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蕴涵1

更新时间:2009-03-28

收稿日期:2017-10-28

基金项目:2013年惠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C513.0106)

作者简介:洪小兵(1971- ),男,湖南娄底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E-mail:hongxiaobing369@126.com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其内涵和基本要求也在《建议》中得到了清晰明确的界定和表达。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不仅是当前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而且为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普遍原则,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立足我国实际,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破解当前发展难题,促进和谐、永续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信息素养主要指个体利用信息技术及技能搜索、获取、鉴别、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当今信息社会必备的技能之一。“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各国文化、政治、法律等差异较大,要求参与建设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了解、熟悉、掌握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才能在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走歧路、合作共赢。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显示,我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刻,GDP总量是3678亿元,人均227美元。到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为74.42亿元,人均约为8866美元。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强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永续性。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实践历程中,即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为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实现更加科学、协调与持久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摸索、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我党深刻洞察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与逐步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做法:1.将清汤煮好,去油过滤。将40 g凝胶先入凉开水中和好,与清汤一起搅拌至全部溶化为止。加适量的盐及切碎的洋葱、胡萝卜、香芹莱根和鸡蛋清,煮沸。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五大发展理念清晰界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和形式,规定了当前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范式与原则,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既能破解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和厚植发展优势,也能规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隐忧与陷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航向。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实现发展动力的有效转换,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即量的扩展效率明显降低情况下,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即质的提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坚持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与有效组合,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制度、科技与文化等各领域的创新,使经济发展实现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现在有效利用资源基础上的中高速发展,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覆盖材料:第1层(底层)为竹叶或稻草,厚度5 cm左右;第2层为有机肥(鸡粪或羊肥)+专用配方肥或复合肥,用量为50 kg/667 m2,忌用硫酸钾类复合肥;第3层为竹叶,厚度15 cm,以当年生新竹叶最佳;第4层(最上层)为砻糠,厚度20 cm,忌用稻谷灰、麦麸或糯稻砻糠。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而且为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原则。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本质的认识。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劳动[3]16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认个人发展的本质和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实质上,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和理论旨趣,也是其价值依归。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历史的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发展不是造物主的造物,而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个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发展自身,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不外乎由一定个体组成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承担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他们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五大发展理念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原则,凸显了发展的主体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共享发展原则维护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发展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另一方面,把“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作为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归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本质原理与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本质规律的具体化、现实化和时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偏废一方,必然影响甚至破坏整个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在整体发展观的视域中,针对社会发展中各要素、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通盘考量,不废不偏,既有针对性,更显整体性和协调性。针对性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和矛盾: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创新发展以增强发展的内生性来解决;各类发展短板问题通过协调发展以增强发展的均衡性来解决;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通过绿色发展以增强发展的永续性来解决;发展的自我封闭与孤立问题通过开放发展以增强发展的联动性来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通过共享发展以增强发展的公平性来解决。整体性和协调性体现在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2]”。五大发展理念整体性和协调性引领针对性,针对性促进整体性和协调性,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领域即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时代性诠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统一。

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约束趋紧的严重影响,现实的生态环境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清新、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齐头并举,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价值

王荣(1984.05-),女,上海,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助理研究员/经济师,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建筑信息模型BIM。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手术指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形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永恒发展不仅是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根本属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与条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和程度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理念自然也应与时俱进。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发展理念和战略的每一次创新和完善,都引领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了的实践必然要求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理念既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深厚积淀,也有守正出新、矢志创新的时代气息,深刻揭示和阐释了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途径、模式、方法与归宿,拓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论域与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有序性,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由来已久,突出表现在区域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建设发展水平不匹配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导致短板效应明显,拖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因此必须通过适时因势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与拉长补齐各种短板等方式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五大发展理念既规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范式和要求,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它不仅为“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而且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是破解经济新常态下各种难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行动指南。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对自然在社会发展中的正当性价值的认识。《建议》首次提出“绿色发展”,以更明确的形式来规定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发展模式,宣示社会发展的自然局限与代际公平,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性与历史性意义。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3]161”,因此自然构成人类历史的基础与前提,无论人类历史怎样发达,它总也脱离不了自然的根基,超脱不出大自然给予的限制,并在这个意义上隶属于大自然,或总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自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和确证,“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3]192”,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3]190。因此,自然不仅仅是作为外在的、功利性的、工具性的价值实体与人相关联,而且具有人的内在的、本质的价值属性。但长久以来,自然不仅在实践上作为外在的、功利性的、工具性的对象和价值实体被人类所利用,而且在理论上甚至成为人们征服和傲慢的想象符号,从而不仅导致如今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自然对人类的持久“报复”,而且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实践关系的滞后效应,人类代际关系也显失公平,后代已经或必将持续承受前辈不合理的实践后果所造成的不公平待遇。痛定思痛,“绿色发展”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性观念,从社会发展的根基意义上肯定了自然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实践的意义上体现了代际公平,重申和深化了对自然在社会发展中的正当性价值的认识。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是潮流,准确判断和把握发展大势,及时总结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理论结晶。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也有经济发展僵滞与失衡、环境污染与贫富差距扩大等失败的教训。究其缘由,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经验是其发展理念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能否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和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因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一些国家和民族树立了正确的、符合本民族和国家实际发展状况的发展理念,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反,那些没能树立正确的、符合本民族和国家实际发展状况的发展理念,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表现得不那么成功甚至失败。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充分利用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准确判断和把握发展大势,及时总结和汲取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理论结晶。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发展新形势的理论自觉,“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2]”。

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改善和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众所周知,但总体水平不高与整体能力不强是我国开放发展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在全球治理的规则制定体系中的话语权较小状况正严重制约我国开放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正在进行重大调整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我国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坚持和持久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和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完善,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与构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促进和提升人民对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群认同与情感共鸣,避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的“风险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做大做强整体经济的同时,也存在个人分配不公的问题,人民的收入和公共产品的享用因地域、阶层等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产品供给也较少且不完善。现实的物质产品的拥有和享用的差别过大,势必影响较弱势群体对现行制度体系和文明体系的认同程度和情感依赖,影响其自我发展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影响甚至破坏作为社会发展基础和前提的社会稳定,从而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的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以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促进和提高集群认同与情感共鸣,激发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孙叔宝: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四十年后的今天,使我们倍感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同中国亿万农民一起,一举解决了中国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进而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农药生产大国,农药产品供给市场极大丰富,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与矛盾,而且坚持把“发展”摆在首位,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整体,以整体协调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战略定力力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浑厚的文化根基与优美的生态环境。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本质特点,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超大型经济体,由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引领的“中国模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是全球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而且也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有人所言,“中国的增长贡献、贸易贡献、减贫贡献,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这30多年来最重要的发展成绩[6]”。事实上,到2015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大多数联合国新世纪出所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如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以及降低儿童死亡率等。30多年来,按照联合国脱贫标准,我国总计减少贫困人口8.526亿,中国对全球脱贫贡献率超过70%。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5%,对世界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

审视当下,人类世界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全球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长期累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投资和贸易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且有加剧的趋势;世界安全局势存在重大隐患,传统安全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内涵不断扩大;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均衡、永续发展,创新发展理念、转换发展模式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已成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的出现,为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孕育和产生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是立足于中国实践,为破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但它的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为模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为路径,以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怀,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本质特点,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利用的普遍原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1).

[2]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N].人民日报,2016-01-0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1).

[6]任仲平.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改革——论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N].人民日报,2015-12-18(1).

 
洪小兵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02期
《惠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