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铜川市印台区苹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6-07-05

铜川市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居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629km2,人口21.91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印台区地处世界最佳苹果适生区核心地带,生产优质苹果条件得天独厚。印台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种苹果,是国务院最早确定的全国优质苹果外销生产基地县(区),属陕西果业强县(区)之一,2012年被评为 “中国果菜产业优质农产品十强区”,2016年被评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市)”“上海优质苹果采购基地”。所产苹果先后40余次荣获部、省级优质农产品奖,曾被国务院选为国宴用果,并特供全国 “两会”,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目前,苹果面积2.05万hm2,苹果挂果面积1.33万hm2,2016年总产量24.9万t,总产值10.98亿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11125元,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0%以上。果业已成为印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毕业论文”中需要新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论文正文、图、图题的等样式,设置好这些样式后就可以方便地在论文中应用这些样式,快速完成格式的设置。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印台区苹果晚熟品种比例过大,早、中熟品种偏少,品种单一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富士’作为我区第一大主栽品种,栽培比例占80%以上,其他品种如元帅系、嘎拉系等栽培品种比例不足20%。早、中熟品种偏少,导致7、8月市场上无鲜食苹果供应,致使晚熟‘富士’苹果早采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1.2 单产较低和果品质量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苹果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5.87t/hm2。在世界苹果主产国中,奥地利的苹果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90t/hm2,居世界第一位;排名前十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瑞士、荷兰、新西兰、法国、意大利、以色列、斯洛文尼亚、利比亚和巴西,单位面积产量均在35t/hm2以上。中国苹果单位面积产量为17.54 t/hm2,居世界27位,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印台区苹果单位面积产量平均15t/hm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印台区近年来大力推广疏花疏果、人工授粉、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苹果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果品品质大幅提高,但与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相比,果品质量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苹果果个偏小、果形不端正、果型指数小、果面粗糙(有裂纹、锈斑、污渍),着色不鲜艳等。目前,印台区苹果的优果率在80%以上,而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优果率高达90%以上,高档果率35%~50%。

1.3 栽培制度落后,果园密闭严重

印台区苹果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栽植的,其中90%以上果园采用乔砧密植的传统栽培制度,管理困难,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省工、省力、优质、高效、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在印台区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由于采用乔砧密植栽培制度,且片面追求早果高产,加之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多数苹果园进入盛果期后逐步出现郁闭现象,造成果园光照条件恶化,果品产量质量不高、病虫害发生严重、树势衰弱、管理困难等问题,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还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果园郁闭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产业技术问题。

1.4 果园生产设施不配套,技术装备落后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矮砧密植已经成为世界苹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欧美国家用12~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乔砧稀植栽培到矮砧密植栽培的转变,目前矮砧密植的比重达到90%以上。印台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陆续进行矮砧密植试验、示范和推广,由于技术不成熟,至今矮砧密植栽培比例只有10%左右。今后5~10年,我国苹果处于大规模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应该紧紧抓住这一良好的历史机遇,在新建果园推广苹果矮砧集约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逐步实现由乔砧密植栽培向宽行矮砧集约化高效栽培的转变,加快推进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和现代生产制度的建立,实现苹果的省工、省力、集约、高效和标准化生产。

1.5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果园郁闭是当前制约该区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成龄园改造,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品质量,不仅是苹果产业发展的急需,也是现阶段从整体上提高苹果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印台区从项目方面对郁闭果园的改造给予过支持,郁闭果园的改造技术在部分村进行了有效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郁闭园改造初期会使产量下降,一般产量下降30%左右,给郁闭园改造带来一定的阻力。实际上改造后果实品质能够大幅提高,二三年后经济效益就可以得到恢复和提高。全区目前盛果期果园仍然有50%左右的果园存在不同程度的郁闭现象,其中严重的20%~30%。建议果业部门出台老园改造补助标准,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郁闭园改造示范园,推动全区郁闭园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一,地区间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为时间长度和实施水平两方面:一方面,从目前出台的规定来看,各省市地区的产假时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西藏、吉林、重庆等地的产假时长均可延长至1年,其他地区产假时长则由98到158天不等。这种时间长度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女性人才多向产假时间较长的地区流动,进而造成人才分布的不平均,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公平与发展,而且从实质上说也不利于女性的平等。另一方面,由于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劳动者整体素质、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等具体情况和水平的不同,产假制度在各地的实施情况和监管水平也存在着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等性。

大面积幼树园发枝少、成形慢、适龄不结果。幼树园内种植深根性高秆作物,与幼树争肥争水,影响树体生长。部分果园出现栽而不管的现象,有的地方年年栽园不成园,重复建园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展叶期追肥配比仅对苗高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对其他3个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从苗高性状来看,配比 N∶P∶K=10∶17∶23 追肥下的复色紫薇最有优势,显著高于 N∶P∶K=15∶15∶15 和 N∶P∶K=17∶23∶5 两种配比。

印台区苹果主要是以鲜食为主,在果品的采后开发上力度不足,增值空间有限,果汁、果酒、果醋、苹果脆片、苹果干、苹果粉、苹果酱、苹果脯、苹果香精等精深加工门类少,带动作用不强,效益不高。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资源优势还未完全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产业整体效益提升缓慢。

当前,苹果生产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1)加强土肥水管理,在重视常规管理、加大肥水投入的同时,重点推广配方施肥、果园生草覆草、肥水一体化等管理技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建设生态高效园;(2)重视花果管理,全面推行疏花疏果、喷施果型剂、摘叶转果、分期采收等优果技术,并适量生产贴膜艺术果;(3)合理修剪整形,主要是采取小冠开心形、大冠开心形、自由纺锤形等高光效树形,简化修剪技术,重视拉枝、疏枝等夏剪措施,建设优质丰产园;(4)大力推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视病虫害检疫,杜绝新种入侵,积极推广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1.6 果品开发层次不高

1.5.2 挂果园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1.7 产业化体系较为薄弱

印台区苹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技术不规范,缺乏组织性,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之间关联性差,很难实现产、运、销一体化,削弱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使农户无力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也使果品公司很难获得标准一致的优质果品。另外,大多数果品公司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资金和技术人才,即便是龙头企业也缺乏稳定的商品生产基地,缺乏知名度高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差,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难以与果树生产者形成经济合作的共同体。

1.8 苹果生产从业劳动力短缺

随着我国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在农村从事苹果生产的劳动力,尤其是45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很少,造成苹果生产从业劳力异常短缺。目前,该区从事苹果生产的人员多为老人、妇女,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果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差,对新技术的了解少,生产热情不高,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无法满足现代果树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要求,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传统果树生产活动,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只有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选栽适地适树适销的优良品种并安排好供需与熟期协调的种植比例,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品质和产业效益,有效地调节市场供应,增加果农收入。鉴于广阳镇南部和北部塬区年年出现早采现象,对该区逐步减少晚熟品种比例,逐步增加早、中熟品种的比例,尤其是加大中熟品种的比例;红土镇北塬、阿庄镇北塬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在印台区东西两塬、金锁西片果区以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以嘎拉优系为主,中熟品种以‘玉华早富’、元帅系、‘密脆’为主,晚熟品种以富士优系为主。此外,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根据所栽品种的突出特色,结合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创建优势品牌;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印台苹果”品牌宣传,将其建设成为拓展市场、站稳市场的铁字招牌,使其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心目中信得过的产品。

2 发展对策

2.1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也是应用范围最广、实用性最强的技术之一,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数据库应用中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高职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这些单位,因此,掌握这门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门课程后,学生可以成为企业数据库系统管理员,也可以为软件开发做后台数据设计与维护。

2.2 实施成龄郁闭园改造,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1.5.1 幼树园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2.3 发展现代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

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是建立在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之上,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方式总体上传统、落后,缺乏水、电、路、渠等配套生产设施和施肥、喷药、灌溉、修剪、采收、防灾等技术装备,机械化管理水平很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薄弱。在苹果生产管理中,使用机械装备代替人力操作,实现果园作业的机械化,在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已经普遍实行,但是印台区在苹果生产中依然以人工操作为主,果园机械化水平普遍偏低,相关果园机械和设施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苹果生产中从苗木定植到施肥、灌水、修剪、疏花疏果、采摘等几乎都是依靠人工完成,导致生产管理用工量大、成本高、作业效率较低。

2.4 强力推进标准园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首先是肥源不足,多数农民在经营果园的同时也兼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肥料投入少,造成挂果果园难以丰产、丰产园难以稳产。其次是高新技术普及率低,缺乏人工授粉受精,花期喷糖、果园养蜂、壁蜂授粉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造成自然授粉受精不充分,坐果率不高、果形不正、果个偏小等问题。

2.5 积极发展规模化经营

当前一个严重制约苹果健康发展的问题,就是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比较低,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管理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制约了苹果的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化经营,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扩大种植规模。首先是通过专一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目前,还有部分苹果优势区的果农还保持果、粮、菜多业种植的模式,苹果产业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应该逐步调整为苹果生产,既扩大了种植规模,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的产业优势。(2)通过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种植规模。(3)引导、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在苹果生产、贮藏,加工、出口销售等方面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创办合作企业,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提高苹果加工技术水平,形成规模经营。

2.6 改善果园生产设施和提高装备水平

果园设施化和机械化是现代苹果集约化生产的重要特征,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设施化是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应逐渐加强和完善果园生产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果园水、电、路、灌溉、防雹、防霜冻、防鸟等配套生产设施建设,提高果园生产基础保障能力。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果业发展中要逐步从育苗、定植、喷药、施肥、修剪、疏花、采收到分级、包装、贮藏等环节不同程度的采用机械化操作。

2.7 全面提升组织化管理水平

现代苹果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管理的组织化及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目前,我区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管理水平较低,组织化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1)积极鼓励建立果业协会、合作社等果农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协会、公司等产业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促进龙头企业或组织与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支持果农合作组织参与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建设,降低生产资料的流通和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农民把握市场动向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要按照苹果生产、加工、运销、监管一体化的生产思路,推广并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专业协会+企业+农户等多种一体化组织模式,推广应用契约制、合作制、会员制、股份制等多种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地到市场的直销系统和连锁经营系统,实现苹果产、供、销一体化。

2.8 搞好推广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运和加工

我国苹果生产主要重视产前和产中环节,对产后果品商品化处理、贮运和加工环节历来重视不够,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力度也有限,对果品商品化处理、贮运和加工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无法实现苹果生产的最大效益。因此,要积极引进利用先进的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技术及设备,实行果实清洗打蜡、分级包装、预冷处理、保鲜贮藏一体化流水作业;建立果品采后处理技术体系和从产地到市场的“冷链”流通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果品采后贮运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果品采后加工企业,如果汁、果酒、果干、果醋、苹果脆片、苹果干、苹果粉、苹果酱、苹果脯、苹果香精等精深加工企业,延长苹果产业链,增加苹果采后附加值。

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从撞击开始后各个不同时刻对应的泡沫铝未变形区域,即冲击波未到达区域的冲击速度。在早年就有学者利用Taylor-Hopkinson系统做过材料动态实验的研究[7,8],与将泡沫铝试件粘贴在输入杆前端不同,本文实验将试件当作子弹直接撞击在输入杆上面,也称为直接撞击实验。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分乡镇进行批量裁切、批量定制图层符号以及批量出图。Python作为ArcGIS的脚本语言,不仅简单易学,免费、开源,而且是面向对象的。它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对象构建,可以灵活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批处理。运用Python实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批量制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传统人工制图的烦琐和重复劳动。

陈善美
《北方果树》 2018年第3期
《北方果树》2018年第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