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人工促进措施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正红菇(Russula vinosa)隶属于担子菌纲红菇目红菇科红菇属[1],在福建省等地俗称为红菇,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正红菇煮汤色红味甜、鲜美可口,深受群众喜爱。正红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清热、解毒、抑菌、补血、抗癌等药用功能,在民间常用于产妇补血[2-4]。福建省正红菇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和闽中的山区,主产于三明、南平、龙岩三个地区[5]。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正红菇自然资源逐年减少,价格也年年攀升。大田县东风农场、桥山等地产菇历史悠久,正红菇品质出众,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野生正红菇生长于气候温和湿润、夏长多雨、光照充足、海拔200~800 m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林中,主要生长于米槠、栲、格氏栲、苦槠、甜槠等林分的林下,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出菇地点相对固定,俗称“菇位”、“菇摊”等[4-6]。同时,正红菇属外生菌根真菌,需与宿主形成共生菌根才能正常生长[7],共生机理极为复杂。因此,现阶段人工培育正红菇还难以突破。目前,针对正红菇的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很多[3-12],但应用较少。本文在调查正红菇生境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开展人工促进措施来调控正红菇的生长环境,探寻提高其产量的方法,为正红菇的仿生增殖技术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大田县桃源镇桥山村、东风农场八峰村及赤头坂国有林场。桃源镇地处戴云山西侧,大田县西部,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林茂粮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2.6%,居全县首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551 mm,年均气温17.7℃,一月平均气温7.9℃,七月平均气温25.8℃,最高气温36℃,无霜期264 d。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约665 m。生态环境适宜正红菇生长,是福建省著名的正红菇之乡。试验地为天然次生阔叶林,树龄30 a以上,平均胸径27 cm,平均树高15.6 m。试验地海拔580~650 m,土壤为红壤,土质一般富含腐殖质,疏松、通气性和保水性都较好,土壤pH值4.5~5.5。

2 研究及试验方法

2.1 正红菇生境调查

2014-2016年连续在桥山村、东风农场八峰村及赤头坂国有林场设置调查点,每年调查正红菇菌盖出土开始时间、出土高度、菌盖完全开放时间。同时调查出菇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森林结构;调查正红菇与宿主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形态特征,包括生境、宿主种类、基物、菌根情况等,并收集一定数量的标本。

2.2 人工促进措施试验

2.2.1 试验设计

对桥山村正红菇林试验地的林分郁闭度、地面植被盖度、树种结构等3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开展人工促进措施试验。(1)林分郁闭度试验:选择郁闭度0.8~0.9的地块作为试验地,规格5 m×5 m,通过砍除非宿主树木或去除过密枝条,设置郁闭度分别为0.5、0.6、0.7、0.8、0.9等5个水平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3次重复。(2)灌草层植被盖度试验:选择郁闭度0.6~0.7的地块作为试验地,规格5 m×5 m,通过去除林下杂草或灌木,设置灌草层植被盖度分别为0.1、0.2、0.3、0.4等4个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3次重复。(3)树种结构试验:选择分别混有马尾松、杉木、毛竹等3种目标树种占林分树种组成10%~20%的、林分郁闭度0.8~0.9的地块作为试验地,规格5 m×5 m,通过完全去除目标树种,使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左右。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3次重复。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由于正红菇林“菇位”的存在,导致不同地块产菇量的不均衡。因此,在做人工促进措施试验时,难以把正红菇的林分条件控制在一致水平,但由于正红菇产量与其依存森林环境密切相关,其历史产菇量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环境条件。本试验把各样地人工措施处理前的2015年正红菇产量作为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以消除“菇位”对试验造成的影响。

3.1.4 正红菇与宿主植物的共生条件

2.2.3 数据分析

政府重视,实行政策激励。市、区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专门成立领导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实行目标考核。推行“谁积极,支持谁”的激励机制,将业主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落实和前期工作质量好的项目优先纳入试点实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市级补助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实行以奖代补;全市水电上网电价普调0.03元/kWh,改造新增电量部分还另由市财政按0.02元/kWh给予补助至2019年年底;电力公司负责并网接入系统;电站改造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建安营业税全额返还用于项目改造,增值税市级留成部分实行5年定向补助;改造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执行。

试验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图表制作。

通过主体间效应检验,发现郁闭度与正红菇前期产量交互作用并不显著(sig=0.806),说明协方差分析是可行的(表1),正红菇后期产量均有所增加,主要是受整体气候条件影响。经过校正前期正红菇产量的影响后,不同林分郁闭度调整对正红菇增量影响差异显著,郁闭度0.7时,正红菇增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中与郁闭度0.5、0.8、0.9组差异显著,但与郁闭度0.6组差异不显著。

3 试验结果

3.1 正红菇的生长环境

3.1.1 出菇时间

大田县野生正红菇一般每年生长两茬,在6月25日至7月5日左右生长第一茬,出菇时间约为10 d;从8月20日至9月10日左右生长第二茬,出菇时间约为15 d。有时因为气候条件的变化,出菇时间会略微提前或推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的总体特点是:难度适中、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语言地道、内容新颖、文化意味浓厚、实用性强。话题既“高、大、上”,富有时代感、国际感,又“接地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关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

最常见的是以景起句。如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的起句,简单的十个字便描摹出了荷花的形态,并运用“红”“翠”两个色彩词,视觉效果即刻突出。再如李处全《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寿》,起句中“斗”字的运用让芍药有了拟人化的动态效果,正似“对镜贴花黄”的娇娘子;而“飞”字又巧妙地借“飞雪”之轻盈飘渺的姿态给人以想象空间,顿感三月杨柳飘絮正如寒冬之雪花。再如范成大《卜算子·云压小桥深》,开篇“云压”二字就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梅花被雪压不已,又再次布满横窗影的遭际张本,即被雪压不已,又再次布满横窗影。

引滦入津工程供水泵站优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李继明,周志华(18.29)

3.1.3 地形与土壤条件

野生正红菇发生地一般属于山地地形,海拔300~650 m,坡度10°~45°的缓坡地至斜坡地。土壤多为红壤,含较丰富的K元素,N元素含量适中,透气和保水性较好,质地疏松,土质多富含有机质,肥力中等以上,有一定的腐殖质覆盖。出菇地土壤一般偏酸性,pH值4.5~6.5,正红菇发生季节林地土壤含水量要达到40%以上。

3.1.3 林分条件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6.67%)显著大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调查地正红菇生长于以原生或次生的壳斗科植物为主的林分,乔木层通常是以栲和米槠为主,常伴生罗浮栲、狗牙锥、青冈栎、甜槠等壳斗科植物。一般情况下,群落乔木层树种胸径12 cm以上且年龄达到15 a以上的林分才有可能生长出正红菇。产量高的正红菇生长的林分一般为原生性天然林和30~40年生天然次生林,特别适宜生长于林下无杂草丛生、枯枝落叶层较厚的林地。

每年按出菇情况采收两季,每个采收日测定鲜菇重量,累计并折合成年度单位面积产量。2015年采收后测定前期产量,2016年起按试验设计进行处理,至2018年连续3年测定每处理的产量,并维持设定的处理水平,取三年产量的平均值为后期产量。

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正红菇的发生,不仅影响到每年正红菇的出菇时间,还关系到出菇量。在正红菇出菇季,林间适宜温度为25℃~30℃,年降雨量1 700~2 000 mm,空气相对湿度70%~90%。正红菇子实体一般发生在前期有过适宜的降雨量,且降雨过后晴朗的天气。

3.2.2 地面植被盖度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3.1.2 气候条件

  

1 生长季正红菇菌根 2 生长季过后2个月正红菇菌根

3.2 人工促进措施试验

3.2.1 林分郁闭度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①利用机运安全系统,实现机车调度室对各派班室机车乘务员动态、上线人数、库内机车摆放及整备时间掌控,自动实现各线开行列车计划下达、货物列车阶段计划的实时调整等功能。同时,进一步深化计划调度员职能转换和发挥,由主要负责计划下达转换为计划执行盯控及调整。

玉敏这会正陪着姑妈有说有笑,说些女人的话题。姑妈看着玉敏瘪瘪的肚子,说怎么一点没动静呀,几时能让姑妈抱上侄孙哪。玉敏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现在没钱没钞,有孩子养不起啊,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哪敢要孩子。姑妈说孩子愁生不愁养,有孩子了,就是天天喝稀饭吃咸菜,一样能养大。

 

1 林分郁闭度调整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郁闭度前期产量(kg/hm2)后期产量(kg/hm2)正红菇增量(kg/hm2)0.560.403±5.90070.977±9.6689.489±1.899 b0.658.480±16.62877.653±23.23318.778±1.887 ab0.753.143±15.98374.113±23.88822.487±1.911 a0.857.250±13.22369.707±17.62112.502±1.886 b0.957.610±15.53963.017±18.6285.323±1.886 b

注:正红菇增量平均值及标准误差是按前期产量=57.3773对模型中出现的协变量进行求值;同列数据后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通过显微镜观测在试验地采集到的菌根,正红菇菌丝能与直径0.1~0.3 mm的宿主植物细根结成共生体,形成外生菌根。在正红菇生长季节,菌根表面呈浅黄褐色,先端呈半透明的米白色,在正红菇生长季节过后,菌根表面呈褐色,先端逐步变成略带透明质感的浅褐色,老化坏死的菌根呈深褐色(图1、图2)。现有研究表明,正红菇与宿主树种必须形成共生才能产生子实体,它们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正红菇菌丝的作用主要是扩大共生植物根系的吸收表面积,促进其吸收微量元素,提高抗旱及抗病能力等,菌丝则获得碳水化合物和其它物质[13]

不同地面植被盖度水平与正红菇前期产量交互作用不显著(sig=0.614)。协方差分析结果可知(表2),消除前期产量影响的盖度调整对正红菇增量影响差异显著,盖度0.3、0.2时,正红菇增量较好,显著高于另外2组,但总体增量不高;盖度0.1组存在正红菇产量负增长情况,说明在林分郁闭度不高情况下,正红菇林需要保持适度的植物生态环境,地面植被不能清理得过于干净。

近日,在济南高新区浪潮路进行了首个智慧路灯试点。浪潮路69盏智能LED路灯采用超窄带ZETA无线通信技术,按不同时段自动调节LED路灯的功率,改造后的路灯节能率达76%。另外,智慧路灯还配备气象环境监测、一键报警、智能充电桩等装置,目前正在进行数据接入、调试等工作,不久将通过爱城市网等平台向公众开放,让老百姓尽享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

 

2 地面植被盖度调整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地面植被盖度水平前期产量(kg/hm2)后期产量(kg/hm2)正红菇增量(kg/hm2)0.160.383±7.11560.223±10.951-0.761±1.157 b0.260.873±5.57669.053±7.8637.408±1.168 a0.354.353±5.49162.280±7.1229.432±1.248 a0.459.043±5.10963.010±5.6813.834±1.139 ab

注:正红菇增量平均值及标准误差是按前期产量58.6633对模型中出现的协变量进行求值

3.2.3 树种结构调整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在正红菇林靠近边缘地带常发现混生有其他人工林树种,本试验尝试清除这些非目的树种,优化产菇地的植物环境条件。通过试验主体间效应检验,树种结构调整与正红菇前期产量交互作用亦不显著(sig=0.643)。协方差分析结果可知(表3),校正前期产量影响后,正红菇林地清除马尾松混生树种正红菇增量最高,与清除杉木、毛竹相比差异显著,清除杉木、毛竹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正红菇林中混有马尾松对正红菇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3 树种结构调整对正红菇产量的影响

  

清除混生树种前期产量(kg/hm2)后期产量(kg/hm2)正红菇增量(kg/hm2)马尾松41.627±3.09455.403±5.36217.417±1.370 a杉木54.150±6.02662.983±9.2269.605±1.154 b毛竹51.503±5.10360.920±6.05610.339±0.986 b

注:正红菇增量平均值及标准误差是按前期产量49.0933对模型中出现的协变量进行求值

4 结论与讨论

正红菇需与宿主植物的根共生形成菌根才能发生子实体,主要依存于栲、米槠等壳斗科林分,现阶段尚无法实现人工培育,只能通过人工促进措施调整、改善其生长环境以获得增殖效果。

林分郁闭度维持在0.6~0.8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正红菇产量。如果正红菇生长的群落过于茂密,可在5-6月进行一次透光疏理,砍除过于密集、形质不良的非目的树种或去除树枝,增加透光度,以调整适合的林分郁闭度。

生长正红菇的林分郁闭度不高时,林下灌草层通常会覆盖一定的植被,维持灌草层盖度0.2~0.3为宜。在植被盖度过高时,可在4-5月对正红菇山进行劈草、打枝,清除地面杂草、杂灌等,但不能清理过于干净,以保持生长正红菇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

现有调查研究表明,正红菇无法生长于非阔叶树为主要树种的林分中。本试验通过清除混生的非目的树种尤其是马尾松,可以促进正红菇生长的林分的天然更新,优化树种结构,能较好提高正红菇产量。

参考文献

[1] 项存悌.野生的蘑菇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10-135.

[2] 李惠珍,黄德鑫.正红菇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J].菌物系统,1998,17(1):67-74.

[3] 钱建新,陈仁毅,张惠兰,等.正红菇的生长环境研究 [J].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52-54.

[4] 张振核.正红菇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J].福建林业科学,1995,22(1):27-30.

[5] 范俐.福建省红菇的地理分布及其依存的植被类型 [J].食用菌,2006(4):4-6.

[6] 王青云,石木标.中国红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中国食用菌,2004,23(4):10-12.

[7] 许旭萍,李惠珍,黄德鑫,等.红菇生态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1,20(2):25-27.

[8] 周新萍,芦琴,王小平,等.红菇研究进展 [J].中国食用菌,2010(3):1-2.

[9] 赵永勋,吴晶.红菇属真菌研究进展 [J].林业科技,2012,37(2):47-49.

[10] 甘耀坤,赵良发,戴卢,等.野生红菇研究综述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70-74.

[11] 涂育合等.正红菇依赖森林的群落学特征 [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2):26-30.

[12] 张振核,郑维鹏,伊可儿,等.葡酒红菇的生态学研究 [J].生态学报,1996,16(2):208-211.

[13] 陈文新.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 [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杜,1990:210-226.

 
林玉秀
《林业勘察设计》 2018年第04期
《林业勘察设计》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