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人车混行住区宅间细部设计初探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 言

住区宅间作为人们茶余饭后使用最多,最频繁的户外活动空间,在日常的居住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住区设计中却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规划的角度,宅间设计是整个住区规划的最末端、最微观的“末节”,容易被忽视;从建筑的角度,宅间设计是做完建筑本体设计以外的“延伸”,一般不作为设计的重点;从景观的角度,宅间设计往往更关注单元入口礼仪效果和宅间视角效果,至于从不同居住人群需求出发进行分类研究、专门化设计,似乎也达不到这样的深度.从木桶理论看,儿童作为居住小区最弱势的使用者,因为其身高的因素、对危险的认知缺乏因素,在宅间设计中是最应优先考虑的群体.本文力图从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高度,从儿童友好的视角出发探讨一下住区宅间的设计.由于人车分流的住区宅间设计主要为景观设计内容,车行交通对居民活动影响较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人车混行住区的宅间设计.

1 宅间设计的功能分区

从设计的角度看,任何设计,功能分区都是最重要的,宅间设计也不例外.合理的划分功能分区对于提高宅间空间的儿童友好性有较大的帮助.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宅间一般主要划分为活动空间、交通空间、景观观赏空间等几类,但从儿童出发,则往往需要在各个空间之间附加一些过渡空间,比如从交通空间向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的过渡以满足儿童对安全的需求;从活动空间向景观观赏空间的过渡以弥补儿童身高的劣势等等.按照私密程度划分,宅间空间临组团路向内越来越私密,一般宅间设计将活动空间布置在半公共及私密区,以便得到相对独立的宅间活动空间,而公共区域则从可视界面景观效果出发布置景观节点,以实现整体住区优美的景观效果.但从儿童活动的角度出发则既需要活动空间有一定的私密性,以保证安全,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便于家长看护,因此宅间活动空间从儿童友好出发应优先布置于半公共区域.笔者将宅间空间按功能属性与私密属性叠加,将宅间划分为九块,适合作为活动区域的区域按从1-9进行评价,指数越高越适合作为儿童友好性活动空间(如图1).

按照上述分析,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划分宅间功能分区为5个部分(如图2).临近北侧住宅,防止高空坠物,作为景观观赏区,南侧临近住宅为单元出入的交通空间,中部为宅间活动区,在景观观赏区及交通空间与宅间活动区之间设置过渡空间,临组团路一侧设置隔离空间,尽量减小车行交通对宅间活动安全的影响.

  

1 宅间空间属性划分

  

图2 儿童友好角度的 宅间功能分区

2 宅间路的组织

现有人车混行住区宅间路组织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为尽端式,一种为环形,一种为贯穿式(如图3).从限制车速、保证宅间安全角度看,尽端式宅间路对限制车速有较大的帮助,环形道路次之,贯穿式宅间路对宅间安全影响最大.从占用宅间空间看,贯穿式宅间路占用宅间空间最小,尽端路次之,环形路占用空间最大.按前述原则适当考虑缓冲空间后,反而贯穿式的宅间道路获得了相对完整且较大的活动空间.

为克服DE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将变异思想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中。首先设定一个阈值,当种群适应度方差δ2小于该阈值时,选取最优个体及部分其他个体采用式(21)所示的高斯扰动法进行二次变异以改善种群多样性[19]。

我嘴里说着:“你们拿一把菜刀把我劈成两半吧”,先替母亲把不用的餐具放了上去,又帮着父亲移动书柜。移完书柜,我就属于父亲了。他拉住我,要我把他整理好的书籍一排一排地放到书架上。我的母亲在厨房里叫我了,要我把刚才放上去的那一箱不用的餐具再搬下来,她发现有一把每天都要用的勺子找不着了,她说会不会放在那一箱不用的餐具里面,而这时候父亲又把一叠书籍递给了我,我说:“你们拿一把菜刀把我劈成两半吧。”

考虑到降低车速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而空间具有稀缺性,笔者认为应该在贯穿式道路的基础上解决车行交通对活动空间的干扰问题,主要改进方法有三:一是,变等宽入户路为口袋式剪刀形入户路,通过道路的转折来降低车速;二是,变“一”字形入户路为口袋式波浪形入户路,通过道路的宽度变化和转弯来降低车速;三是,入户路北移,在入户侧形成完整、安全性较高的活动空间.另外,通过宅间路铺装的变化也可以起到降低车速,减小车行对宅间安全影响的作用(如图4).

  

3 现有人车混行小区宅间路组织模式

从入户便捷的角度看,口袋式剪刀形入户路与口袋式波浪形入户路更便捷;从活动安全,尤其是儿童出入单元安全分析,入户路北移,在单元出口侧形成完整的活动空间似乎更优(高层建筑需在单元入口侧预留隐形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场地).

儿童对大自然的渴望与热爱常常和成人对于大自然的轻视态度发生冲突.现有住区绿化设计往往基于成人的审美需求而儿童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嬉戏的需求难以满足.一般绿化与活动空间的组合方式有三种:一是水平组合,各自空间独立;二是垂直组合,利用树荫空间;三是混合布置,景观层次丰富.仅就三种组合方式来说,各有优势,只是在细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儿童的身高及其与成年人的行为差异.比如用绿化与活动空间水平布置,用绿篱围合空间时,往往按成年人身高,采用1.0米以上高度绿篱,考虑儿童视觉及心理设置,应采用退台处理,使儿童能有较好的视线延伸,减少压迫感.住区内林荫活动空间属绿化与活动空间垂直组合,在设计林荫活动空间时常规考虑的是成年人休闲座椅或活动空间,考虑儿童心理或活动需要可以适当扩大树池,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探秘”或“戏沙”空间.也可结合儿童身高设计一些从儿童身高出发的迷宫,既能满足儿童活动需要又方便家长看护.基于儿童友好的绿化设计应有利于建构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绿化植物选择及组合方式除满足观赏性要求之外,还需具有满足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的功能,使诸如蜜蜂、蝴蝶、蜻蜓、蚂蚱、鸟类等动物有生存的空间,增加儿童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4 儿童安全角度的人车混行小区宅间路设计

  

5 宅间路与宅间活动场地位置关系对比

3 单元出入口细化设计

住宅单元出入口是住宅建筑区别内外的过渡空间,既需要考虑便捷性、经济性、导向性及可识别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还需要考虑住宅入户空间的礼仪性.出入口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是儿童与邻里接触较多,易于建立儿童友好邻里关系的场所,但在设计中确是容易被忽视的.常规的住宅单元入户方式采用垂直于宅间路“笔形”入户或“L形”入户,交通流线既简洁流畅又容易组织礼仪轴线.但往往在设计过程中忽略的是由于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单元入口位置会形成一个坡道、台阶、绿化组合的儿童趣味空间,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优化该空间(如图6).比如加装儿童坡道扶手,加设座椅、小雕塑或小标识以增加各单元可识别性,在缓冲空间与宅间路之间设置低矮绿篱或花坛增加景观效果并限定小尺度安全空间等.

  

6 儿童友好角度的住宅单元入口设计

4 绿化设计

从宅间路与住宅单元入口的距离看,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要求,有出入口的建筑物面向宅间路时,与宅间路距离不得小于2.5米.按照《交通工程学》对驾驶员的反应分析,驾驶员从反应到做出制动动作需要0.7秒,参考宅间限速5KM/h,实际行驶一般控制10-20KM/h计算,从驾驶员刹车制动到完成车辆制动需要5—7米的距离.按照儿童短跑速度大约50米平均10秒计,考虑到儿童跑出单元入口瞬间速度会因起跑、障碍物等原因有所折扣,按3.5米/秒速度计算,单元入口垂直道路布置需要不小于7米的距离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因此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宅间路布置在北侧,把活动空间和交通缓冲空间合并,提供安全缓冲的同时尽量减少空间切割造成的利用率低下,缺点是会造成入户交通流对活动空间的切割.另一种是,宅间路北移满足单元出入缓冲安全需要,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会压缩宅间活动空间面积,如果对于高层大间距宅间设计尚可,反之则会得不偿失.两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因此从既能最大化保证活动空间不受影响,又能为儿童出入单元留有必要的安全缓冲空间的角度出发,改变单元入户方向,变垂直宅间路入户为平行宅间路入户为应该为更优方案(如图5).

5 总 结

住区中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模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广泛性,从儿童视角出发进行人车混行住区宅间设计,满足儿童就近活动、安全活动和亲近自然的需求是儿童友好性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住区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建设的有益补充.

参 考 文 献

[1]董仕君,郭晓君,崔英伟.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环境组成要素研究[J].住宅科技.2004,(8):16~20

[2]李小玲.大自然与儿童的精神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康莉欣,余淼,刘沁炜,李飞.北京市居住小区儿童活动场的安全性调查研究[J].建筑学报.2012,(8):169~173

[4]张莉,徐澜婷,段渊古.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3):11284~11285,11295

1.QQ天天在线,说明你害怕孤独;2.QQ天天隐身,说明你承认孤独;3.QQ天天忙碌,说明你装不孤独;4.QQ天天离开,说明你暗示孤独。

 
姜乖妮,田秋月,王力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