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多维度认识与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九大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后表示:我们这次集体出行,目的是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建党时的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等是值得永续传承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

多角度和全方位认识东北抗联精神,意义重大。

首先,从历史的长度看,罗登贤精神应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源头起点。罗登贤,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东北抗联的创始人。1931年春被派往东北,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九一八事变后,在尚未接到中共中央具体的指示时,罗登贤(化名“达平”)以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的身份,在哈尔滨冯仲云同志家里召开了北满中共高级干部会议,坚定了东北共产党人为祖国领土、为东北解放而奋斗的决心。1931年12月,党中央为了迅速带领东北人民投入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任命罗登贤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他积极组织党员和干部到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顽强、坚毅、冷静、刻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高贵品质,铸造成一种精神,即罗登贤精神。罗登贤精神既是东北抗联精神最初起点和原生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光辉写照。

其次,从影响的广度看,东北抗联的英雄群体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构成主体。抗联英雄群体是承载东北抗联精神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东北抗联精神的共性内涵以外,构成东北抗联精神每一个个性主体都具有突出的品质特性。例如:“赵一曼精神”,赵一曼具有女英雄的刚毅、坚贞、崇高、亲和与母爱等特质;“赵尚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体现在矢志不渝、忠贞不移、坚忍不拔、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杨靖宇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坚持真理、忠心报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背水一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她们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八女投江殉难烈士的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英勇悲壮的汤原“十二烈士”指的是1933年8月,十二位烈士用他们的牺牲保护了山里大批隐蔽的同志,后来这批同志重整旗鼓,再次组建了反日游击队,对日寇给予沉重的打击。他们不断发展壮大,改编为抗联第六军,成为北满抗日武装的中心力量。十二位烈士顾全大局的精神永远是可歌可泣的。

最后,从思想境界的高度看,奋斗与担当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抗联精神彰显出一种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奋斗精神,不畏艰难、矢志前行的坚定信念。东北抗联孤悬敌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在东北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度严寒中作战,军以上领导干部牺牲了40多位,师级干部牺牲了100多位。在日伪白色恐怖的严酷统治下,抗联将士当中绝大部分人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他们用鲜血、用生命凝聚的瑰宝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高层次的重大研究项目既可以列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也可以作为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既可以作为全国党校系统的合作研究项目,也可以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重大项目;既可以成为东北地区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项目,也可以作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各省的政府投资项目等。作为重大的研究项目,其具有多重价值。

(4)第一定律分析其锅炉各个部分效率都已很高,在节能方面也已很难再深入,而 分析却表明锅炉的效率还不高,尤其炉膛内部 效率,各燃料工况下都在37%左右,与其他各换热器间 效率相比低了很多,而且其燃烧不可递损失和传递不可递损失所占比例较大,还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

构建权威的新媒体平台扩大东北抗联精神的辐射维度

1.要强化相关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几十年来,党和国家,特别是党史研究部门对东北抗联的历史和东北抗联精神的发掘、整理与研究非常重视,形成许多影响力较大的重要成果。在成果转化方面,需要建立一个由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党史研究部门、党校干校系统、国民教育系统和宣传部门等多方合作体系,共同承担起宣传和转化的职责。同时,还要加大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与民间人士之间的合作与联合。整合组织资源,强化全社会的关注度。

建立党政系统的干部培训基地强化东北抗联精神与干部党性教育的结合力度

呈现译本乃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实践结果,呈现译本的可接受程度取决于译者交互隐形的程度。随着交互层次的梯升,译者完成三级交互后自身最终消解于理解场和阐释场,这正是译者隐形的本质所在。随着翻译研究向多领域、跨学科不断发展,借助哲学视角全面解读译者隐形的内涵,明确其衡量译本呈现及效果的尺度价值,从而避免因译者认知偏差而过度显形所造成的译本失真呈现。

设立高层次的研究项目深入探讨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高度

多角度认识东北抗联精神,是多路径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党史研究与宣传部门在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东北地区的部分党校则把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与加强党性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干部专题教学与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新时代和开启新征程的当下,挖掘东北地区的抗联红色资源,用东北抗日联军史和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思想占位要高,采取措施要实,选择路径要准,才能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一部歌剧《江姐》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扉;一部电影《雷锋》,影响了多少人成长;一部小说《林海雪原》让几代人记住了杨子荣的英雄形象;一本《暴风骤雨》让全国人民都了解了东北的土改斗争。好的文化作品,具有时空的穿透力。要围绕东北抗联与抗联精神,创建一个属于我们的红色文化品牌。这样的红色文化品牌,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效益兼收并蓄。

1.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具有较高政治价值。从国际政治方面来看,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象征;从中国政治方面看,维护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建设来看,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责任担当和勇于牺牲崇高境界的历史写照。

2.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挖掘与整合东北抗联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形成促进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传承红色文化是塑造和净化共产党人灵魂、保持和增强共产党人政治定力的重要工程;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软实力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寻根是为了不忘初心;传承方能成就伟业。东北抗联精神是红色文化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黑龙江是建立党组织比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东北抗联九个军活动过的主要根据地。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有着极其丰厚的红色文化积淀。东北抗联精神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认识角度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14年抗战中留存下来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和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议论文写作忌讳只举例不分析。考生借助于论据来帮助论证,这样的想法确实可以理解,但以叙代议或者频繁引用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议论文关键还是要分析说理,只有道理上令人信服、逻辑上无懈可击才能算是好文章。当然,如果确有必要列举论据,也应力求言简意赅。

建立多方合作的工作体系扩大东北抗联精神的辐射宽度

合作,才能共赢。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也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东北抗联精神就其产生与形成的地域看,主要是在东北地区。但是,它的影响广度却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可以说,东北抗联精神既是东北军民14年浴血奋战形成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财富,更是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属于中国东北,属于中华民族,更是属于全世界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为和平与正义而战的人文精神,需要大力宣传与永续传承。建立一个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教育网,也可以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权威媒体上,开辟专栏节目,让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东北抗联的英雄壮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此,扩大与畅通正面宣传和正能量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权威性,主旨是让正义的声音与传播覆盖到全国各个地区和世界各个角落,从而鞭笞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让人民远离战事,免受战争的苦难,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更加广泛的政治意义。

2.强化研究队伍的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东北抗联的历史与东北抗联精神的专家学者和老抗联们,呕心沥血,潜心付出,已经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史料、人物传记和重量级的抗联研究成果。抗联的后人们在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的捐献了珍藏多年的烈士遗物,有的给研究部门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等。2017年9月18日,在纪念“9·18事变”86周年之际,哈尔滨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会在哈尔滨市委党校成立;2017年12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研究东北抗联精神与干部党性教育的专家学者,在哈尔滨市委党校参加了题为“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铸就党性教育特色品牌”的理论研讨会。与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就如何更好地研究与传承东北抗联精神进行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将这方面研究推向更大平台。

3.把东北抗联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7 年年初,教育部提出在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项修改意义重大。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在这块黑土地上,曾经打响了中国人民有组织有规模抗战的第一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里最早进行探索与实践。从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抗战中,黑龙江人口伤亡总数有据可查的为2 338 910人;哈尔滨市人口伤亡总数为1 204 108人[1]。东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东北抗联的光辉历史,东北抗联精神将成为推动全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东北地区,但是其珍贵价值属于全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东北抗联精神产生在中国,但是其不朽价值属于全人类,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永恒追求。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既需要加强全国红色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和所有从事各类教育事业的同人加强彼此间合作与交流,也需要联合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学者来共同研究。

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高尚品质。目前,分布在全国的中国革命精神的培训基地,江西有井冈山精神干部培训基地,陕西有延安精神干部培训基地,江苏正在筹建雨花台精神的干部培训基地,东北地区的东北抗联精神干部培训基地则是个空白。建立这样一个干部培训基地,对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政治营养、强化党性觉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东北抗联史研究和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的论著有1946年冯仲云撰写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200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再版;有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东北抗日烈士传》(第1、2、3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东北抗日联军史》(第一至第八军、第十一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东北抗联路军发展史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以及2015年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史》(上、下册)等论著。有东北抗日联军人物传记,如赵俊清撰写的《杨靖宇传》《赵尚志传》《李兆麟传》《周保中传》等,还有《冯仲云传》《李延禄传》等,这些东北抗联的相关成果可以成为最好的、最生动的干部培训和党性教育的教材。

打造红色文化的品牌增强东北抗联精神的文化厚度

3.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具有强化正能量的社会价值和实践价值。与政治、文化价值相比较,“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与公民、干部和青少年等社会各个层面的教育相联系,对爱国主义宣传和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正面宣传都有广泛的意义。编撰与制作东北抗联精神的论著和影像影视文化作品,能够形成革命精神的正能量;保护与考证东北抗联遗址、遗迹等资源,能够留下永恒的社会资源和历史丰碑。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提出要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聋人学生和正常孩子一样应该接受平等的教育,他们也应该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信息素养,这是贯彻党和中央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要求,因此该研究总结综述国内外听障学生微课资源的开发现状,以期为后续的听障学生资源的制作提出理论的指导。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亚太经济体的贸易潜力研究—基于贸易便利化水平变动视角的分析……袁晓莉,周琛(3,1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中形成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路走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还有以英雄人物为代表和英雄群体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如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和“刘老庄连”“八女投江”“航天英雄”等群体精神。这些宝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起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

3)落实地方责任。乡镇人民政府是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房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负责具体实施。

 
王秀琴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