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2020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建成全国最大古树基因库

更新时间:2009-03-28

京津冀三地现存古树名木15万余株。2016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发起的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京津冀古树基因库建设正式启动,截至当年底,该中心共计繁殖8科10属51株古树的3688个‘克隆后代’,目前,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十年磨剑 成果丰硕

  

组培繁殖古桧柏

  

潭柘寺帝王树育苗

走进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内,正在进行喷灌的草坪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倍感鲜活,丰富多样的绿色植物配上扑鼻而来浓浓的花香,让你丝毫不会感觉到这里是严谨的科研场所。走进院所深处,错落有致的大棚内外,科研工作人员正埋头对枝条进行扦插、嫁接.....认真测量着手中每一棵树的胸径、株高等各项数据,“陌生人的到访”丝毫没有打乱他们手头的工作。

只见科研大棚内一个个“小身躯”组团矗立在花盆内,一盆又一盆的小花盆被贴上五颜六色的标签:中山公园辽柏、昌平关沟大神木、海淀李自成拴马树、平泉九龙蟠杨、邯郸天下第一槐……无性繁殖成功的古树‘后代’身负使命,正承载着历史文化茁壮成长。

据了解,古树随着树龄的逐年增高和生长环境的变化,其长势开始衰弱,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每年都有5%左右古树的长势逐渐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直接造成了珍贵历史、文化以及古树名木遗传资源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京津冀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

2009年,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北京重点古树名木繁殖技术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整套保证古树纯正“血统”的繁殖技术,繁殖出帝王树、配王树等古树名木的无性后代100株,并建立了古树基因活体资源保存圃,部分繁殖成功的古树后代高达6米,培育成熟的古树苗多次无偿捐献给母本所在园区,在“老地方”孕育新景观。

京津冀三地历史文化厚重,古树名木众多,三地古树名木总数可达15余万株之多,因此,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发起的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并围绕古树相继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古树保护、古树考察、树龄测定、空洞检测、种质采集、基因活体保存、基因库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三地古树保护工作。

迁地保护 实现资源共享

在活体资源保存圃基础上,2017年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繁殖8科10属51株古树的3688个后代。生态融媒记者见到的科研人员手中的一个个小植株正是这三千六百八十八分之一,科研人员通过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克隆保存与母体基因完全一致的活体植株,进而起到保护珍贵名木、救治濒危树种的目的。

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的参展商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9万多名观众遍布100个国家和地区,是同类展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盛会。Christian Pfeiffer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将向全球专业观众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应用和理念,来讲述如何塑造木材行业的未来。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是创新成果的第一展示平台,它涵盖数字化、自动化、物联网平台及协作系统,展览规模无与伦比。从林业技术、家具门窗制造到工具系统和表面处理技术,观众将领略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展会将为观众带来家具生产设备、工业4.0物联网 平台的现场演示,以及覆盖木工行业各领域的研究项目与交流活动。”

我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美丽的眼睛,是她五官中长得最好看的。我在她的右眼角处看到了一处伤疤,有一厘米长,到达鼻梁上部,我想那曾经是条很深的伤痕,即使过去很久,还有这样清晰可见的印记。

2017年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京津冀三地古树考察和基因保存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对古树的现场考察,做出树势评价,进而根据不同树势及生长情况讨论出古树保护技术,并相应采取古树基因活体保存。

据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永格介绍,古树繁育成活率取决于树种及母本健康状况。为提高繁育成活率,树种嫁接时,砧木的选择应首先考虑同类树种,并选择适宜的繁殖时间。古树枝条采集前先进行树势评估,并制定“一树一采集”和“一树一繁殖”方案,树势弱的母株尽量少采集枝条,采回后立即繁殖或合理保存。为避免对衰弱古树造成二次伤害,有些古树树枝非人为原因折断掉落后,由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留取保存,送往古树保护与研究中心进行“救护繁育”。

无性繁殖 保证纯正血统

在此基础上,交流共享实现了三地资源利用最大化。2017年3月,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将繁殖成活的10种共计30株重点古树名木后代交与河北省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进行异地保存,实现了京津冀古树基因迁地保护和资源共享。同年5月,京津冀古树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等单位的21名行业专家成为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专家委员会相互借鉴三地在古树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实现人才、技术、信息共享。

培肥技术能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改善种植条件,优化农作物的生长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及有机物质,促进其健康生长。培肥技术的使用,需先充分了解种植土地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然后将有机农作物种植在利于其生长的土地中,要求具备较强的平衡能力,科学规划种植土地,以保证土地肥力的持久性。在施肥过程中,要调节好土地的酸碱度,确保土壤成分均衡,适宜农作物生长,达到保护并持续使用土壤的目的。

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以及树体空洞检测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树体拦腰折断,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古树树龄及古树空洞检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巢阳借助应力波二维成像仪,对各大名胜古迹的珍贵名木进行了树体空洞检测,并出具具有科学指导价值的检测报告。依据检测结果,可以对发现“隐疾”的古树加以保护。

古树基因活体保存的方法同其它植物相同,可通过实生播种、嫁接、扦插、组培、根蘖分株等方法实现。实生繁殖即种子繁殖,又称有性繁殖。根蘖分株,通俗理解就是将植株根部滋生部分单独剥离出来,以用作活体单株。但由于实生繁殖后代遗传变异大,而古树根系轻易不会让挖掘;即使基部有根蘖苗,出于对母株的保护,也不会采用根蘖分株办法繁殖。因此,为保证繁殖出与古树遗传性状完全一致的后代,实际中常用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无性繁殖方法进行古树基因的活体保存。

比如,银杏可春季合接、切接,夏季嵌芽接;国槐春季插皮接、合接;黄栌春季合接;玉兰夏季嵌芽接。中山辽柏(侧柏)已有千年树龄,生根率最高可达60%;而其它研究最高生根率为24%;1500年古桧柏最高生根率可达28.6%。大量尝试腹接、插皮接、合接、切接、芽接(短枝接)、劈接等不同嫁接方法,古树繁殖成活率大大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千次的摸索实践换来“开花结果”。科研人员陆续发现了银杏、国槐、黄栌、玉兰、楸树、青檀等古树适宜的繁殖技术方法,尝试并总结出侧柏、油松、白皮松等常绿针叶树种无性繁殖技术。

2017年10月2日, 比利时向欧盟委员会通告全面禁止塑料微珠用于消费品中的草案,通告中指出将自愿淘汰所有消费品中的微塑料,其“部门禁令”最初将适用于化妆品和牙膏,以及后来的清洁和保养产品、粘合剂和胶粘剂[14]。目标是到2019年实行在所有一次性化妆品和牙膏中使用塑料微珠的“全面禁令”。该计划草案得到了联邦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等的赞同。

繁殖成活后的古树苗处于成长稳定期后,通常会被移植到室外古树基因保存圃,以适应真正的大自然生境。

为了对长沙雷电灾害作出风险区划,首先,计算各区具体的区划评价指标值。即根据闪电定位资料,计算9个区县年平均地闪密度;根据雷电灾害统计资料,以9个区县为基本分析单元,统计各区的雷击事件,计算出各区雷击灾害频度;根据因雷击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统计资料和行政面积资料,以9个区县为基本分析单元,计算出各区县的经济易损模数和生命易损模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目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在原有古树基因保存圃基础上,扩大古树资源圃面积,并进行分区规划,分别在北京、河北省石家庄建立了京津冀古树基因库—北京繁育基地、河北繁育基地,以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大规模古树基因繁殖。王永格介绍,未来3年内,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计划在三地选取100株具有特别生物、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无性繁殖研究,每株保存后代单株30株以上,到2020年建成我国最大的古树基因库。

毋庸置疑,古树苍劲古雅,姿态奇特,是见证和传承华夏文明的绿色文物和植物活化石,是自然界与前人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古树保护与研究工作将提升古树的观赏价值、科研价值和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将在今后创造出无限潜能。

 
张颖
《绿化与生活》 2018年第05期
《绿化与生活》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