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楚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建筑设计通常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周围环境的感受与思考。当我们欣赏一处古建筑时,我们可以“读”到当时的文化精髓和人们的想法与感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转变、全球化的到来,建筑设计也在时时更新,以适应当下时代的变迁。作为先秦区域文化之一的楚文化,又叫荆楚文化,带有鲜明而又极具个性的区域特色,其区域范围主要是湖北一带。楚文化以楚凤、钟、车、简为代表元素。楚文化中包含浓郁的巫风、风格独特的纹样,以及瑰丽的想象表现出的怪诞美等。

利用CiteSpace获取时间线程图,如图4所示。根据图4,可以从时间上来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研究在推进、发展过程中的聚焦和变化,即深度学习的发展趋势。

在建筑设计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抛弃原有的历史文化,而应结合时代变迁,融入特有的文化精髓和设计元素,发展出一条有“文化底蕴”的新的建筑设计之路。但是当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互融之时,我们必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一、建筑设计文化的发展

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文化。通过建筑文化,我们能“读”到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并且当我们欣赏某一处建筑时,我们可以根据建筑设计来判断当时该建筑主人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审美趣味,以及对于建筑的理解水平[1]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及其构筑物,以现代化远程监控调度技术为支撑进行远距离无调蓄水库的供水工程建设,对于有多水源保证的区域来讲是可行的。通过细致优化的方案比选及设计,可以实现供水目标,减少建设调蓄水库所带来的迁占问题,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实现水利固定资产的增值,对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楚文化在早期是以抽象符号为代表的,其表现手法是将现实与想象结合,抽象事物与具象表现结合。如楚墓中出土的“九头鸟”,集鸟兽人妖于一体,人面鸟身龙纹同时出现在一个物体上。其夸张的外形,以及超越想象的视觉效果,代表了楚文化的精髓。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楚国人在音乐、绘画、舞蹈、雕刻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长期的发展中,楚文化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与特征,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及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拜及敬仰之情,也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发扬,可以理解为创新与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必将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与古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一味地只是继承楚文化,而不进行任何的创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必将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将楚文化融入于现代社会,从而发展出更适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艺术样式。

二、楚文化概述

楚文化中,比如凤纹,动物植物纹样,以及酒器上的雕刻是其特有的标志。它们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楚文化,很多时候是被人单纯地运用图腾或色彩,是不加任何改变与创新的直接运用。这样就导致了楚文化的符号被随意乱用于建筑设计中,符号一旦被滥用,便会慢慢淡化成简单图案,从而失去其特殊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建筑设计文化,一般都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

尽管楚文化经历了千年的洗礼,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如今仍然能感受到楚文化的艺术魅力,以及楚地先人创造出来的辉煌的文化艺术与气魄。湖北地区是楚文化的中心地,该地区的建筑很多都吸取了楚文化的“营养”,特别是那些带有鲜明楚文化特点的装饰、纹样、色彩、结构等元素。

三、楚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楚文化,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楚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对美的追求;最后,追求更高的品位,即在创新和发展之后,将楚文化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敬仰,以及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望进行升华。

(一)继承

继承是指将楚文化直接应用于建筑设计。楚国人信奉鬼神,楚地巫术盛行。楚文化拥有更多的浪漫特质,表现为用色的大胆及多彩,以及对于凤纹的热衷。对于这些优秀的部分,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时,进行继承。楚文化的装饰色彩多以赤色为基本色调,搭配红、黄、黑、白等色彩,组合成色彩斑斓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图式,如楚墓出土的漆盾。现代建筑设计,依然可以借鉴其色彩搭配。在考古中发现,楚国建筑多追求高台建筑,中轴对称、屋檐较宽、屋顶呈大坡状并拥有黑瓦及红墙。武汉博物馆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些特点,彰显了楚国文化的鲜明特征[2]

(二)发扬

建筑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建筑风格,既包括建筑的外在样式表现,也包括其性格特征。建筑的外在样式会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的变化而变化,而其性格特征主要受地域环境、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前者属于物质领域,后者属于精神领域。

湖北出版文化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编钟。众所周知,编钟为楚文化的巅峰之作,是楚文化中青铜器和音乐的最高以及最成功代表。该建筑的主体造型为双塔形,双塔的头部,似鸟类两翼展翅高飞状,与楚文化中的凤意象相通。而在其孔洞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小窗,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编钟上的小突起。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该建筑上的展现。

(三)升华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世界的认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楚文化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崇尚与向往,楚文化多借物喻意,并且通过绚烂的颜色,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显现出当时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而现代文化与古老的楚文化截然不同。现代人追求个性,追求精致。所以当两种文化融合时,必将产生剧烈冲突。故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要融入楚文化,必须合理处理两种文化的冲突点,合理地解决或回避该冲突点,实现两种文化的共存共荣。

四、楚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困难与挑战

(一)符号语言的运用

源于荆楚大地的楚文化,是以湖北地区为主体的区域文化。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楚文化融合了东西南北文化之精粹,自成一体。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在长江流域有着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楚地人才辈出,使得楚文化被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仍凭着其鲜明的文化特色熠熠生辉。

(二)文化精髓的传达

楚文化是以中原华夏文化为主体,结合楚地的地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上古时期的灿烂文化。楚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时,应该了解其文化精髓和底蕴,不能脱离这些而简单地应用楚文化于建筑设计中。若未掌握楚文化的精髓,便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很容易造成“东施效颦”的可笑结果。

楚文化中的装饰类型非常多样,有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自然景观纹样等。所有纹样均为楚国文化的载体,例如动物纹样中的凤纹样就代表了楚人崇尚凤鸟的传统,是由原始信仰演化而来,在出土的楚国酒器的外形与雕刻装饰中都可以看出。楚文化是奔放的、浪漫主义的、以及热情四溢的。楚文化的纹饰图案,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具有很高的设计及参考价值[4]

(三)文化的共融

所谓升华表现在追求更高的品位,即在创新和发展之后,将楚文化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敬仰,以及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望进行升华,从而得到建筑内在品质和雅致外观[3]。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不能只是对传统图形的拷贝、简单的模仿,而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建筑设计应该利用楚文化中的图形纹样,结合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对传统的楚文化中的图形线条进行再设计,并且学习楚文化中的创造思维手法。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楚文化的应用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现代建筑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的,应以现代人的文化追求及审美观念为基础,融合楚文化于其中,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共生,从而发展出有楚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五、结 语

楚文化表现了楚国人对大自然的理解、思考,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审美观念。因此了解并合理利用楚文化,必将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想法。而建筑设计不单包含建筑样式,还包含建筑性格。在建筑设计中应当继承楚文化,并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将楚文化融入于现代社会,发展出更适合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更全球化的建筑设计。

她低着头站在角落里,刘海混合着汗水弯弯曲曲地贴在额头上,偌长的漆黑睫毛盖过眼睛,她紧抿着嘴唇,饱满的双唇似乎过度隐忍着情绪,呈现出神秘的紫色,白大褂被扯破了大半,似一张哭泣的人脸,狼狈不堪。

前茬作物玉米收获后,10月10日播种,亩播量为14公斤。亩施纯氮(N)15公斤,纯磷(P2O5)12公斤,纯钾(K2O)10公斤,氮肥的80%和全部磷钾肥作底肥,20%氮肥在拔节后期追施。5月29日各品种收1m2作为实产样,单晒,人工脱粒,测千粒重,称实产。

如:“虍”部件楚简帛文字通常作,《語丛》三組作,与齐国叔夷镈“虔”作之部件相同。又如:“性”在郭店楚简中作“眚”(其它简作“生”),部件“生”中间均作横划,作。《语丛》三组“生”中间横划写作点画,作与西周金文及齐、鲁、中山王诸器等写法相同。楚简中“信”都是“言”在左,“千”在右,而《忠信之道》则恰好相反。郭店楚简中字形的方位互换现象比较常见,更为突出的特点是齐系文字“信”所从的“言”部件上面无横笔,作。而楚系简帛中“言”部件均作。《忠信之道》中“信”作,与齐鲁系文字相同。

参考文献:

[1]Johnson M H. Housing cultu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an English landscape[M].Routledge,2003.

[2]范蓓,宋奕勤.楚文化元素在武汉市品牌形象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艺术,2012(1):151.

[3]朱江.浅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现代园艺,2013(24):71-72.

[4]马骏.浅析楚文化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9):157.

 
付军
《美与时代(上)》 2018年第04期
《美与时代(上)》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