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东方大港不是梦—湄洲湾(北岸)港起步、崛起、腾飞之路

更新时间:2016-07-05

湄洲湾(北岸)港地处福建省中部、台湾海峡西岸,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站,从最早的莆口港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湄洲湾(北岸)港只是一个沉寂的天然良港,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初具规模,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

历史沿革

秀屿临港产业园

莆田海岸线(含海岛海岸线)长达530多公里,拥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港湾。莆田先民早在公元6世纪就开始从事海运,围海造田、晒盐熬盐、辟港开埠。史书上最早记载的莆田港口是晋朝之后、梁陈时期的蒲口(莆口)港。唐宋元明清时的主要港口有白湖、端明(亦称“涵头”)、三江口、平海、湄洲、吉廖、枫亭港等,还有闻名遐迩的天然水道——南日水道、湄洲湾天然航道。近年莆田海域内水下考古调查了10处沉船遗址,证明了从唐宋至今上述水道就是国内外南北航线必经的沿海黄金航道,印证了莆田港口自古至今都是“海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湄洲湾港的地位、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拟建湄洲湾为我国东部六大渔港之一,但未能如愿。1928年,湄洲湾北岸主港区秀屿港开港,重新建设宽3米、长60米的钢筋混凝土码头泊位和占地1600平方米的仓库,辟有上海、厦门等航线,将莆田土特产如桂园、食糖、生猪等运往外地,又从外地运进纱布、化肥、煤油、杂货等。当时秀屿港已成为莆田、仙游、惠安等县的一个商港。1934年,英商万吨轮首航秀屿港装卸;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秀屿港码头、仓库被日军全部炸毁,至1944年才恢复了海上盐运,但开发建设发展缓慢,影响较小。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湄洲湾的发展,湄洲湾的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76年9月,国家交通部、铁道部、石油化工部派出专家对全国港口资源进行普查,《福建港湾调查概况》一书将秀屿港列为国家可兴建停泊5-10万吨级码头泊位的深水港址,湄洲湾开发引起中央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和福建经济建设的发展,湄洲湾港更受重视。1982年10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亲自带着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湄洲湾实地踏勘。随后,在他的授意下,福建省组织了6位全国人大代表实地考察了湄洲湾。考察后,这几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了十几位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年底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开发福建湄洲湾,建设湄洲湾港口和福建石油化工基地》的议案。这个议案被国家采纳了。之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邀请和组织的省内外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湄洲湾进行科学考察后也一致认为:湄洲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开发湄洲湾对于福建经济振兴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都有重要意义。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认为,湄洲湾是“福建腾飞的关键所在”,“以湄洲湾为主体,以福州厦门为双翼,福建将依此腾飞”。前来考察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断言,开发湄洲湾,祖国半壁河山都将受益。1983年,国家计委把湄洲湾补列入全国“六五”期间279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之后不久正式将湄洲湾区域国土规划列入全国27个国土规划试点之一,省政府也成立省湄洲湾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湄洲湾北岸开发进入了新的时期。

(2){cM,cs,cd,cl}={1 000,95,50,10},{cAn_A,cAf_A,cAn_M,cAf_M,cAr_A,cAr_M}={12,15,24,30,200,500},{cBn_A,cBf_A,cBn_M,cBf_M,cBr_A,cBr_M}={17,20,29,35,210,510};

结合测得的密度数据,密度较高的岩石为偏基性侵入岩,如辉长岩、闪长岩、斜长岩,密度均高于2.60×103kg/m3,如此可以推测,高密度岩石中多为偏基性侵入岩,而低密度岩石中偏酸性侵入岩占绝大多数。综上可知,冀北地区的侵入岩空间分布呈现以下特点:偏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北部,而偏基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南部,且偏酸性侵入岩以环状围绕偏基性岩分布。

专家评测,如果湄洲湾的港口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将形成10亿吨的吞吐能力。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莆田市。在“福建省开发湄洲湾领导小组”领导下,莆田市形成了“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战略。莆田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至下世纪初,要把莆田市建成以国际中转为主导功能,重化工业、出口加工、旅游度假为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外向型港口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定位为“选好一个排头兵(开发湄洲湾),抓住一只带头羊,树立一个好形象,登上一个新台阶”。与福建省委提出的“中部开花”遥相呼应。

莆田建市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经济体量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市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湄洲湾开发,国家先后拨款1亿多元,用于码头基础设施建设。莆田市委、市政府根据“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战略方针,多方筹措投资4亿多元,建成了一批万吨级的深水码头及其码头配套设施,开辟长18海里、宽800-1200米、水深可通航十万吨级轮船的主航道,开通了秀屿至香港集装箱直航班轮,加强了与港澳台的海上运输联系。这一时期,港口虽有建设,但码头都是简易的石砌驳岸码头。海上运输主要依靠木帆船,港口生产大多是人工装卸搬运。

其实,建市后不久,湄洲湾就被交通部定为我国四大中转港之一,计划直接投资建设。由于港口规划经多年论证调整,一直未得正式批复,便被搁置下来。加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疏港能力未被开发利用,集疏运方式以公路为主,水水中转为辅,海铁联运尚在起步,港口辐射半径小,制约了码头发展;同时因为连接莆田几大港区的滨海大道也正在规划建设,港口优良的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受到明显制约;另外港湾主要腹地为莆田周边地区,其整体经济体量偏弱,无法支撑和带动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还有与福州港、厦门港相比,在设施装备、信息化水平、港口管理上均存在较大差距,造成港口外贸直达航线较少,转运出口的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等,均影响了湄洲湾港规模发展。

依港建市,万象更新,湄洲湾(北岸)港进入了起步发展阶段

1990年,国家交通部规划湄洲湾建成中国四大深水中转港之一。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之后,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湄洲湾,加快建新区,实现战略重大突破”。1993年2月开发湄洲湾指挥部挂牌办公。1994年莆田市委换届时,研究确定了“开发开放湄洲湾,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战略。1995年底,湄洲湾秀屿港被辟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港口和台轮停靠点。1996年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8年,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莆田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莆田市政府也组织编制莆田市港口“十一五”港口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及《湄洲湾北岸港区控规》(2009年经省政府批复后实施)。随着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软着陆,宏观经济一度低迷,基础设施滞后,项目引进贪大求全,又出现对战略的反思。到90年代末期,莆田市正式改提“建设新兴港口城市”。之后一段时间,一直沿用“港口城市”。2008年,莆田市委充分认识到临港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现改提“以港兴市、产业强市”。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AER)、24 h尿蛋白定量和总有效率。总有效率[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白蛋白含量下降>50%。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明显改善,尿白蛋白含量下降25%~5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尿白蛋白含量下降<25%。

资料显示,全球的国际化城市大都是因为港口而发展起来的,排名前10名的城市几乎都是港口城市,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的十四大把闽东南地区确定为全国加快开放开发重点地区之一。十四届五中全会把闽东南列为东部沿海经济区主要组成部分。在福建省第六次党代会勾画的21世纪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上,突出提到了加快闽东南开放和建设,并把湄洲湾北岸的莆田市放在重要位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湄洲湾开发,把它建成一个多功能的年吞吐量超亿吨的现代化综合港口,以湄洲湾港为中心,以福州港、厦门港为两翼,辅以配套建设其他港口,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并具有对外辐射功能的港口综合群体。这说明湄洲湾在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009年8月,省政府整合泉州市肖厝港区、斗尾港区和莆田市秀屿港区、东吴港区,形成湄洲湾港。其中,湄洲湾北岸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总长127公里、宜港岸线54.4公里,具有海岸线长、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气候温润、不冻不淤等特点,素有“世界不多,中国少有”天然良港之美誉。

呼应闽东南开放开发,明确定位,湄洲湾(北岸)港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机遇

不同高校和专业对“嵌入式”培养方案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南京工程学院立足于学以致用,该院计算机工程系自2013年面向本科阶段,在多个计算机类专业中设立“嵌入式”培养方向,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与研究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一些有益经验。但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思路和相关知识技术的迭代途径[2]。

1994年12月,在莆田市第三次党代会上,莆田市委根据现有的基础和今后的发展机遇以及湄洲湾港口可设定的腹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岛促港、以湾养港、腹地转港、引台进港、内联支港、科教兴港、环保美港、万众建港”发展战略,并对未来的分段发展作了科学的定位:一是到2000年港口经济成长阶段。这一阶段,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湄洲湾北岸开发建设的大突破,促进湄洲湾北岸作为莆田市新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迅速崛起;资金、技术、信息、人口等经济能量由原来在平原诸重镇的集中转向主要以湄洲湾北岸港口及附近区域的集中;港口开发建设实现良好的起步,初步与省内乃至国内及东南亚各大港口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二是到2010年港口经济成型阶段。港口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初步形成海陆空立式集疏运网络,与国内大港口乃至世界主要港口形成比较稳定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湄洲湾北岸(包括湄洲岛)作为中心城市与城涵及平原诸重镇构成众星拱月的新局面。三是到2030年港口经济迅速扩张阶段。至这阶段末,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四大支柱”即大港口、大通道、大产业、大腹地基本形成,具备以中转枢纽功能为龙头、以生产制造功能为基础、以对台窗口功能为重点、以社会服务功能为保障的发达完善的港口功能体系。四是到2050年港口经济成熟阶段。湄洲湾港口城市成为亚太经济圈中新的经济转换大枢纽,成为南中国经济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大区域经济重要增长中心之一;基本实现港口运输国际化,资本构成国际化,经济贸易国际化,交通、电讯和信息网络国际化,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国际化,实现“开发湄洲湾,中国半壁江山将受益”的预言。

这一时期,湄洲湾北岸港口开发建设进入全国中等港口水平。港口开发主要是以与港口工业相配套的大中型散装货运码头为主,辅以满足本地及福建部分地市外贸出口需要的深水集装箱码头;港口陆域腹地向福建周边省市延伸、拓展,初步与省内乃至国内及东南亚各大港口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港口陆域集散运输网络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若干高等级公路,港口的运输功能基本上与重化工业基地功能并行成长。建有千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2个(其中深水泊位8个),年设计总吞吐能力2031万吨、4万TEU,拥有我省首个LNG接卸站及10万吨级LNG码头和国家级木材检疫防害处理区及其配套码头,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近50个港口通航。

发挥对台地理优势,融入“一带一路”,湄洲湾(北岸)港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了转型升级

如果说广东省在香港经济发展中受益,山东、辽宁在韩国经济发展中得益,那么福建将成为两岸关系缓和以至突破的最得天独厚、最直接受益者。在福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闽台经济合作战略不是一般的子战略,而是战略核心。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福建有着其他省市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恢复与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结合部”,是推动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先行地区。莆田市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一衣带水,是大陆距台湾省最近点之一,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妈祖文化优势、港口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莆台经济文化交流基础优势。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必须依托大港口和海上大通道。目前,两岸尚未直接全面三通,经贸商品大都经香港或日本港口中转,大大增加了费用成本。据测算,一个标准集装箱经香港运住台湾的费用,为两岸直航的2.5倍。一旦实现三通,莆田市将成为台资转移和开展经贸合作的重点空间。因此,开发湄洲湾,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是莆田市乃至整个福建发展对台经贸合作的战略环节。

湄洲湾的海域孕育了穿越时空、超越族群、跨越国界、泽被四海的妈祖文化;而妈祖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又加强了湄洲湾(北岸)港与国内外港口的联系。莆田市充分利用独一无二的妈祖文化纽带桥梁作用以及湄洲湾港口方便之利,积极开展莆台经济文化交流。近年来,两地经贸合作迅猛发展,台资在引进资金中仅次于香港居第二位,两地转口贸易额大幅度上升。进入新一轮跨越发展时期,莆田市根据2014年交通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抓住历史性大机遇,加快港口发展方式转变:着眼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情势和两岸“三通”可能,加快建设国际区域性深水中转枢纽港,为发展两岸经贸往来提供新的通道;巩固并充分利用两岸双向直航已取得成果,不断加密航线、航班,与台湾航运界保持密切联系,将湄洲湾(北岸)港建成两岸“三通”的前沿平台;有效引导企业推进与台湾地区港口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联接,湄洲湾北岸力争早日成为对接台湾进口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的中转港;加快规划建设湄洲湾对台快速客运、已批准的莆头作业区3-4#泊位甩挂滚装码头,研究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对甩挂滚装运输,突破对台运输;主动承接台湾石化、钢铁、船舶、电子、机械等新一轮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之间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融合;积极与台湾港口建立战略联盟,为两地港口开拓新的货源,共同构建台湾海峡全新的航运港口体系;规划把台湾列入湄洲湾港口腹地,莆田市力争较早成为“一国两制”衔接区之一;发挥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口岸、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的政策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增强经济实力,莆田市以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崭新面貌向台湾省全面开放,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蒲仕
《福建党史月刊》 2018年第04期
《福建党史月刊》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