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枯草芽孢杆菌BSF01菌剂制备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效果

更新时间:2009-03-2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低毒的仿生杀虫剂,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可有效防治农业、公共卫生、城市绿化中多种害虫、害螨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1]。氯原子和3–苯氧基苄基取代天然除虫菊素的部分侧链,显著改进了菊酯类农药的光稳定性,使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迅速推广[2],目前该类农药已商业化的品种约为70多种,产量占据了全球杀虫剂市场的30%左右[3]。然而,化学结构的改造极大提高了该类农药的生物毒性[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因此,哺乳动物神经传导系统的钠离子通道也成为菊酯类农药的潜在作用位点[5]。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非靶标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表现出较高的神经毒性[6-8],逐渐成为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如何消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污染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问题[9-10]

中海达自主研发的海洋产品海图机经过2年多开发已逐步完善,准备在2012年推向市场,并致力将海图机打造成海上船舶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向船舶导航与监控领域拓展。在推进水声探测设备开发的同时,确保年底推出多波束工程样机,2013年投入市场。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富性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微生物可快速响应土壤环境中的农药蓄积压力,并激发其特有的生物解毒机制[11]。研究表明,经筛选、驯化后,微生物可有效代谢环境中残留的农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12-13]。然而,在田间应用中,因菌株的直接投放导致菌群存活率低、生长繁殖慢、易受原生菌群及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大幅削弱了农药降解菌的生物修复效果,从而阻碍了降解微生物在田间农药残留污染修复中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本研究利用前期筛选的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β-CP)降解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F01,通过助剂成分筛选及比例优化,制备活性高、持效性好、能够在田间广泛运用的降解菌剂,为今后该降解菌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为治理农田环境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污染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SF01是由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从广西农药厂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与鉴定。现保存于该实验室及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AB2014103。根据文献方法,制备种子液培养基[3],计数培养基[3]及发酵培养基[14]

质量分数为95%的β-CP原药由江苏扬农股份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色谱级有机溶剂购自瑞典Oceanpak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原药,加入丙酮振荡使其充分溶解,并定容至 100 mL,配制为1 000 mg·L–1的农药母液,经 0.22 μm 有机滤膜过滤后避光低温保存于棕色瓶中。

1.2 菌粉的制备

在50 mL种子液培养基中按1%的体积分数添加活化菌液,置于 200 r·min–1、35 ℃ 摇床中培养 24 h后,制得菌株BSF01的活化种子液。扩大培养时,将发酵罐蒸汽灭菌之后装入发酵培养基15 L,继续蒸汽灭菌30 min,待发酵液温度下降至40 ℃后,按1%的体积分数(150 mL)接种活化种子液至发酵罐中,调节pH为7.0±0.2,加入适量灭菌消泡剂,于 350 r·min–1、35 ℃ 条件下发酵培养 16 h。在发酵后期,每隔1 h从发酵罐中取样制片,结晶紫染色后将其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枯草芽孢杆菌形态,待视野中芽孢生成率大于99%且芽孢形态均一时结束发酵,将发酵液分装后,以 4 ℃、3 600 r·min–1离心30 min,弃上清液,按沉淀质量的3%添加载体填料高岭土用于喷制菌粉。喷雾干燥制备菌粉时,将进样泵的转速设置为 14~16 r·min–1,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95 ℃,出风温度90 ℃,雾化器转速250~260 r·min–1,每次进行喷雾干燥前先清洁干燥器内壁及管道,进样前开引风机热机0.5 h,喷雾干燥完成后开引风机降温,待温度低于50 ℃时,收集喷雾塔中的菌粉,称质量,测定芽孢含量,密封保存。

式中,wT和wCK分别为菌剂和空白对照处理5 d后土壤中β-CP残留量。

1.3 菌剂助剂的筛选

1.3.2 分散剂的筛选 以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及PEG-8000为待测分散剂,使菌粉中各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7%,每个处理3个重复,并设置未添加分散剂的空白对照。经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收集混合物,参照《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T 5451—2001)》[15],测定不同分散剂混合物的悬浮率。同时,将混合物常温条件贮存7 d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混合物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含量。

利用ASP.NET与SQL Server设计开发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包括课程管理、资源管理、练习考试、选课评教、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日志管理等模块。日志管理模块通过Log4j记录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产生的日志数据。选课评价模块中,学生能够自行选课和退课,并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评分,让好的老师脱颖而出,不好的淘汰。学习平台上的资源主要是按照知识点录制的短视频,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也便于教师对资源进行更新和管理,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点资源构建课程。

1.3.1 润湿剂的筛选 以洗衣粉、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SDS)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为待测润湿剂,使菌粉中各润湿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7%,每个处理3个重复,并设置未添加润湿剂的空白对照。经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收集混合物,参照《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T 5451—2001)》[15],测定不同润湿剂混合物的润湿时间。同时,将混合物常温条件贮存7 d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混合物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含量。

BSF01菌剂的质量检测参照《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标准[16]。将1 g菌粉添加至装有10~20颗玻璃珠及100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置于 35 ℃、150 r·min–1摇床中震荡培养 30 min 后,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取稀释菌液100 mL均匀涂布于培养基平板,并置于35 ℃培养箱中培养15~18 h,记录平板菌落数,计算菌粉芽孢含量。

究竟什么是亲土种植?对于已经使用半年多“亲土1号”的菜农们来说,也有着同样的好奇?因为他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让他们板结多年的土壤在短短几个月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据金正大甘肃大区总经理胡顺城介绍,亲土种植就是采取对土壤“亲和、友好”的方式来开展种植作业,以作物优质高产和耕地质量提升为双重目标,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源头打造安全食品链,具体则包括土壤改良、减量增效、品质提升、综合服务等一系列切实改善耕地土壤质量的原则和方法。

1.3.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向待测混合粉剂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5%和1.0%的抗坏血酸(VC)或糊精为紫外照射保护剂,并将菌剂稀释涂布于平板中,置于15 W紫外灯下,照射距离为40 cm,照射 0.5、1.0、1.5、2.0、2.5、4.0、6.0、8.0 和 10.0 h后,将平板置于35 ℃接种培养箱培养18.0 h,记录芽孢杆菌的菌落数量。

1.4 菌剂质量检测

1.3.3 稳定剂的筛选 以磷酸钾、碳酸钙、磷酸氢二钾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待测稳定剂,添加质量分数为4%,每个处理3个重复,并设置未添加稳定剂的空白对照。将配置好的混合物置于50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每隔7 d取样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混合物的芽孢含量。

式中,wT为处理5 d后的残留量,w0为原始沉积量。

1.5 β-CP的HPLC分析检测

分别配制 0.1、0.5、1.0、2.0 和 5.0 mg·L–1的工作标准液,经HPLC测定[3],β-CP的标准曲线符合方程y=153.78+7.263 8x,相关性好(R2=0.999 9),满足液相色谱分析要求。土壤样品取自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过筛处理后,土壤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β-CP 标准溶液至 0.1、0.5 和 1.0 mg·kg–1,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以不添加β-CP标准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混匀静置30 min后进行提取和净化[17-18],通过HPLC测定,其回收率为82.5%~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8%~6.1%,方法准确可信,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1.6 菌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试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加入不同稳定剂后,各处理芽孢含量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最终趋于稳定。其中,以碳酸钙,磷酸氢二钾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的菌粉复合物芽孢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当磷酸钾作为稳定剂时,芽孢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混合处理 28 d 后,芽孢含量达 6.0×1012 cfu·g–1,因此,在菌粉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磷酸钾作为稳定剂。

 

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的β-CP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稀释了100、1 000和2 000倍的BSF01菌剂,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记录各处理芽孢含量,并以未添加菌剂的β-CP培养液为空白对照,处理1、3、5和7 d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检测β-CP的质量浓度,并计算降解率。

 

晞月原本声音柔美,一哭起来愈加清婉悠亮,颇有一唱三叹之效,十分哀戚。连远远站在外头伺候的杂役小太监们,亦不觉心酸起来。

2 结果与分析

2.1 润湿剂的筛选

加入润湿剂之后,复合菌粉的润湿时间明显缩短(表1)。以SDS为润湿剂的菌粉润湿时间最短,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5%和7%时,润湿时间分别为11.2、9.6和9.0 s;以洗衣粉为润湿剂的润湿时间次之,在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7%时,用时分别为10.4和10.6 s;以SDBS为润湿剂时,耗时较长,与对照组相当,需要30.0 s以上。比较各润湿剂处理菌粉的芽孢含量,以SDBS为润湿剂时芽孢含量最高,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SDBS后,菌剂芽孢含量达到 4.8×1013 cfu·g–1,与洗衣粉或 SDS 处理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于芽孢含量是衡量菌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且其润湿时间(31.2 s)足以满足实际运用需要,因此,选择质量分数为5%的SDBS作为BSF01菌剂的润湿剂。

2.2 分散剂的筛选

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的菌剂悬浮率最高(表2),当添加质量分数为7%时,悬浮率可高达77%;以PEG-8000或PVA为分散剂,菌剂悬浮率均低于60%,与阿拉伯树胶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的菌剂芽孢含量最高,当其添加质量分数为3%、5%和7%时,芽孢含量分别达到 9.7×1012、10.0×1012和 8.0×1012 cfu·g–1,因此综合考虑以不同分散剂处理的菌剂悬浮率及芽孢含量,选择以质量分数为7%的阿拉伯树胶为BSF01菌剂的分散剂。

 

表 1 添加不同种类及质量分数润湿剂后BSF01菌剂的润湿时间和芽孢含量1)Tab. 1 The wetting time and spore intensity of strain BSF01 agent with different types and contents of wetting agents

  

1)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数据后凡是有一个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Duncan’s 法)

 

润湿剂 t润湿/s 芽孢含量/(×1013 cfu·g–1)3% 5% 7% 3% 5% 7%SDBS 32.0±1.2a 31.2±1.1a 30.4±0.6a 3.3±0.3a 4.8±0.4a 4.4±0.8a洗衣粉 16.8±1.6b 10.4±0.9b 10.6±1.1b 2.8±0.1a 2.3±0.5b 1.9±0.2b SDS 11.2±0.5c 9.6±1.2b 9.0±0.8b 1.6±0.1b 1.3±0.2c 1.2±0.1c对照 32.6±0.2a 32.6±0.2a 32.6±0.2a 1.3±0.2b 1.3±0.2c 1.3±0.2c

 

表 2 添加不同种类及质量分数分散剂后BSF01菌剂的悬浮率和芽孢含量1)Tab. 2 The suspending rate and spore intensity of strain BSF01 agent with different types and contents of dispersants

  

1)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数据后凡是有一个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Duncan’s 法)

 

分散剂 悬浮率/% 芽孢含量/(×1012 cfu·g–1)3% 5% 7% 3% 5% 7%PEG-8000 49.0±3.6b 58.0±4.0b 59.0±3.3b 8.3±0.7a 8.0±0.6a 7.7±0.4a阿拉伯树胶 65.0±5.2a 67.0±2.6a 77.0±4.1a 9.7±0.5a 10.0±0.6a 8.0±0.9a PVA 46.0±4.1b 52.0±2.2b 56.0±3.5b 0.4±0.1b 0.5±0.1b 0.6±0.2b

2.3 稳定剂的筛选

从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农场取回菜地用土(未经烘烤、灭菌),用于室内模拟试验。按喷雾量0.075 L·m–2喷施 36 mg·L–1 β-CP 悬浮剂。48 h 后,将制备菌剂兑水稀释100、1 000和2 000倍,按0.075 L·m–2用量喷雾,以喷施等量清水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菌剂施用2 h后检测土壤中β-CP的原始沉积量,5 d后按“5点取样法”分析检测β-CP残留量,并计算降解率和相对降解率。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普遍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感受不到足够的学习乐趣,进而也就无法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跟着课堂走,跟着作业走,跟着考试走的数学学习习惯依然是主要表现形式。再有就是学生上课提问少,互动交流少,做题创新少,考试反思少,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2.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由图2可知,紫外照射2 h内,各处理中芽孢含量普遍上升后下降,推测紫外辐射能激发枯草芽孢杆菌BSF01的紫外抗性。继续进行辐照10 h,各处理中芽孢含量均缓慢下降,其中,以质量分数为1.0%的糊精为紫外保护剂的菌剂芽孢含量高达30.5×1011 cfu·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因此,选择以质量分数为1.0%的糊精为BSF01菌剂的紫外保护剂。

2.5 BSF01菌剂质量检测

  

图 1 添加不同稳定剂后BSF01菌剂的芽孢含量Fig. 1 The spore intensity of strain BSF01 agent with different stabilizers

  

图 2 添加不同紫外保护剂后BSF01菌剂的芽孢含量Fig. 2 The spore intensity of strain BSF01 agent with different UV protectants

通过配方筛选,确定了BSF01菌剂配方以及各组分质量分数:以30%菌粉为主体,添加5%SDBS为润湿剂,7%阿拉伯树胶粉为分散剂,4%磷酸钾为稳定剂及1%糊精为紫外保护剂,并加入载体高岭土补足100%。根据《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检测标准,检测了BSF01菌剂的主要质量指标,结果表明,菌剂芽孢含量为6.50×1011 cfu·g–1,含水量 (w)≤0.6%,细度≥99%,润湿时间为32.0 s,悬浮率达到78.0%,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将BSF01菌剂稀释100、1 000及2 000倍后,芽孢含量为 1.0×106~1.0×1010 cfu·g–1,将稀释菌剂投入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的β-CP溶液中,培养处理后7 d后,各处理中β-CP残留均大幅降低(图3),其中,以100及1 000倍菌剂稀释液处理5 d 后,β-CP 的残留质量浓度不足 5 mg·L–1,降解率达到90%以上,说明该菌剂对β-CP残留表现出显著的消解效果。

3.2.2 公共文件管理模块。完成 学校顶岗实习各种规章制度、顶岗实习各类资料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使用说明、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总结报告模板等,便于师生查看和下载。

  

图 3 不同稀释倍数的BSF01菌剂对β-CP的降解效果Fig. 3 The degradation of β-CP by strain BSF01 agent with different dilution

2.6 BSF01菌剂对土壤β-CP的降解效果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将 36 mg·kg–1 β-CP 施用土壤2 d后,喷施BSF01菌剂100、1 000和2 000倍稀释液,经HPLC分析,各处理中β-CP原始沉积量分别为 5.71、6.13 和 8.71 mg·kg–1。5 d 后取样检测,土壤中 β-CP 残留量分别为 0.03、0.11 和 0.21 mg·kg–1,降解率达到99.47%、98.37%和97.70%,降解效果显著(图4)。相较于5 d后空白对照的残留量(0.24 mg·kg–1),各稀释菌剂处理间差异明显,相对降解率分别为87.50%、58.33%和16.67%,表明该菌剂对土壤中β-CP具有快速、高效的降解效果,且降解能力与菌剂的使用剂量相关,具有进一步优化应用潜力。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医院日常的监管标准,笔者拟建了药品费用控制监管标准,管理部门可以从医院管理、科室管理、药事管理3个方面对医院药品费用控制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内容主要依据医院药品费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措施层进行采集;同时,标准采用60分制,项目分值=医院药品费用影响因素指标权重*60分,得出的考核内容和具体分值如表6所示。医院药品费用控制监管标准的建立,可以给医院职能监管部门提供依据,为控制医院药品费用提供决策支持,优化了行政监督的重点和内容,较之前单纯的通过全院“药占比”指标的单一管理模式[15]更加全面和科学,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参考意义。

  

图 4 BSF01菌剂对土壤β-CP残留的降解效果Fig. 4 The degradation of β-CP residue in soil by strain BSF01 agent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使用。然而,一味追求产量及防效的传统耕作理念使得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施用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对作物生长安全、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已成为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利用微生物对外源污染物的代谢作用,有效降低或消除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的研究热点[19]。微生物制剂中的助剂性质决定着菌剂的各项初始理化性质[17, 20-21],因此,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β-CP降解菌剂的助剂成分进行筛选及优化,确保制剂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BSF01菌剂的最佳配方以及各组分质量分数:以30% BSF01菌粉为主体,添加5%SDBS,7%阿拉伯树胶,4%磷酸钾,1%糊精,并添加高岭土补足100%。经检验,该配方制备的菌剂芽孢含量为 6.50×1011 cfu·g–1,含水量(w)≤0.6%,细度≥99%,润湿时间为32.0 s,悬浮率达到78.0%,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降解菌剂对环境中农药残留蓄积污染的修复是微生物制剂研发的最终目标[18, 22]。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将BSF01菌剂投入受β-CP残留污染的土壤中,可在短期内有效降低β-CP残留水平,初步验证了该菌剂的田间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田间环境中存在多种可能影响菌剂降解效果的因素,今后需明确各因素的潜在影响,并通过优化配方、改良施用方式等途径,保障BSF01菌剂的实际运用效果。另外,供试降解菌剂对β-CP残留的降解效果,主要与该菌剂的稀释倍数相关。试验中,当菌剂稀释倍数为100倍时,可迅速降低土壤中β-CP残留含量,相对降解率达到87.50%,高于该菌剂的1 000倍及2 000倍稀释液。因此,今后仍需深入研究降解效率与稀释倍数之间的关系,并从残留污染水平及使用方式等方面指导该菌剂的实践使用。本研究结果表明,β-CP降解菌株BSF01菌剂制备方法简便、性质稳定、实践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产业化运用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然而,本研究仅测定了供试菌剂对β-CP的降解效果,对于其他菊酯类农药残留污染的降解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KOLACZINSKI J H, CURTIS C F. Chronic illness as a result of low-level exposure to synthetic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A review of the debate[J]. Food Chem Toxicol, 2004, 42(5): 697-706.

[2]CASIDA J E. Pyrethrum flowers and pyrethroid insecticides[J]. Environ Health Persp, 1980, 34: 189-202.

[3]XIAO Y, CHEN S, GAO Y, et al. Isolation of a novel beta-cypermethrin degrading strain Bacillus subtilis BSF01 and its biodegradation pathway[J]. Appl Microbiol Biot,2015, 99(6): 2849-2859.

[4]FIELD L M, EMYR DAVIES T G, O’REILLY A O, et al.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as targets for pyrethroid insecticides[J]. Eur Biophys J, 2017, 46(7): 675-679.

[5]HANSEN M R H, J RS E, LANDER F, et 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long-term pyrethroid exposure[J]. Environ Health Insights, 2017. doi: 10.1177/1178630217700628.

[6]JOHNSTONE A F M, STRICKLAND J D, CROFTON K M, et al. Effects of an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mixture of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on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primary cortical networks on microelectrode arrays[J].Neurotoxicology, 2017, 60: 234-239.

[7]CORCELLAS C, ELJARRAT E, BARCEL D. First report of pyrethroid bioaccumulation in wild river fish: A case study in Iberian river basins (Spain)[J]. Environ Int,2015, 75: 110-116.

[8]MUGGELBERG L L, HUFF HARTZ K E, NUTILE S A, et al. Do pyrethroid-resistant Hyalella azteca have greater bioaccumulation potential compared to non-resistant popu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bioaccumulation in fish[J]. Environ Pollut, 2017, 220(Pt A): 375-382.

[9]HUGHES M F, ROSS D G, STARR J M, et al.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pyrethroid mixtures: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blood and brain concentrations of a mixture of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to motor activity in the rat[J]. Toxicology, 2016, 359/360: 19-28.

[10]AZNAR-ALEMANY Ò, ELJARRAT E, BARCEL D.Effect of pyrethroid treatment against sea lice in salmon farming regarding consumers’ health[J]. Food Chem Toxicol, 2017, 105: 347-354.

[11]CYCOŃ M, PIOTROWSKA-SEGET Z. Pyrethroid-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A review[J]. Front Microbiol, 2016. doi: 10.3389/fmicb.2016.01463.

[12]TRAN N H, URASE T, NGO H H, et al. Insight into metabolic and cometabolic activities of 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microorganisms in the biodegradation of emerging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J]. Bioresource Technol, 2013, 146(10): 721-731.

[13]CYCOŃ M, MROZIK A, PIOTROWSKA-SEGET Z.Bioaugmentation as a strategy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esticide-polluted soil: A review[J]. Chemosphere, 2017,172: 52-71.

[14]XIAO Z J, LIU P H, QIN J Y, et al.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of medium components for enhanced acetoin production from molasses and soybean meal hydrolysate[J]. Appl Microbiol Biot, 2007, 74(1): 61-68.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 GB/T 5451—2001[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 20287—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7]LIU J, HUANG W, HAN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free extracts from fenpropathrin-degrading strain Bacillus cereus ZH-3 and its potential for bioremediation of pyrethroid-contaminated soils[J]. Sci Total Environ,2015, 523: 50-58.

[18]CHEN S, CHANG C, DENG Y, et al. Fenpropathrin biodegradation pathway in Bacillus sp. DG-02 and its potential for bioremediation of pyrethroid-contaminated soils[J]. J Agr Food Chem, 2014, 62(10): 2147-2157.

[19]FERNANDEZ-FONTAINA E, PINHO I, CARBALLA M, et al. Biodegradation kinetic constants and 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micropollutants in membrane bioreactors[J]. Biodegradation, 2013, 24(2): 165-177.

[20]DUAN H, KOE L C C, YAN R, et a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H2S using pellet activated carbon as a carrier of microorganisms in a biofilter[J]. Water Res, 2006,40(14): 2629-2636.

[21]ZHU S M, DENG Y L, RUAN Y J, et al.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using poly(butylene succinate)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effluent treatment[J]. Bioresource Technol, 2015,192: 603-610.

[22]WEN D, ZHANG J, XIONG R, et al. Bioaugmentation with a pyridine-degrading bacterium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treating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J]. J Environ Sci, 2013, 25(11): 2265-2271.

 
周亮成,李运,李卓苗,林培炯,钟国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