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招生就业数据

更新时间:2016-07-05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化浪潮的新生产物方兴未艾,反映出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也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伟图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方能使这一学科保持生机与活力。多年来,国内外在积极探索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作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领域一个重镇,该系学生的培养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因此,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对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状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认识,为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招生、培养与就业数据分析

1.1 招生情况简介

高等院校的招生情况是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各层次招生的总体规模不大,坚持走精英化的培养路线。自1996年至2016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共招收本科生1033人,近5年招生规模呈现扩大趋势,目前招生规模稳定在7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共招收688人,近10年来每年招生规模都稳定维持在3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共招收287人,近10年来总体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15人左右。

图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招生数量基本情况(1996年—2016年)

高考制度的深入改革直接影响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本科招生状况,如图2所示,招生类型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各种形式的自主招生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输送了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潜力的学生,也反映出自愿自主选择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留学生数量多年来保有一定的规模,且近年呈现扩大趋势,国际化程度有所提升。

图2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招生类别基本情况(1996年—2016年)

1.2 培养情况概览

在培养方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生统一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入学,本科三年级之前不分专业,以便进行通识教育,三年级时由学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图书馆学两个专业中进行自主选择。近20年来大部分本科生选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图书馆学(见图3)。除全校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之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数据库系统、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数字图书馆与语义网、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范围较广,包括信息资源建设、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与检索利用、传播学原理、运筹学基础、市场营销、人类信息行为、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数据挖掘导论、信息架构、著作权法等涉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传播、产品管理、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研究、信息政策与法规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出了将信息管理的理论、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同时重视宽口径培养的专业特色,以期在为学生从事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以涉及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来培养学生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图书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除信息资源建设、中国图书史、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信息资源编目等外,基本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类似,选修课程也基本相同,涉及方向较广。以上两个专业在必修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具有较高相似度,既是为了让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找寻研究兴趣、打造深造基础,也是为了让学生适应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成为能在网络环境下从事图书馆、文化机构、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信息产业等各行业的综合性专门人才。

图3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生专业选择情况(1996年—2016年)

在研究生培养层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开设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出版学三个专业,1996年至2016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中,情报学专业学生有451人,占65.74%;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有197人,占28.72%;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有38人,占5.54%(见图4);同时期的博士研究生中,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占比有所上升,达到13%,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数量没有变化,情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占比最大,达59%(见图5)。

图4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专业选择情况(1996年—2016年)

图5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专业选择情况(1996年—2016年)

1.3 就业数据透视

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为了便于对就业行业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这里对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划分,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而非简单按照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等就业单位性质进行划分。2006年至2016年毕业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生,62%选择继续深造,其中38%选择国内读研,24%选择出国留学。由于选择就业的本科生较少,因此硕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构成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生去向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五所院校均包含的培养方向有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与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用户与行为、信息咨询与服务、竞争情报、数据挖掘与分析、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管理。有四所院校包含的培养方向有信息政策与法规、档案学。有三所院校包含的培养方向为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编辑出版。只有两所院校包含社群信息学、目录学与文献学。总体而言,五所院校涵盖的培养方向均比较广泛。其中,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涵盖的范围最广,分别只有档案学和社群信息学没有涉及,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方向。

图6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2006年-2016年)

同时期博士毕业生中,教育行业就业人员最多,占51%,其次是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占14%。博士生毕业后以教育、科研作为主要工作,符合一般的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期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为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输送了相当数量的博士毕业生。

依总体就业数据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金融行业、文化行业是毕业生比较主要的就业行业,图7展示了自2006年到2016年上述四个行业的就业毕业生数量占全部毕业生数量的比例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大量博士生毕业后前往教育行业就业,因此教育行业的就业占比长期处于较为主要的地位。2010年以来,前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毕业生占比呈上升态势,并在特定时期超过教育行业,成为最主要的就业去向,该行业占比虽然在2016年出现下滑,但总体上仍是重要的毕业去向,与技术融合关系更强的这一行业较受毕业生们的青睐,也反映出这一行业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的吸纳程度较为可观。而文化行业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比较传统的就业领域,虽同为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但相对前述两个行业而言,近年来占比较低,与金融业相近,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前往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工作的热情近年来总体上要低于技术特点较强的信息传输、软件行业。

图7 四大主要就业行业占比情况(2006年—2016年)

1807年,马丁·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定义了“图书馆学”的概念[5],并且首次提出图书馆学校教育[6]。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科技文献数量激增,情报学应运而生[7]。多年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宝贵经验。

而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业方向有较明显的区别,教育行业和文化行业是最主要的毕业去向,两者占图书馆学硕士毕业生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0.97%和13%。可以看出,由于两个专业的教育背景带来的知识技能结构差别,二者的就业选择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就业情况呈现出领域广、口径宽、复合程度高的特征。而另一个方面,就业情况反映出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面向图书馆、情报所等单位就业的传统就业去向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与毕业生个人志趣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所涉及的社会领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朝着更宽广、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2 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方向透视

针对分时度假当下发展特性,区分不同情况,为其定制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是未来的工作重点。分时度假要发展,但其发展绝不能以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为代价,坚守安全质量应成为分时度假市场的底线。在稳妥的发展分时度假及的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及时纠正,从而引导其合理的发展,为其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旦出现重大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采取适度的管理手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以其仍处在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为理由降低对其的标准和要求,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分时度假经营者的保护。

此后,养老服务进入了科学规划的阶段。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将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提升到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其中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提出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功能定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系统规划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和保障措施。这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至此,国家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实现勾画了一幅蓝图。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发展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20世纪初叶,随着以社会化为特征的近现代图书馆的陆续出现,图书馆学开始从文献学中分化出来,中国开始有了近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学。20世纪30年代,几十部档案学著作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档案学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服务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科技情报工作开始展开,情报学也在这一过程中萌芽和发展[2]。20世纪中后期,图书馆工作、档案工作和情报工作逐渐出现了“一体化”趋势,三门学科呈现某种“趋同”态势,逐步形成了一个学科群。我国20世纪末公布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中,将这个学科群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命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2011年,在《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上,被命名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呈现整合态势,具体表现为:在一级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以及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起更加普遍的跨学科联系、多学科综合关系,使学科在不断集成融合、交叉综合中获得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学科发展另一种常规形态的分化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中虽然不再位居主流,却也仍在继续,具体表现在:二级学科各自分化形成若干新兴分支学科;在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同时加强对试验和应用、概念与理论这两部分知识的钻研,使之分别得到拓展[2]。由此可见,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正在整合与深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

目前,我国共有5个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总体而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较少,并且起步较晚,直到2000年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才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使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一级学科专业教育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构成的完整体系[4]。为了解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的培养现状,本文将这五个授予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浏览这些院校相关院系的官网,对网站上所公开展示的信息进行获取和归纳,从而对其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予以汇总。在对培养方向进行初步归类的基础上,将结果归纳为表1。

表1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培养方向(资料来源:相关高校院系官网)

培养方向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知识管理 √ √ √ √ √信息技术与系统 √ √ √ √ √信息资源管理 √ √ √ √ √信息用户与行为 √ √ √ √ √信息咨询与服务 √ √ √ √ √信息政策与法规 √ √ √ √社群信息学 √ √竞争情报 √ √ √ √ √数据挖掘与分析 √ √ √ √ √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 √ √ √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管理 √ √ √ √ √目录学与文献学 √ √编辑出版 √ √ √档案学 √ √ √ √

2006年至2016年的硕士毕业生中,选择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最多、占比最大,为17%;其次是金融业和教育行业,各占11%,而公共管理、社保行业、文化行业等也属于相对典型的就业行业,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是硕士毕业生就业较少的选择去向(见图6)。

除上述几种情况外,最常见的还有“体位性水肿”,特别是在老师、手术医生等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的人群中频发。

从以上典型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单位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人才培养方向较为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多个领域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兴趣点以进行深入学习。此外,在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培养方向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方向正占据着相当比例,并且在多所高校中均有涉及,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3 图书馆学情报学培养方向的国内外比较

进一步结合毕业生从事的专业进行分析,情报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最主要的就业行业,选择该行业的毕业生占情报学硕士毕业生总量的18.58%,其次是金融业,占13.51%,第三是商业服务业占10.13%。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知识等与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相交融,成了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毕业生求职的重要能力。

其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和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排名中都处在前五名以内,是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顶尖高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作为英国百年老牌名校之一,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有崇高声誉,是世界著名的教学科研中心。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图书馆与情报管理专业是日本设立最早的图书馆学专业,在日本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8]。这四所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上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这些院系的官网信息进行调研,将其培养情况进行归并分析,得出表2。

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Information School,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去向有所不同,有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考研,有的学生想尽早参加工作,有的学生则去考公务员,有的学生选择三支一扶,学校一般都会尊重学生的选择。“3+1”模式中,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单位一般比较固定,但学生就业企业却不一定是实习企业。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强烈,部分学生吃苦耐劳意识淡薄,只看重眼前的待遇,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相背离。

②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Syracuse University);

测定之前将淀粉样品置于湿度为 100%的干燥器中,平衡24 h;测定条件:Cu-Ka射线,40 kV电压,40 mA电流,起始角和终止角分别为4°和35°,扫描步长0.04°,速度38.4 s/步。样品的相对结晶度由MdI Jade 6.5软件测出。

①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on);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是我国创办较早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机构之一,前身为1947年成立的隶属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图书馆学专修科,它的发展折射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情况。1956年,图书馆学专修科从中文系独立出来,更名为图书馆学系,1987年更名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系,1992年正式更名为信息管理系。20世纪中期以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逐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一批优秀的学者为目录学、文献学、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和教育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奠定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地位和格局,并在国内率先将教学单位的名称改为信息管理系,拓展了研究和教学的内容。如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积极拓展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布局和教学体系,现有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编辑出版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三个硕、博士点,具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并设有情报分析研究室、图书馆发展研究室、文献与出版研究室、信息行为研究室、信息系统研究室和信息组织与信息设计研究室六个研究室,旨在促进学科领域的模块化细分。总体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巩固已有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拓展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方法等核心内容,并努力形成充分融合、交叉发展的学科特色,培养出更多高层次人才。

④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与情报管理专业(Library&Information Management,Keio University)。

为探究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人才培养现状,结合《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和科研水平评估(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等发布的世界知名大学排名中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的排名情况,同时考虑到地区代表性,选取了如下四所优秀院校(其中美国两所,欧洲一所,日本一所),针对其教育情况、特别是培养与研究方向进行调研:

年末人口总量约束:据GM(1,1)预测结果显示,2040年研究区年末总人口数为182.416万人。模拟年限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0.0087万人/hm2,相应地,人均农用地面积和人均其他土地面积为0.0008万人 /hm2、0.0338 万人 /hm2,即:

表2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培养方向(来源:相关高校院系官网)

培养方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与情报管理专业信息/知识组织 √ √ √信息技术与系统 √ √ √ √信息用户与行为 √ √ √ √数据挖掘与分析 √ √ √人机交互 √ √ √编辑出版 √信息素养 √ √ √信息/知识管理 √ √信息政策和伦理 √ √ √图书馆学理论 √ √ √ √信息社会和社群信息学 √ √健康信息学 √管理与评价 √

从表2可以看出,四所院校均包含有信息技术与系统、信息用户与行为、图书馆学理论培养方向。三所院校包含信息/知识组织、数据挖掘与分析、人机交互、信息素养、信息政策和伦理培养方向。两所院校包含信息/知识管理、信息社会和社群信息学培养方向。只有一所院校包含编辑出版、健康信息学、管理与评价培养方向。总体来看,欧美三所院校与日本院校培养方向的涵盖范围差别较大,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涵盖的培养方向最为广泛,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紧随其次。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与情报管理专业涵盖的培养方向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图书馆与情报管理专业作为文学部下设的一个专业,其学科规模相对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将与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等,较为分散地设置在环境与信息研究学系和理工系下,学科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欧美三所高校与国内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培养方向相比更丰富多样,涉及领域的交叉融合程度高,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领域。相比之下,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的培养方向较少,只为学生提供了信息/知识组织、信息技术与系统等较为基础的培养方向,适合学生对某方向展开深入而具有院系特色的学习研究。此外,国内外院校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培养方向上的侧重也有一定差别,如信息素养、健康信息学、管理与评价等培养方向在国外院校中已占据一席之地,但国内的建设程度不如国外。

总体上,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明显体现出了重视信息应用环境变化、重视学科交融发展、重视信息技术作用与影响、重视应用与实践能力、重视宽口径复合人才培养的特点。

4 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趋势分析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状况为探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在信息技术发展引发人类社会深刻复杂变化的信息时代,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与信息密切关联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需要进行自我变革和调整,以跟上时代的变化步伐。21世纪初,佩蒂格鲁(KE Pettigrew)等学者提出了新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势,包括:(1)从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内容转向关注较为广泛的信息环境和信息问题;(2)研究更加偏向用户导向型、以人为中心;(3)更加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培训;(4)专业化与宽口径相结合,既注重学生的研究方向的专业化,又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5)教学模式趋向灵活;(6)在学位体制上,通过授予不同的相关学位来对教学进行拓展[9]。上述观点在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以及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基本状况的探究分析中得到部分印证,并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有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作铺垫,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就很容易能解决这四个问题。教师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利用课件,由预设问题引入对植物分类图解的讲解。在讲解植物分类的每一个层次时,教师紧紧扣住分类的特征,按分类层次由大到小通过图解展示(图1),完成对学生质疑的解答。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完成对植物分类的感悟。

第一,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领域得到扩展,宽口径、多方向、交叉性的专业教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的趋势之一。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及信息学院(iSchool)运动催生的理念转变和深度思考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带来了重要变化,研究领域交叉与学科知识融合已经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趋势。苏福、柯平通过科学计量等方法对近年来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前沿的分析就显示,“运用传统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方法研究跨学科领域的对象(如有机发光二极管、交集电子健康记录、金融等)”是近年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特点,“当前的学科研究趋势正朝着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主,以其他相关领域为辅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演化”,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呈现出更大的活力[10]。前述部分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系也建立了具有交叉性质的研究室或研究团队,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建立了“数字融合中心”[11],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了化学信息学、健康信息学、数字社会等研究团队[12],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了“行为、信息、技术和社会(BITS)实验室”[13]等机构,开展相应的教学与科研。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使其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更要培养其将本专业知识延伸应用到其他专业领域、开展交叉研究的能力。为学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人三大基础概念之上的多元、多方向、宽口径、复合型的知识获取体制,实行宽口径、交叉性的专业人才教育,将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重大的建设方向和发展模式。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多元多样的本科课程架构设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趋势,学生接触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传播、信息产品、数据挖掘、信息政策与法律等多个方向,在对这些领域有基本了解后,发现和选择自己的精专方向;而近年来宽口径、广领域的就业情况也从人才培养成果角度反映出了这一趋势。

第二,信息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特别是情报学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凸显,印证了前述学者所总结的新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培训”的趋势。首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就业情况反映出了这一趋势,如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最主要的就业去向之一,社会需求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其次,在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科研团队和学者的研究方向中,信息技术相关方向占据着相当比例,大数据等与信息技术具有密切关系的新生话题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吸引着相关人员的注意,例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与大数据相关的各类项目自2013年以来快速增加,其中2013年2项,2013年至2016年共43项,总量从2012年的0项增加到当前的45项[14][15]。可以预见,未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会将信息技术更多地引入到教学和科研,更多地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类现实问题纳入到学科视野,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同时,拓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领域。

第三,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育规模总体较小,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专业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院系,这一方面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同其他学科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整合程度不高、独立程度不强、规模力量较弱的现实。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虽然是独立院系,但是规模不大,这也是我国设置相关专业的其他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状。毫无疑问,规模大不一定就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的规模必然要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同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应当放在对数量的追求之上。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资源整合程度应该摆在重要位置,只有充分实现专业资源和力量的协调整合,才能培养出一批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而不能使各类资源和专业力量处于支离破碎、缺乏配合的状态。学科力量整合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词。

第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未来发展要密切同社会现实需求的联系,回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实践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必须要发扬实践性强的传统特点,重视学科议题和学科教学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一与信息关系如此密切的学科,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社会,理论上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事物、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具有广阔的研究对象和理论素材。图书馆学情报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关注现实、革故鼎新,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从而实现这一学科对现实社会的反哺,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学科优势的优秀人才。

经过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我们总结出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以原则,即导向性、共享性、效益性和动态发展。

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民是这片土地的主角儿,农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农耕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底色。河南人对土地的眷恋,对农业的依赖,绝非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商品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人们所想象到的。林语堂先生在《论“土”气与思想境界之关系》一文中说:“没有到过黄河流域这些北省的人实不足与语‘土’之为何物。他们绝不明白‘土’与人生之重要,关系之密切,他们不知道我们是生于斯,长于斯,食于斯,寝于斯,呼吸于斯,思想感慨尽系焉,诚有不可与须臾离之情景。”[3]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EB/OL].[2017-06-15].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2 赵国俊.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J].情报资料工作,2013,34(3):11-16.

3 冯惠玲.从文献管理到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之路[J].情报资料工作,2013,34(3):6-10.

4 李后卿,刘鹏,熊美淋.国内图情档一级学科博士生专业教育现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7):1-6.

5 徐跃权,徐兆英,刘春丽.马丁·施雷廷格的图书馆学思想与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4):37-50.

6 Grogan D J.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some persistent issues[J].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training in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1982,1:3-23.

7 陈传夫.专题:iSchool运动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变革[J].图书情报工作,2007(4):5-5.

8 朱庆华.日本情报学教育的新发展——庆应义塾大学环境情报学系介绍[J].新世纪图书馆,1990(6):57-59.

9 Pettigrew K E,Durrance J C.KALIPER[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2001.

10 苏福,柯平.国际图书情报学热点与前沿动态研究(2014-2015年)——27种SSCI核心期刊的全样本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11-19.

11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the iSchool at Illinois[EB/OL].[2017-07-28].http://ischooli.llinois.edu.

12 Information school—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EB/OL].[2017-07-28].https://www.sheffield.ac.uk/is.

13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of Syracuse University[EB/OL].[2017-07-28].https://ischool.syr.edu.

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EB/OL].[2017-08-30].http://fz.people.com.cn/skygb/sk/index.php/Index/seach

15 柯平.探寻图书馆学前沿的科学路径[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10):2-8.

16 慶應義塾大学文学部[EB/OL].[2017-07-28].http://www.flet.keio.acj.p.

17 Shu,F.,&Mongeon,P.The evolution of iSchool movement(1988-2013):A bibliometric view.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32,359-373.

18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EB/OL].[2017-07-21].http://www.im.pku.edu.cn/pku.

19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EB/OL].[2017-07-24].http://sim.whu.edu.cn.

20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EB/OL].[2017-07-28].http://im.nju.edu.cn.

2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EB/OL].[2017-07-28].http://irm.ruc.edu.cn.

2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EB/OL].[2017-07-28].http://gl.jlu.edu.cn.

李杨,赖纪瑶,刘姝雯,秦玥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年第02期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