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GIS的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支撑。小城镇以其更加有利于协调发展、无可比拟的绿色发展优势等,可使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更赋中国特色,更加丰富多彩。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小城镇土地过度开发、土地规划混乱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为了打破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阻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以及合理开发是城镇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探索小城镇的土地开发强度有助于引导小城镇的合理建设以及对其风貌塑造起支撑作用[1]

国内外关于土地开发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承载力、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开发调控等方面。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是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一些研究学者们构建了指标体系,探索了评估模式,并通过案例研究获得城市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或潜力[2-5]。同时,郑新奇等人对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研究作为前瞻性研究,以了解中国土地利用的强度[6]。另外一些研究倾向于量化土地利用强度,例如,Wrbka等人认识到,土地利用的加剧导致自然和半自然地区的下降[7]。同时,Persson等人研究了农业地区利用土地利用强度和景观复杂程度,得出结论,两者都是或多或少的独立景观层次因素[8]。Lambin等通过土地利用模型,以检验其预测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变化的能力,得出结论: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即动态或随机模型)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来描绘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水平[9]。Lambin同时也指出,当运用开发土地利用强度模型时,应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9]。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研究已由关注已开发地块的利用强度向关注区域范围内土地整体的开发状况转变,从而为探讨区域范围内土地开发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10]

梳理关于土地开发强度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开始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本底等其他承载物,而对于建设用地的承载力尤其是建设用地开发容量的阀值研究尚待深化。既往开发强度多是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集中在扩张的速度、形态、驱动力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对于开发强度的控制大多是借助于规划或者用地分区来实施用途管制,区域之间地块开发空间的协调有待进步一深化。从研究方法来看,注重区域内部的指标配置建构开发度评价模型,对于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强度进行多指标的综合性把握。而对土地开发度的内涵及理论方法的把握不够。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下的研究在空间分析模型领域得到不到发展和深化,但多是以区域层面,对于小城镇开发强度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源潭镇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对城镇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以期为源潭镇的土地合理利用、健康发展以及城乡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 研究区域

源潭镇经济开发区位于源潭镇总体规划建成区的东部,是安徽省省级级开发区(图1)。现状居住人口包括源潭居委会、长和居委会、友爱村、东畈村、斗塘村、双林村等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约12081人。区位条件优越、对外交通便捷,源潭镇区距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18 km,209省道贯穿镇区并与高界公路在镇区交汇,是通往岳西和潜山县域北部黄柏山区的咽喉要地。镇区对外交通十分便捷,有众多客运班车通往省内及华东重要城市,成为潜、怀、桐交界区域的人流集散中心。产业基础良好、支柱产业特色鲜明,源潭镇是工业主导型乡镇,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已经形成刷制品、劳保用品、板材加工、香业、塑料业、建筑建材业、磁性材料、纺织、服装等八大主导产业。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拥有鲁坦河、方庄河两大河流,且拥有块状绿地和低山缓丘。

图1 源潭镇区位

图2 开发区范围

开发区现状主要用地为丘陵岗地、农田、河流水面、村庄、工业园区、镇区内的居住、各类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等用地。其中镇区、村庄和工业园区等建设用地为148.8公顷,占总用地的21.26%,山岗、农田、水域等其它用地为551.2公顷,占总用地的78.74%。可开发建设用地较充裕(图2)。

2 方法及过程

2.1 现状研究

土地开发强度中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都是重要指标,通过对2016年源潭镇经济开发区的现状进行绘制整理,基于GIS平台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建筑密度分布情况和容积率的现状情况,容积率分级采用4级划分,分别为0~0.5、0.5~1、1~2、>2;建筑密度分级采用5级,分别为0~10%、10%~20%、20%~30、30%~40%、>40%。

该试验表明采用金标记BLI技术检测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竞争结合反应需要90 min以上的时间方能达到平台期,在90 min以内虽然检测信号一直在提高,但在反应初期即可对阴阳性结果进行判定。另外,该研究中金标记BLI检测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定量范围较小,并不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定量检测,是一种较好的定性检测方法。笔者建立的方法虽然检测周期略长于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6 min),但仍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2.2 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基于对源潭镇开发区现状开发强度的分析以及通过专家打分,总结分析出对现状城区开发强度影响最大的影响因素,利用AHP模型,对服务因子、交通因子以及环境因子进行判断矩阵构建,计算判断矩阵,利用一致性进行检验,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表1),使得土地开发强度的基准模型更为准确。

表1 安徽省源潭镇经济开发区基准强度等级评价因素权重表

注:最大特征值λ…一致性检验:CR=0.0632<0.10

因素 A1服务区位A2交通区位A3环境区位 权重A1服务区位 1 A2交通区位 1/3 5 0.628 3 0.267 A3环境区位 1/5 1/3 1 0.105 3 1

2.3 确定基准强度模型

2) 由于东墙和北墙为内墙,与邻室房间相连,故忽略内墙与邻室房间的热量传递,将内墙的边界条件近似设为绝热壁面.

块状绿地两侧100 m范围内,块状绿地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3,块状绿地两侧300 m范围内,块状绿地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2,块状绿地两侧500 m范围内,块状绿地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1,其它为0。

(1)交通因子:针对开发区现状分析,土地开发强度主要受道路等级和交通设施影响较大。故在交通因子里选取主次干路的辐射半径加以交通设施的影响范围作为指标层进行综合分析,两者加权叠加计算得到交通因子基准模型。

①主次干路分级体系赋值

具体的途径可以是通过“STEM”课程,此类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不仅突出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而且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再者,可结合科学史(如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过程等)带领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尝试分析每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不可忽视的是,生物学中的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教学模式,设置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研究方案、检验假说、表达或交流结果等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整体认识,在设计中提升思维品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分析中提升批判性和深刻性,多维度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次干路两侧100 m范围内,次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3,两侧300 m范围内,次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2,两侧500m范围内,次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1,其它为0。

②交通场站的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距离交通场站300 m以内的街坊,交通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3,距离交通场站700 m以内的街坊,交通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2,距离交通场站1500 m以内的街坊,交通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1,其余为0。

小窝是质膜上直径为50~100 nm的凹陷,CAV是小窝的主要结构蛋白。CAV家族有3种蛋白:CAV-1、CAV-2、CAV-3,主要分布在质膜上,在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胞质内也有少量发现。CAV是大小约为20 000的蛋白,有两条穿过质膜的α螺旋,其N端及C端均位于胞质侧。CAV形成低聚物复合体定位于胞膜,形成凹向胞质侧的凹陷。CAV-1有两种亚型(α、β),β亚型比α亚型短31个残基。CAV -2也有两种亚型(α、β),CAV-2β亚型比CAV-2α亚型短13个残基[6]。

上述每个地块的主次干路分级体系赋值、交通场站的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城市驿站配备了电视机、饮水机、充电器、免费WIFI等满足了群众“歇脚、喝水、充电、上网”等需求;设立了阅览区,放置了报刊杂志、休闲书籍等,引导群众参与全民阅读;配备了应急药品、针线盒、打气筒、雨伞等方便了群众,凝聚了民心。

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数据结果,作为交通区位的数值。

(2)服务因子:源潭镇土地开发强度主要受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影响较大,且社区级公服设施不完善,故以镇区级公服作为影响因子,且公服中教育设施类与医疗设施影响最为明显。在源潭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服务因子中选取教育类设施、医疗类设施、其它公服设施三类作为指标层,对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的赋权比重应大于其他类设施公服,加权叠加分析计算得到服务因子基准模型。

距离教育设施边界100 m以内的街坊,教育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3,距离教育设施边界300 m以内的街坊,教育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2,距离教育设施边界500 m以内的街坊,教育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1,其余为0。

①教育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以交通、服务、环境因子作为分析因子,从交通、服务、环境三类因子中找出相应指标,通过对各子指标的赋值计算分析,通过加权运算都出三类因子的基准模型。通过三类因子的基准模型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结果叠加,得出基准强度的分区的模型。

②医疗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距离医疗设施边界300 m以内的街坊,医疗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属性赋值为3,距离医疗设施边界700 m以内的街坊,医疗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属性赋值为2,距离医疗设施边界1500 m以内的街坊,医疗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属性赋值为1,其余为0。

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教改的进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来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而项目学习则是一种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项目而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贯彻落实这一理念而开展高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环境因子:在源潭开发区范围内环境主要以鲁坦河、方庄河作为主要绿地,其它配建有公共绿地、公园。在环境因子分析中以河流带、块状绿地两类作为指标层,两者加权叠加计算得到环境因子基准模型。

③其他类设施公服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距离其他类设施公服中心边界500 m以内的街坊,其他设施公服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1,其余为0。

buffer_occupancy[N_neighbor]=Buffer_size-free_slots[N_neighbor];

上述每个地块的教育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赋值、医疗设施服务区位分级体系和其他类设施公服区位分级体系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数据结果,作为服务区位的数值。

在烟草MES中,生产计划应当接收月度生产计划,编制卷包、制丝滚动计划(2-3天),将计划分解为详细卷包机台排产计划和制丝批次生产计划,再分解生成制丝批次排产与调度计划,分别下发到卷包及制丝车间,车间按照计划组织生产。

①河流带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河流带两侧100 m范围内,河流带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3,河流带两侧300 m范围内,河流带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2,河流带两侧500 m范围内,河流带区位分级体系赋值为1,其余为0。

②块状绿地区位分级体系赋值

对称型10G EPON ONU和EPON ONU共存时,EPON的上行带宽是1.25G,由于其所占用的时隙和10G EPON是相同的,所以这种情况下PON口的上行总带宽实际上是达不到10G的。总的上行带宽为:10G/64*M(10G EPON用户)+1.25G/64*(64-M)(EPON用户);

上述每个地块河流带区位分级体系赋值、块状绿地区位分级体系赋值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新的数据结果,作为环境区位的数值。

利用AHP模型,对服务因子、交通因子以及环境因子分析计算出权重值(表2),叠加分析服务区位、交通区位以及环境区位,得到土地开发基准强度模型(图3)。

风险抵押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风险抵押物应以具有相当市场价值的物品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溯其根源,并不是证券化本身引起了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抵押贷款公司为了高利益向那些信用差,还款能力差的次级贷款者发放贷款,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雷良海 、魏遥,2009)相比于我国,我国的风险抵押物质量较高,贷款者信用程度较高,但我国仍需完善贷款资格审查监管体制,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2.4 确定修正型

由于基准强度模型中存在未涉及的影响因素,同时未对规划进行充分考虑,基准强度模型只是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的普适性模型,未对重点地段进行特殊考虑,所以引入修正模型去完善基准模型。开发区修正原则在采用文化原则、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基础上通过建筑高度分区、建筑密度分区以及城镇功能分区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源潭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修正模型(图4)。

表2 土地开发强度分区基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因子层 权重交通因子0.628基 准模 型 服务因子 0.105环境因子 0.267指标层道路设施指标层主干路因子次干路因子交通设施因子教育服务设施因子医疗服务设施因子其它服务设施因子河流带因子块状绿地因子权重0.6 0.4 0.5 0.3 0.2 0.6 0.4

基准模型修正原则:

主干路两侧100 m范围内,主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3,两侧300 m范围内,主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2,两侧500 m范围内,主干路区位属性赋值为1,其它为0。

(1)文化原则。开发区存在部分老城区,老城区具有其特殊的肌理和文化特征。在进行基准开发强度修正时,依据老城区维持现状要求进行这些区域进行开发强度指标的修正,且一般该区域不再进行其他修正。

(2)美学原则。开发区为打造城镇空间景观,对重点的点、廊以及面进行控制,结合城市设计打造开发区空间结构。针对重点区域的高度、密度以及容积率都有控制。故在这些区域应修正其基准土地开发强度模型。

图3 基准模型构建图

(3)生态原则。生态因子主要指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的绿带、绿廊、园以及生态控制区域。这些区域周边用地应对生态起积极作用,有一定保护生态的功能。开发区范围内重点为鲁坦河、方庄河沿线进行控制性开发。

(4)优化原则。建筑高度分区:源潭镇经济开发区规划中针对总体规划,结合城市设计进行了建筑高度布局,将建筑高度分为三级,32 m~60 m、18 m~32 m、0~18 m。建筑密度分区:源潭镇经济开发区规划中针对现状情况,结合城市设计进行了建筑密度布局,将建筑密度分为三级,0~25%、25%~35%、35%~45%。城镇功能分区:源潭镇经济开发区结合有关规划将区域分为:综合服务区、生活区、生态旅 游区、工业园区四个片区。分析相应地块地理位置、现状条件和功能定位,确定城市功能分区的土地使用强度分级。

罗恬联想起房子里那个始终不见踪影的人,有些犹疑了,难道魔术师杜朗真的可以逃脱死神的掌心,又回来了?就在这时,审问的警察接了一个电话,然后拉起罗恬说:“你马上跟我走。”

2.5 扩展模型

图4 修正模型构建图

源潭镇扩展模型的建立是依据源潭镇总体规划(2015-2030)中确定的土地用地性质、近期源潭镇经济开发区建设意向情况以及源潭镇政府相关的政策对不同用地性质的开发强度的要求,将所得土地开发强度分区分配给各类用地性质(图5)。

图5 扩展模型构建图

3 结果分析

3.1 现状分析

从图6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开发区中心地区地块容积率较大,达到2.0以上,向周围扩散有容积率1-2的区域,外围主要以容积率小于0.5。从图7可以看出,开发区中心地区的建筑密度达到40%以上。基于现状开发强度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现状的城区的开发强度的分布基本是由于基于现状公服分布、交通区位等因素造成的。同时开发强度分别情况也符合区位论的距离衰减法原则。所以在进行开发强度基准模型构建时,采用服务因子、交通因子以及环境因子作为基准分析因子。

图6 现状容积率

3.2 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分析

通过环境因子、服务因子以及交通因子的叠加分析构架的基准模型可以看出土地开发强度主要沿鲁坦河两侧和南北大道为高开发强度区,同时基本呈现出以源潭镇政府所在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但由于基准模型只考虑了交通、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因素,所以通过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以及美学的原则,结合源潭镇建筑高度以及建筑密度分区构建修正模型。修正模型比较基准模型降低了鲁坦河两侧的开发强度,同时提高了老城区部分地区的开发区强度,对部分地区进行了整体性控制,避免了零碎化。修正模型的构建更有利于源潭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南北大道两侧景观的塑造,同时更符合源潭镇现实情况。

对源潭镇总体规划(2015-2030)中确定的土地用地性质、近期源潭镇经济开发区建设意向情况进行分析构建的扩展模型更加遵循微观经济学的区位理论,结合相应的用地性质确定对应的开发强度。模型中将用地分为居住类用地与非居住类用地。居住用地中结合源潭镇相关的政策划分出公益性居住用地与商业性居住用地。公益性居住用地主要是指城市保障房以及廉租房等居住建设需要的用地,商业性居住用地主要是指满足城市开发需求的商品房用地,不同开发性质的居住用地分配不同的开发强度,这样更有利于后期城市建设。对其中非居住类用地中划分出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公益性用地主要是满足城市运转需要的行政办公、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用地,经营性用地主要是指受商业投资影响的城市用地,如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用地等,结合相应的建设条件调整的开发强度更具有落地性。

图7 现状建筑密度

4 结论

通过模型的不断修正,架构了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模型,以安徽省源潭镇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例,分三级进行考虑。从宏观视角依据总体规划出发,到中观层面考虑现状基本条件和规划布局,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分区进行构建,为更好的结合小城镇特点和规划布局,研究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以及功能分区出发去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同时为更好的保证各用地属性的强度均衡适宜性,进行微观层面的分配。对于全面准确认识小城镇的开发现状和潜力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分区模型的研究需要不断检讨和思考,同时需要在不断调整。模型构建中影响要素及其权重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在强度修正上,需要探究考证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土地开发强度区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城镇建设情况、土地区位条件以及其它相关影响因素都会对土地开发强度造成影响,所以土地开发强度分区的调整和预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黎明,袁利平.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0(5):6-8.

[2]谢敏,郝晋珉,丁忠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117-120.

[3]杨东朗,安晓丽.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7,27(3):470-475.

[4]Yang L, Yuan S X, Huang G Q.Potential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land use of urban village——A case study of HuaDi village in liwan,Guangzhou[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8(12):305-308.

[5]郑荣宝,陈美招.广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土壤通报,2012(1):107-113.

[6]郑新奇,邓红蒂,姚慧,等.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6-11.

[7]Wrbka T, Schindler S, Pollheimer M, et al.Impact of the Austrian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 on diversity of landscapes,plants and birds[J].Community Ecology, 2008, 9(2):217-227.

[8]Persson A S, Olsson O, Rundl?f M, et al.Land use intensity and landscape complexity-analysis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 an agricultural region in Southern Sweden. [J].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 2010, 136(1-2):169-176.

[9]Lambin E F, Rounsevell M D A, Geist H J.Are agricultural land-use models able to predict changes in land-use intensity?[J].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 2000,82(1-3):321-331.

[10]赵亚莉,刘友兆,龙开胜.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480-1485.

诸子诚,姚晓洁,李久林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