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沧州区域冬小麦干旱指标初步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沧州市全境处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区年平均气温12~1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1℃,无霜期190d;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之间,降雨期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日照时间2400h,适宜多种动物繁衍和植物生长。沧州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43.8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据多年资料可知:年内降水的第一个枯水期为1~5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3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的13.8%;年内降水的第二个枯水期为10~12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5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的7.8%;年内降水的丰水期为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6.0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的78.4%。冬小麦是沧州市的主要农业种植作物,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主要生长期在本年10月至次年5月,即年降水的枯水期。这一段时期天然降水量偏少,为使冬小麦正常生长,需要进行灌溉,干旱成为影响沧州市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

农业上,把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得不到充足的降水,使得灌溉农业区得不到灌溉,旱作农业区土壤含水量过低,且满足不了农业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量,造成作物减产,称之为农业干旱。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指的农业干旱,仅对比分析天然降水量与农业作物的需求量,不考虑灌溉等人为因素。当农业作物需求量大于天然降水量时,表示农业作物受旱。基于此,对沧州市主要农业种植作物——冬小麦进行旱情分析。

1 农业干旱指标计算

为计算简便起见,把冬小麦生长期需水量与同期供水量之比作为冬小麦干旱指标,计算表达式为

1.2 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xˉ±s)表示,采用SPSS 17.0软件中方差分析从相同品种不同胎次和同一胎次不同品种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式中:K为冬小麦干旱指标;S为冬小麦生长期可供水量,采用同期降水量,mm;D为冬小麦生长期需水量,mm。

为遏制和缓解以上水资源不足带来的农业干旱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60年中有97%的年份发生干旱,但据相关水文数据可知,有些干旱年份是丰水年甚至是涝灾年(发生过大的洪涝灾害),由此可见,沧州市在一年内可能同时出现洪、涝、旱灾害。比如1964年、1977年、1996年发生了洪涝灾害,但1964~1965年、1976~1977年、1977~1978年、1995~1996年、1996~1997年冬小麦生长期内降水量分别为 82.2mm,106.9mm,113.1mm,56.4mm,144.4mm,均低于冬小麦成长期需水量,所以出现了农业干旱。

 

表1 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需求降水量

  

生长阶段 冬季(10~12月) 春季(1~5月) 全生长期需求降水量/mm 60 140 200

2 干旱等级评定

结合ISO20000相关标准,明确智慧园区运营管理的权责、内容和流程等要求,为后续的支护园区信息化运维提供支持。智慧园区运维需要明确相关权责,其中包括运维职责,基础设施建设、弱电系统、通信系统和技防系统,包括系统运维质量和文档规范等内容。

根据冬小麦实际生长情况,一般是本年10月到次年5月为冬小麦的主要生长期,为简化起见,选用本年10月至次年5月的总降水量和总需求降水量之比作为冬小麦干旱指标K。

降水天气多或降水强度大的地区应注意及时排涝,避免或减轻农田渍涝和作物倒伏对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青海东部、河套地区、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因地制宜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根据农业干旱指标将农业干旱划分为4个等级:K≥1.0为不旱;0.70≤K≤0.99为轻旱;0.40≤K≤0.69为重旱;K≤0.39为极旱。

由沧州市历年冬小麦干旱指标及等级统计结果(表2)和沧州市1956~2016年冬小麦干旱频率统计结果(表3)可知:1956~2016年共60年的冬小麦生长期中,只有1963~1964年和2003~2004年2次不旱;60年中共出现58次干旱,其中极旱21次,重旱28次,轻旱9次,干旱发生概率为97%。从这些数据可得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沧州市冬小麦几乎年年发生干旱,而且以极旱和重旱为主。

 

表2 沧州市冬小麦干旱指标及等级统计

  

年份 S/mm D/mm K 干旱等级 年份 S/mm D/mm K 干旱等级1956~1957 123.4 200 0.62 重旱 1986~1987 115.7 200 0.58 重旱1957~1958 98.3 200 0.49 重旱 1987~1988 66.2 200 0.33 极旱1958~1959 96.8 200 0.48 重旱 1988~1989 63.0 200 0.32 极旱1959~1960 74.5 200 0.37 极旱 1989~1990 157.4 200 0.79 轻旱1960~1961 63.5 200 0.32 极旱 1990~1991 159.2 200 0.80 轻旱1961~1962 141.7 200 0.71 轻旱 1991~1992 65.7 200 0.33 极旱1962~1963 162.5 200 0.81 轻旱 1992~1993 72.9 200 0.36 极旱1963~1964 262.2 200 1.31 不旱 1993~1994 137.2 200 0.69 重旱1964~1965 82.2 200 0.41 重旱 1994~1995 130.0 200 0.65 重旱1965~1966 62.8 200 0.31 极旱 1995~1996 56.4 200 0.28 极旱1966~1967 43.1 200 0.22 极旱 1996~1997 144.4 200 0.72 轻旱1967~1968 26.7 200 0.13 极旱 1997~1998 175.7 200 0.88 轻旱1968~1969 107.4 200 0.54 重旱 1998~1999 80.8 200 0.40 重旱1969~1970 61.0 200 0.31 极旱 1999~2000 74.7 200 0.37 极旱1970~1971 52.4 200 0.26 极旱 2000~2001 124.3 200 0.62 重旱1971~1972 41.1 200 0.21 极旱 2001~2002 68.6 200 0.34 极旱1972~1973 65.2 200 0.33 极旱 2002~2003 107.5 200 0.54 重旱1973~1974 77.0 200 0.39 极旱 2003~2004 289.5 200 1.45 不旱1974~1975 91.7 200 0.46 重旱 2004~2005 77.5 200 0.39 极旱1975~1976 57.0 200 0.29 极旱 2005~2006 97.6 200 0.49 重旱1976~1977 136.8 200 0.68 重旱 2006~2007 118.6 200 0.59 重旱1977~1978 106.9 200 0.53 重旱 2007~2008 165.2 200 0.83 轻旱1978~1979 113.1 200 0.57 重旱 2008~2009 131.2 200 0.66 重旱1979~1980 92.4 200 0.46 重旱 2009~2010 104.4 200 0.52 重旱1980~1981 71.7 200 0.36 极旱 2010~2011 90.6 200 0.45 重旱1981~1982 72.3 200 0.36 极旱 2011~2012 109.8 200 0.55 重旱1982~1983 140.6 200 0.70 轻旱 2012~2013 112.1 200 0.56 重旱1983~1984 86.1 200 0.43 重旱 2013~2014 89.0 200 0.45 重旱1984~1985 83.4 200 0.42 重旱 2014~2015 154.1 200 0.77 轻旱1985~1986 91.7 200 0.46 重旱 2015~2016 130.8 200 0.65 重旱

 

表3 沧州市1956~2016年冬小麦干旱概率统计

  

干旱等级 次数 概率/%不旱 2 3轻旱 9 15重旱 28 47极旱 21 35合计 60 100

3 结果与分析

以沧州市为计算单元,计算1956~2016年(本年10月~次年5月)冬小麦的干旱指标并确定冬小麦干旱等级,结果见表2。根据表2统计分析不同干旱等级所发生的概率,结果见表3。

女性免疫性不孕在临床多见,与本类患者相关的研究多见,而本类患者主要以各类抗体阳性表达为主要表现,导致患者的受精过程受到干扰,导致不孕的发生[1-2]。临床中对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研究多见,其中较多为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指标表达的研究,而生殖道炎症作为本病研究较多的方面,其细致的探究及与疾病的细致关系研究十分匮乏。同时,微量元素作为与机体免疫方面相关的重要方面,对其的研究空间也较大[3]。本研究就女性免疫性不孕与慢性生殖道炎症及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由上述数据资料可知,沧州市年内降水分为一个丰水期(汛期6~9月)和两个枯水期(1~5月、10~12月),而一年当中的这两个枯水期正是冬小麦的生长期,所以60年来沧州市的主要农业作物冬小麦几乎年年发生旱情,而且旱情严重。

冬小麦的旱情从另一个方面说是天然降水量不足或年内分布不均的表现。由于在冬小麦的生长期天然降水量不足,为保证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就必须人工灌溉。由于近年来河流断流、洼淀干涸,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促使人们过度开采地下水甚至深层地下水进行灌溉,因而使得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漏斗群,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4 建议

根据多年调查资料以及农业需水量统计数据得知,在底墒较好以及天然降水(不考虑人为灌溉)情况下,冬小麦各个生长阶段能够较均匀得到200mm降水,就可使得冬小麦不受旱。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降水量见表1。

在机组风场安装过程中,当叶轮连接到主轴后,风轮的重量会造成齿轮箱高速轴向上抬升。为避免风轮安装后风轮重量对齿轮箱输出轴和发电机输入轴对中的影响,要求在风轮吊装后,对齿轮箱输出轴和发电机输入轴进行对中。

(1)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种植结构。相关部门应引入抗旱农业作物种植技术,或引进耐旱经济作物,使作物需水量减少,并使农民经济水平提高;同时要引导、鼓励农民从一年两季种植改为一季种植。

(2)大力发展集水坑塘建设。在各乡镇村寨修复蓄水坑塘等蓄水设施,使得丰水期的降水得到存储,用于枯水期的灌溉、喷洒等用途。

(3)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控制各行业的用水量。通过水位、水量双重考核指标等,给各行业制定严格的用水指标,大力控制用水量。对于节水工作做得好的要积极奖励,对于超过指标的要严厉惩罚,使得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4)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引黄补冀等工程建设,关停地下水井,遏制超采。南水北调工程和引黄补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要大力推进工程建设,使得南水北调水和引来的黄河水不污染、不浪费,合理利用分配到的引水量。要关停辖区内的地下水井,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萌,冯宇鹏,林倩,等.近30年吴桥县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4):482-489.

[2] 王伟伟,于亮,付晶,等.河北滨海平原区小麦主要隐性灾害与防控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13(36):355-361.

[3] 王艳丽,韩彦霞,韩占成.沧州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干旱分析[J].地下水.2009(5):105-106.

[4] 李德,孙有丰,孙义.皖北砂姜黑土地冬小麦生育期尺度干旱指标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7(2):220-231.

[5] 蔡衡,唐宏祥.农业干旱的评估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8):292-293.

 
哈建强,雷德林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