式褶皱总体上均向北东东倾伏。七都和太平轴迹西段近东西向, 中段呈北东东向, 东段向北东向偏转。两者轴迹协调一致, 暗示可能为同期构造形迹。绩溪复背斜可解体为两期构造(图7), 即轴迹呈近东西向褶皱(13-3)和北东向褶皱(13-1、13-2)。而浙西的芹川复向斜可解体为三期构造, 即轴迹呈近东西向褶皱(19)、北东向褶皱(18、20)和近南北向褶皱(17)(图 1)。淳安复向斜轴迹于淳安一带由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故可能为两期构造叠加所致。上述褶皱呈明显的叠加特征。如褶皱(13-3)与(13-1)组成斜的“T”型组合(图1、7), 符合Simón (2004)叠加褶皱分类中1c型,显然褶皱(13-3)早于褶皱(13-1)。向斜(17)与北东向的背斜(20)组成倒“L”型组合, 背斜(20)又与近东西向的向斜(19)组成倒“L”型组合, 属于 Simón (2004)叠加褶皱分类中的1e型。故近东西向的向斜(19)早于北东向的背斜(20), 背斜(20)又早于近南北向的向斜(17)。

其三,农村中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不扎实。大多农村孩子,童年时代的启蒙教育几乎是缺失的,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儿童那样的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的熏陶,即使是跨进了小学的校门,也只能获得教材上有限的知识内容。

柏道远, 贾宝华, 钟响. 2012. 湘中南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走向变化成因. 地质力学学报, 18(2): 166–177.

据此统计,该县失学男女学龄儿童分别约占其总人数的85%和99%。如调查者所言,出现这种状况“实因人民苦于征徭,不但无教,而且无养故耳”。此言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广大乡村地区新式教育衰微的症结所在。

柏道远, 熊雄, 杨俊. 2014. 雪峰造山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 中国地质, 41(2): 399–413.

陈丕基. 2000.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划分对比评述. 地层学杂志, 24(2): 114–119.

陈秀其, 周涛发. 2017. 皖南地区太平复式向斜构造解析及其意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12):184–190.

1214 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对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姜 一,沈红健,陈 蕾,张永巍,吴 涛,邓本强

本次对七都一带多个劈理构造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期劈理叠加现象。即发育走向近东西(S1)、北东或北北东(S2)、北北西或近南北向(S3)等三期劈理构造(图 14a)。其中, 近东西向劈理更为发育。在倾向玫瑰花图14b上显示为倾向近南北或北北西向发育, 即该期劈理走向相同, 而倾向相反,显示早期构造受到后期构造叠加。早期为区域性劈理(S1), 与区域加里东期构造线近一致。其次为轴面劈理(S2), 走向常与复式褶皱的次级褶皱的枢纽走向近平行。调查发现, S1仅发育于早古生代地层或更老地层中, 且褶皱的强度与层劈夹角明显相关,暗示加里东期变形构造发育, 为确定该期褶皱属性证据之一。这与华南雪峰山中段前泥盆纪地层中发育的板劈理特点相当(柏道远等, 2014)。轴面劈理(S2)和间隔劈理(S3)走向, 分别与区域印支早期、晚期褶皱构造线一致。上述劈理构造变形强烈, 含泥质成分高的原始层理几乎被完全置换(图12、13a), 同时使岩石发生了绿泥石化等浅变质作用。

陈旭, 张元动, 樊隽轩, 成俊峰, 李启剑. 2010. 赣南奥陶纪笔石地层序列与广西运动.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40(12): 1621–1631.

陈旭, 张元动, 樊隽轩, 唐兰, 孙海清. 2012. 广西运动的进程: 来自生物相和岩相带的证据.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2(11): 1617–1626.

陈忠大, 吴小勇. 1996. 浙西的加里东运动. 浙江地质,12(2): 28–34.

程光华, 汪应庚. 2000. 江南东段的构造格架. 安徽地质,10(1): 1–8.

储东如. 1998. 皖南宁国一带印支期褶皱变形分析. 安徽地质, 8(3): 45–49.

崔盛芹. 1999. 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地学前缘, 6(4): 283–293.

戴传固, 张慧, 黄清华. 2008. 黔东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力学学报, 14(4): 339–345.

戴圣潜, 周存亭, 储东如, 刘家云, 陆小三, 管运财. 2006.下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构造形迹新资料. 地质通报, 25(6): 670–672.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陈宣华. 2007.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地质学报, 81(11): 1449–1461.

杜建国, 孙乘云, 许卫, 杜森官, 王有生, 谢建成, 黄耀华, 陶启云. 2002. 皖南地区葛公镇组砾石性质及其构造含义. 资源调查与环境, 23(2): 106–112.

说实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一半是因为吴小哥对于三十年前那个古家庄的清晰程度,一半是源自我那未泯的良心,我不想欺骗一个生活在自己村庄幻想里的老人,也不想欺骗自己。

区内盖层褶皱轴迹主要呈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等几组(图1), 构造组合上可分为复式褶皱和简单褶皱。由于后期构造叠加和改造作用,复式褶皱形成时代厘定较难, 但仍可从其卷入的层位、规模、构造要素特征和样式差异等方面进行调查, 并通过构造解析识别。本次调研识别出加里东期、印支晚期等褶皱构造。

郭令智, 愈剑华, 施央申. 1963. 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 1–17.

胡受奚, 叶瑛. 2006. 对“华夏古陆”、“华夏地块”及“扬子-华夏古陆统一体”等观点的质疑. 高校地质学报,12(4): 432–439.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张之孟, 许志琴. 1977.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地质学报, (2): 117–135.

蒋炳铨. 1984. 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四川地质学报, (2): 1–12.

江来利, 胡召齐, 朱强, 黄德志, 王德恩. 2016. 皖浙赣相邻区晚中生代多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地学前缘, 23(4): 137–147.

不同专业的学者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各异。比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心智、政治和文化变迁的过程。英国社会学家布兰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化和成熟变化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家帕特里克·纪芬蒙认为,发展就是人的基本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素质和才能不断增长,生活也臻于完美。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保罗·斯特里顿认为,发展就是对今天世界主要问题的进攻,这些主要问题包括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法国的弗朗索瓦·雷韦尔认为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战利品的转移,而是新的财富的创造……[2]P18

李三忠, 王涛, 金宠, 戴黎明, 刘鑫, 周小军, 王岳军, 张国伟. 2011.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及其成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1: 93–105.

李献华. 2000.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中国科学(D辑), 30: 284–290.

李曰俊, 郝杰, 鲁刚毅, 符鹤琴. 1994. 论板溪群与板溪蛇绿混杂岩. 地质论评, 40(2): 97–104.

刘宝, 许效松. 1994.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188.

刘国生. 1997. 江南断裂带(皖南段)的变形特征及震旦纪以来的构造演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3): 97–102.

刘鸿允, 李曰俊, 郝杰. 1994. 论华南的板溪群及其有关的大地构造问题. 地球学报, (3–4): 80–95.

刘训. 198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发展的几点认识. 地质学报, (2): 111–122.

卢华复. 1965. 皖南加里东地槽地质构造.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3): 360–377.

罗庆坤, 刘国生, 吴弘毅, 陈玉灿. 1994. 论下扬子区伸展构造环境下半地堑内沉积的黄马青群 // 伸展构造研究. 北京: 地质出版社: 37–47.

马长信. 1983. 赣北地质构造演化特征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初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7(2): 162–173.

马瑞士. 1965. 浙西加里东地槽地质构造.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 465–484.

马文璞, 丘元禧, 何丰盛. 1995. 江南隆起上的下古生界缺失带——华南加里东前陆褶冲带的标志. 现代地质, (3): 320–324.

丘元禧, 张渝昌, 马文璞. 1999. 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555.

任纪舜. 1990.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 地质学报, (4):275–288.

舒良树. 2006.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造山带. 高校地质学报, 12(4): 418–431.

舒良树. 2012.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地质通报,31(7): 1035–1053.

舒良树, 于津海, 贾东, 王博, 沈渭洲, 张岳桥. 2008. 华南东段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 地质通报, 27(10):1581–1593.

舒良树, 周新民. 2002.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地质论评, 48(3): 249–260.

孙涛, 周新民, 陈培荣, 李蕙民, 周红英, 王志成, 沈渭洲. 2003.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中国科学(D辑), 33: 1209–1218.

王博, 舒良树. 2001. 对赣东北晚古生代放射虫的初步认识. 地质论评, 47(4): 337–344.

王德滋, 沈渭洲. 2003.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地学前缘, 10(3): 209–220.

王孔忠, 颜铁增, 袁强. 2006. 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的褶皱特征——来自不整合关系的证据. 地质通报,25(6): 673–675.

王玉净, 齐敦伦. 1995. 苏皖南部孤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微体古生物学报, 12(4): 374–387.

吴浩若. 2000. 广西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问题. 古地理学报, 2(1): 70–76.

吴浩若. 2005. 下扬子区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问题. 古地理学报, 7(2): 243–248.

吴浩若, 邝国敦, 咸向阳, 李曰俊, 王忠诚. 1994.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 39(9): 809–812.

巫建华, 周维勋, 章邦桐. 2000. 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山岩岩系划分和时代讨论. 地质论评, 46(4): 362–370.

夏邦栋. 1986. 一个加里东期的裂陷槽——对浙西早古生代沉积盆地成因类型的新认识. 石油实验地质, 8(1):8–21.

许靖华, 孙枢, 李继亮. 1987.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 中国科学(B辑), 17(10): 1107–1115.

徐夕生, 邓平, S Y O’Reilly, W L Griffin, 周新民. 谭正中.2003. 华南贵东杂岩体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定年及其成岩意义. 科学通报, 48: 1328–1334.

徐先兵, 汤帅, 李源, 章泽军. 2015.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特征. 中国地质,42(1): 33–50.

薛怀民, 汪应庚, 马芳, 汪诚, 王德恩, 左延龙. 2009. 高度演化的黄山A型花岗岩: 对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约束. 地质学报, 83(2): 247–259.

杨文思. 1991. 皖浙赣深断裂的控岩控矿作用与找矿标志.冶金地质动态, 11: 22–25.

杨志坚. 1981. 江南一条地层、岩相、古生物等突变带的性质问题. 地质论评, 27(2): 123–129.

余心起. 1993. 皖南中生代构造运动新认识. 火山地质与矿产, 14(1): 61–70.

余心起. 2000. 皖南兰田残留向斜不是构造窗. 地质论评,46(4): 337–346.

余心起, 江来利, 许卫, 邱瑞龙, 杜建国, 戴圣潜. 2007.皖浙赣断裂带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地学前缘, 14(3):102–113.

余心起, 舒良树, 邓平, 王彬, 祖辅平. 2003. 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第三纪陆相地层沉积特征. 地层学杂志,27(3): 254–263.

余心起, 王德恩. 2001. 安徽黄山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层序地层学特征. 现代地质, 15(1): 27–34.

余心起, 吴淦国, 张达, 狄永军, 臧文拴, 张祥信, 汪群峰. 2005.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作用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 15(10): 1167–1174.

余心起, 张达, 汪隆武, 颜铁增, 邓国辉. 2006. 浙赣皖相邻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 地质通报, 25(6): 676–684.

俞云文, 徐步台. 1999.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沉积岩系层序和时代. 地层学杂志, 23(2): 136–145.

张国伟, 郭安林, 王岳军, 李三忠, 董云鹏, 刘少峰, 何登发, 程顺有, 鲁如魁, 姚安平. 2013.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3(10): 1553–1582.

张良田, 黄洪. 1989. 安徽中新生代陆相坳、断陷盆地的特征及演化浅析. 中国区域地质, (2): 129–137.

赵崇贺, 何科昭, 莫宣学, 邰道乾, 叶德隆, 叶石, 林培英, 毕先梅, 郑伯让, 冯庆来. 1995. 赣东北深断裂蛇绿混杂岩中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意义. 科学通报, 40(23): 2161–2163.

浙江省地质局. 1965. 1∶200000建德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121.

周涛发, 袁峰, 侯明金, 杜建国, 范裕. 2003.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的成矿条件与资源潜力对比研究.自然科学进展, 13(10): 1036–1041.

朱光, 刘国生. 2000. 皖南江南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与中生代造山过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2): 103–111.

朱光, 徐嘉炜, 刘国生, 李双应, 虞培玉. 1998. 下扬子地区沿江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 地质论评, 44(2):120–129.

朱钧, 张景垣. 1964. 试论浙皖赣深断裂带. 地质论评,22(4): 91–98.

Charvet J, Shu L S, Faure M, Choulet F, Wang B, Lu H F and Le Breton N. 2010.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Paleozoic belt of South China: Genesis of a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39(4): 309–330.

Charvet J, Shu L, Shi Y, Guo L and Faure M. 1996. The building of south China: Collision of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problems and tentative answer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3(3–5): 223–235.

Cunningham W D, Windley B F, Dorjnamjaa D,Badamgarov J and Saandar M. 1996. Late Cenozoic transpression in southwestern Mongolia and the Gobi Altai-Tien Shan connec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40(1–4): 67–81.

Hsu K J, Li J L, Chen H H, Wang Q C, Sun S and Sengor M C. 1990.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Key to understanding west Pacific geology. Tectonophysics, 183(1): 9–39.

Li X H, Li Z X, Ge W C, Zhou H W, Li W X, Liu Y and Wingate Michael T D. 2003. Neoproterozoic granitoids in South China: Crustal melting above a mantle plume at Ca. 825 Ma? Precambrian Research, 122: 45–83.

Li Z X and Li X H. 2007. Formation of the 1300-km-wid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and postorogenic magmatic province in Mesozoic South China: A flat slab subduction model. Geology, 35: 179–182.

Li Z X, Li X H, Wartho J A, Clark C, Li W X, Zhang C L and Bao C M. 2010. Magmatic and metamorphic events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Wuyi-Yunkai orogeny, southeastern South China: New age constraints and pressuretemperature conditions. GSA Bulletin, 122(5/6): 772–793.

Ramsay J G. 1967. Foldding and Fracturing of Rocks. New York: McGraw-Hill: 568.

Sandiford M and Hand M. 1998. Controls on the locus of intraplate deformation in central Austral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62(1–4): 97–110.

Shu L S, Zhou X M, Deng P, Wang B, Jiang S Y, Yu J H and Zhao X X. 2009.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east China block: New insights from basin analysi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4: 376–391.

Simón J L. 2004. Superposed buckle folding in the eastern Iberian Chain, Spai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26(8): 1447–1464.

Ting V K. 1929. The orogenic movements in China.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8(2): 151–170.

Wang X L, Shu L S, Xing G F, Zhou J C, Tang M, Shu X J,Qi L and Hu Y H. 2012. Post-orogenic extens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iangnan orogen: Evidence from ca 800–760 Ma volcanic rocks. Precambrian Research,222–223: 404–423.

Wang Y J, Fan W M, Zhang G W and Zhang Y H. 2013.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Key observ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Gondwana Research,23: 1273–1305.

Wang Y J, Fan W M, Zhao G C, Ji S C and Peng T P. 2007.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gneissic rocks in the Yunkai Massif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aledonian event 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Gondwana Research,12(4): 404–416.

Xue H M, Wang Y G, Ma F, Wang C, Wang D E and Zuo Y L. 2009. Zircon U-Pb SHRIMP ages of the Taiping(calc-alkaline)-Huangshan (alkaline) composite intrusion:Constraints on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 of the southeastern Yangtze Craton. Scienc China: Earth Science,52(11): 1756–1770.

Yu J H, O’Reilly S Y, Wang L J, Griffin W L, Zhou M F,Zhang M and Shu L S. 2010. Components and episodic growth of Precambrian crust in the Cathaysia Block,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U-Pb ages and Hf isotopes of zircons in Neoproterozoic sediments. Precambrian Research, 181(1–4): 97–114.

Zeng W, Zhang L, Zhou H W, Zhong Z Q, Xiang H, Liu R,Jin S, Lu X Q and Li C Z. 2008. Caledonian reworking of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in the Cathaysia Block:Constraints from zircon U-Pb dating, Hf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6): 895–904.

Zheng Y F, Wu R X, Wu Y B, Zhang S B, Yuan H L and Wu F Y. 2008. Rift melting of juvenile arc-derived crust: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Neoproterozoic volcanic and granitic rocks in the Jiangnan Orogen, South China.Precambrian Research, 163: 351–383.

Zheng Y F, Zhang S B, Zhao Z F, Wu Y B, Li X H, Li Z X and Wu F Y. 2007. Contrasting zircon Hf and O isotopes in the two episodes of Neoproterozoic granitoids i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and reworking of continental crust. Lithos, 96: 127–150.

Zhou X M and Li W X. 2000. Origin of Lat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South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subduction and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s. Tectonophysics, 326: 269–287.

陈秀其,周涛发,李龙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