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析田中一光设计中的民族情怀

更新时间:2009-03-28

曾经在东京举办的世界设计会议和奥运会使得日本设计崭露头角,并确立了一定的国际地位。无论是日本的平面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又呈现出独特的东方风情。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平面设计师中的杰出代表,并不是跟着迅猛发展的现代工业随波逐流而一味地弃旧图新,他的作品无一不体现出其深谙日本传统的功力,折射出其对于现代设计和本土文化的掌控能力。

深受大众欢迎的日本现代设计,大多都是去繁从简。这种独特的艺术气质使设计简洁而纯粹,抛开繁复与喧哗,体现了日本民族所追求的“空”和“无”。在《设计的觉醒》一书中,田中一光谈到,和欧洲的贵族文化不同,日本的文化是庶民的文化,从歌舞伎到浮世绘再到日本餐桌上的料理,都展现出了一种健康的平民美感。田中一光用“手法尚可借鉴,概念决不混搭”的理念面对现代设计,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日本传统造型设计的基本元素,用“纯粹的平面、纯粹的二维、纯粹的造型”进行设计,这种新的设计风格折射出大和民族对于简约而单纯的艺术气质的追求,在找寻线条与色面本身的量感和张力的同时,具有一种禅宗的睿智又不失原始的生命力。

田中一光在《我的古典》一文中提到一个细节:他与外国好友在山中别墅叙谈,用投影仪展示早先巴西之行时拍下的照片,有原始森林中的建筑、热情奔放的狂欢节、格兰德河河岸风景等,观看途中外国朋友突然大声道:你果然是日本人!这使他心中产生了震撼,原来从那些随手拍下的光影交织形态各异的照片中,早已透露出他在潜移默化中烙上的特殊的日本审美情趣的烙印,对着那神秘莫测、宽阔如海的亚马逊丛林,他却无意识地把镜头对向路边无名的小花、船侧荡起的水波纹、沿岸垂落的树枝的倒影等,这种“花鸟风月”的纤细而敏感的日式审美和他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有关。他出生在日本的历史古都——奈良,度过青少年时期后又去京都完成学业精研设计。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能满足当代人对于设计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又浸润着日本传统文化的清浅韵味了。如果不是在掌握现代设计手法的基础之上对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估计难以实现。

做好课后评价工作是实现高效学习重要的环节,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线上的方式去实现课后评价。例如当我们学习完几何图形这一课后,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大家可以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及学习心得展开讨论,也可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时在群里发表自己的言论,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群里和同学进行讨论。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线上学习的优势,可以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一些数学学习资料上传到群聊当中去,群里的同学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别人上传的资料,这样能够使大家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也充分发挥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田中一光海报作品《日本舞蹈》

日本大和民族,特有的性格是忧患意识非常深重。与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标都有很大的区别,设计对于日本来说,其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设计师们纷纷打破对于西方现代设计的认知,创造出符合自己本民族特性的设计。在其作品《日本舞蹈》《歌舞伎表演海报》等作品中,规整的几何体与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结合运用,特别是《日本舞蹈》海报中以脸为主要的表述对象,红、蓝、紫、黄为主的颜色与形态各异的方、圆、三角形相互搭配,显示出一种浓浓的构成主义风格。《西武剧场》海报利用三角形为主的几何图形编排,也是其代表风格之一。

与众多令人惊艳的海报作品和书籍装帧相比,田中一光最优秀的代表作,无疑是他一手策划和缔造的“无印良品”了。无印良品的构想、诞生、成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实现了他所提倡的“设计定要向社会发言”的理念。在唐朝时期流入的禅宗思想对日本民族影响很大,这种顺应自然、崇尚质朴生活的态度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相结合,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这种禅宗思想深深影响着田中一光,无印良品的产品及配色、装潢和摆件看上去自然随意,实则十分考究。素色的运用简洁明快,与艺术作品中的“留白”相似,传递出一种空寂的审美意境;看似粗加工的商品不但没有拙劣感,与现代设计中很多包装精美的物品相比反而显得清新知性,传递着一种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追求高技术的大背景下,他提及的一个词令人感动,“安心”——这是无印良品一直秉承的品格,“材料的选择”“工序的检查”“包装的简化”,每一个特征都是为了让人安心。在现代设计追求奢华的包装和唬人的品牌噱头的工业媚态之时,一个褪去浓妆以清新极简的面目示人的“no brand”的“品牌”,愿意将它知性的内容和贴近生活的温情用最令人心安的产品表达出来,这种朴素的生活美学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

设计师的宿命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的作品即使不被世人理解,在孤独中摸索也可自得其乐,但是设计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诞生的,必须以明确表达雇主的意图和受众的需要为前提。作为一个在现代企业的信息淘洗中生存下来的设计师,田中一光深深明白无论是纯工业或是纯艺术都无法满足当下物质文明和消费文化高度发展的现状,工业技巧远离了艺术的知性后显得乏味,而纯艺术又因为其对于工艺的轻蔑态度而陷入孤独的深渊。面对宗达、琳派、茶道等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田中一光始终抱着一颗谦逊崇敬的心,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探索,从中汲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之中,并不遗余力地召集文艺界的朋友,以传统文化注重精神性的特质为载体寻找一种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之路。他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使者,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让全世界了解并接受日本文化;同时,他又将现代设计的先进概念引进日本,使日本设计行业能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明白只有将精神美学和现代文化相融合,才能让本土设计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并走得更远。

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利用微课把以前学过的相关的旧知识重新复习一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讲授高中化学教材的时候,教材中的第一节就是讲授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的混合物的提纯,如果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把相关的知识向学生播放,让学生重新复习混合物的提纯知识,就会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可以节省教师讲解或做实验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田中一光的工作态度是狂热的,他把这种热情延续到生活中,他对旅行、歌舞伎、爵士乐、绘画甚至美食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他拥有的这些无所畏惧的好奇心,使他看起来仿佛一支燃不尽的蜡烛,对于每一个他能照耀到的物体都积极主动地迎上去,总能从一个日常随处可见的东西里抓住最内核的文化根源,并很快从中整理概括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元素。在每一件微小的事物上都豪不吝惜地献出热情,用心去观察世界,感受人类,体味文化,从中寻找美的规律。在高科技对日本设计甚至整个现代设计的冲击中,他总能充满慈悲却又不乏清醒客观地指出问题所在,所谓一叶知秋和一叶障目的距离就是常人和大师的区别吧!著名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这样谈论田中一光:“他不管做什么都非常地认真,要求非常的严厉,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一光的价值观从很大的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在创造时代。”

对于21世纪无法回避的环境等问题,田中一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中呼吁人们重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设计的先进与伪饰,让人们在张开怀抱对于时代新事物积极相拥的时候也隐隐担忧其背后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田中一光提起日本在当代工业背景下的多色化倾向,以及因此而被破坏的俯瞰的风景,这也让笔者想起每次搭乘飞机俯视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时候,同样的凌乱不堪,砖瓦、塑料、泥凝土等现代工业催生的原材料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像某个废机器上拆下的旧电路板,繁碎而脏乱。日本和中国在色彩上的倾向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从其对于色彩单调的水墨画的喜爱程度上就能看出来。现代工业塑料的绚烂多彩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产生了冲击,对于这种任意堆砌的五花八门的颜色,中国和日本面临着同一个困惑。在此基础上,国内设计师也应该如同田中一光一样敏锐客观地重视这个问题,这种社会责任感是一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一个公民的良心。

田中一光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他开创的新的设计理念不止为日本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为世界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纵观这位设计大师的经历似乎可以窥见,想要成为一个顶级的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之外,还得是一个真诚而敏感的生活家,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如果丧失了对于美的触觉感知和脱离了诗意的故土,设计师一定创作不出令人感动的作品,任其技法再娴熟,无非是一个冰冷的设计机器罢了。对于田中一光先生设计理念的研究,也使得我们开始思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发扬,如何使之融入现代设计已成为当代国内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委农垦改革发展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茶叶产业“三年提升”计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精神,安顺垦区大胆探索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品牌,严格把控茶叶安全。

参考文献:

[1]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朱锷.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任彩
《美与时代(上)》 2018年第04期
《美与时代(上)》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