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09-03-28

1 引言

“生态城市”起源于柏林,在1971年10月“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从被提出开始延续至今,国内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随着自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种专业角度出发,各有侧重点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关于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稳步推进。

图7为理论仿真及实验测量的单模光纤及两模光纤耦合效率随轴向偏移量Δz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看出,两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均随Δz的增加而单调递减,当Δz相同时,实验测得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始终高于单模光纤.当Δz达到125 μm时,实验测得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为29.13%,此时单模光纤耦合效率为17.89%,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高11.24%.可见少模光纤相比于单模光纤对轴向偏移的容忍度更高.

2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生态城市理论方面的研究,尽管起步晚可是发展速度飞快,中国古代构建人居生活环境体现的天人合一理念[1],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运用与生态相关的思维方式,以及朴素生态学的思想指导。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研究起步阶段、理论初探阶段、稳定运用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

2.1 研究起步阶段

1984年以前,虽然开始了解生态城市理论,但我国并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1972年,我国初次成为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事国之一;1978年,深入开展对城市建设中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并纳入科技长远发展计划;1979年,成立中国生态学会[2];1984 年,在第一届全国生态科学研讨会上,创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研究委员会,至此,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理论方面的研究正式走向正轨[3]

2.2 理论初探阶段

在我国探索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初期,只有寥寥无几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1984年,马世骏和王如松教授共同提出了城市是经济、自然、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4];1988 年,王如松教授关于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得到认可,出版《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5];1990年,钱学森教授首次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的设想[6];1992年,黄光宇从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角度着手研究生态城市,并提出了创建的十个标准[7];1994年,王如松和欧阳志云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天城合一”的设想,并将控制论原理运用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8]

2.3 稳定运用阶段

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被提上日程,促使我国将生态城市的研究走向了高潮,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轨道,主要针对如何建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如何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理论、新举措;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风靡中国,得到了我国城市建设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2012年,刘旭辉认为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营造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维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城市资源合理的利用,创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11];2013年,于佳生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包头市的生态城市评价中[12];2015年,王芳萍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对西宁市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13];2016年,曹瑾提出了将创建新型城镇化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融入到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并以此为依据提高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能力[14]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起源研究远早于中国,可以追溯到美洲的印第安人村落以及古欧洲的城镇,其村落和城镇的构建形式都运用了与生态相关的思维方式[1]。国外整个理论研究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思想萌芽阶段、理论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2.4 多元化发展阶段

稳定运用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相关理论,研究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建设思路、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等问题。2002年,黄光宇和陈勇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所涉及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方法[9],在中国生态城市的创建方面发挥了积极推进的作用;2004年,杨志峰论述了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正确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10],以广州为例,在广州生态城市建设中运用了GIS、遥感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对我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与指导。

3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这种数码传感器的规格尺寸与拥有悠久历史的35mm胶片相同。使用这个规格传感器的机身通常更大,更重,而且与这些机身搭配的全画幅镜头也会更大、更重、更贵。

当前,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设施、师资和课程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非学历培训服务,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局面。宁波大学、沈阳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等普通高校在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成员方面走在了前列。

3.1 思想萌芽阶段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渊源于“乌托邦”以及“太阳城”的城市规划理念,体现了人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思想[1]。1898年,霍华德出版《明日的田园城市》,阐述了城乡结合的理论构想,同时指出,生态城市的构建需要城市与自然达到相应的平衡,至此,全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到达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15]

3.2 理论形成阶段

国外在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步入正轨时期,形成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体系。1922年,美国恩温出版《卫星城市的建设》,“卫星城镇”设想主张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实现城市在人口、工业、经济等的有机分散[16];同年,法国勒柯布西耶出版《明日之城市》,“现代城市”设想主张现代城市是由高层住宅区组成的中心城市,给予人们充沛的阳光、空间和绿地,提高了自然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17];194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发起建立了城市生态学研究,把城市当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一个包含人类之间繁琐关系的有机体;1952年,美国帕克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出版《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将生物群落理论运用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将生态学理论融入解决城市问题中[18]。1973 年,日本中野尊正论证了城市化问题的产生,对自然生态环境引起的负面作用,以及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19]。1975 年,美国雷吉斯特等人在伯克利市确立了“城市生态组织”,发起了许多生态建设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重建城市与自然平衡”。

3.3 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五项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20];这一时期,美国生态学家雷吉斯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4年首次阐述了构建生态城市的四项原则,1987年对其进行补充为八项原则,1993年完善为十二项原则,1996年与城市生态组织机构共同修订更改为十项原则[1,21~25];1990年,城市生态组织在美国的伯克利市,开展了第一届生态城市世界峰会,参加会议的国家分享了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27],此后,分别于阿德莱德市等十个不同国家的城市,召开了十届生态城市世界峰会,在国际上充实了关于生态城市理论方面的研究。

4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好,并且目的单一、针对性强,能够稳步的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而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多受制于传统科学范式,多针对于表面现象研究,缺少深入剖析城市生态系统,须加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研究,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加强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运用。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城市规划,2001,25(1):35~66.

[2]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6~8.

[3]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1984,4(1):1~9.

[5]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张欣.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7~138.

[7]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J].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14(3):63~70.

[8]王如松,欧阳志云.天城合一:山水城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

[9]黄光宇,陈 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刘旭辉.城市生态规划综述及上海的实践[J]. 规划实践,2012(3):64~69.

[12]于佳生,宁小莉.层次分析法在生态城市评价中的应用[J]. 阴山学刊,2013,12(27):4.

[13]王芳萍.基于 AHP 和熵权法的西宁市生态城市水平评价[D].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5:10~11.

[14]曹 瑾,唐志强.国内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研究进展及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16(1):151~155.

[15]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 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恩 温.卫星城市的建设[M].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22.

[17]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8]罗伯特·E·帕克.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9]中野尊正,沼田真,半谷高久,等.城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0]马世俊.现代生态学透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1]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ier Future[M]. USA:NorthAtlanticBooks,1987.

[22]Rose land M. Dimensions of the Future:An Eco-city Overview, Eco-city Dimensions[M].New York:M.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1~12.

[23]鲁 敏,张月华,胡彦成,等.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33(1):76~81.

[24]Register R. Eco-cities.IN CONTEXT(a quarterly of human sustainable culture)[M]. USA:NorthAtlanticBooks,1987.

[25]Register R.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6]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兰州大学学报,2004(5):108~117.

 
李晨曦,唐岱
《绿色科技》 2018年第08期
《绿色科技》2018年第08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