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在冲突与失衡中暗含的制度衰落——以《万历十五年》为视角

更新时间:2009-03-28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以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作为历史的横向切入点,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分别从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6个历史人物不同的出身经历与相同的悲剧命运出发,在紧密结合当时历史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出了明王朝正在走下坡路的痕迹,这其中也暗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在这6个历史人物的身上所发生的事件,正是当时社会环境下将各种冲突与失衡映射在个人身上的体现。这些冲突与失衡,是明王朝甚至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再结合当时世界大背景来看,更是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与世界脱节,走向落后的开始。

课外是课内的延续和升华,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的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来进行科学组织。比如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听力比赛等,既可在一个班进行,也可同年级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创造英语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一、君主与文官集团的冲突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当中,君主被视为绝对权力和上天意志的代表,一切运行都要听命于君主的安排。伴随历史的发展,君主的权力虽在不断集中,但也越来越受到来自日益成熟的文官集团的牵制,君主要维护他的权威,而文官集团也时刻显示着它的威力。当二者的利益发生碰撞,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一些冲突,到了万历皇帝这里,在传统伦理道德已经严重束缚他个人自由的时候,这种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

万历皇帝12岁时,收到多封来自文官集团中的某些官员对张居正的弹劾报告。张居正既是他的老师,又是当朝的首辅,万历皇帝自然不会听信这些报告,反将提交弹劾报告的人给予惩罚,这是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首次冲突。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再次收到来自文官集团对张居正的弹劾。张居正生前在某些方面损害了文官集团的大部分人的利益,因而文官集团的一些人便在此时开始对其进行清算:一方面攻击张居正言行不一,表面提倡节俭,暗地里却骄奢淫逸;另一方面又说张居正谋权篡位。不同于之前,万历皇帝在文官集团的压力之下,使得张居正最终被清算。此后,他们又开始将攻击对象转向万历皇帝,指责皇帝骄奢懒惰,享乐至上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而不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1]44。文官集团按照他们所尊崇的传统礼仪,要求万历皇帝必须参加各种仪式,皇帝稍有怠慢,他们便进行上奏,以祖宗之训来对皇帝进行指责,并要求皇帝遵从祖宗规制,参加礼仪。万历皇帝时常无法抵御这种力量,当皇帝感觉到了厌倦与无助,他便开始不再出席一些礼仪,与“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渐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1]102。再如,在立太子一事上,万历皇帝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终因文官集团以不合伦常之道和祖宗之法,不能立幼废长为由而最终作罢。此外,在用人方面,万历皇帝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起用人才,身边也没有任何可信赖之人;甚至于他去世后,都未能如愿和他最爱的郑贵妃合葬,这都与文官集团有着很大的关系。

文官集团内部的每个人,都有着“阴”“阳”两面,即自己隐蔽的私欲与公开的理想准则,皇帝也有着自己的利益,但很多时候,他们将这种正常的关系“扭曲成了皇帝与臣子在私利方面讨价还价的关系,可以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就与其合作;不可以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就分道扬镳”[2]。所以,君主在处理自己和文官集团的“阴”“阳”关系中,也就极容易导致与文官集团的冲突;再加上传统伦理道德、祖宗之法对他的人身束缚,他就会“无为而治”,或消极怠工,于是,国家机构不能得到正常或是有效的运转,封建王朝甚至于封建制度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二、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的失衡

万历皇帝所处的时期,已是明王朝的中后期。当社会貌似太平之时,武官集团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就开始下降,即便在武官的人事任用上,“像大将、副将一类的高级武官,都必须服从兵部尚书的差遣”[3]。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抗倭的民族英雄,然而,这样一位卓越的将领,最终也未能摆脱来自文官集团的弹劾,最终被万历皇帝所罢免。这种不幸,在本朝武官集团中也不只戚继光,包括俞大猷、卢镗、胡守仁等在内,都遭到了来自文官集团的弹劾。各种军事制度废弛、武器装备落后、组织纪律散漫。这也就不难理解,倭寇在最初进犯东南沿海之时,虽在南京有12万守军,却仍让他们如入无人之境了。在重文抑武的大环境下,文官集团对武官集团自然而然就充满了各种不屑,在武官将领的实际作战中,文官集团竟也不忘插手,“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1]194。即使武官们在作战中取得了胜利,文官们也认为那只是武官们短暂或局部的成功而已。戚继光虽力图在保持原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补,但仍无法改变与文官集团失衡的现实,以及脆弱的军事制度,更无力改变日趋衰败的明王朝。“大明文官节制武官的成例注定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帝国也失去了重振军备的最好契机。”[4]军事上的衰落,也意味着明王朝极容易遭到内部的起义、外部的侵入,这正是一个封建王朝开始走向末路的征兆。

在一个封建王朝中,君主需要文官集团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进行宣传,也需要武官集团通过军事活动来巩固疆土的稳定,镇压民众的反抗,即“武以定国,文以治国”[3]。但伴随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君主害怕武官集团过于强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皇帝通过各种手段来削弱武官集团的力量。当发展到明朝万历皇帝之时,武官集团的地位已逐步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而文官集团却是发展到了极致,上升到了历史的最高点,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的失衡状态也日趋严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后期,各种矛盾丛生,阶级矛盾激化,落后的制度、落后的思想开始阻碍社会的发展,此时,一些思想先进之人就开始反思社会、反思政治,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封建统治,是决不能容忍新思想的存在的,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便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思想上统治人民的工具。传统的儒家道德,三纲五常,被奉为了衡量一切的社会准则,也代替了应有的法律制度,这确实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教化民众、巩固统治的作用。然而,当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之时,这些传统的儒家道德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向前发展的桎锢,当社会发展到这种道德与法制的极致失衡时,也意味着以儒家道德维持的封建制度,正在失去往日的光环,开启了衰败的模式。

明朝清官代表、刚正不阿的海瑞,在他执行法律时,有一套自己的执行标准,“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5]117这其实与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而法律的解释和执行,是离不开传统道德范畴的。海瑞想下决心改变当时土地制度的某些问题,以达到限制富户,缩小贫富差距目的;然则,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却是为了维护道德的神圣,缓和矛盾,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而已。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尚且如此,更无法想象那些趋炎附势的贪官或者其他一般官员了。“在以道德代替制度的社会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扼杀发展的。”[6]抗倭名将俞大猷曾提出让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最终因“牵一发而动全身”,即牵扯到明王朝各项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体制问题而最终作罢。“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的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1]209换句话说,在传统伦理道德代替了法律,二者出现绝对极致失衡的时候,尤其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任何合法但不合传统伦理道德的事情,都将终究注定是无法实施的。

三、道德与法制的失衡

首先是排比。“红砖墙/老牌楼/琉璃瓦”这句是三字偏正式词语的排比,短短九个字就勾勒出具有古典美、岁月感的时代环境,使得整首歌都染上了古意。

那么,学科思维有什么特性呢?首先,学科思维具有较高层次的抽象性;其次,学科思维的获得过程具有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长时间、系统而复杂的学习活动和心理过程才能获得;再次,学科思维还具有社会性[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科思维的培养具有长期性、深刻性,它需要有“长度”的教学,更需要有“深度”的教学.

反观整个明朝历史,以及整个封建社会进程,“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经历了由‘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结合’的发展过程,传统法律思想以‘礼治’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体系。”[7]而封建社会里所谓的法治,其实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通过严刑峻法镇压所谓的叛乱,来达到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权威,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也就越需要传统的伦理道德来控制人民思想,镇压农民起义,以稳定封建统治,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封建王朝、封建制度在这种道德与法律的失衡中逐步走下坡路。

四、新思想与落后社会现实的冲突

文官与武官集团失衡的关系,是每个封建王朝从建立到灭亡都始终存在的。这种失衡关系,其实也是封建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当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时候,这种失衡也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失衡达到极致,也是封建王朝、封建制度发生内外危机、暴露阶级矛盾的开始。此后,女真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崛起,各地农民战争的不断爆发,不能不说与这种失衡有重要关系。此后的清朝,其实也无法避免地陷入了这样一种文武失衡的状态,并最终导致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开启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史。

生活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但资本主义也在缓慢萌发时期的李贽,他的思想在黄先生看来是自相矛盾的:在批判官僚政客的同时,自己却又要依靠这些官员而生存;既赞扬有成就的女性,又褒扬寡妇守节。但李贽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又是与最初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因为新思想最初产生时还不成熟,它不可能会完全摆脱掉那个社会的烙印。李贽是一个自称“狂狷”“异端”的人,他的思想也被很多人称为“另类”,为世人所不容。他主张个性解放,倡导人身和思想的自由,宣扬独立人格;他批判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否定了圣人和儒家经典标准,而且推出了自己的新标准——‘童心’”[8]。所有这些又都充满了不同于封建时代的新思想的色彩,他的思想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色彩的最初思想萌芽的。当新的思想先进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时,势必会遭到落后生产力所代表的阶级的激烈反对,李贽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将他自己的一部书作命名为《焚书》,意为他去世之后必然会遭到焚烧的书。终究李贽因为自己的“放荡不羁”“离经叛道”而遭到当世统治阶级的逮捕,并最终死于狱中。

Combin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defined by Eqs.(7)–(9),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motor section is

此时如李贽这样的新思想启蒙家,在中国封建社会之后的历史中也不断涌现。诸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但对于他们而言,李贽却是他们这些人思想启蒙的前辈。正是由李贽开始,新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思想开始在走向衰落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他揭开了一个新的序幕,即新思想启蒙的序幕。放眼当时的全世界,此时的欧洲已完成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已经达到了高潮,其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此时,整个世界在宣告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以及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即将到来。总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当一个全新的思想开始萌芽产生,而且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之时,也就是宣告旧制度的覆亡之时,这里就是指封建制度的逐步消亡。

1587年,在中国来看似是平淡无奇,但对于当时的全世界,尤其是欧洲来看,却又是极不平凡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批判,已经正式宣告了封建制度的即将破产。在中国,处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各种隐藏的冲突和矛盾都在逐步地暴露,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道德与法律的极度失衡,君主与文官集团、新思想与落后社会现实冲突的不断升级,这既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更是为封建制度走向末路所埋下的伏笔。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出现任人宰割、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如果追究其原因,或许从1587年前后的这段历史中,就能够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参考文献

[1]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三联书店,2017.

[2] 彭定光. 论明朝君臣道德生活的扭曲与冲突[J]. 伦理学研究,2016(6):44-48.

[3] 陈宝良. 武官世袭:明朝另外“那些事”[J]. 博览群书,2013(3):52-56.

[4] 刘昕. “大历史”背后的人物命运——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J]. 社会科学论坛,2016(10):251-254.

[5] 海瑞. 海瑞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王小源. 明朝法律体制与道德标准的思量[J]. 法制与社会,2009(12):11-16.

[7] 赵艳芳,刘金燕. 明朝“重典治国”的评价与启示[J]. 人民论坛,2012(7):194-195.

[8] 魏义霞. 个性、独立人格、平等意识与李贽的启蒙思想[J]. 社会科学研究,2013(4):139-144.

 
刘孝连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