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光储直流微网能量协调控制方法

更新时间:2016-07-05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新能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期待[1-3]。微电网作为将可再生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及负载集成到可控子网络的关键技术,既能并网工作,也能离网运行[4]。相比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的结构简单,效率高,电能质量好,且不存在频率偏移、相位同步及无功补偿的问题,这有助于其被广泛地推广与运用[5-9]

分布式发电装置功率输出的间歇性和负载的多变性,不仅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大范围波动,还会导致功率不平衡,降低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因此,直流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是保证其稳定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11]。文献[12]提出一种并网变换器调节直流母线电压的方法,但该方法在直流微电网内未考虑光伏模块和混合储能模块,故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动态响应较慢;文献[13]提出以直流母线电压为判定基准的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但该方法忽略了混合储能模块电量饱和和不足的情况,同时未考虑负荷重载时直流母线电压过低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文献[14]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息的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在直流微电网内只考虑直流负荷,不适用目前的供电方式。

为了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和优化系统各模块工作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协调光伏、混合储能、大电网间能量的控制方法。以直流母线电压为依据判断系统功率的平衡状态,在并网状态下,引入并网变换模块,实现直流微网与大电网间的能量交换,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在离网状态下,考虑混合储能各单元的工作特性及其充放电裕量,设定超级电容和锂电池工作阈值,管理光伏和混合储能的能量输出,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避免电力电子器件频繁动作,延长使用寿命。系统可划分为6种能量管理模式,并能够在6种能量管理模式间平滑切换,维持了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保证了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

根据红外热成像数据可知,电池爆炸燃烧温度在550~600℃范围内,且电池发生爆炸后随着喷射物的耗尽,电池周边温度迅速降低,但是电池壳体温度仍然较高。

1 直流微网结构

图1为直流微网的结构框图,它由光伏PV(photovoltaic)模块、混合储能 HES(hybrid energy storage)模块、并网变换器 GC(grid converter)模块和负载4大部分组成。光伏模块通过Boost电路接在直流母线上;混合储能模块由超级电容、锂电池和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组成,可根据微网系统能量供需的实时平衡状态进行充放电的自由切换;并网变换器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可实现微网与大电网间的能量互动;本地负载DC/DC、DC/AC变换器和阻性负载模拟。

图1 直流微网结构 Fig.1 Structure of DC microgrid

为了避免直流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的混合储能模块频繁动作,结合超级电容动态响应快和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的特点,设定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基准,混合储能模块让超级电容先工作平衡系统瞬时功率,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减少锂电池的动作次数,延长使用寿命;锂电池工作后,配合超级电容调整直流母线电压,防止超级电容达到饱和的速度过快。

2 系统能量管理优化方法

2.1 能量管理方法总体结构

能量管理方法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光伏模块可在最大功率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e)和恒压模式间自由切换,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混合储能模块包括超级电容和锂电池,采用下垂控制和电流内环PI控制方法,可在充电、放电、待机和限流模式间自由切换,避免了直流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的电力电子器件不必要动作,提高了混合储能模块的使用寿命;并网变换器模块在整流、逆变和停机模式间自由切换,可根据系统功率实时的平衡情况,确定微网与大电网间能量传输的大小与方向。

图2 能量管理方法总体结构 Fig.2 Overall structure of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2.2 系统能量管理模式

当监测到超级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锂电池充电的最低工作阈值11 V时,锂电池开始工作且其电流从0开始缓慢地增大,超级电池和锂电池协调工作,吸收系统过剩的功率,直流母线电压逐渐下降,这也使得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不断减小,其波形如图13所示。

在轮滑运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摔倒方式,使其在发生摔倒事件时能够将身体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轮滑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摔倒时候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努力将自身的膝盖先行着地,之后是手肘,最后是手掌,以此来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摔倒时候避免身体部位直接与地面接触而产生严重的身体损伤,在向前摔倒时应将头部向后仰,向后摔倒时应将头部向前仰,尽量避免伤害到头部。

图3 系统能量管理模式 Fig.3 Energy management modes of the system

(1)能量管理模式1:并网变换器采用停机控制,系统处于离网状态;为了防止直流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的混合储能模块频繁动作,超级电容和锂电池采用待机控制;光伏模块采用恒压控制,持续为负载供电,光伏模块发出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为

(2)能量管理模式2:并网变换器采用停机控制,系统处于离网状态;由于系统功率剩余,混合储能模块通过吸收功率来保证系统功率平衡,超级电容先投入工作,采用充电控制,并开始进行充电。当其两端的电压Usc达到某个值时,锂电池再投入工作并开始充电,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随着超级电容和锂电池不断充电,二者均未达到电量饱和,则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光伏模块发出功率、混合储能模块吸收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为

(3)科技在不断进步,时代在飞速发展,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创新靠学习,教师的任务任重道远,新课程的课改迫在眉睫,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要跟随时下最先进的科技,要研究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3)能量管理模式3:并网变换器采用停机控制,系统处于离网状态;由于系统功率剩余,混合储能模块通过吸收功率来保证系统功率平衡,超级电容先投入工作,采用充电控制,并开始进行充电。当其两端的电压Usc达到某个值时,锂电池再投入工作并开始充电,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随着超级电容和锂电池不断充电,二者均达到电量饱和,即混合储能模块荷电状态不小于90%时,则光伏模块采用恒压控制,超级电容和锂电池采用限流控制。光伏模块发出功率、混合储能模块吸收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同式(2)。

(4)能量管理模式4:并网变换器采用停机控制,系统处于离网状态;由于系统功率不足,混合储能模块通过释放功率来保证系统功率平衡,超级电容先投入工作,采用放电控制,并开始进行放电。当其两端的电压Usc达到某个值时,锂电池再投入工作并开始放电,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随着超级电容和锂电池不断放电,二者均未达到电量不足,则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光伏模块发出功率、混合储能模块释放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为

(5)能量管理模式5:并网变换器采用逆变控制,系统处于并网状态;随着超级电容和锂电池处于待机状态,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但无法使直流母线电压降低到额定值附近,因此并网变换器将系统的剩余功率输送到大电网,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使光伏模块发出功率、并网变换器输送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为

(6)能量管理模式6:并网变换器采用整流控制,系统处于并网状态;随着超级电容和锂电池处于待机状态,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但无法使直流母线电压上升到额定值附近,因此系统的不足功率由大电网供给,使光伏模块发出功率、并网变换器输入功率和负载消耗功率达到平衡。功率平衡方程为

2.3 系统各模式间的切换

系统各模式间的切换如图4所示,UL2、UL1、UH1和UH2是超级电容工作的临界值,Sbmax和Sbmin分别是锂电池的最大剩余容量。由于系统稳定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的偏差|ΔUdc|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而为了避免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使超级电容频繁地动作,在直流电压最大偏差不超过±10%的界限内再次进行划分,设定|ΔUdc|<ε时,储能模块不动作,由光伏模块采用恒压控制维持系统的功率稳定,而ε的取值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本文ε取0.25,即 UL2、UL1、UH1和 UH2占直流母线额定电压的比例分别是90%、97.5%、102.5%和110%。

在系统初始状态为模式1时,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判别式UH1≤Udc<UH2,如果满足,则模式1切换到模式2;如果不满足,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判别式UL2<Udc≤UL1,如果满足,则切换到模式 4;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模式1。在切换到模式2后,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判别式UL1<Udc<UH1,如果满足,则模式 2切换到模式1;如果不满足,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判别式 Usc≥Usc4且 Sb≥Sbmax,如果满足,则模式 2切换到模式3;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模式2。系统初始状态为其他模式时,切换情况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图4 系统各模式间的切换 Fig.4 Switching among different modes of the system

3 系统各模块控制电路及优化方法

3.1 光伏模块电路与控制

光伏模块采用Boost变换器,可在MPPT和恒压模式间自由切换,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模块一般采用MPPT控制,保证最大功率输出,此时由混合储能模块调整出力稳定直流微网母线电压,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当混合储能模块电量饱和时,光伏模块转换为恒压控制以调节直流微网功率平衡,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光伏模块拓扑结构及控制框图如图5所示。图中,Upv和Ipv分别为光伏阵列输出的实际电压和电流,Uref1和Uref2分别是MPPT控制下光伏侧电压和恒压控制下直流母线电压的参考值,Iref1和Iref2分别是MPPT控制下和恒压控制下光伏侧电流的参考值。

图5 光伏模块拓扑及控制框图 Fig.5 Topology and control block diagram of PV module

3.2 DC/DC双向变换混合储能模块

3.2.1 混合储能模块电路及控制方法

混合储能模块由超级电容及锂电池构成,将超级电容等效为理想电容与1个电阻串联,其简化电路及控制框图如图6所示,其中电感L1与开关管S1与S2构成双向DC/DC1变换器,电感L2与开关管S3与S4构成双向DC/DC2变换器,Usc为超级电容两端的电压、Ub为锂电池两端的电压,Cdc为直流母线电容,IL1、IL2分别为流过电感L1与L2的电流。通过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系统的状态平均方程为

图6 混合储能模块简化电路及控制框图 Fig.6 The simplified circuit and control block of HES

式中 α1、α2、β1、β2选取原则如表1所示,表中“1”表示各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0”表示闭锁状态,※表示其工作状态不确定,需要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范围的大小切换工作模式;d1和d2分别为变换器DC/DC1和变换器DC/DC2在对应模式下的占空比。

当超级电容两端电压达到充电极限15 V,超级电容停止工作,锂电池采用限流控制并以4 A的电流继续充电,当锂电池容量也达到Sbmax时,锂电池输出电流变为0。系统由模式2切换至模式3,光伏板由MPPT控制转化为恒压控制,维持系统供需平衡,其母线电压值约为43 V,系统运行的波形如图14所示。

表1 混合储能模块工作状态 Tab.1 Working status of HES module

S1 S2 S3 S4 α1 α2 β1 β2 0 1※ ※1-d1※ 1※10※ ※ d1※-1※※ ※ 01※1-d2※ 1※ ※ 10※d2※-1 0 0 0 0 0 0 0 0

3.2.2 混合储能模块下垂控制

图1中,Udc是直流母线电压,Upv和Ipv分别是光伏阵列输出的实际电压和电流,Usc和Isc分别是超级电容的端电压和输出电流,Ub和Ib分别是锂电池的端电压和输出电流,UGc和IGc分别是并网变换器侧的电压和电流,R1和R2是阻性负载,Ppv是光伏侧发出功率,Psc是超级电容侧充放电功率,Pb是锂电池侧充放电功率,PGc是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的交换功率,PL1和PL2是负载消耗功率。

超级电容的下垂特性如图7所示,则超级电容侧电流Isc和直流母线电压Udc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Isc_limit2和Isc_limit1是超级电容充、放电电流限值;msc1和msc2是超级电容侧DC/DC变换器Boost和Buck 下垂系数。当 Udc≤UL2和Udc≥UH2时,超级电容采用限流控制;当UL2<Udc≤UL1时,超级电容采用放电控制;当UL1<Udc<UH1时,超级电容采用待机控制;当UH1≤Udc<UH2时,超级电容采用充电控制。

图7 超级电容的下垂特性 Fig.7 Dro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capacitor

随着超级电容持续工作,锂电池也开始工作。锂电池的下垂特性如图8所示,即锂电池侧电流Ib和超级电容侧电压Usc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Ib_limit2和Ib_limit1是锂电池充、放电电流限值;mb1和mb2是锂电池侧DC/DC变换器Boost和Buck下垂系数;Usc1、Usc2、Usc3 和 Usc4 是锂电池工作的临界值。当Usc≤Usc1和Usc≥Usc4时,锂电池采用限流控制;当Usc1<Usc≤Usc2时,锂电池采用放电控制;当Usc2<Usc <Usc3时,锂电池采用待机控制;当 Usc3≤Usc<Usc4时,锂电池采用充电控制。

为了防止储能模块各单元的电量饱和和不足对设备造成损坏,需要为其设定安全的运行区间,本文设定超级电容的最小及最大的工作电压分别为Usc1和Usc4,锂电池最小和最大的剩余容量分别为Sbmin和Sbmax。当达到相应限值时,超级电容和锂电池采用待机控制。

图8 锂电池的下垂特性 Fig.8 Dro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 battery

3.3 DC/AC并网变换器接口控制

为了充分高效地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和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提高直流微网的运行效率,设置了并网变换器动作电压阈值,使其能在整流、逆变和停机模式间自由切换,避免了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电力电子装置的频繁动作,提高了系统的电能质量,其下垂特性曲线如图9所示。

图9 并网变换器的下垂特性 Fig.9 Dro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verter

图9即为并网变换器采用的下垂控制图,则并网变换器的传输功率PGc和直流母线线电压Udc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mGc1和mGc2分别为并网变换器整流和逆变下垂系数。当Udc≥UH2时,并网变换器采用逆变控制,系统处于并网状态;当 UL2<Udc<UH2时,并网变换器采用停机控制,系统处于离网状态;当Udc≤UL2时,并网变换器采用整流控制,系统处于并网状态。

4 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按照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在PSIM9.0中搭建了直流微网的仿真模型,具体的系统参数如表2所示。

综合两口井资料,气水内边界线的作图深度平均为-5 140m,气水外边界线的作图深度平均为-5 175m。

表2 系统参数 Tab.2 System parameters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最大输出功率Ppvmax/W 185 直流母线额定电压UdcN/V 40锂电池额定电压UbN/V 3.2 IGBT的开关频率fs/kHz 10容量SbN/(A·h) 40 锂电池的下垂系数mb1和mb2锂电池额定1.0,1.0超级电容额定1.3,1.3超级电容额定容量SscN/F 58电压UscN/V 16.2 超级电容的下垂系数msc1和msc2

4.1 模式1

该模式下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为39 V<Udc<41 V,此时光伏模块采用恒压输出为负载供电,储能模块采用待机控制,其波形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了观测在该模式下超级电容和锂电池对负荷骤降或突增的动态响应,在保证Udc的波动值不超过±1 V的前提下改变负载的大小,从图10和图11中可以看出,光伏模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无论超级电容还是锂电池此时的电流动作与否,而其输出电流值仍为0。

图10 光伏模块恒压控制 Fig.10 Constant voltage control of PV module

图11 模式1下储能模块的运行状态 Fig.11 Operation status of energy storage module in mode 1

4.2 模式2

当Udc>40 V时,系统由模式1进入模式5。在0.5 s时增大负荷,使得光伏模块出力小于负荷需求,直流母线电压下降,达到并网变换器整流的工作阈值,并网变换器投入工作,大电网与微网协调配合为负荷供电,其波形如图18所示。此时,储能模块仍采用待机控制,其输出电流始终为0 A,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并网变换器以4.9 A的电流从大电网向微网传输能量,维持系统功率平衡。

由于直流微电网不需要考虑无功功率、频率、相位等问题,直流母线电压成为反映微网功率平衡的主要参数。通过监测直流母线电压Udc波动的大小,对分布式电源、储能模块、大电网与负载间的能量交换进行分段管理,降低部分变换器频繁切换的次数,保证微电网的可靠运行。当检测到UL2≤Udc≤UH2(UL2和UH2分别为并网变换器工作临界值)时,并网变换器(GC)停机,系统处于离网状态,依据系统功率平衡状况,将光伏模块及混合储能出力细分为4种工作模式;当检测到直流母线低压Udc≤UL2或Udc≥UH2时,混合储能模块采用待机控制,并网变换器依据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传输能量的大小与方向。系统能量管理模式如图3所示,其中,Usc是超级电容侧电压,Usc1、Usc2、Usc3和 Usc4是锂电池工作的临界值。

图12 超级电容充电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2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supercapacitor is being charged

图13 储能模块充电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3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energy storage modules are charged

4.3 模式3

三是撤离+搬迁。对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实行汛前撤离,5月3日主汛期前夕,全面完成全市所有隐患点群众汛前撤离,撤离率达100%。按照“以搬为主、应搬必搬”的工作要求,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群众实施避让搬迁,目前,该市已全面完成库存所有避让搬迁任务,解危群众2.9万余人。同时,通过设立警示标志,对房屋统一上锁,钥匙交由村集体管理,有效防止撤离群众回住,并落实强制撤离措施,确保撤离群众安全。

4.4 模式4

当37 V<Udc≤39 V时,系统由模式1进入模式4。光伏模块出力低于负荷的需求,这使得直流母线电压跌落。超级电容放电时系统运行状态如图15所示,图中,直流母线电压在系统运行0.5 s后从40 V降为36.3 V时,达到超级电容充电的工作阈值,超级电容投入工作,并以2.1 A的电流开始放电,超级电容电压Usc随其持续放电下降,但在未达到锂电池放电工作阈值前,锂电池不动作且其电流仍为0。

当监测到超级电容电压Usc下降至7 V时,锂电池开始工作,锂电池开始工作且其电流从0开始缓慢地增大进行放电,其波形如图16所示。超级电池和锂电池协调工作,为系统提供缺额功率,直流母线电压逐渐回升,这也使得超级电容放电电流不断减小,其波形如16所示。

图14 锂电池充电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4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lithium battery is being charged

图15 超级电容放电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5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super capacitors is being discharged

图16 储能模块放电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6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energy storage modules are being discharged

4.5 模式5

当Udc>40 V时,系统由模式1进入模式5。在0.5 s时减小负荷,使得光伏模块出力大于负荷的需求,直流母线电压被抬升,达到了并网变换器逆变的工作阈值,并网变换器投入工作,大电网与微网协调配合为负荷供电。此时,储能模块待机,其输出电流始终为0 A,光伏模块采用MPPT控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为30 V和6.12 A,并网变换器以6 A的电流向大电网传输能量,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其波形如图17所示。

图17 并网变换器逆变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7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the grid converter works in inverter mode

4.6 模式6

当41 V≤Udc<45 V时,系统由模式1切换到模式2。光伏板的输出功率高于负荷所消耗的功率,使得直流母线电压被抬升。当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Udc达到超级电容充电的工作阈值,超级电容以1.9 A的电流开始充电,而超级电容两端的电压会随着其持续充电上升,但在未达到锂电池充电工作阈值前,锂电池的电流仍为0,其波形如图12所示。

图18 并网变换器整流时系统运行状态 Fig.18 Operation status of system when the grid converter works in rectification mode

5 结语

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输出不稳定,不仅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大范围波动,还会导致功率不平衡,从而使系统不能可靠运行。对此,本文提出了含光伏与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实现了因系统功率供需不平衡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的快速平抑。在并网状态下,直流微网通过并网变换器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在离网状态下,光伏模块与混合储能模块协调配合给本地负载供电,避免了直流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电力电子器件频繁动作,使得新能源和储能优先为负荷供电。在负荷突变时,储能模块让超级电容优先工作来平衡系统瞬时功率,锂电池后投入工作,配合超级电容调整直流母线电压,防止超级电容达到饱和的速度过快,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延长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维持了系统功率平衡,实现了能量最优利用。

错因:对钠与Ca(OH)2饱和溶液反应不能正确认识,误以为两者不反应,或没有理解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参考文献:

[1]陈燕东,罗安,周乐明,等.一种功率前馈的鲁棒预测无差拍并网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36):62-70.Chen Yandong,Luo An,Zhou Leming,et al.A robust predictive deadbeat grid-connecte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power feed-forward control[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3,33(36):62-70(in Chinese).

[2]Wang Peng,Goel L,Liu Xiong,et al.Harmonizing AC and DC:A hybrid AC/DC future grid solution[J].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2013,11(3):76-83.

[3]杨苓,罗安,陈燕东,等.LCL型逆变器的鲁棒延时补偿并网控制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J].电网技术,2015,39(11):3102-3108.Yang Ling,Luo An,Chen Yandong,et al.A robust time delay compensated grid-connected control method for LCL-type inverter and stability analysi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39(11):3102-3108(in Chinese).

方法 采用定量问卷调查与定性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由本研究团队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校园行”活动基本情况、高校防艾活动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采用国家明确规定8条大众应掌握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视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以下简称“国八条”)等。利用班会时间集中调查,现场发放问卷,学生自填,当场回收。定性调查由研究团队自行设计访谈提纲,内容主要为对“校园行”活动的评价及建议。一对一面对面访谈。

[4]Kakigano H,Nishino A,Miura Y,et al.Distribution voltage control for DC microgrid by converters of energy storages considering the stored energy[C]//2010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gress and Exposition.Atlanta,USA,2010:2851-2856.

1.2.1 汽轮机模型 汽轮发电机模型包括同步机、汽轮机、交流励磁机、热工调速器和多质量扭转轴接口.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7].

[5]Justo J J,Mwasilu F,Ju L,et al.AC-microgrids versus DC-microgrids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A review[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3,24(10):387-405.

无论多好的班都有最差的学生,无论多差的班都有好学生,学生成绩的好与差,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学其实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只有不会,才教,会了还用教吗?因此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要学生有丁点的进步,作为教师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表扬要针对不对层次的学生,表扬要适度,表扬要富有激励作用,其实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代表的也是教育有了明显的效果,是进度的重大表现。“不积圭步,无以致千里”,没有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不可能实现学习的进步,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提高,这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教育,也才是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6]雍静,徐欣,曾礼强,等.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42-52.Yong Jing,Xu Xin,Zeng Liqiang,et al.A review of low voltage D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3,33(7):42-52(in Chinese).

[7]熊雄,王江波,杨仁刚,等.微电网中混合储能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5,39(3):677-681.Xiong Xiong,Wang Hongbo,Yang Rengan,et al.A fuzzy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cope with output power fluctuation of intermittent energy source in microgrid[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39(3):677-681(in Chinese).

[8]Wu T F,Sun K H,Kuo C L,et al.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led 5 kW single-phase bidirectional inverter with wide inductance variation for DC-microgrid applic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0,25 (12):3076-3084.

全国秋季肥市场即将全面启动,中农控股相关业务单位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积极开展营销措施,确保完成销售目标,打赢秋季售肥攻坚战。

[9]Radwan A A A,Mohamed Y A I.Linear active stabilization of converter-dominated DC microgrids[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2,3(1):203-216.

[10]Anand S,Fernandes B G,Guerrero J.Distributed control to ensure proportional load sharing and improve voltage regulation in low voltage DC microgrid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3,28(4):1900-1913.

[11]张学,裴玮,邓卫,等.多源/多负荷直流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1):5553-5562.Zhang Xue,Pei Wei,Deng Wei,et al.Energy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source/multi-load DC microgrid[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4,34(31):5553-5562(in Chinese).

[12]Gustavo G,Hamilton C,Kerley R,et al.Control strategy of a multi-port grid connected direct DC PV charging station for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C].2010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Atlanta,USA,2010:1173-1177.

第二,行动准备。要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作用,转变工作方式,大幅度减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取水许可等水资源微观配置环节中的直接配置,加强水资源宏观配置,抓紧完成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和水量分配工作等。

[13]Bryan J,Duke R,Round S.Decentralized generator scheduling in a nanogrid using DC bus signaling[C].2004 IEEE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Denver,USA,2004(1):977-982.

像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外界总以为是一家企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家,中间的协同工作现在是我在做,今后也需要交接给张勇他们。

[14]张犁,孙凯,吴田进,等.基于光伏发电的直流微电网能量变换与管理[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2):248-254.Zhang Li,Sun Kai,Wu Tianjin,et al.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for DC microgrid based on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3,28(2):248-254(in Chinese).

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传统的审美观也要求建筑有合乎逻辑的性格。无论从建筑体量与等级关系还是建筑形式与结构、房间的布局与功能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序列之美。曲线的屋顶与垂直的横梁和支柱、出檐的远近与走廊的宽窄都配合默契,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在青山绿水间又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不愧是我国建筑史上一朵奇葩,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

谭文娟,陈燕东,杨苓,周小平,周乐明,唐杰
《电源学报》 2018年第02期
《电源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