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其中,传统建筑行业资源浪费较为明显,而且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不利于建筑的长期使用。而装配式建筑则不同,其施工污染不大,且施工速度相对加快,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因此被逐渐应用在实践中。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能够实现设计、生产与施工效率的提高。为此,深入研究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优点

第一,质量管理效率提高。借助BIM技术能够形成数字化的信息模型,并保证三维可视化,操作简单,进而借助三维模型将重要的信息展现出来,确保构件加工与安装的尺寸更为准确,有效地规避了信息错误所引发的质量隐患[1]。另外,对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协同设计与管理,为各个参与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传递平台,增强质量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效率。第二,实时控制现场施工质量。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BIM模型,使得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记录现场问题,在网络载体的作用下可以通过BIM模型实时反映出来。另外,其他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也能够对BIM模型予以及时更新,对现场质量状况随时查看,对现场施工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予以有效把握,以实现更好地控制制造工厂与装配现场。在实时动态监控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也有效地规避了重大质量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BIM模型已经逐渐成为项目整体与局部的质量信息载体,能够动态化地控制项目质量。

2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质量管理工作方式研究

2.1 信息管理方式

信息管理在以BIM技术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伴随信息传递效率的加快,质量管理更加准确且更具实时性的特征。积极构建BIM模型,并且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基础作用与前提作用,可以在模型中保存大量信息,确保信息组合的合理性不断提高[2]。而在信息模块当中,则能够准确定位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手段,以实现施工构件的编码与类型划分。其中,所有编制的条码在单元当中仅对应唯一ID码,并以此为基础贯彻落实后期质量管理工作。而ID码编制需将BIM模型工业基础分类标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始终保证编码唯一。在国家层面,一般借助IFC标准完成类型的划分,但一定要与层次要求相吻合,即领域层、共享层、核心层以及资源层。这样一来,就能够抽象描述建筑构建的整体,以保证表达出构件的类型。除此之外,要完成信息准确录入,因为施工现场不同所提出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而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借助相对应的质量管理方法与录入方法。而质量管理一般可以细化成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前者在制造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具体指的就是操作工作人员向数据库传送构件内部芯片材料质量的信息内容,并且在与标准程序对比的基础上,达到自动评比的目标。而最终的评比结果则需要利用ID在模型当中并借助不同颜色呈现出来,为评价管理工作人员与质量评比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实践工作中,若设计工作人员找出其中的质量问题,则需要借助视频亦或是图像等途径记录信息,并利用芯片上传信息,最终达到管理与记录的目标[3]

尽管目前C形臂X线机及导航辅助手术使置钉成功率增加,但螺钉穿透骨壁进入椎管仍不能完全避免,可引发硬膜损伤出现脑脊液漏[14]。本研究术中攻丝扩大钉道后3例(0.40%)出现清亮脑脊液漏,为早期操作缺乏解剖参考标记,螺钉位置偏内偏下所致。

2.2 技术管理方式

为确保装配式质量管理信息更加准确且具有实时性的特征,应充分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方式。对IFC技术进行灵活地使用,可以保证构件编码的合理性,确保构件只具备唯一ID码,以RFID技术当作必要的支撑技术,进而对信息内容予以及时地读取。需要注意的是,RFID技术就是无线视频识别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确定位置与识别信息方面,无需在系统与目标间构建相应的联系。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形状多样化且安装相对便捷,适应性也较强,能够有效抵御腐蚀性的物质。基于此,对RFID技术的合理运用,针对信息予以有效读取,所保存的数据容量极大,在标签的作用下达到存储的目的,与质量以及信息管理需求相适应。

以BIM技术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对技术措施应用的基础上,同样需高度重视经济措施的作用[6]。为此,应与施工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相结合,保证经济措施选择的合理性,制定科学化的资金需求计划,将其作为重要基础提取部分资金,并投入到BIM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作为专用资金并制定具体的使用计划,贯彻并落实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工作。在资金角度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样需给予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相应的奖励与表彰,全面调动其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参与到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当中。

2.3 组织管理方式

BIM技术属于全新技术,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很容易受传统组织与方法的影响[4]。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贯彻落实BIM技术的质量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要灵活运用组织措施确保质量。深入研究BIM技术,可以借助成立专业质量管理小组的方式,不断加强BIM组织信息以及职能。对相关工作人员予以有效地组织,并参与到学习与培训活动当中,以保证其在思想与行为方面接受全新的技术。录入构件信息内容的时候,则需要及时处理信息内容,以保证与质量以及速度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5]。而在质量控制方面,对组织予以合理运用,综合考虑动态化管控原理。作为远程管理工作人员,对BIM模型进行应用,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位置,进而站在组织层面贯彻落实管理与控制工作。

2.4 经济管理方式

根据2017年1~6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献血者在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对于采血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9.00%、99.28%以及97.84%。而根据2016年7~12月的问卷调查结果,献血者在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对于采血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79%、99.24%以及98.46%。我站在实施采血护理风险评估和控制后,献血者对于采血护理的整体满意有了显著的提升,见于表1

[1]白庶,张艳坤,韩凤,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11):106-109.

3 结语

[3]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2]刘春花,段培培,武云芬,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42):126-127.

(3)非机动车左转受影响,部门非机动车会在该路口与下一个路口之间选择“操近路”逆行,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间段,该区域非机动车流较大。

参考文献: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中合理引入BIM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资金的投入量,为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与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另外,对BIM技术的灵活使用,对于生产环节质量与现场装配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够与建筑工程项目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机结合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与事后管理的相关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工作实现协调统一,解决问题并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发展。

[4]曹江红,纪凡荣,解本政,等.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3):108-113.

[5]张雄.解读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17):264.

[6]陈文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804.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虽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还远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阶段,并且我国的高校教育规模也一直在扩大,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教育的新形势与新特点。教育事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环节,需要国家与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高校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提高自身,这是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需要获得的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马桂珍
《河南建材》 2018年第02期
《河南建材》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