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间隙水输运管流体运动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海洋中,水柱中的颗粒物质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物的过程中,部分海水将留存于沉积物颗粒之间的孔隙里,形成沉积物间隙水。它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载体,已成为研究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变化的“灵敏指示剂”[1]。鉴于海底沉积物间隙水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对间隙水采样技术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工作,研制了多种间隙水采样装置。其中,无动力式渗透泵能够在没有外界提供能源的条件下,可靠(结构简单可靠,既不需要电力,也没有运动部件)、自动地实现深海原位、高质量连续时间序列的海底沉积物间隙水样本的采集,从而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原始数据。采样管作为渗透泵的关键部件,对其内部流体迁移和扩散运动的研究是获得高质量时间分辨率样品的关键所在。由于涉及到混合物的扩散及传输,利用Fluent中的组分输运模型进行仿真模拟,能够得到间隙水在采样管内扩散的分布规律,为之后的样品回收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 系统构成

渗透泵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被半透膜A分割成两个腔室,B腔充满一定浓度的盐溶液,C腔充满纯水。B腔通过导管D与海水相通。在渗透压的作用下,C腔纯水将透过半透膜A向B腔运动,B腔中多余溶液由导管D排出。同时,样品采集管E中的纯水向C腔运动以补充C腔纯水的损失。由于样品采集管E中纯水容积减少,形成局部真空,样品采集管E的另一端就将间隙水吸入采集管,从而样品采集管E可连续采集(或吸入)间隙水样品。

医疗设备是医院影像科管理的重点,如CT影像设备、超声影像设备、腹腔镜等医疗设备等,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这些医疗设备的精密程度以及造价也不断提高,因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控制医院运行成本的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院影像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运用也得到了普及,因此,如何打造系统、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式,推动影像科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图1 渗透泵结构图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无动力渗透泵的原理分析可以建立间隙水在采样管中扩散的理论模型,即在一定的流速下一种溶液进入到充满水的毛细管内并不断扩散迁移。这种扩散可以认为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合成运动:流速梯度引起的分子移动和分子扩散[2]

对于由流速梯度引起的分子移动,可由圆管中的层流运动速度分布公式确定[3]:。

式中,C为扩散质的浓度;

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毁伤效应主要包括直接侵彻、撞击成坑以及地冲击毁伤[1,13-14] 3种。根据固体侵彻、半流体侵彻和流体动力学侵彻,分别计算侵彻深度、成坑范围和地冲击效应。

 

(2)通过深部钻孔系统揭露破头青断裂、九曲蒋家208断裂深部行迹并通过切割深度、资源量规模对比,确定九曲蒋家208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深部找矿的主要目标。

r为距离轴线的距离;

由于溶液与超纯水之间的混合属于分子混合水平上的流体混合,对于这种混合物的扩散及传输问题,FLUENT提供了通用有限速率模型进行模拟。该模型是基于组分质量分数的输运方程,反应速率在这种方法中以源项的形式出现在组分输运方程中,计算反应速度有以下几种方法:层流Arrhenius速度表达式计算、Magnussen和Hjertager的漩涡耗散模型计算、EDC模型计算。通用有限速率模型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可以模拟化学组分混合、输运和反应的问题[5]

D为溶液的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由实验确定;

γ=ρg,这表明圆管层流运动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呈一个抛物面,最大速度为轴线处

对于分子扩散,由于各点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故而使用菲克第二定律。圆管内的流动相对于轴线具有对称性,将模型简化为沿经过轴线的平面上的一维扩散问题,在轴线方向上有[4]

 

求解式(2)这一扩散方程,初始条件为t=0时C=0(x>0),C=C0(x<0),边界条件为:

t≥0时C=0(x=∞),C=C0(x=-∞),求得浓度分布方程为:

 

1.敢说。这里的“敢”,就是要学生克服自己的交往障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些课堂之所以沉闷,就是因为,教师习惯了自己的自说自话,不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个别的教师是怕学生的“说”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不让学生说。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讲,这样的课堂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应该培育一种学生敢于在课上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从而形成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J为水力坡度;

第二,为了吸引非政府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政府大力推行PPP模式。当前,美国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着三种服务和管理模式:一是由一些团体或个人进行出资,政府雇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二是政府自己单独进行资金投入,而管理则交给团体或个人;三是在出资方面,政府、团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管理则交由团体或个人负责。

C0为扩散质的初始浓度;

erf(β)为高斯误差函数,

3 仿真分析

μ为动力粘度;

本次临床试验,共发现不良事件19例,其中试验组9例(7.63%),对照组10例(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研究者判定为不良反应7例,其中试验组4例(3.39%),对照组3例(2.50%),均表现为皮肤刺激症状,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

选取采样管末端与间隙水接触的一段作为模型,模型参数如下:管道直径为1.8 mm,考察长度为1 000 mm,管道内初始充满超纯水,调用FLUENT材料库中h20;间隙水人为设置为1%的nacl溶液,密度为1 005.34 kg/m3,比热为4 030 j/kg·K,热传导率为0.6 W/m·K,摩尔质量为18.1255 g/mol。管道的上下边界采用固壁边界条件,采用速度入口及压力出口,在ICEM中完成结构化网格划分,并在近壁面处细化网格,网格数目为40 000。

安装到无动力渗透泵上的采样管一般采用内径0.8 mm~2 mm的聚四氟乙烯毛细管,采样管在布放之前充满超纯水,布放之后一端插入海底沉积物流体中进行采样,采样管的长度可以达到数百米并盘成一盘与一系列渗透泵相连[6]。通过改变主腔体中溶液的浓度进而改变膜的渗透压或者是改变渗透膜的面积和厚度都能够改变透过膜的水的通量,进而改变毛细管内液体的流速。现有的OsmoSampler渗透泵的流速范围可达0.1 mL d-1~12 mL d-1[7]

式中,a为圆管半径;

由于采样管内液体流速很低,故而使用压力基求解器,管道内的液体流速、浓度等物理量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采用瞬态计算模型。选择组分输运模型并激活入口扩散,湍流模型选择层流模型,入口流速定义为0.002 m/s,采样管内充满超纯水,入口处定义为1%的nacl溶液,完成patch,计算时间设置为500 s,在200 s时的nacl溶液分布如图2所示。

2010年7月3日,《国家杂志》发表《中国的海洋红线》一文。该文披露:当年6月初,半年一次的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上,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对“南海是中国核心利益部分”颇为吃惊。他们认为,中国一直声称的核心利益是有关中国主权核心的台湾与西藏,此前并没有将南海纳入。[2]同一天,日本共同社发表有关“南海核心利益”的文章。[3]这些文章直接刺激了菲律宾、越南等国敏感的神经,他们随即明确表示,他们所占据的部分南海岛礁也是本国核心利益所在。由此,“南海核心利益说”开始广为传播。

  

图2 200 s时nacl浓度分布云图

在200 s时,平均速度所在平面位于 m处,在0.4 m处做一径向直线并考察径向浓度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由于受管内速度分布的影响,nacl浓度分布也呈现近轴线高,近壁面低的抛物型型分布,符合式(1)的规律,但轴线处和壁面处的浓度差异很小,这表明在管内流速很低的情况下,由流速梯度所引起的分子移动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图3 200 s时径向浓度分布图

同样在200 s时沿轴线处的浓度分布规律如图4所示,在入口处nacl浓度为初始浓度C0=1%,随着溶液的移动,nacl溶液逐渐与毛细管内的超纯水混合稀释,其浓度沿液体前进方向逐渐降低,直到降低到0。在x1=0.4 m处时nacl质量分数为0.52%,与理论计算的0.5%很接近,仿真结果比较准确。这表明在扩散系数一定的情况下,溶液沿轴线方向的浓度分布呈现与式(3)一致的规律。

  

图4 200 s时轴向浓度分布图

4 结语

研究溶液在充满水的采样管内的扩散规律对于获得渗透泵高质量时间分辨率样品至关重要,通过对nacl溶液在毛细管内的扩散进行仿真,可以得到如下规律:

1)溶液在采样管内的扩散受到流速梯度引起的分子移动和分子扩散二者的共同影响,但在流速很慢的情况下,流速梯度引起的分子移动的影响很小,在分析时可以忽略,分子的扩散起到主要作用。

2)在扩散过程中溶液浓度沿轴线方向呈误差函数规律分布,首先由浓度为0缓慢增加,之后增加速度加快,在平均速度通流截面处浓度变化最大,此时的浓度大约为初始浓度的一半,之后浓度变化减缓直到管内完全充满与初始溶液浓度相同的溶液。浓度分布沿平均速度处对称分布。

参考文献

[1]Houghton,J T,Y Ding,D J Griggs,et al.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third assessment report.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Sir Geoffrey Taylor.Dispersion of soluble matter in solvent flowing slowly through a tube[J].1953.

[3]禹华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闻徳荪.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朱红钧.Fluent15.0流场分析实战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6]HansW.Jannasch,EarlE.Davis,Miriam Kastner.CORK-II:Long-Term monitoring of fluid chemistry,fluxes,and hydrology in instrumented boreholes at the Costa Rica Subduction Zone[J].Proceedings of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2003.

[7]Hans W.Jannasch,C.Geoff Wheat,Josh N.Plant.Continuous chemical monitoring with osmotically pumped water samplers:OsmoSampl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J].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Methods.2004:102-113.

 
王凯,米智楠,王浩,管硕,肖骁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17年第06期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7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