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教育体系演变史视野下的“五七公社”典型工程设计教学 ——以四平大楼的教学和设计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 研究缘起

由戴复东1975-1976年带领同济师生设计、1980年9月建成的四平大楼(图1),不仅是上海市示范性工程,也是当时上海为数不多的12层高层住宅。由于大面积采用现浇薄壁剪力墙(纵横墙厚均为150mm),结构异常坚固。大楼超长的折线形体紧邻东北和东南侧大量居民楼。2005年为建造地铁八号线四平路站拆除四平大楼,因其结构坚固、形体超长、空余场地有限,爆破拆除难度极大。有关大楼爆破拆除的新闻曾轰动一时。

四平大楼超大型集合住宅的整体形象、壮观的体量、先进的住宅设施配备以及底层沿街带有大理石贴面与玻璃橱窗的百货商店、建筑书店,有夹层的理发店,曾经是一代人心中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居住生活美好图式的范本。这样一栋在上海现代建筑史乃至中国现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建筑,却从被爆破拆除的那一刻开始,逐渐淡出了业界的视野和大众的记忆。四平大楼的爆破拆除,可谓是中国现代建筑的重要遗产在高速城市建设浪潮中灰飞烟灭的一个缩影。大楼由同济大学自行设计又自行爆破拆除的命运,时至今日更让人不禁唏嘘。

四平大楼的设计,源于1975年同济“五七公社”建筑学专业结合典型工程进行的设计教学。在梳理与四平大楼设计教学相关的教材和大楼方案图、施工图等信息基础上,本文试图呈现大楼在特定的社会运动与教育革命背景下的教学与设计过程。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以建筑教育的视角理解四平大楼所代表的“新型”设计教学方式,并观照其对于当下建筑设计教学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以建筑历史的视角呈现“文革”时期设计实践的基本状况,并揭示在建筑创作思想、观念备受束缚的时代,技术探索、形式创造和设计组织方式仍然可能获得的成就。

  

图1:戴复东绘制的四平大楼水粉画

二、 四平大楼的设计和教学背景

1.教育革命

1966年,“教育革命”作为“文革”重要的一部分随之展开。“教育革命”旨在打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以改造被认为脱离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1]

教育革命并非“文革”时才被提出。中国1952年以来建立的一套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是借鉴苏联经验、全面引入苏联教育模式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以专业为基础,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建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2]1957年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以及“反右运动”的扩大化,这一教育制度被认为执行了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因此在1957~1960年发动了“教育大革命”。“教育大革命”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将生产劳动列入课程内容。“教育大革命”因“大跃进”的失败很快收场,但教学结合生产的做法,即使在1961~1965年对教学秩序的恢复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中也保留下来,并在“教育革命”中以结合典型产品组织教学的方式出现。这在作为土木建筑单科类新型工科大学试点的同济“五七公社”里,被转化为结合典型工程组织设计教学。

未来,围绕短视频可以开展更多的场景化营销,甚至可以与其他的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在今天这样一个轻量化的内容营销的时代,短视频尤其是原创性短视频是这个轻量化内容营销时代的重要入口,抓住这个人口,就是占据了潮流,就会成为消费者心目当中最热爱的那个品牌。

2.土木建筑单科类新型工科大学试点的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五七公社”是1967年10月,根据将“各行各业办成一个大学校”的“五七”指示,由同济大学、市建二公司、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三结合组建的教育革命试点单位。“五七公社”按照教学、设计、施工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推行由工人、原有教员、设计人员组成的三结合教员队伍,面向工农兵招生。为支持小三线建设,1969年“五七公社”进驻皖南山区进行教学和生产,1971年返回上海。[3]

之后,赵忠尧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地磁研究所等美国的几个加速器及宇宙线实验室做义务工作,为的是能换取一些零件。他节衣缩食,把有限的经费和生活补贴,都用来向工厂定制加速器零件!

“五七公社”设立之初只有房屋建筑(即工民建)专业,后增设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地下建筑专业[4][5]。四平大楼典型工程设计教学的对象为“五七公社”首届招收的31位73级建筑学专业[6][7]工农兵学员。

这一时期,对美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在缅甸犯了和英国一样的错误,触碰了缅甸人的底线。1950年初,部分国民党军败退逃到缅甸北部,侵占缅甸领土,割据一方,严重威胁了缅甸国家安全。他们对外武装袭扰云南,离间中缅关系,让缅甸人更加担心中国的入侵,对内则同叛乱的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合作,试图推翻缅甸政府。美国一方面答应帮助缅甸,进行外交斡旋让台湾撤走国民党军,另一方面又秘密支持、武装入侵缅甸的国民党军,使其势力、威胁反而不断增大。美国在该问题上的两面政策,表里不一的做法,引起缅甸对美国的严重不满和猜忌。1953年3月17日,缅甸通知美国从当年6月30日开始,不再接受美国的援助。

3.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高层住宅建设

(1)“户型”平面的反复推敲

三、四平大楼设计教学课程与相关教材

四平大楼典型工程的设计教学始于1975年4月,也即是1973级建筑学学员第二学年下半学期。通过梳理当时印发的建筑学教材,可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略探究竟。

社交电商的交易模式,主要是通过分享链接进行交易,有的是通过链接直接下单,有的是通过网络朋友圈的口碑相传进行一对一私下交易。这些商品信息一条条的隐藏在各种社交工具的对话框里,公共监管很难深入到私人社交场景里面进行监督管理。因此,造成了一部分假冒伪劣产品通过社交电商销售出去,而有关部门却难以管理的现象。这并不利于社交电商的良性发展。

在保留和丰富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还要开发创新与自然生态结合的,排污小的,贴近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洞庭湖标志的产品,在有季节限制的淡季产品上也开发特色旅游活动,通过打造主题旅游文化品牌吸引游客观光的同时,了解洞庭湖丰富的人文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

1.“五七公社”建筑学专业的教材改革

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学生能力,本文根据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CDIO教育理念,对《岗位技能实训》课程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岗位技能实训》课程是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生学习大部分课程之后的第七学期开设,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学校到工作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该课程不适宜采用偏重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项目开发训练环境,增加实践环节,使其能系统化地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与其她成员合作完成课程实训内容。

2.《住宅建筑设计》(试用稿)

(1)完整的图纸组成与规范的制图

《住宅建筑设计》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住宅的基本组成及住宅标准,让学员对设计任务书中的住宅设计控制指标(如户均建筑面积、户均居住面积、平面利用系数K值、户室比等)和住宅建筑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章末还附有国家建委基本建设委员会1973年制定的全国住宅标准、上海地区1974年住宅建筑标准等。第二、三、四章从住宅的局部功能空间、单体过渡到群体布置,契合了计划经济时代以住宅定型单元为基础的从户、单元、单体到群体的设计逻辑。第六章针对住宅各项指标总结了一系列设计策略。第七章“日照”介绍了棒影图及其计算方法。

第五章“住宅建筑工业化”里介绍的大模板施工与四平大楼设计教学关系最为紧密。“住宅建筑工业化”主要介绍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施工建造方法与设计标准化。该章图例结合地介绍了大模板施工的特点、模板的组合方式、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对住宅设计中单元平面、开间、结构布置、门窗设置等方面的影响,为四平大楼采用大模板工艺的设计教学打下基础。

  

图2:同济“五七公社”教材《住宅建筑设计》封面(1975年3月印发)

  

图3:同济“五七公社”教辅《高层住宅实例汇编》封面(1976年11月印发)

3.《高层住宅实例汇编》

另一本与四平大楼设计教学直接相关的辅导用书为《高层住宅实例汇编》(图3),成书于1976年11月,即四平大楼施工图基本绘制完毕之时。该书收录了11个上海高层住宅实例、9个国内其他城市的高层住宅实例和一些国外高层住宅实例,与四平大楼课程设计方案一起汇编成册。

国内高层住宅实例不仅包含标注了基本尺寸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还介绍了基础形式、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有的实例除住宅面积指标外,甚至还包括土建费用,电梯、水卫照明费用,单方造价与平均每户造价等概算指标。国外高层住宅实例部分,除外廊式高层住宅外,还收录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尚不多见的点式高层住宅,其中,“Y”形平面为四平大楼的两个单体方案所借鉴。

四、以四平大楼为典型工程的教学和设计

1.四平大楼设计作为课程教学

如果从1952年以来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的转型以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这样一个更为宏大的研究视角来看,“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大跃进”提出的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教育大革命”,而且也是对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建立的仿效西方的建筑教育体系的彻底革命。1952年通过院系调整,中国引进苏联高校的专才教育模式,按系设专业,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建立以“专业”为中心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体系。这改变了此前仿效欧美的通才教育模式,逐步建立了一套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制度。正是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建筑学设计教学里以教授的个体研究为核心的“设计工坊”(Studio)或“画室/工作室”(Atelier)的教学组织模式,被教学组和教研室的集体为核心的专业设计课程组织模式所代替。“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大革命”认为1952年以来建立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是修正主义,是指其与资产阶级教育的关联,而无产阶级的教育应更多从工人、农民的生产劳动中学习“实践知识”。“教育大革命”实质是以“实践知识”取代“理论知识”(或者说书本知识)的地位,让生产劳动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并未对苏联模式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变革,“理论知识”依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依然是教学主体。

《房屋建筑工程基本知识》(1973年)前言指出典型工程往往是综合性的,它的总体或者局部是建筑学专业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以四平大楼典型工程的设计教学为例,其典型性一方面来自这个高层住宅实际项目综合了本文第3节所分析的教材和课程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与项目本身的全面性和示范性有关。

当时的住宅建筑提倡标准化设计,其基本设计流程是在核实居住对象对户型、户室比等要求基础上,根据基地情况,尽可能选用当地现有的住宅定型单元图纸进行单元组合及总体布置。只有在当地尚未编制住宅建筑标准和定型图纸,或因居住对象有特殊要求时,才通过调查研究并参照其他地区标准制订各项指标,经主管单位批准后,可以进行从住宅单元到整体的组合设计。事实上,当时上海已编制职工住宅建筑标准,也有与之适配的住宅定型单元。四平大楼的特殊性在于其任务书规定的住宅设计控制指标(户室比、面积指标)远高于当时的上海市职工住宅建筑标准。因此,以四平大楼为典型工程进行住宅设计教学,能够让学员在调研、指标、户型、单元到总体的所有设计环节得到全面锻炼。四平大楼还是当时上海的示范性工程,高层住宅采用大模板施工对建筑平面、开间、结构布置、门窗设置等方面设计的影响和经验也将得到推广。

(2)三结合的教员配置

从四平大楼建筑和结构施工图中整理出来的参与设计教学的同济教员,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土木结构等教研室(组)。这种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多教研室(组)结合的教员配置不仅使四平大楼设计能够落地,也推动了教育与工程实践的对接。

有1973级工农兵学员签名的最后一张施工图的绘制时间为1976年12月,这之前在图纸上签名的同济教员主要有阮仪三、戴复东、罗炳发(建筑构造教研组、建筑设计教研室)、傅信祁(建筑设计教研室)、王良振(建筑构造教研组)、黄钟琏(建筑制图教研室)、朱谋隆(建筑构造教研组、建筑设计教研室)等。在工程前期的高层住宅部分,阮仪三为工程负责人,戴复东主要以校对及部分图纸的绘图、设计人员的身份出现,几乎每一张建筑施工图甚至部分结构施工图中都有戴复东的签名。学员的签名通常是“设计:建筑学73班”“绘图:学员姓名”,戴复东承担了这些学员所绘图纸的绝大部分的校对工作。学员的绘图和设计是对施工图的学习,校对者承担检查学生图纸的工作,也正是在这个学生绘制、教员校对、学生修改的过程中,完成了施工图的教与学。在施工图修改通知中,修改意见的绘图、设计均由戴复东签名。由此可见,戴复东深度介入了从设计、施工图绘制到建造整个过程,是四平大楼最主要的建筑师。工程后期的商店施工图中,戴复东才以工程负责人的身份出现。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中,利用自身积累的自有资金占比48.40%,通过银行贷款筹资占比38.89%,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进行融资仅占2.39%,其他方式不足13%。不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仍然非常依赖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

在结构施工图部分,罗炳发、黄钟琏、尤祥祯、程世银、刘宗元(同济建筑设计院)等较多出现在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设计栏,且都曾出现在校对人员签名栏。尤祥祯为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也在上部结构设计说明的绘图设计栏签名,可见其为主要的结构设计人员之一。从“五七公社”实行由工人、原有教员、设计人员组成三结合教员队伍来看,市建二公司工人应该也参与了教学和设计,但工人不会绘制施工图,他们的工作无法在施工图里体现出来。

(3)面向实际的设计任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书已规定了建筑的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基础不打桩是基于上海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大模板施工与当时在住宅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行设计标准化与墙体改革相关。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技术因工艺简单、抗震性能好、工期较短、装饰湿作业少,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大力推广。自1974年沈阳建成中国第一幢大模板施工的建筑后,上海也开始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建造住宅,并发展出“一模三板”的做法[12]。四平大楼正是上海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探索中的早期代表。

“基地:在上海市东北角杨浦区,位于道路转角处,西北面临四平路,西南面临大连路,东南及东北原有三、四层工人住宅。基地长约85m,宽约55m。

居住对象:为工人和职工服务。

面积指标:大楼12层,三百户,居住部分建筑面积15000m2,平均每户建筑面积50m2。商店占居住面积十分之一左右,约1500m2

户室比:1½户为主,每户居住面积为22~23m2,部分二室户;每户居住面积为28~30m2;或2½室户,每户居住面积为33~35m2

K值:希望控制在52%。

其他:独门独户,独用厨房、厕所,每户有壁橱,每户尽可能有小浴缸、阳台。大小房间互不穿越。基础不打桩。用大模板施工。”[9]

在1973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制定的对修订职工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几项意见中,规定了职工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面积定额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18~21m2,楼房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34~37m2。1974年的上海市职工住宅建筑标准规定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34.61m2,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19.54m2

  

图4:《住宅建筑设计》教材中的沈阳钢模板住宅配图

1½户俗称一室半户,通常指一个房间加上一个不足6m2过道厅的户型,隔断后可作一个小卧室使用。这种户型是为了解决分室要求,在一室户的居住标准上提出的。从当时上海市职工住宅建筑标准中的户室比可以看到,一室户占29.70%,一室半户为51.51%,二室户为16.36%,二室半户为2.43% 。[10]任务书中规定的以1½户为主,正是基于当时城市职工住宅建设的现实需求和住宅建筑标准所提出。

在四平大楼最后的实施方案中,由于户型单元平面的调整,户室比由原来任务书中规定的一室半户为主变为二室半户为主。一室户仅占8%(24户),一室半户39%(117户),二室半户53%(159户)。标准层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46.95m2,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24.57m2,平面利用系数K(居住面积/建筑面积)为52.33%[11]。由此来看,无论是户室比还是平均每户住宅面积和建筑面积,四平大楼的标准远高于当时的职工、宿舍住宅建筑类型的国家标准和上海地方标准。这与当年四平大楼住户多为单位干部,以及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早期高层住宅建筑和上海市示范性项目有关。

在《高层住宅实例汇编》中记载了四平大楼的设计任务要求:

正是这样的任务书设定,使得四平大楼典型工程设计教学从一开始就面向具体的功能需求、场地因素、建造技术和住宅建筑标准,面向实际。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于ICT的成人参与学习本质是有效使用ICT,是人们发展与ICT的关系以及能够获得有用的教育资源。在思考ICT对成人参与学习的价值时,既不能以“技术决定论”为导向过分夸大ICT技术在教育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亦不可以“社会决定论”为导向仅赋予ICT为中性技术工具的内涵,而误解其所涵盖的社会文化特性[17]。因此,如何面对使用ICT过程中所产生的来自心理、教育、社会等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障碍,学习个体、教育机构、决策组织乃至关联企业的应对之策,均至关重要。

“丫头的话,你也当真计较?老刀经常这样哄我们娘仨开心呢。有时,他真的藏半块饼或一块糖,等到丫头过生日什么的才拿出来。”停半晌,向阳花见田志芳没了怒气,轻轻问:“你今天都看到那些人了,还有比杨连长更合适的吗?”

(4)注重调查的设计研究

以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和设计,调研工作非常重要;也正因为实际项目在设计教学中展开,较长的课程设计周期使得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成为可能。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建成实例和资料,大部分选自当时上海的普通职工住房以及其他城市里的代表性住宅。在沈阳的中国首例大模板试点住宅(1974年)也被收录书中。教材不但登出这个住宅带尺寸标注的单元平面,还给出了大模板布置图、选用模板类型与模板拼装简图(图4)。这些建成实例和资料都需要基于调查进行设计研究并绘制图示。

对设计项目本身的调研,包括调研场地和调查核实设计任务书要求。场地调研主要包括了解基地周围环境、道路出入情况、上下水情况等。调查核实设计任务书要求,需调查预制构件厂、施工单位情况,了解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等。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艺术教授丹尼尔·M·曼德尔洛维兹曾经说过:“素描,是指用色彩和线条把现实中的或想象中的物体形象描绘在纸或其它底子上。”这段话或许有些片面,但它却反映了线条在素描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线”作为素描的表现形式的一种,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硬软、起伏的节奏体现了艺术品自身的情感和内涵。我们能从众多画家的作品中体会到千姿百态素描线条之美。

在设计课程前期,教师和学员对上海高层住宅及普通工房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剖析本地区原有住宅设计,提出初步方案设想。可以推断,作为该课程内容资料汇编的《高层住宅建筑实例》收录的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11栋上海高层住宅实例,是教师和学员实地调研案例的精选。这些高层住宅实例均位于临街拐角处,与四平大楼非常相似,且以外廊式居多。其中,还不乏以大模板施工工艺建造的案例,如大连西路高层住宅、陆家宅高层住宅。

(5)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全过程教学

四平大楼典型工程设计教学既包括方案设计,也包括施工图绘制。73级建筑学学员与教员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共进行了四轮方案设计。他们首先对1½室户户型做了5种方案,在讨论与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其中一个户型平面,并进一步完善为单元平面方案,最终提出单体平面方案。

在施工图绘制阶段,学员和教员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设计院中师傅带徒弟的关系。从施工图图签中可以看到,31位学员以单独或两人一组的方式参与施工图的绘制。在建筑施工图部分,戴复东和朱谋隆、王良振等校对者,作为负责该项目主要的教学和设计老师,通过校对图纸的方式,指导学生的设计和制图。

  

图5:户型方案1~5号

2.从户型、单元到单体:方案设计与教学

“文革”时期,上海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需新建大量居住建筑以适应工业城市的发展。1970年代的上海住宅多为五六层,为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允许适当建造一些高层住宅。为数不多的新建高层住宅有华盛路高层住宅、漕溪北路高层住宅、大连西路高层住宅、陆家宅高层住宅,等等。1975年伊始,上海在高层住宅建造中引入大模板施工工艺并试点探索,四平大楼正是运用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的早期高层住宅实例。

5种一室半户户型平面,格局类似(图5),即力求户或户与户的组合能形成一个四周规整、适于重复排列的基本单元。在户型平面方案阶段,就已结合大模板施工方法和工房住宅的平面特征,区分了户型平面中承重墙与非承重墙,形成了纵横剪力墙的整体结构,并让承重墙的位置尽可能上下左右对齐。师生们对这5个方案进行了反复比较,综合考虑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多安排住户、每户面阔最小、设备管线最省、结构简单、大模板施工方便等因素,最终选定4号方案。

对于同样在3个开间内安排两户的2、4、5号户型平面方案来说,4号方案在总开间宽度上小于其他两个方案,平面外形也更为方正,在相同长度内进行户型重复排列时能容纳更多户数;同时能减少模板构件类型,对大模板住宅试点探索更为有利。此外,5号方案开间均为3.3m的做法虽能减少大模板构件类型,但其厨房、厕所的布置方式在户型重复拼接时不如4号方案节约管线。3号和4号方案在两户总开间宽度上是相同的,但4号方案比3号有更多居室争取到有利的日照朝向。3号方案的户内走道较长,异形的大居室空间不利于家具布置。1号方案虽然相较4号方案开间更小,但有户内走道狭长、厕所通风不良、次卧过于狭长的缺点。

由图5(a)可见,C/C-SiC的微观结构均匀,SiC连续相填充在孔隙中,残余Si存在于SiC相的中间区域,说明C元素的扩散系数不够而使C没有足够的时间扩散到孔隙中间区域与Si反应,而碳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有关。Hon等[15]提供了 14C 在β-SiC中的扩散系数公式:

(2)交通组织与“单元”平面

户型平面确定后,师生们结合楼梯、走道的布置提出了几十个住宅单元方案,并对这些住宅单元的特点及优劣势进行讨论。这些方案可大致分为长外廊、短外廊、内廊、单元式等。长外廊的特点是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能充分发挥电梯作用,在电梯修理及非高峰时,电梯可调节使用;存在视线与声音干扰的缺点。短外廊能解决住户间干扰大的缺点,但在发挥电梯作用上不如长外廊。内廊式可解决体型单薄的缺点,且可安排较多住户,但会出现大量朝北房间,日照通风较差,住户间干扰也大。单元式集中了内廊的优点,并解决了相互间的干扰,但由于每个单元都需要电梯,造价高。最后,通过调查分析上海现有高层住宅使用情况,综合考虑造价、施工等因素,决定采用外廊方式,并据此提出7个单体方案。

(3)多方向尝试:7个单体方案的比较

7个单体方案(图6)的共同点是力图让每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主体面朝东南,减少对周边住宅的影响;在总体布局上,沿街道转角布置商店,尽可能增加户数,各方案的户数均超过300。

“五七公社”建筑学教材大部分在73级学员结束四平大楼设计课“五七公社”的教材改革力图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划分,将三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分解、重组在新教材里。如同时为房屋建筑、建筑学专业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基本知识》(1973年版)是学员在参加第一个典型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时学习的一门课程。该教材根据实际需求和新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典型工程的施工情况,抽取了旧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测量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里相关知识加以重组[8]

多数学员做了1号方案,优点是住户都有朝东南和西南的房间,大楼与道路转角关系较好,但对东北侧原有多层住宅的日照有影响,大楼转角处通风稍差;2、3号方案试图避免1号方案的缺点,连续体量在转角处断开以避免通风不利。3号方案取消了基地东北方向的纵向体量,避免对原多层住宅的日照影响,这也使得损失的住宅建筑面积必须通过尽量拉长基地西南方向的“L”形体量来弥补。同时,两段非连续体量的布置无法充分利用电梯设备,平面利用系数K值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5号方案为方便布置商店,将大楼主体放在基地东面,形成整体上更为均衡的平面布局。这种平面布局的优点是只需将一台规格合适的固定式塔吊起重机布置在内院中心位置,其起重臂的工作半径就可有效覆盖整个建筑;缺点是内院开口朝向西北方向,越靠近建筑交接部位的户型通风越差。6、7号方案都是让大楼更多地争取好朝向的尝试,但与周围环境之间皆不够协调。

(4)变化与调整:最终方案的形成

三结合评审方案会议对这7个方案进行了比较。综合考虑基地条件、住户使用及施工情况等,会议向领导推荐了1、3号和5号方案。后经市工交组决定,总体上以1号方案为基础,吸收3号方案优点进行综合。

若将1、3号方案与最终方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整体布局与外部形态两个方面的变化和调整。就整体布局而言,变化和调整主要体现在最终方案在延续1号方案整体格局基础上,吸收了3号方案商店和高层住宅相互独立的做法(图7、图8)。这样的调整,同时带来施工、空间使用上的两大好处:一则免去商店和住宅主体第三段交接部位的防水构造处理;二则使住宅和商店附属功能空间的流线互不交叉,西南侧“L”形体量2.8m层高的底层空间作为商店仓储使用,规避了仓储与层高较高的商店部分在空间利用上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者对高层部分后退街道距离的控制,与行人在两侧人行道上视线所及的住宅立面范围有关,这可在《高层住宅实例汇编》中收录的实施方案剖面图看出(图9)。另外,在7个单体方案及最终方案的透视图表达中,视点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建筑成斜对角西侧的位置,视平线基本在行人的高度(图10)。

  

图6:单体设计方案1~7号

  

图7:总平面图

  

图8:标准层平面图

  

图9:剖面图

实施方案的户型平面也发生了变化。户型单元的基本尺寸与剪力墙的布置方式并没有改变,只是将原方案中两户的厨卫空间集中移挪至靠外廊的原面宽2.4m、进深3.6m的卧室空间,通过压缩厨卫空间的面积,在原户型单元平面尺寸和基本空间划分不变的情况下释放出一个卧室空间。原来由两个一室半户拼合的一个基本户型单元变成了由1个一室半户和1个二室半户组成的基本户型单元,满足了更多住户分室的需求(图11)。

  

图10:工农学兵绘制的四号单体方案水彩渲染效果图

  

图11:四平大楼实施方案户型单元平面图

3.规范、综合与创新:教学设计施工三结合的施工图

四平大楼设计教学通过施工图绘制,让学员介入设计的深化和落实;同时,施工图的设计变更必须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调整设计,体现了教学、设计和施工的三结合。

与四平大楼设计教学直接相关的教材是1975年3月印发的《住宅建筑设计》(试用稿)(图2)。作为首届建筑学试点班,1973级建筑学学员所用教材基本上根据课程实际需要临时编写。《住宅建筑设计》所选住宅多是城市住宅建设中量大面广的职工住房,体现了教材编写面向实际、需要用到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编写原则。

从建筑、结构施工图来看,图纸组成非常完整。在建筑部分,除了常规的图纸目录、设计说明书、总平面、门窗表,平立剖面、房间详图、节点大样,设计变更等,还包括各类细部的特殊做法。整套建筑施工图纸87张(住宅部分72张、商店部分15张),结构施工图纸76张。

整套施工图图纸的绘制非常细致和规范。以建筑设计说明书为例,绘制者对设计依据、制图符号、设计标高,基础和上部结构采用的结构概况、建造标准、用料、施工方式,建筑的墙面、地面、楼面、门窗做法,装修设置,防腐、油漆、五金、排水等方面的统一做法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说明。作为“五七公社”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的重要革新,规范的施工图绘制意味着教学对设计作为工程实践的有效回应。

(2)专业知识的综合:参与其他工种施工图绘制

在施工图里,建筑学专业的学员参与了其他工种的图纸绘制,体现了建筑学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综合。在高层住宅的结构施工图里,周常春、李玉华、盛佳、刘家际、吴银华、徐春娣、范太珍参与绘制了7张图纸。其中,4张图纸是楼梯和电梯的平面、剖面及配筋图,1张图纸为卡口板布置图[13],还有两张是结构施工图中比较重要的标准层、屋面层结构平面图[14]。在这7张结构施工图里,校对者为结构专业教员刘宗元、罗炳发和程世银。建筑学专业学员参与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实际上是跟着结构专业教员学习结构知识并力所能及地绘制部分结构图纸。

戴复东作为建筑学教员,参与了高层住宅近20张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设计以及4张结构设计变更的图纸绘制。这20张结构施工图主要是剪力墙的留孔配筋详图、隔墙的留孔配筋详图以及门窗洞口附加钢筋详图,反映了墙体与建筑专业需要设计考虑的门窗洞口的关系,体现了建筑与结构两个主要工种的密切配合。在这些结构施工图里,戴复东在“绘图设计”一栏里程世银之后签名,也说明结构设计主要由结构老师完成,戴复东主要是绘制结构图纸。建筑学师生介入四平大楼其他工种的图纸绘制,实际上也是在施工图中学习和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运用。

(3)设计变更:主动结合大模板施工的创新外墙工艺

这套施工图里的设计变更(修改通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大楼在实际建造时出于施工的可行或出于设计的深入考虑后对原设计进行局部的调整修改。例如,在建筑中段(第三段)最北端每层的一室半户型的厕所里,最初设有开向沉降缝的塑料百叶高窗(图12),并在沉降缝出屋顶处设计了特殊的构造排气、防灌风和防雨(图13)。后来可能是考虑到沉降缝宽度较窄,不能达到良好的排风效果,故将此处各层的排风高窗取消。其次是由于住宅建设管理政策的变化带来的结构、立面以及节点构造的更改。例如,外廊需在住宅已建四层时加封窗户,以及由于工程建设中预制构件加工厂的变更或构件生产本身的不合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带来的施工图的变更。

在这些变更中,值得关注的是设计主动配合大模板施工而导致的从整体、立面到细部的调整和更改。例如,在原设计中住宅底层层高为3m,但为了方便大模板施工,利用现有钢材大模板构件的规格构件一次快速浇筑完成,故将底层层高由3m改为2.8m,与上部11层层高相同。因此,设备层由原来的2.3m调整为2.5m,从而带来底层标高、楼梯踏步数等方面的变化。

更值得称道的是,建筑师基于大模板施工工艺和混凝土的材料特点,在高层住宅沿四平路和大连路的4段转角片墙和女儿墙部位,创造性地采用了一次现浇而成的凹凸大模板墙面新工艺。这是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更是设计对施工工艺的主动介入和创新。戴复东在访谈录中提到,原设计的外墙面脱模后呈现水泥本色,有人担心这样太“寒酸”。大模板拆掉后,墙面很光滑,在光滑的墙面上再贴其他材料比较困难,需要把墙面拉毛才能贴,但这样做就没有意思了。一次浇成再拉毛,拉毛有深浅,质量就会有问题;如果把墙浇得厚些,材料又浪费了,还费时费工,与采用大模板浇筑墙体的初衷背道而驰。[15]于是,戴复东设想让模板本身形成一种肌理形状,浇好的墙呈现这种肌理。他提出在钢模板上贴置成排的角钢,使模板有凹凹凸凸的沟槽,这一做法为施工单位所采纳。

从四平大楼施工图修改通知中,可以看到该凹凸墙体的表面肌理和尺寸。从凹凸形状来看,外墙面凹凸的肌理除了在墙面拐角处使用直角角钢外,其他部位采用了大量的异型角钢(成钝角)贴合在一起。为了配合这种凹凸变化的立面肌理处理,楼梯间的立面、楼梯间窗口的位置、窗框的宽度进行了调整。例如,原施工图中这些楼梯间墙面上的窗框为45mm宽,但在设计者在修改通知中写到,“楼梯间窗框宽窄相同,均为50mm宽。丁墙上门窗M也做白边框。甲、乙、丙、丁墙上窗框地位应与凹凸条地位形成有机联系,如有必要与可能时在平面上地位,可做微小调整。”[16](图14)。在这里设计者不仅考虑了窗框的宽度、颜色在凹凸墙面上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关注在实际施工中不同型号、宽度大小的窗户在凹凸墙面之间位置及其与墙面的交接关系。

  

图12:一室半户型的厕所面向沉降缝所开高窗图

  

图13:沉降缝出屋面的节点详图

  

图14:戴复东绘制的凹凸大模板墙面与楼梯间窗框的修改通知

五、 结语

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是“教育革命”中作为土木建筑单科类新型社会主义工科大学试点的同济“五七公社”所实验的“新型”教学方法,为“五七公社”所有课程采用并被推广至全国。

(2018理数18,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以DF为折痕把△DFC折起,使点C到达点P的位置,且PF⊥BF.

(1)四平大楼作为典型工程的典型性

从“五七公社”的建筑学教育来看,“教育革命”针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变革。课程体系上,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划分,结合典型项目的类型和性质,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内容分解、重组在典型工程教学的新课程里,并通过课程教学来编写和修订新教材。课程内容上,生产劳动不仅成为第一学年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被系统地结合进第二、三学年的典型工程设计教学里。教学主体上,工人、原有教员和设计院设计师的三结合队伍里,工人的教学地位最高,教师成为被领导的对象。对于建筑设计教学而言,从教授个体为核心的“设计工坊”或“画室/工作室”设计教学组织模式,到教学组和教研室的集体为核心的专业设计课程组织模式,再到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教师、设计师三结合为核心的“典型工程”设计教学组织模式,“教育革命”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减少了理论知识的分量,而且也贬低了教师的教学地位和知识分子的基本尊严。由此,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颠覆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价值建构的建筑学” [17]

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史而言,四平大楼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四平大楼不仅是中国建筑学“教育革命”试点中“典型工程”教学的样板(另一个重要的典型工程为同期进行的黄浦体育馆),而且在人员、内容、流程中体现了独特的设计组织方式,还在技术探索和形式创造上取得成就:四平大楼的薄壁纵横剪力墙承重结构代表了1970年代高层住宅的结构探索,其后已较少被采用;作为示范性工程,探索了大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主动结合大模板施工工艺,创造了一次现浇的凹凸外墙新工艺,并转化为立面设计的形式要素。此外,四平大楼作为超大型高层集合住宅,成为社会主义居住生活美好图式的物质载体而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乌托邦的象征意义。这样一个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学科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的“文革”时期代表性建筑,却被爆破拆除,实为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莫大的悲哀。

对于今天的建筑教育而言,以四平大楼为代表的典型工程教学仍然有一定借鉴意义。一方面,典型工程教学是一套系统的教学变革,教员配备、教学计划、教材编制、教学模式和方法等,都根据典型工程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用性、专业综合性的改造,其背后是一套关乎建筑教育的整体设想。这对于当今建筑教育改革过于强调明星建筑师和教师的设计工作坊的影响效应,缺乏设计工作坊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基础课程的系统支撑,无疑是有启发的。另一方面,典型工程设计教学整合经济、技术、施工条件、材料和构件供应等环节,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全过程教学,对于当前建筑院校对设计概念、理念的片面倚重是一种纠偏。

有一天你在路上被人很用力地撞了一下,挺疼的。你会怎样做?如果按照教育孩子的“被欺负就打回去”原则,看都不看二话不说打过去么?

在十年暴风骤雨的社会运动和建筑教育的停滞期,资深教授多失去教学和设计的机会,戴复东作为年轻的教员幸运地继续着专业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他教学和设计兼长并负责过结合实际项目的教学经历有关。“大跃进”时期,戴复东曾负责了结合实际、生产和人民群众的三结合设计教学——用于传统地方戏剧表演的上海某剧场设计。该剧场作为实际项目的设计教学,是典型工程设计教学的雏形和预演。

戴复东在四平大楼设计教学里投入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是通常意义上的设计课程无法比拟的。在此课程里,戴复东带领师生调研了上海的高层住宅实例并绘制大量图示,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住宅案例的基本信息,编写了与课程直接相关的教材和教辅;在方案设计阶段,他采用师从杨廷宝时学来的重草图设计的多方案比较教学方法;在施工图设计教学中,他亲自绘制了多张建施图和部分结施图,校对了绝大部分学员绘制的建筑施工图;在施工中,他亲自处理工地问题,设计变更图纸的绘图和设计基本上由他完成。戴复东这一时期对设计实践的全力投入,让他在改革开放后以出色的工程项目设计能力获得诸多良机。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个人仍然有可能逆流而上,这也是戴复东对专业的坚守给我们的启示。

(谨以此文纪念戴复东先生。感谢华霞虹、钱锋、俞蕴洁老师对研究提供的建议和帮助)

注释

[1]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中共中央党校,1997.

[2]陈兴明, 中国大学“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章华明.“文革”重灾之校(1966.5~1976.10)[EB/OL].https://gtjuh.tongji.edu.cn/70/87/c4279a28807/page.htm,2018-07-16.

[4]1967年10月,同济大学建筑、建工、建材3个系80余名师生与市建二公司工人、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人员组成了“三结合”办学的教育革命试点,名为“五七公社”。“五七公社”设立之初只有房屋建筑专业,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先后被划入“五七公社”。房屋建筑专业1969年招收28名学员作为试点,恢复统一招生后,1970~1976年共招生6届(1971年停招)。建筑学专业1973~1976年招生。城市规划专业1974~1976年招生。所有专业学制为三年。1976年“五七公社”被撤销。

[5]杨东援编.同济大学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97.

[6]1973级建筑学专业工农兵学员1973年入学、1976年毕业,包括于安娜、马革新、刘泽斌、刘家际、许新峰、冯建华、杜庆敏、张庆余、张华章、杨海峰、陈忠华、陈整风、李山林、李玉华、李延龄、李作仁、李茂海、吴银华、周常春、范太珍、金正平、施同、徐秀娣、徐春娣、黄兆坤、盛佳、梁国兴、舒薇蔷、韩建新、窦实业、冯忠,共计31人。

[7]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103-104.

[8]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房屋建筑工程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1-2.

[9]同济大学“五七公社”.高层住宅实例汇编[M].未出版, 1976.

[10]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建筑学专业住宅建筑编写小组.住宅建筑设计[M].未出版,1975:15-19.

[11]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高层住宅设计标准小组”.上海市高层住宅图集[M].上海: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1983:75-76 .

[12]“一模三板”又称“内浇外挂”,由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内墙(一模),预制外墙挂板、预制内墙隔断板、预制楼板(三板)组成。

[13]刘家际(签名栏:设计绘图)绘制底层楼面卡口板布置图。

[14]吴银华(签名栏:绘图,建筑学73班设计)绘制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徐春娣(签名栏:绘图,建筑学73班设计)绘制屋面层结构平面图。

[15]柴育筑编.建筑院士访谈录——戴复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47-149.

[16]参见四平大楼1977年5月7日图号为楼建修施、图别为6号的修改通知。

[17]华霞虹.高校设计院与建筑学的教育革命——以1958至1965年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组织与实践为例[J].时代建筑, 2018(05):22.

图片来源

图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部.建筑画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198.

图2、图4:“五七公社”教材《住宅建筑设计》封面页、目录页、第60页。

图3、图6、图9:“五七公社”教辅《高层住宅实例汇编》封面页、目录页、第2页、13-26页、第21、12页。

图5:由董斯静根据《高层住宅实例汇编》第3页户型方案重新绘制。

图7、图8、图11~图13:由董斯静根据四平大楼施工图重新绘制。

图10: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建筑绘画基本知识》编写组编.建筑绘画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133.

图14:四平大楼施工图。

 
彭怒,董斯静
《建筑师》 2018年第06期
《建筑师》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