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前馈PI伺服转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 言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测试转台作为我集团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转台的定位精度、速率精度和速率的平稳性将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果,所以进一步提高测试转台的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2]

目前,工程师仍然广泛应用传统PID控制方法,但该控制策略很难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在实际转台控制系统中,由于存在机械系统的刚度、摩擦力矩、风负荷导致的转动惯量等因素,这些非线性因素的存在导致无法建立转台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此时常规PID控制系统很难满足高性能伺服系统的要求[3]。文献[4]采用遗传算法,它在不需要给出初始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情况下,能寻找到合适的参数使得控制目标满足要求。文献[5]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它将工程师长期积累的工程调试经验知识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形成控制规则模型,然后运用推理实现PI参数的最优化调整。文献[6]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速率采样理论的前馈方法,实现了理想状态对期望状态在理想条件下跟踪误差为零。文献[7]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和Elman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上述这些方法需要求解高阶矩阵,软件实时处理难度大,对系统的硬件要求高,工程实现较困难[8-10]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次胸部DR检查,再行胸部螺旋CT扫描,CT图像采用肺窗、纵隔窗、薄层骨窗、MPR重建和VR成像处理。

为了提高转台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补偿和传统PI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前馈的方式实时补偿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通过仿真和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转台的定位精度。

1 转台伺服系统

转台由控制计算机、电机、驱动器、减速机、控制器、触摸屏、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等组成。当上位机发出定位指令或者触摸屏发出定位指令时,控制器接受其定位指令,经过计算后控制驱动器驱动电机把转台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上。其中编码器作为转台位置检测装置与上位机指令形成位置环闭环控制。而位置环是伺服系统的关键部分,位置环应该能快速响应系统的位置指令且无超调量。在工程中软件人员一般采用传统PI控制位置环,而速度环和电流环采用常规PI在驱动器中进行处理。伺服系统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伺服系统原理图

一个PI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组成,描述了误差信号是如何被放大,进而产生一个合适的电机响应来减小这个偏差,其结构如图2所示。

2 复合控制设计

伺服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伺服控制器的核心是FPGA芯片,FPGA芯片内部通过上百万个逻辑单元完成硬件实现,具有并行处理的能力,运算速度较快,同时采用SOPC技术在一块Cyclone II FPGA中实现一个32位的可配置软核——NIOS II核,它负责接收编码器的反馈角度并完成对引导指令和编码器的反馈角度作PID运算。基于可靠性和精度的考虑,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将控制命令传送给电机驱动器。

图2 PID前馈补偿控制结构

设计前馈补偿控制器为:

(1)

从图4可以看出传统PI控制定位偏差的绝对值大于0.03°,图5中前馈PI控制器定位偏差的绝对值小于0.03°,说明前馈P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系统内部的扰动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对于当代青年来讲,确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能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职业,是实现理想的具体路径之一。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指出,选择职业首先需要经过冷静的思考和认真的对待,“臻于完美”和“最高尊严”则是选择职业的基本准则。基于这个准则,马克思选择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从而实现了“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变得完美”的夙愿。因此,当代青年应当如同马克思一样,在选择职业时,理性思考,勇于担当,挑起时代的重担;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生理想,不断接近自我的完美。

u(t)=up(t)+uf(t)

(2)

第二步,将建立的模型转换成3D打印切片软件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如stl、stp、obj格式等,其中stl格式最为常见。

u(k)=up(k)+uf(k)

(3)

转台工作过程中,每当电机启动、停止以及产生外界干扰时,会造成系统 PID运算的误差积累增大,以致引起系统的振荡。此时引入前馈控制,可以减小平均跟踪误差,这样传统的PI控制器仅需修正残余的误差,便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图3 前馈PI原理图

对于转台定位系统中总是存在一个位置跟踪误差,而前馈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预见系统将来的行为,提前向控制系统中传递预期的误差,使跟踪误差最小。本文利用这种前馈控制的理念,针对传统PI控制设计了前馈补偿,以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其结构如图3所示。

3 仿真与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紫杉醇洗脱支架作为近些年临床广泛应用的新颖药物洗脱支架[1] 。经临床相关研究表明[2] ,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主要是血管内膜组织出现的过度增生情况。通过对患者行球囊扩张,预防早期处理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较不明显。本次研究针对近些年临床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的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参数选择如下:定子绕组 为0.875 ;直轴电感Ld为8.5 H ;交轴电感Lq为8.5 H ;转子永磁链f为0.175 Wb;极对数np为4;位置环kp为120;位置环ki为2;仿真时间为900 ms,在电机速度为0,且无外部干扰时记录电机的定位误差,其仿真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写成离散形式为:

图4 传统PI定位误差

图5 前馈PI定位误差

总控制输出为PID控制输出加上前馈控制输出

4 试验与分析

本文选择XZTA214型一体化电机驱动器,额定转速18 840 rad/min,额定转矩0.32 N·m,额定功率0.1 kW,额定电流3.5 A、减速器采用APEX公司的AB042-006-P1-S1型精密行星减速器、动力齿轮减速比27:112、数据齿轮减速比1:4、编码器采用SICK公司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来记录转台的运动位置。

图6 试验平台

图7 触摸屏显示界面

为了验证系统的定位效果,试验从0°开始,间隔30°分别测试传统PI和前馈PI的定位误差,其结果如表1、图6、图7所示。

通过上文的考察,大致可以见出《嵇康集》著录情况。它在嵇康逝后被人搜集整理,在晋已见记载;梁有十五卷,录一卷;至隋而亡,剩下十三卷;唐世复出二卷,然非其旧,且失其录;宋有十卷;经散佚至南宋末只剩六七万言,然仍标十卷,著录于陈振孙《解题》中;至明初被钞刻,遂有吴钞和黄刻。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排列和推考,庶几可串联康集流传之本事。

通过表1可以看出,前馈PI控制器定位误差小于传统PI控制器定位误差,前馈PI控制器可以有效克服电机启动、停止以及产生外界干扰对转台产生的影响,其定位精度和运动的稳定性能满足转台的工作性能指标。

表1 PI控制与前馈PI控制定位误差对比

定位角度误差PI前馈PI0°0.04°0.03°30°0.05°0.04°60°0.08°0.02°90°0.04°0.02°120°0.05°0.01°150°0.05°0.02°180°0.06°0.01°210°0.07°0.05°240°0.06°0.01°270°0.06°0.04°300°0.07°0.02°330° 0.06° 0.03°均方根 0.06° 0.03°

5 结束语

结合伺服驱动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此算法的可行性,通过仿真与试验得出:与应用传统的PI算法相比,在转台伺服系统运动过程中,智能PI复合控制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定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 GAWRONSKI W.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ntennas and telescopes[M].New York, USA: Springer,2008.

[ 2 ] CH EN B M,LEE T H,PENG K M, et al.Hard disk drive servo systems [M].Berlin,Germany: Speringer,2006.

[ 3 ] 王瑞明,蒋静坪,曾玉金,等.智能复合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34(3):171-175.

[ 4 ] 刘金琨.先进PID控制MATLAB 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 5 ] 吕东阳,王显军.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电机转台伺服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4,34(S1):166-185.

[ 6 ] FUJIMOTO H, HORI Y,KAWAMUR A. Perfect tracking control based on multirate feedforeard control with generalized sampling period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1,48(3): 636-644.

[ 7 ] WANG SONG,SHI SHUANGSHUANG,CHEN CHAO,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MSM based on EKF and elman neural network[C]//Proceeding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Shenyang,2009: 1459-1463.

[ 8 ] 李国志,任小洪,任兵.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模糊自整定PID仿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54(6):67-70.

[ 9 ] 张营,巩永光,陈立峰.交流伺服系统单神经元PID自适应预测联合控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5,57(12):46-48.

[10] 黄玉钏,曲道奎,徐方,等.伺服电机的预测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J].计算机应用,2012,32(10):2944-2947.

程立龙
《电气自动化》 2018年第02期
《电气自动化》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