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试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亚洲的冷战宣传政策——以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一场新的“战争”——“冷战”,在世界很多地方悄然打响。冷战究其实质是美、苏双方阵营在全球各地争取世界民意的斗争(the battle for world opinion)、一场意识形态之争,一场资本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阵营竞相向海外宣传资本主义或共产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或信仰系统孰优孰劣的战争。美国除了以政治联盟、军事合作,把“自由世界”团结在一起之外,还把美国理想、生活方式向海外推销成人人渴望的未来的符号力量(semiotic power)。结合政治目的的反共,更强化了美国的文化产品与“自由”(freedom)之间的象征性关联(symbolic associations)[1]

一、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成立的原因

在这场争夺心灵(heart and soul)的战斗中,美国针对世界各国设定了不同的宣传政策。就亚洲而言,美国在亚洲的宣传重点在东亚地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日益意识到台湾、香港在其远东政治中的重要性,有意利用香港的地缘政治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与渗透,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前哨阵地[2])。首先,就地缘政治而言,香港位于中国大陆边缘的第一线,明显占有各方面的地利之便,包括将印刷成品运送到其它华人地区——尤其是台湾和东南亚。其次,香港没有台湾等美国盟邦或附庸的明显色彩,表面上更为中立,方便美国进行冷战战略中最不具政治色彩的文化外交政策。第三,因为香港既不受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党政权,也不受制于“中华民国”的国民党政权,居留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中不乏中英文俱佳并有翻译经验的作家、学者、译者,不仅本身成为特有翻译人才库,也方便与另一个人才库(台湾)联系。第四,1949年前,港英政府往往在国共斗争当中扮演“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形象,即“谁也不得罪”的中间人。1949年之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港英政府极度担忧毗邻的中共势力在香港蔓延和扩张,进而直接影响其在港的殖民统治,于是采用了种种办法去压制香港的左派力量,而对美国政府支持的以“反共”为主题的冷战文化宣传举措则采取一种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第五,与当时风雨飘摇、处于国民党政权戒严统治下的台湾相比,香港显然享有尺度更加宽松的言论自由。最后,在物质条件上,香港既有数量相当的中文印刷厂和配套设施,印刷质量也绝非刚走过兵荒马乱时期的台湾所能比拟。

当时美国在港台活动最重要的机关,是美国新闻处(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 以下简称“美新处”),它担负着宣传心理战等重要使命。美新处是美国新闻总署的国外分支机构,底下设置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图书馆以及若干文化专家等,负责推行符合当地民情的新闻计划,当时曾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设置超过200个美新处,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附和美国的反共政策,推销美国文化,促使全世界了解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3](38-44)

③模拟降雨48 h后,分别取两水槽内黑藻同一部位叶片制成临时装片a、b,用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然后用红墨水染色,观察细胞核着色情况,3分钟后再拍照记录。

借助于Excel的规划求解,在设定目标利润480千元以及维持固定成本和销量的情况下,新模式下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还可以分别下降0.1%和1.7%,较之旧模式依赖于单价提高0.7%,明显有很大进步。因此,新模式下,在增加投资、降低材料和直接人力成本是有保障的,风险低于旧模式。

二、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成立于1949年初。美国国务院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设定的工作目标是:(1)采用各种手段,切断中共与海外华侨同胞之间的文化联系;(2)以香港为基地,炮制各类宣传产品,最大限度地对大陆人民进行“反共”宣传;(3)向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展示一个“富强、民主、强大、自由”的美国形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的活动基调是“立足香港,面对亚洲”,针对亚洲地区的华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除了“美国之音”在香港地区制作的节目可以直接向中国大陆播出,以中国大陆同胞为宣传对象外,其他文宣的产品则是以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侨华人为主要宣传对象,尤其针对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成为了美国针对亚洲华人进行冷战宣传的重要前哨和大本营。

美国新闻处在香港的信息活动大多是通过“今日世界出版社”进行的。该出版社是直接由美新处出面成立的机构,成立的主旨在“以中文发行刊物和书籍,提倡以美国为代表的科学新知,宣扬其典章制度、政治思潮、学术思想,介绍文学艺术”[4](112),此亦其特色之一。该出版社主要负责两项业务,其一是出版《今日世界》杂志。其二则是大量翻译美国文学名著,这可算是宣传策略上的反向操作,不单方面批评共产主义,而希望透过呈现美国最好的文学,吸引华文世界接受甚至拥抱美国文化。今日世界出版社译丛翻译的质与量俱佳,因为提供优渥的稿酬,而拥有强大的翻译阵容,包括许多港台知名的作家和学者,如张爱玲、徐吁、余光中、思果、林以亮、夏济安、梁实秋等,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这些作品先在《今日世界》杂志连载,再由今日世界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再加上译丛印刷精美、价格低廉,在树立美国形象上发挥良好的效应,更对华文世界带来久远的影响,形成所谓的美援文化[4]

三、特色鲜明的中文信息活动

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1)中文信息活动(The Chinese-Language Program),这主要是针对海外华人,尤其是以东南亚及台湾华人为对象,其中包括每期发行量达15万份的《今日世界》半月刊,制作国语及广东话的广播节目、翻译、出版中文书籍;(2)中国报道(China Reporting Program),为全球各地的美国新闻处提供各种英文反(中)共的信息;(3)港澳地区文化教育活动。不过,香港美新处60%以上的经费与人力都集中在前两项工作。

为了避免读者产生排斥的心理,《今日世界》也作了许多调整,除了更改刊名之外,出版者名称亦自“美国新闻处编印”改为“今日世界出版社编印”(从1957年第125期开始更改)。在内容上,亦透过叙事方式来转化这种矛盾,如上引文中提到,藉“内容的民主”而非“恶意漫骂”来“引领彷徨空虚的广大读者振作起来”,这种叙事方式来化解美国帝国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是《今日世界》中惯用的冷战叙事方式[5]。另外,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尽量迎合华人的口味,不仅报导美国文化,亦有不少与华人相关的文章。根据王梅香的整理,《今日世界》主要是由美新处之下的出版中心负责[3]。由于语言的因素,美国在远东的出版中心设在马尼拉,称为“区域出版中心”(Regional Publication Center, R.P.C.),出版中心负责编印标准本,再分送到各地新闻处,依各地情形调整内容以因应各地方的需求,其中港台的《今日世界》皆出于香港美新处。

美国新闻处官员认为与香港政府维持良好关系是非常“要紧”(vital)。毕竟,英国政府与美国的中共政策不同。(英国已经在1950 年1 月5 日宣布承认中共政权。美国则承认在台湾的“自由中国”。)港英政府知道英军无法保护香港,为了香港的安全与安宁,不愿得罪中共。因此港英政府对于香港美国新闻处的活动非常敏感。英国人厌恶美国人莽撞、直接的行事风格。在香港大胆宣传反共是一大禁忌。这使得美国新闻处官员感觉处处受到港府监视与箝制。在1950年代,美国新闻总署曾一再叮嘱美新处对对港府小心应对,以免触动殖民政府的政治神经,导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之尴尬[8]

在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的中文信息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今日世界》的出版与发行。《今日世界》杂志是美国新闻处以广大华人为主要宣传对象而编辑出版的一份中文杂志。该刊物原名《今日美国》,创刊于1950年,1952 年改名为《今日世界》,是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所出版的多份中文杂志中最受重视者,也是着力最多者。在《今日世界》的发刊词(1952-03)中便写道:“《今日美国》”在两年前创刊,最初,只介绍美国的生活方式及其它种种给读者。后来,时局瞬息万变,世界其它各地的实况,亦在报导与分析之例。因此,《今日美国》这个名称,已不太适合”。在每期《今日世界》的封面上都会用醒目的字样标明“美国新闻处出版”,每期杂志的卷首语都是经过精心编辑制作的,其内容往往既符合美国新闻署(USIA)的总体宣传方针,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许多亚洲读者购买《今日世界》,就是因为它是美国政策的官方喉舌。《今日世界》针对“中上阶级的读者,能够消化严肃事务”,其内容除了向读者介绍美国的各项内外政策以外,还以大量的篇幅报道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的各类新闻、特稿,此类新闻稿件往往是以“美国人民生活富足、社会进步、政治民主”作为主题的。以揭露所谓“中共统治下的大陆同胞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主题的稿件也占有相当比重。最后,该刊物也有部分有关文学艺术的稿件和图片。《今日世界》的发行量是比较可观的,大约每期的发行量在15~18万份之间,称得上是除了中国大陆外,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杂志。该杂志每期会拿出一半数量的刊物在港澳台地区各个报摊书店公开销售,另一半则由马尼拉、西贡、雅加达、新加坡等地美国新闻处向当地华人华侨免费赠送。该杂志虽然主要读者定位于东南亚华人,居然在台湾也相当受好评,例如,1952年的第3期在台湾的销售量就达到了30 296份,占当期全部发行量的1/5强。美国驻华大使蓝钦(Karl Rankin)认为它在台湾是一份“非常成功的美国宣传工具”。有些台湾人士(在朝、在野都有)不满意台湾内部政治情势,还透过蓝钦建议《今日世界》应该刊登更多有关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文章,以对台湾政府内眛于西方政府运作的人产生长期“教育”作用。

香港美新处第三类文宣活动主要针对香港本地。美新处针对香港各阶层举办了丰富多彩各类文教活动,其中包括文化展览、音乐会、图书展销会、电影放映、英语学习等。根据美新处驻香港官员的回忆,美新处不时会将各种紧密结合时事的、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免费赠送给各机关、学校、团体等、以期扩大美国各项政策在香港的“同情与理解”[6]。为了配合上文所提的译书计划,美新处在驻港总领事馆中专门开辟一块区域作为阅览室,陈列符合美新处宣传方针的书籍,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前来阅览。美新处还不定期开设各种英文培训班,其选用的教材往往是美新处精心编写的符合冷战宣传政策的材料。美新处也积极与当地的文教界联络,策划一些交流活动,诸如学生、学者的交换访问。美新处名下还有一个专门从事电影放映工作的队伍,经常应邀到一些学校、社团去免费放映电影,或者借出一些影片给它们。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60年代之前,香港的电影院一般在放映电影正片之前,往往会播放一部或几部新闻短片,而这些短片都是由美新处无偿提供的[7]

香港美新处第二类文宣活动是全球性的,为驻在世界各地美国新闻处提供有关中共的英文信息。其目标主要是向全世界揭露中共政权的宣传手法、宣传主题,提供当时中共控制下中国大陆的“真实”生活面貎与数据,以对抗中共在拉丁美洲及非洲的宣传攻势。香港美新处在这方面的成品是以书、背景资料、研究报告、新闻等形式,寄送给世界各地美国新闻处,然后由他们以适当方式在当地使用,如可将这些英文数据,再译成当地文字传送出去。香港美新处在1952 年曾出版油印中文《宣传评论》(Propaganda Review)双周刊刊登资料与分析中共在国内外宣传的技术,不只供总领事馆政治部门同事参考,也寄送给香港媒体。后来《宣传评论》受到一些美国大学及研究组织重视,来函索取。到1950 年代末期,这份中文《宣传评论》被英文的《当代时事》(Current Scene)取代。《当代时事》每个月至少出2次,每期约8~12页,每期有一篇4 500字的文章,讨论中共国、外政策,由美新处编辑撰写,或由美新处付稿费请中国问题专家撰写,有时也会刊载一些难民的访谈录。这份刊物的对象是透过文章、期刊、书籍、图书馆、教室等媒介来影响全世界精英份子。1962年美新处及整个总领事馆每天有144人力花在搜集、翻译、难民访谈、分析,撰写报告中国大陆最新发展。当时一期的流通量约1 100 份,其中700 份送到全球66 处美国新闻处,另外有79 份寄给学者,270 份寄给全世界记者和政府机构、广播公司。

四、不温不火的中国报道计划

美国新闻处在香港出版反共中文书籍的活动对香港出版界有重大影响。1950年香港书肆充斥亲共书报杂志,东南亚华人地区出版物市场几乎全部被来自中国大陆出版的宣传书刊垄断。书刊内容多是从反美角度讨论时事、历史,例如指控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进行细菌战、美国国内大规模对黑人进行私刑、美国境内劳工被资本家欺压、剥削等。美国新闻处在香港的译书、出版、印制小册子等活动,使香港成为远东出版中文反共书刊最盛的地方,改变了1950 年香港、东南亚华文出版市场为亲共势力垄断的局面。另外也因为美国新闻处在香港的译书、出版活动,加上大量购买香港当地中文书、杂志送到东南亚等活动,使它在出版界拥有强大的操控力量。它不但以翻译、出版、印刷等契约,来帮助、刺激当地私人出版社出版反共书籍杂志,也可诱使某些香港出版商停止出版不符合美国外交政策利益,例如让某些属于第三势力出版社不再出版攻讦国民党政府的书刊、文字。

五、“掣肘颇多”的港澳文教活动

美新处的译书出版计划(Book Translations Program)的用意在让东南亚华人以中文对美国和其文化,还有中国人民在共党统治下的苦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主要由下列三种出版物组成:第一是将英文书籍翻译成中文,这类书籍主要是挑选美国历史、美国文学、美国名人传记、最新科学医学成就等主题的英文书籍,由美新处以一本书一张契约,请专人翻译。由美新处的员工编辑与校对,大约每年出版10本左右。在香港大部分的书是由得标的出版商自行铺货上市,少部分由今日世界社印行。第二种是“小说报”,通常有一个反共的故事,一年出26本,每两星期出一次,由本地出版商签约出版,每一期约7万本,有些地方是上市贩卖的,也有夹在本地报纸附赠。第三种是中文书,每年由美新处华人职员从十多本中文草稿中,挑出不超过4本合适的手稿,推荐给美国官员决定,是否出版成书。通常这些书都以中国大陆为背景,以反共为主题。

但是,《今日世界》的发行并非毫无阻碍,作为一份美国的宣传刊物,终究是以宣传美国文化为目的,然而从中国近代历史来看,外国强权对中国的侵略,乃至于五四运动中反西方和反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等,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意识与国族情感,而当亚洲读者在接触这份刊物时,不免心生排斥。这种心理抗拒也表现在该刊的读者投书之中,《今日世界》甫创刊之际,便有读者不讳言直指《今日世界》是美国帝国主义的宣传刊物:“过去,我不但非常吝啬我的一毫港币去买一册《今日美国》,如果我的朋友间持有一册《今日美国》时,我就告诉他/她:‘那是美帝的宣传刊物’。我说不出理由,何以对于外国人出版的中文杂志竟是那么敌视,会情不自禁的加以无情的诅咒……当我完全了解它的内容是那么严谨和民主,并指引彷徨空虚的广大读者振作起来走向康庄大道,尤其是竹幕里的人民过着罄竹难书的惨痛生活的今日,你们是那么心平气和来研究这其间一个问题的症结,而不是恶意的漫骂,譬如《与梁漱溟论改造思想》,短篇小说《红豆》之类的文章,都是难能可贵的,足够一个彷徨空虚的读者来当作他的精神食粮。”[5]

六、美国新闻处在香港的失败

事实上,前述美国新闻处所进行的各种针对东南亚华人的中文杂志与书籍的出版、翻译等工作都在香港出版,上市流通。所以香港的民众都有机会接触到美新处的出版品,有助于增进香港民众了解美国的政治、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成就[9]。然而在1950 年代中期,美新处官员颇为气馁地表示,在让人们接受美国在亚洲的政策与行动一事,似乎“毫无进展”。因为在香港及其他地方反共的中国人批评美国虽有力量,但美国远东反共政策却摇摆不定,美国的反共宣传愈来愈难让人同意美国与华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使他们返回中国大陆的希望日益渺茫,对美国的反共政策有很深的挫折感[10]

张连长带着知青们走在山脚下的公路上。而所谓公路,其实只不过是包括拖拉机在内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车辆压出来的一条土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胎儿窘迫因素诸多,包括母体因素、胎盘因素与脐带因素等方面情况[1]。母体因素通常是妊娠过程中母亲患有心脏病或者高血压、持续性高烧,以及重度贫血等问题,导致母体血容量缺乏而不能充分给予胎儿输送营养,胎盘输送各种营养物质、氧气给胎儿的通道受到影响,随后发生胎儿窘迫的问题。胎盘因素则主要是胎盘早剥、成熟过度或者重度子痫前期等方面情况所致,再加上前置胎盘与过期妊娠的问题,造成胎盘血液循环被抑制,随后造成母体不能通过胎盘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与氧气,并致使胎儿出现窘迫症状。脐带因素则主要是脐带功能障碍,对胎儿氧气的输送造成影响,故而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2]。

美新处的机构性质较为特殊,一方面,它在表面上是一个新闻文化机构,但事实上,它又是美国庞大驻外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1]。由于双重身份的影响,美新处在许多时候的文化宣传行为出现左右摇摆的特征。一方面,美新处的领导人员往往是外交人员,为了国家利益会时常牺牲新闻的真实性,而另一反面,美新处的许多工作人员又往往是新闻业出身,在面对领导压力时往往不愿牺牲自身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一直贯穿美新处活动的始终[12]

①一般的床土配方是田土4~5份,腐熟的马粪或草炭3~4份,小灰1~0.5份,腐熟好的有机肥2~0.5份。②田土4份、腐熟马粪3份、草碳土3份。③田土5份、腐熟农家肥3份、过筛炉灰2份。④田土4份、腐熟农家肥3份、陈材草垛底3份。

参考文献

[1] 石玮. 美国新闻处在华活动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学,2013:20.

[2] 赵稀方. 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J] . 二十一世纪,2006,98(3):87.

[3] 王梅香. 肃杀岁月的美丽/美力?战后美援文化与五、六○年代反共文学、现代主义思潮发展之关系[D]. 台南:成功大学,2013.

[4] 单德兴. 翻译与脉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章芝. 读者投书[J]. 今日世界,1950,6(11):31.

[6] Richard M. Oral history[EB/OL]. (1986-06-25)[1988-06-17].

http://adst.org/wp-content/uploads/2012/09/.

[7] 周伟. 杜鲁门政府的菲律宾心理战略研究(1949—1953)[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8] 胡腾蛟. 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D]. 武汉:武汉大学,2013.

[9] 郭又新. 全民动员: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宣传[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6):58.

[10] 郭永虎. “争夺心灵和思想”——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华心理宣传战初探[J]. 史学集刊,2015(3):67.

[11] 于群. “特洛伊计划”——美国冷战心理宣传战略探微[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

[12] 照日格图. 论冷战初期美国对外传媒战略[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石玮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