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引 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的颁布,“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阶段。高校学报尽管数量多,为我国教育和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整体显得比较弱小,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无疑为学报摆脱困境,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为“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使学报自身得到大的发展,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高校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得到更大发展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希冀为高校学报发展提供理论阐释和实践参考。

一、 理论简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注重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与语言使用环境,即语境的研究,正是因为重视对语境的研究,使得系统功能语言学与众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把社会符号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了层次、系统、元功能、语境、功能和盖然率六大核心思想。本文主要涉及其层次理论,在论述中兼涉有关系统、语境等内容。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语境和语言是其中两个符号系统。语境是语言外的一个符号层,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使用的直接环境,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对语言使用有制约作用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语言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包括语义层(semantics)、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音系层(phonology)。那么不同符号层和同一符号层内不同内容之间有何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发生和建构呢?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 A. K. Halliday)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体现(realization)和例示(instantiation)。其中不同符号层之间存在体现关系,同一符号层内不同内容之间存在例示关系[1]。语境是语言外的一个符号层次,语言体现语境;语言内部三个层次的体现关系是:词汇语法体现语义,音系体现词汇语法。

至于同一符号层,不同内容由于抽象程度、发展程度不同和观察视角不同存在例示关系。其中,抽象的一端是系统(system),具体的一端是示例或实例(instance)。在语言层内,作为系统的语言(language)和作为示例的语篇(text)分别处于语言层的两端,语言系统是由无数语篇例示的,语言系统是语言制造意义的潜势(underlying potential)和资源,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理论;语篇是语言使用的产品和示例。在语境层内,文化语境是系统,是社会活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展示出来的运作潜势、模式、规则、指导思想和理论,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示例,是具体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件。

同一符号层中系统和示例就是通过例示关系联系起来的。系统和示例之间形成一个例示渐变体(cline of instantiation),其间有许多中间内容。从示例一端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示例类型,这样,我们就越接近系统一端;从系统一端来看,这些中间内容就是次系统。我们可以从语篇一端来研究语言,通过对许多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我们会识别出许多语篇类型,如食谱、天气预报、电子邮件、新闻等语篇类型;我们也可以从系统一端来考察语言,我们会区分出许多语言次系统,与语境类型相关联的语言功能变体,即语域(register),如科技语言、文学语言、学术语言等。同样,从情景语境一端看,我们会发现许多情景类型,从文化语境一端看,我们会识别出许多文化次系统。就像天气与气候一样,语言与语篇以及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分别是从不同视角观察的同一种现象,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作为适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境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为语言是如何使用、意义如何生成、语篇如何表达意义等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为高校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抓住机遇,得到发展提供了理论阐释。

二、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发展的讨论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3],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4],“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就为“双一流”建设制定了方针、规则和理论,是“双一流”建设语境中的文化语境,处于“双一流”建设系统一端,对“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施有制约作用。高校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是“双一流”建设文化语境的次系统,是“双一流”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具体情景语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衡量高校是否一流的前提和标准。学报是引领和展示高校学术研究及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我们从学报的功能、学报与学科相互促进和共生共荣、学报发展的困境与摆脱困境的策略等方面来讨论学报如何为“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一) 高校学报的功能

高校学报因高校学术研究和交流而生,是展示高校学术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学报与高校和学科建设有着天然的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东吴大学的《东吴月报》是学界普遍认同的我国最早的学报,其创刊号《学桴》的办刊宗旨是:“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5]在学报运作的语境中,作为学报运作文化语境的教育部等主管部门曾多次就学报功能问题做出过规定。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6]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把学报界定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7]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认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8]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其中进一步强调:“高校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充分认识高校出版工作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出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支持出版单位的改革发展,加强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9]

[1] Halliday, M. A. K. How do you mean? [A]. In Davies, M. and Ravelli, L. (eds.). Advanc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C]. London: Pinter, 1992: 20-35.

(二) 学报与学科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如前所述,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科学研究是“双一流”建设语境的情景语境,处于示例一端,是“双一流”建设的前沿。在科学研究的情景语境中,科研人员时刻站在研究的前沿,通过大量的研究,从研究活动中发现了有价值的“意义”,然后把这个“意义”用语言表征,写出学术论文,即学术语篇或学术稿件,使这个“意义”得到体现,成为可以阅读和交流的有形存在。这时的学术语篇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是科研人员的个人创作,由于认识角度、学科水平、研究目的、价值观念等不同,这个语篇从内容到形式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学术稿件要想成为供传播和交流的学术成果,成为公之于众的作品,就必须经过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的转化。学报编辑代表学报,分别使学术稿件与语言系统、学科规范系统、社会意识形态等系统联系,从语言、学术性、创新性、价值观念等从低到高、从示例到系统对稿件进行判断和选择,然后通过三审三校,使稿件从形式到内容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语言规范、学科规范、意识形态和创新要求,最后通过学报公之于众,成为公共学术成果。从科研活动的情景语境到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学术语篇是科学研究和学报工作的共同对象,科研和学报是学科建设同一事件的两个主要方面,或前后两个主要环节,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性质相同,目标一致,相互依存,一方的发展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发展,反之亦然,二者天然形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离休干部汤甲真今年94岁,有72年党龄。老人家学生时代堪称“学霸”,并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历经风雨,初心不改。乐于助人的他,晚年学习赋诗老有所乐,讴歌改革开放新时代。

目前,γ刀、射频、化疗、手术均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常用手段,但随着疾病的恶化,肝癌晚期患者的身体素质、机体抵抗能力、耐手术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将导致手术治疗受阻,仅有不足20.00%左右的患者可达到手术治疗指征[3] 。故探寻新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基础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层次理论,语境与语言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语言体现语境,其中,作为语篇的语言体现情景语境;反过来说,语境决定语言,作为示例的情景语境决定作为示例的语篇,情景语境是语篇所表征的意义的源头。学报稿件,即学术语篇,体现的是学科建设的情景语境,围绕前沿学术问题展开的学科研究是学术语篇体现的意义的源头,前沿学科研究既为学报提供大量优秀稿件,又为学报培养了大批优秀作者,优秀稿件和优秀作者是学报的重要学术资源,是学报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坚实基础。

(1) 持续时间≥30 min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频率<35次/min;24 h平均窦性心率<45次/min或总心搏<7万次/24 h。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专家,这些一流专家时刻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引领学科研究的方向,这些专家多数往往是学报的审稿专家和栏目特约主编,他们对本校学报有着天然的情感,对学报审稿和组稿工作富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们是学报学术质量的有力保障。

(3) 优势学科建设是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成功和发展的基石

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优势学科的优势是通过高校在人才培养、梯队打造、资源配置、政策倾斜等方面下过血本,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建设形成的,优势学科往往人才济济,梯队稳健,资源丰富,这些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是很高的,有很强的话语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这些优势学科研究中发现的学术意义富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引领性,以这些学者和专家为主要作者队伍,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的特色栏目是十分理想的选择,栏目的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学术影响力大,同时这些专家也是学报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2. 学报发展推动学科建设

(1) 及时展示学术成果,抢占学术高地

学术性是学报的本质属性,学报是学术公器,学报是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代表,高校学科研究的主要体现形式学术论文必须经过学报这个权威平台的认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公之于众的学术成果,学科研究发现的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等的认可和评判是以其在学术期刊发表的时间为标准的,谁的学术新发现先发表,谁就能在国内外学术界抢占学术高地,产生极大学术影响力,使学科和高校树立起很好的学术形象,获得很高的学术声誉。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体现,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8],学报水平就是学校水平的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成果,即学术产品,通过学报进入社会,展示实力,树立声望,确立地位。

(4) 培育新兴学科

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主要成分之一,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学术性和技术性[10]。学术性是学报编辑本质特征,学报编辑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对高校学科研究信息具有职业敏感性,这是编辑特有的一种本事。学报通过编辑策划选题、设置专栏和专题、建设特色栏目、制定用稿优先政策、主动约稿等手段,引领学科研究方向,扶持优势学科发展。同时,学报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在引领学科研究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同时,学报通过语言规范、学科规范、意识形态等不同符号系统规范学术研究,树立学术道德,倡导学术正气,引领学科建设正确政治导向,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 培养学术人才

时间过得飞快,活动很快结束了,我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学术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学术大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稚嫩到成熟,由无名到知名,经过漫长的学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才成长成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学科建设的未来,虽然他们的学术积累还很少,能力弱,经验少,但他们对学术研究热情高,富有创新精神,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多。学术论文的价值在于论文体现的创新性意义,创新性是学报判断和选择学术稿件的重要标准。如前所述,学术稿件只是一些半成品,必须经过学报从语言到学术系统的规范和提升,才能成为合格产品。青年学者的稿件肯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学报的帮助和扶持。在审稿中,如果稿件有新意,就应该录用,但要把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修改意见具体详尽地告诉作者;如果稿件新意不大,学报就会退稿,但也要把文章存在的不足认真具体地给作者指出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升其研究思路和论文写作技巧,增强其对学科研究的信心。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成长,“80%左右的人与本校学报有关系,其中近50%的人是通过本校学报开始走上学术论文发表道路的,特别是学术理论性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从本校学报开始的”[11]。另外,学报可以通过约稿方式,就某一前沿学科研究主题讨论,发表国际一流学者的有关论文,在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可为本校学科研究提供不同视角、不同观点,从而启发和培养本校学术人才。

(2) 引领学科建设

(2) 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

情景语境是语篇表达意义的源泉,我们今天的语境是创新,我们进入创新的时代,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创新是语篇存在和成长的基石,是语篇是否有价值的依据,也是学报编辑判断和选择稿件的主要依据[12]。一篇有创新价值学术论文的发表,一定会引起读者(往往都是学者)的关注,从而使读者受到启发,他们总会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进一步展开研究,形成学科研究的潮流,促进语篇不断向系统成长,可能最后形成新的学科或学科分支。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也是高校学报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样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容易形成共同的研究主题,提出共同的研究问题,产生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比较,新兴学科研究力量相对较弱,水平也较低,当然开始时学术影响也不高,其研究成果很难在专业性特强的学术专业期刊上发表。而这些新学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发展潜力大,往往能引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学报要抓住机遇,制定倾斜政策,为新型学科开设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研究,优先发表这些新的学术稿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这些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得到大的发展,成为学科建设的亮点。

(5) 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

功率与负荷合理匹配,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出现。注水泵厂家一般出于安全考虑,所配电动机功率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电动机出力不足,无功功率损失大。因此,应根据注水泵运行中所需的最大轴功率,选配合适功率的电动机。

高校学报是具有国内、国际学术成果转化和交流传播资质的学术媒体,是将高校学科研究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桥梁,体现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理论和前沿思想的学术论文只有通过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确认才能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术成果,才能向社会传播,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上层建筑顶层设计,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随着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学报通过媒体融合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媒体、电子期刊等载体可以把高校学术成果推向国际社会,产生国际影响力,为高校树立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声誉。

三、 学报在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策略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高校建设文化语境系统的示例,学报发展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最后促进“双一流”建设,学报发展自己,就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就是推动“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又会极大地推动学报的发展,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学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高校学报如何更好促进“双一流”建设,同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报发挥自身的优势,全力促进“双一流”建设,其实就是实现自身发展最好的方法和策略。学报实现发展的主要策略如下。

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涌入。“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民族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通过一些学者的阐述和发挥,通过媒体传播等途径广泛影响着我国各个群体。”[6]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茫然甚至不知所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也增加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弱化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

(一) 把好质量关,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

稿件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因此,学报一定要把好质量关。严格执行三审制度是稿件质量的保障,初审、复审和终审由不同主体实施,不同层级的审稿要求和内容相互交织,又各有重点,这样从稿件语言规范、学术规范、创新性、意识形态等层面对稿件层层把关,确保录用的稿件都是符合学报要求的。对一些体现重大现实问题的稿件和不熟悉拿不准的稿件可以适当扩大审稿范围,实行学科专家匿名审稿,确保审稿结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对稿件价值判断准确,问题清楚明了,做到用稿改稿实事求是,退稿有理有据。

(二) 策划选题,主动约稿或组稿

由于每位作者研究视角、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性质等不同,加上许多作者对学报栏目设置、办刊宗旨、办刊特色、审稿要求等不是很清楚,因此,学报自然投稿往往主题散乱、质量参差不齐,带有一定盲目性。在期刊竞争激烈的今天,坐等来搞就不是明智之举。学报必须主动出击,参与科研活动,熟悉学科研究动态,捕捉研究信息,策划体现学报特色、富有创新的选题,这样才能引领学科研究,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发展。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vertical interactive Column-Bot robot

(三) 培养学术新人,重视新学科

培养人才、发展新学科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二者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是学报未来发展的主力作者群和主要学科。学报要在选题策划、审稿、用稿、改稿、栏目设置、专题研究等方面对学术新人和新学科成果予以大力支持。

[3] 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EB/OL]. (2017-01-24) [2018-01-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四) 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模式

互联网、自媒体等是传播信息的新方式,具有及时性特征。学报可借助新媒体组稿、审稿、发布数据,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如,在稿件通过终审定稿后就可通过微信、qq群、公众号等新媒体把学术论文进行发布,供读者下载和阅读,这样就把论文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提前,文章的学术影响时间大幅增加,学报的影响力相应大幅提高。另外,互联网技术使信息连接简单便捷,输入主题,便可找到相关文献,无论文献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就打破了纸质期刊的学科界限和时空界限,因此,学报曾一度遭受学界和业界质疑和批评的“综合性”特征,就不仅不再是制约学报发展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报的优势。同时,学报的学术影响触及全世界,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非常有利。

(五) 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特色化发展是学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经在学界形式共识。如前所述,语言体现语境,语境制约和决定语言。学报要想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根据学报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脱离语境办特色,是空想的,没有物质基础的,当然也不可能成功的[13][14]。高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学科研究这个情景语境中,往往研究课题丰富,研究主题前沿,成果一流,影响大,引领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话语权。同时,学科人才济济,梯队合理,学科研究成长性好,高校在资金、人员、政策方面支持力度大,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报可以依托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专题研究等,可以邀请其中有号召力的领军专家来作栏目主持,并在用稿策略上加大对校内稿件的支持,这样,既可以及时把优势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公之于众,又可以保证特色栏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科与学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学科建设促进学报发展

不可否认,由于现行简单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使得高校优秀学术论文,尤其是优势学科的学术论文首选往国外SCI、EI、SSCI等期刊上投,然后往国内CSSCI来源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上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评价只看论文数量,不看论文质量,只看影响因子,不看期刊性质、重要价值和质量,以刊评文,以刊评人,严重扰乱了正常健康的学术研究,绑架了学术,绑架了学术期刊,甚或催生了“引用联盟”、同行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由于高校学报的高校性和内向性,加上学报数量多,在这个“量化”学术评价中,毫无优势可言。学报展示高校学科研究和形象、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体现关系被基本切断,高校优质稿件严重外流,出现了自家种树让他人摘果的怪象。学报赖以存在的高校学科建设转而成为他人发展的基础,学报失去了发展动力,陷入积小积弱的困境,学报没有优质稿源,其影响因子的提高谈何容易。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积弊已久,学界对其诟病颇多,因主题所限,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2014年与达内教育集团签署了校企合作项目,对186名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2016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移动信息化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2017年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第一批项目,我校与正保教育集团、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共三个项目获批;2017年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第二批项目中,我校与中联教育集团、北京方宇软件有限公司、上海财金通教育集团合作,共四个项目获批。以产教融合项目为依托,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培养社会、企业急需人才做出了贡献。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通过发展教育来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将“质量效益”“社会贡献”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标准和原则之一[2][3],而不是“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这就给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回归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高校是高校学科和学报共同的主管和主办者,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处于“双一流”建设语境系统的一端,是“双一流”建设的文化语境系统,对“双一流”建设的情景语境有制约作用。高校可以在人力、财力和政策方面给予学报特别支持,鼓励本校科研人员,尤其是优势学科科研人员,把优秀学术论文投给本校学报,把在学报刊发的优秀学术论文当作各种重要检索期刊论文,或当作高校的TOP论文对待,并予以一定奖励;鼓励优势学科专家参与学报的组稿、审稿工作,这些工作可计入正常的工作量;鼓励学有所长的编辑尽可能参与科研活动,其科研成果在工作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得到肯定等。这样的举措和支持对学报发展和学报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性意义。

(六) 提高学术编辑素养

学术编辑是学术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水平决定学报水平,提高编辑水平就是提高学报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水平。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即学术性和技术性[10],因此,提高学报编辑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编辑需要定期参加各种编辑业务培训和交流,更新编辑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编辑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水平;一方面编辑需要积极参加编辑自己所学专业学术活动和科研活动,提升学术编辑的学术敏感性,这样,学术编辑就可以提高选题策划、学术判断和稿件选择、学术规范和学术引领能力,推动学报的发展,同时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

四、 结 论

国家“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报发展设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大有可为。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讨论了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文章首先阐释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社会符号的多层次性,解释了符号层际和层内的各种关系。然后对学报和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报与学科具有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学报发展在五个方面对学科建设有推动作用:展示学术成果,抢占学术高地;引领学科建设;培养学术人才;培育新兴学科;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报发展,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基础,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优势学科建设是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成功和发展的基石。最后文章就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发展的问题做了回答,提出了六条发展策略:把好质量关,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策划选题,主动约稿或组稿;培养学术新人,重视新学科;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模式;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高学术编辑素养。总之,我们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学报一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双一流”建设,其实就是学报取得发展最好的方法和策略。

中国的百姓非常智慧,善于感悟自然物象之本质,并将其于生活相关联,赋予它们美好的寓意;中国画家非常睿智,善于将自然物象之本质,与人生境遇相关联,并借之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让中国画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概言之,高校学报在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的主要功能。因此,高校学报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高校学报的发展对“双一流”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2]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0-24)[2018-01-0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术后影像学结果发现,跟骨骨折复位满意,钉道位置方向与术前设计方案接近,典型病例见图2。16例患者术后跟骨X线片测量数据,Böhler's角患侧为(32.75±3.68)°,健侧为(34.88±4.06)°,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1,P>0.05);Gissane's角患侧为(121.44±8.35)°,健侧为(117.81±7.71)°,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术后X线片及冠状位CT示载距突螺钉位置满意,无1例穿入关节面。

[4] 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 (2017-09-20)[2018-01-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5] 王国平,熊月之.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东吴学报创刊号《学桴》解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11.

本结果发现,Nif和CsA联合用药可诱导牙龈增生,且增生程度较单独使用Nif或CsA更为显著,表明二者在诱导牙龈增生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TGF-β1水平越高,药物性牙龈增生越严重。提示,TGF-β1可能是CsA和Nif的作用靶点,但TGF-β1如何特异性调控牙龈局部发生增生性改变,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6] 钱荣贵.高校学报应走专题化之路[J].编辑之友,1999,(3):32-35.

[7]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 (1998-04-01)[2017-01-16].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8/moe_771/tnull_1049.html.

[8]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 (2002-09-23)[2018-01-09].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8/tnull_495.html.

[9]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2-11)[2018-01-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802/t20180208_327146.html.

[10] 高生文.话语基调下的学术期刊编辑两面性研究[J].中国编辑,2017,(11):15-20,25.

[11] 赵大良,杜秀杰.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J].编辑学报,2009,21(5):380-381.

由图5可知:办公室内靠近外墙一侧的温度普遍比靠近内墙一侧的温度要高;办工区各水平面温度为 24~28.37 ℃,基本满足夏季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温度为24~28 ℃的设计要求[8].因送风口周围温度较低,故在其下方人体会有吹冷风感.

[12] 高生文.语域视阈下《论语》语篇成长性研究[J].齐鲁学刊,2017,(3):119-126.

招待会开始后不久,周恩来问:“听说有一位带着家属一块儿起义的飞行员,是哪一位?”有人答道:“他叫林雨水。”随着一声招呼,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快步走来。周恩来看见他,先是眉头微微一蹙,转而露出了亲切的笑容,上前大声说:“噢,原来是你啊!我们在南京见过……”随后握住了年轻人的手。在场的其他人都愣住了,大家都很好奇:新中国的总理怎么会认识一位“中央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呢?

[13] 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功能语言学”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45-51.

[14] 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研究:特色=创新=发展[J].中国编辑,2018,(5):即出.

高生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