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2014年鲁甸MS6.5地震前云南丽江地下流体的异常变化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地震前兆现象的观测、识别和变化机理的研究对探索地震预报特别是短期地震预测的可能性意义重大,一直是个难题(Cicerone et al.,2009;Rigo et al.,2010)。地震前兆异常同时具有规律性和复杂性,复杂性不仅体现在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多样性上,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震的差异(张国民等,2005)。通过不断总结每次地震前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前兆异常现象和规律,丰富震例资料,增加对不同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付虹等,2015)。

地下流体是地壳中最活跃的介质,当它形成具有一定封闭条件的承压系统时,就能够客观、灵敏地反映地壳的应力应变信息。地下流体的地震前兆异常被国内外学者所观测和报道,Roeloffs(1988)对流量和地下水位等前兆现象进行了总结报道,认为水位变化可以揭示地震孕育过程的信息;Cicerone等(2009)对已发表的文献中包括地下水位、水温等地震前兆异常的持续时间、幅度、空间距离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统计。车用太等(2008)、付虹(2013)对汶川地震前地下流体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收集整理;刘耀炜等(2008,2015)、张彬等(2014)对水温的前兆异常进行过总结报道。

与当时脱离实际的学风相反,章学诚一再旗帜鲜明地强调做学问应当经世致用,他说:“学问所以经世,而文章期于明道,非为人士树名地也。”[4]章学诚“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青藏高原东南隅的云南和川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内部物质侧向挤出的通道(Tapponnier et al.,2001;Clark et al.,2005),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邓起东等,2003)。丽江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川滇块体中部,是红河、丽江-小金河、龙蟠-乔后、鹤庆-洱源、程海等多条断裂复合交会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1990)(图1a),一直以来中强震频繁发生,例如1996年2月3日丽江MS7.0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区。近年来在周边地区相继发生2008年汶川8.0级、2013年芦山7.0级、2011年缅甸7.2级地震后,云南地区中强震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活跃期(吴中海等,2014;皇甫岗等,2014),有研究指出丽江及其周边的震情形势值得关注(丰成君等,2014)。

图 1 云南丽江周边活动断裂构造和部分地震震源机制(a)、井区水文地质和地下流体观测点平面分布图(b)、水系统补-排过程示意图(c) Fig. 1 (a)Active faults an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some major earthquakes in Lijiang area and its vicinity, Yunnan Province;(b)The hydroge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observation sites of underground fluid;(c)The sketch map of recharge-discharge process of the water system around the Lijiang area. a: F1红河断裂带, F2龙蟠-乔后断裂带, F3丽江-小金河断裂带, F4鹤庆-洱源断裂带, F5程海断裂带, F6小江断裂带;活动断裂据邓起东等,2003;震源机制解及主压应力轴数据据Ekström et al.,2012。 b,c改编自康晓波等,2013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MW6.2;震中位置103.35°E,27.10°N),震源深度12km(图1a)。根据余震分布、主震震源机制、烈度分布的长轴方位,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主震震源机制以走滑为主,主压应力轴方位NWW(房立华等,2014;何骁慧等,2015)。鲁甸6.5级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SSE向运动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华南地块相互作用边界变形带上发生的1次中等强度地震(徐锡伟等,2014)。

鲁甸地震发生前,丽江地区地下流体的水位、水温、离子等测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这些异常变化是否包含了与地震前兆相关的信息?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降雨、井孔结构、地温梯度等资料对丽江地区地下流体多测项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鲁甸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及可能的形成机理。

1 丽江地下流体观测基本情况

丽江地区地下流体观测包括党校井和金甲井的水位水温、甘泽泉的离子含量测项。3个观测点海拔高度相近,约为2i400m,位置分布见图1b。

1.1 党校井

前文已知,金甲井95m以下为井孔含水层段,考虑到地面以上约5m的井管,因此含水层距井口100m左右。由2次梯度测试结果看,100m处2次梯度测试值差异大,而且是温度梯度的转折点,分析认为100m处是井孔与含水层沟通的主要段。温度探头放置在距井口130m处,位于井孔与含水层主要连通段的下部,因而浅层降雨引起的水位升降变化对温度动态的影响很小。

1.2 金甲井

金甲井井孔结构及观测示意图见图2b,井深159.58m,观测层为95m以下的板岩裂隙水。1999年5月,金甲井安装高精度石英温度仪进行水温观测,探头放置于井下135m深度处。2010年 8月改为地热水位综合观测仪观测水位和温度,新的温度探头放置于距井口130m处,原135m处的温度探头停止观测。金甲井一直保持为静水位状态,水位观测值为井口距水面的距离。

1.3 甘泽泉

丽江离子观测的水取自于甘泽泉,甘泽泉位于丽江市古城区内,地下水类型为断裂上升泉,全年出水稳定,受降雨等气象因素影响小。每天1次定时取样测试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氟离子和电导率5个测项。

1.4 水文地质背景

从水文地质图(图1b)上看,党校井与黑龙潭泉群接近,位于丽江盆地东部边缘,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黑龙潭泉水系统在平面上呈长轴近SN向的椭圆形展布,为丽江古城水系的源头,补给区位于系统北端的九子海洼地及其周边山系,该区域海拔2i800~3i588m,高出丽江盆地400~1i188m。九子海溶蚀区侵蚀作用强烈,溶蚀洼地、落水洞沿九子海环状断裂带分布。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通过洼地、落水洞灌入式补给后,沿岩溶管道、节理裂隙由北向南径流,在黑龙潭泉水出口处(海拔2i420m)受地形切割和第四系相对隔水层阻隔,形成地下水富集带,浅层径流呈股状涌出地表,深层径流侧向补给丽江盆地底部第四系含水层后再向盆地南部做深远程径流。翟军伟等通过投放钼酸铵示踪剂证实了九子海与黑龙潭和下游泉点的水力联系,是这些泉水的补给区。从九子海到黑龙潭约有20km的运移距离,黑龙潭岩溶水系统补-排过程见图1c(康晓波等,2013;曾成等,2013)。

金甲井与党校井相距约1.4km,井口高程接近,但井孔深度不同,观测含水层位置、含水层岩性都有很大的差异,党校井含水层为中三叠统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金甲井含水层为板岩裂隙水。

我们也试图对2012年3月以来金甲井水位小时值资料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数据补全和小波分解分析处理。但是从原始观测记录(图7)来看,金甲井水位水温综合观测仪2014年6月15日至7月14日期间故障频繁发生,观测数据波动大;7月15日至8月4日期间仪器故障维修期间数据全部缺失,因此尽管通过三次样条插值可以对数据进行补全,但缺数时间太长,鲁甸地震前观测数据本身可靠性差。因此,下面仅从原始曲线的趋势动态方面做一些定性分析。

井孔剖面资料显示金甲井在110m左右穿过了断层(图2b),甘泽泉为断裂上升泉,结合地理位置和断层资料分析(图1b),这2个观测点位于NE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段丽江-剑川断裂上。

图 2 党校井(a)、金甲井(b)井孔柱状图和观测示意图 Fig. 2 Histogram of strata and observation equipment of Dangxiao well(a)and Jinjia well(b).

2 党校井、金甲井水位受降雨影响分析

考虑到党校井与黑龙潭泉群具有相同的区域水文地质背景,我们将1992年以来党校井水位日均值(图3a)和黑龙潭泉群的泄流情况(图3b)进行对比;图3a中虚线为党校井水位自流与非自流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下表示断流,图3b中0值表示黑龙潭泉群断流。可以看出党校井与黑龙潭泉群的断流时段有很好的对应性;从具体的观测值上看,当党校井水位下降至泄流口下0.6~0.7m时黑龙潭泉群出现断流。例如2008年5月7日至8月9日期间党校井为断流状态,在7月2—6日,水位处于最低值-0.661 m左右的时段内黑龙潭泉群断流5d;2009年6月26日至8月10日期间党校井同样为非自流状态,但水位最低仅降至泄流口以下0.3m左右,黑龙潭泉群全年一直并未发生断流。两者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它们具有相同的补给来源。

图3c为1992年以来丽江的年降雨量,在1992、1994、1997、2003、2005、2006、2009年降雨量<920mm(图3c中虚线)的情况下,黑龙潭泉群在第2年都发生了断流(康晓波等,2013),丽江井水位除2004年外也都出现了断流的情况。在2011—2013年连续降雨量<920mm的情况下,党校井水位自2011年11月20日起不再自流,至今仍为静水位,黑龙潭泉群从2012年1月21日起断流。降雨量最少的年份为2012年,只有634mm,党校井水位在次年(即2013年)7月12日下降至17.738m的历史最低值。

图3 党校井水位(a)、黑龙潭泉群泄流状态(b)、年降雨量统计直方图(c) Fig. 3 Water level of Dangxiao well(a),the discharging status of Heilongtan springs(b),and the annual rainfall histogram(c).

党校井水位日均值与年降雨量的比较显示党校井水位的自流状态变化主要受到当地降雨的影响,而且降雨对水位的影响时间上有滞后性,表现为趋势性的影响。

式中:αi代表拉格朗日乘子,Kxi,xj 为核函数。该核函数为径向基核函数(RBF), Kxi,xj=exp{-gx-xi2},g为核函数参数。

2004年以来丽江周边的3个中强震前也记录到甘泽泉的各离子含量的类似异常变化形态。分别在2008年8月30日在四川会理6.0级、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2级、2012年6月24日云南宁蒗5.7级地震前,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氟离子出现高值变化。

图4 金甲井水位日值(a)、月降雨量(b)图 Fig. 4 Daily values of Jinjia well water level(a)and monthly rainfall(b).

3 党校井、金甲井的水位与水温对比分析

党校井和金甲井分别在2007年6月和2010年8月有了水位、水温的同步观测,我们对同井的水位、水温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水温梯度的测试分析其基本动态特征。

3.1 党校井水位、水温动态特征

2007年6月以来党校井水位水温小时值动态变化(图5)显示: 2007—2011年期间水位变化有清晰的规律,一般情况下每年的4—6月水位下降低于泄流口不自流;在8月份后水位逐渐升高,高于泄流口开始自流直至下一年度断流,年变化一般在4m左右。2011年底以后水位低于分界线不再自流,保持静水位状态。

图5 党校井水位(a)、温度(b)时值图 Fig. 5 Hourly values of Dangxiao well water level(a)and temperature(b).

党校丽江井水温变化以2012年为界也可划分为2个阶段: ①2007—2011年间水温出现多次上升或下降的台阶式变化;②2012年以后水温不再有阶梯式上升和下降变化,出现了缓慢的上升—下降的变化。

2007—2011年期间,党校井水温记录到多次阶梯状上升和下降的变化,与水位的对比分析显示水温台阶式变化与水位自流、非自流(静水位)动态的转换有明显的关系。当井水位逐渐下降,由自流转变为非自流的时候,水温出现0.004~0.007℃的阶梯状上升;当水位逐渐上升,由静水位转变为泄流的时候,水温出现0.008~0.011℃的阶梯状下降。水位与水温的对比结果显示来自于补给区的水源是一股较冷的水。

为此,我们通过不同时期的2次井水温梯度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首先收集了2006年11月24日安装石英温度计时的第1次测试结果,并于2015年7月17日使用ZKGD3000铂金温度计进行了第2次测试(图6a)。需要说明的是,因党校井管3次变径,在300m处直径只有108mm;测试过程中为避免对第1次放置的温度探头的观测结果造成大的干扰,第2次梯度测试只进行到井下250m,未到达温度探头所在300m位置处。

第1次测试期间井水位处于自流状态,测试结果见图6a中标注为T1的曲线,总体显示自流期间自上而下温度变化幅度小。测试数据显示,50m处温度值最低(16.360i4℃),190m温度最高(16.842i2℃),50~190m处水温缓慢增加;190~300m区段内温度随深度增加略微降低,越接近底部温度越低。

第2次测试期间井水位处于断流状态,测试结果见图6a中标注为T2的曲线,结果显示40~196m温度随深度增加较快,196~226m增温缓慢,226~250m表现出微小的温度减少,40m温度最低值15.641i8℃,226m温度最高为16.963i9℃,自上而下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自流状态下的观测值。

当前,云南正处于制造业追赶、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阶段,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优势充分释放的关键时期,处于体制机制变革、发展阶段跃升的重要关口,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等多重压力,云南长期以来以资源开发和规模扩张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图6 党校井(a)、金甲井(b)水温梯度图 Fig. 6 Well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maps of Dangxiao well(a)and Jinjia well(b).

金甲井自2010年8月开始有水位、水温数字化观测,但数据库中完整的小时值观测资料2012年3月以来才有。为分析长期的动态特征,这里使用日均值资料,2010年8月以来金甲井水位、水温日值曲线见图7。前文已述,受降雨影响水位每年5—9月份雨季处于相对高值,冬、春季节处于相对低值。图7 显示,2011—2013年在水位出现上升和下降的时段内,放置在130m处的温度探头变化平稳,未受到水位变化的明显影响。

当含水层水头压力不断降低,水位逐渐由自流转变为断流时,冷水向井孔中流动通过泄流口排泄的水量也逐渐减少,断流后探头附近的温度迅速上升;断流状态下,当含水层水头压力逐渐增加,水位不断上升,超过泄流口,冷水开始向井孔中流动溢出时,探头附近的温度立即下降。分析认为放置在300m处的温度探头位于井孔内部水体与含水层沟通的主要段,因此,当水位不断有自流和非自流状态转变的时候,水温出现阶梯式上升和下降;当水位保持处于静水位状态时,水温变化则为缓慢的升降。

3.2 金甲井水位与水温关系分析

对比2条测温结果曲线分析认为,在自流时段,深部较低温度的水不断向井孔内部流动补给,与浅层更低温度的水混合,然后通过泄流口溢出排泄,致使水温梯度曲线相对平缓,遵循图6a中的T1曲线。而在非自流时段,井孔深部较高温度的水只能通过缓慢的传导、对流与浅层低温水发生热交换,这种热转换机制相对于自流时段的水流机制要缓慢得多,因此水温在深浅层次存在较大差异,遵循图6a中的T2曲线。

图7 金甲井水位(a)、温度(b)日值图 Fig. 7 Hourly values of Jinjia well water level(a)and temperature(b).

金甲井也有2次地温梯度测试结果,第1次是2010年8月安装水位地热综合观测仪时进行,第2次是2015年7月16日使用ZKGD3000铂金温度计(与党校井第2次梯度测试为同一台温度仪)进行测试。

奥林巴斯拥有内置Wi-Fi、GPS、4K视频拍摄能力、100公斤的抗冲击能力,以及一支4倍光学变焦的最大光圈f/2的镜头。此外,奥林巴斯还提供选购的环闪转接环。不过,画质方面才是奥林巴斯真正的闪光点。在日光条件下,奥林巴斯的细节还原能力击败了这次测试中的所有对手,只有理光能达到相对接近水平。在暗光拍摄条件下,TG-5的噪点控制和动态范围均属上乘,不过色彩饱和度稍有欠缺。

党校井井孔结构及观测示意图见图2a,井深347.3m,其中167.5~310m 是该井的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承压水。党校井管高出观测室地面6m,距地面0.4m有1个直径7cm的泄流口,水位高出泄流口自动泄流,称为自流状态或者动水位状态;低于泄流口停止自流,称为非自流或者静水位状态。井水位观测值为水面至泄流口的距离。党校井1992年3月1日起使用浮子式模拟水位仪进行水位观测。2006年11月,安装数字水位仪(分辨率为1mm),同时增加1套高精度石英温度仪(分辨率10-4 ℃),温度探头放置在距井口300m深度处,主机数字化采样率为每分钟1个观测值,于2007年6月15日正式运行。

4 丽江地下流体各测项在鲁甸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分析

井水位观测值的变化是井-含水层系统对外部各种影响因素诸如降雨、气压、地球固体潮汐、地震应力变化等综合响应的结果。为从水位变化中提取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尝试用各种方法消除降雨、气压和固体潮等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即用1个单一的气压响应系数和固体潮2个主要成分的潮汐分波系数进行估计(Roeloffs,1988);然而,实际的研究显示,单一的气压响应系统并不能充分描述复杂因素对水位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承压性较差的含水层来说。Quilty等(1991)使用与频率有关的转换函数消除气压对水位的影响;Kitagawa等(1996)使用空间-状态模型把水位变化分解为对气压、潮汐、降雨的响应、观测噪声、以及剩余变化;Matsumoto等(2003)将此分解方法应用于日本中部静冈地区的Haibara井1981—1997年的观测数据,在去除了气压、潮汐、降雨的影响后,发现了28个地震同震变化。

在对以上因素排除时,需要气压、降雨等详细的辅助观测资料而且降雨对水位的影响仅作为短期的脉冲影响考虑,不适用于类似于党校井降雨对水位的影响是滞后的趋势性影响。有学者尝试一些新的信号处理方法从水位变化中提取与地震相关的信息(Chen et al.,2010)。

小波变换是2O世纪末被数学界和其他的科学技术领域广泛关注的新理论,最大的特点是自适应性和数学显微镜性,它能根据被研究的对象自动调整相关参数,进行时频局部性质分析(马涛等,2003)。小波分析源于传统Fourier分析,但避免了Fourier分析无法给出局部信息的局限,可以提供不同频率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征(Boggess et al.,2009)。本研究选用正交Coiflet小波对水位资料进行分解处理。

命题 3.1 测度Μ(B,K)是Rd上的界为0 B。

4.1 党校井水位水温异常变化

由前文已知,黑龙潭泉群与党校井有相同的补给来源,当党校井水位下降至泄流口下0.6~0.7m时黑龙潭泉群出现断流。在党校井自流期间,黑龙潭泉群也在大量泄流,其泄流量约为党校井的1i000倍,而且两者都未进行连续的流量测试。因此,党校井和黑龙潭泉群自流期间,水头压力变化的信息绝大部分通过泄流量的变化流失掉了。

2017年以来,西安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相继出台《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西安市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西安市书香之城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等政策。但是,专门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政策还很少。公共图书馆是市民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影响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市民的文化素养。因此,西安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给予图书馆事业更多的关注,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有质的提升,为打造文化西安、品质西安做出贡献。

在2007—2011年期间,党校井水位每年出现2次自流与非自流的转换,反映的水头压力变化信息不统一,难以做完整的分析处理。

有经验的农户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洋葱是否达到了适合收获的时期。其具体表现为洋葱植株的基部第一片到第二片叶已经枯黄,而第三、第四片叶尚带绿色,同时洋葱的假茎出现失水松软的表现。这时可以选择在晴天进行收获,将全株连根拔起,并在田间晾晒2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晾晒过程中应该用叶片遮住洋葱的葱头,进一步促进鳞茎的成熟并使其外皮干燥。晾晒结束后将洋葱进行装筐并且放置在通风的室内进行贮藏。

下文仅对2012—2014年间,黑龙潭泉群断流,党校井为静水位状态时的水位资料进行小波分解,分解前使用3次样条插值函数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补全。分解后的资料做两方面的处理: 1)滤去周期<32h的成分,去除高频干扰和固体潮2个主要潮汐分量半日波、日波信息;2)对剩余成分做差分处理,以消除动态曲线的趋势变化影响,突出水位的相对变化信息。

党校井2012—2014年水位时值分析处理结果见图8。从图8c可以看到4组明显的异常变化,分别是在2012年6月24日宁蒗5.7级、2012年9月7日昭通彝良5.7和5.6级、2013年8月31香格里拉5.9级、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前有明显变化。与这4组变化同期存在的是水位的正常转换带来的影响,排除这些影响带来的高的相对变化(图1a),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在地震前存在相对变化的增强和整体水平升高,反映了水位的快速上升变化。与此同时,300m深处的水温测值在以上4组地震前异常变化为持续升高,或升高后保持在相对高值的状态。

本研究按照严格的评价标准收集文献,并使用标准的荟萃分析中单个率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因此其结果具有确切的可信度。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纳入研究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通过附加轮廓线漏斗图分析,排除发表偏倚。纳入文章数量少可能是产生偏倚最大的原因。

鲁甸地震前,党校井水温自2014年3月29日至7月19日持续上升(图8d)。前文2次水位梯度测试曲线和2007—2011年期间水位水温的对比分析显示来自于补给区的水源是较冷的水,因此温度上升的变化不是来自于补给区水源的影响。

图 8 党校井2012—2014年水位原始值(a)、去除<32h高频成分后的水位值(b)、去除<32h高频成分后的水位差分值(c)和水温时值图(d) Fig. 8 (a)The original water level values from 2012-2014 of Dangxiao well. (b)Water level data without components <32h. (c)The difference curve of water level data without components <32h. (d)The hourly values of water temperature. Δ表示震中距离

4.2 金甲井水位水温异常变化

甘泽泉与党校井相距约1.35km,张志强等(2015)在九子海洼地-甘泽泉的示踪实验显示两者存在水力连通关系,但下游甘泽泉示踪剂回收量较低,表明地下水径流通道中存在其他径流路径(如黑龙潭泉群)分走水流。

2次地温梯度测试结果见图6b的T1和T2曲线,金甲井一直保持为静水位状态,不同仪器测得的相同深度处的温度值非常接近,差异较大的位置在100m左右处;而且从2条地温梯度曲线上看,这个位置也是地温梯度的转折点。以T2为例,26m至102m深度段,地温梯度均值为0.46℃/100m;而在102m至138m深度段,地温梯度均值达到4.0℃/100m。

从原始曲线上看(图7),金甲井水位原始值自2013年11月14日开始逐渐下降至3月21日的最低值,下降幅度0.6m。由前文第3节已知,金甲井水位的正常动态是: 受降雨影响,5—9月份雨季水位升高,10月份至次年4月份保持低值。2010年以来金甲井未出现过水位在冬季下降的变化,而且丽江地区降雨最少的年份在2012年并不是2013年,因此开始于2013年11月水位的异常变化,可以排除是降雨引起浅层水变化因素的影响。

金甲水温(图7)自2013年11月14日逐渐升高至12月13日的最高值,升高幅度0.006℃,之后基本保持在高值。前文结合井孔柱状图和2次地温梯度测试结果,分析认为测温仪放置在井孔与含水层主要连通段的下部,水位升降变化对温度动态的影响很小。本次水温上升与水位下降变化时段同步,是2010年8月开始观测以来在平稳动态背景上的1次最为显著的上升异常变化。金甲井1999年5月至2009年8月在距井口135m深度进行单项水温观测期间,曾记录到2003年7月21日大姚的6.2级、10月16日大姚6.1级,2007年6月4日普洱6.4级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上升的异常变化(付虹等,2013),与本次的水温上升变化特征类似。结合前文井温梯度曲线图和水位水温对比分析结果,水温测值反映的异常变化信息不是来自于100m位置处井孔与含水层沟通的主要段,上升的异常变化可能来自于井孔更深的部位。

金甲井水位下降水温上升的异常变化持续到7月下旬恢复。

图9 甘泽泉离子测项日值图及局部放大图 Fig. 9 The daily values of ion components and local enlarged view of Ganze spring.

4.3 甘泽泉离子测项的异常变化

甘泽泉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导率、氟离子2004—2014年日值动态变化见图9。由图9 可见,钙离子和镁离子在2004—2011年有明显的年变规律,在每年的9—10月份左右出现高值,这与党校井水位在每年8—9月份开始上升逐渐达到最高值的变化一致。九子海一带的岩溶裂隙水是党校井的补给来源,前人的研究证实九子海和下游甘泽泉之间有水力联系,岩溶裂隙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丰富,补充的水源携带大量离子,当水位上升时,补给增强,离子浓度出现高值;反之,离子浓度会发生下降。当水中离子含量增多时,电导率高;离子含量减少,电导率低,因此电导率与主要离子含量同步变化。氟离子是地下水中常见组分之一,2004—2014年期间氟离子的动态看不出明显的年变规律。

58到家现在不融资,但是会推出下面的公司进行融资甚至上市,比如快狗打车。58到家现在两三年的沉寂,是在苦练内功,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党校井2011年11月断流后,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甘泽泉各离子浓度稳定,测值变化不大。2014年6—7月出现1组明显的异常变化(图9),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导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变化,而氟离子出现微小的上升变化,直至7月下旬恢复至背景值附近;该时间段的异常变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2个时段: 6月2—29日和6月29日至7月29日,分别在6月11日和7月14日达到相对低值或者高值。

同样,比较2010年以来金甲井水位日均值和月降雨量(图4)可见,与党校井不同,金甲井水位受到短期降雨的影响明显。在每年降雨量集中的5—9月份,水位上升,降雨越集中水位值越高;例如2013年7月份降雨量达到了356.7mm的最大值,水位在7月31日达到了4.690i6m的最高值。雨季结束后,水位快速下降,在降雨量较少的10月直至来年4月份,水位保持相对平稳。金甲井水位雨季快速上升、旱季平稳的变化说明与浅层水沟通良好。

(1)私营企业及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居多。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中私营企业的矿山数量1 327个,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数量1 081个,分别占矿山企业总量的43.28%、35.25%。呈现出私营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居多、其他企业类型数量与占比少的特点(表4)。

鲁甸地震前,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含量降低,2004—2011年期间每年的9—10月份来自于补给区九子海一带的岩溶裂隙水增多使得钙离子、镁离子含量浓度升高,鲁甸地震前两者的低值异常排除了来自于补给区的水源影响;氟离子含量上升,表现为相对高值,一般情况下热水中的氟比冷水中高,基岩地下水中氟的含量与地下水温度呈正相关趋势(王永才等,1991)。水化学离子浓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2种,一是前震与同震过程中含水层的压裂,增加了地下水与新出露矿物的接触,使水岩反应能力增强,水化学成分变化;二是引起含水层间的渗透系数增强,致使化学性质不同的地下水混合或置换(Claesson et al.,2004;刘耀炜等,2015)。

5 讨论与结论

地震是以突发形式表现的构造变形,它发生前有1个由慢而快的过程;地震是应有前兆的,关键在于对前兆的观测、记录和识别(马瑾,2016)。多参数的监测对识别和理解地震前兆信息意义重大(Wang et al.,2010)。在2014鲁甸MS6.5地震发生前,300km以外丽江地区地下流体测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这些异常变化是否与鲁甸地震存在相关性是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

震源不是孤立的,震源得以错动需要发震断层整体的协调;断层也不是孤立的,断层是块体的边界,断层失稳的 “前兆”绝不局限在震源附近和发震断层上(马瑾,2016)。

全球范围内,已有的统计结果显示,记录到水位和水温前兆变化的测点与震中距离最远分别是530km和470km(Cicerone et al.,2009)。丽江观测点位于川滇块体中部,川滇块体是青藏高原物质向E、SE逃逸的主要通道;鲁甸震中位于青藏高原最东缘与华南地块相互作用的构造变形带内。川滇块体是印度板块推挤作用传递到鲁甸震区的必经中间体,鲁甸地震孕育过程中川滇块体也会伴随着变形和应力的变化,因此,丽江地区地下流体对300km外的鲁甸地震孕育的响应是有可能的。

张铁宝等(2016)的研究显示鲁甸6.5级地震前川滇块体存在大面积显著热辐射增强,在2014年6月1日至7月16日异常时段内出现2个峰值,与甘泽泉离子浓度变化的2个峰值时间基本相对应。陈顺云等(2014)以汶川地震为例,开展了热与变形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场获得结果与地壳变形观测结果高度吻合,通过温度场可以用来分析地震前后地壳变形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应力变化状态。鲁甸6.5 级地震前川滇块体出现大面积显著辐射增强可能表明鲁甸地震前川滇块体应力在大幅度增强。与丽江地区中小震活动、地下流体的观测变化相一致。

在本次丽江地下流体测项异常变化过程中,最早出现变化的是金甲井水位水温(2013年11月14日),然后是党校井的水温(2014年3月29日)、甘泽泉离子(2014年6月2—9日)、党校井水位(2014年7月7日),以上测项异常变化依次出现,在6—7月中上旬数量最为集中,然后在7月下旬几乎相同的时段内全部结束。在此期间,丽江东南区域(靠近鲁甸震中一侧)陆续发生了几个中小地震,2014年1月15日华坪县发生MS4.5(震中距丽江流体观测点约92km)地震,4月4日永胜发生了MS4.2(震中距约86km)地震,7月26日宾川发生ML4.1(换算为面波震级为MS3.5,震中距约111km)地震。丽江地区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流体异常变化持续增多和东南部地区小震活跃,是这一地区的应力状态增强的迹象。

地震是1个力学过程,断层处于应力峰值强度后的亚失稳阶段应是震兆最丰富、变化最激烈的阶段(马瑾,2016),断层活动协同化是亚失稳阶段的标志(马瑾等,2014)。丽江地区前兆最丰富、变化最激烈的6—7月和7月底异常全部结束,可能是应力状态处于亚失稳阶段和走向协同化的体现。

冬天,感冒几乎是宝宝们最常得的疾病了。感冒的症状一般有流涕、咳嗽、发烧、喉咙疼等,爸爸妈妈对症做好家庭护理很重要。另外,如果病情较重,需要就医用药,爸爸妈妈也需要知道一些用药误区,以减轻对宝宝的伤害。

那么造成丽江地区流体测项异常变化的机理是什么?丽江处于多条断裂的交会区,NW向的龙蟠-乔后、NE向的丽江-小金河、近SN向的程海断裂相互切割交错,构成了大型的断裂网络。其中,丽江-小金河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1条重要的断裂带,把川滇菱形块体分隔成川西北(北部)和滇中(南部)2个次级块体,GPS 观测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地块主要表现为向 N120°~165°E方向的运动,川滇地块北部和南部速率分别为 13mm/a 和 9mm/a(张培震等,2003);程海断裂带是滇西北地区东缘最醒目的1条活动性大断裂,走向近SN(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1990)。丽江—攀枝花—者海(熊绍柏等,1993)和丽江—清镇(徐涛等,2014)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显示,丽江-剑川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的西南段)和程海断裂之间的低速体延伸至8~10km左右,说明断裂切割较深,有利于浅层流体与深部物质的良好沟通,是地下流体异常变化的地质构造背景。

地下流体异常的变化与区域内构造应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区域构造应力增强导致断层裂隙的开启、闭合或者重新分布,驱动流体活动作用增强;增强水岩反应作用和不同性质不同温度地下水的混合置换(刘耀炜等,2015)是丽江地区流体测项异常变化的机理。

区域内降雨量大,且集中,雨水的下渗在裂缝中产生动水压力,不但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还提高重量,为滑坡的最后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经调查,滑坡的产生与强降雨在时间上一致,说明雨水的作用对滑坡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是本滑坡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丽江地区党校井和金甲井的水位水温、甘泽泉的离子含量等地下流体观测数据,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降雨、水温梯度等资料,对地下流体各测项动态特征和在鲁甸地震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党校井和金甲井水位的动态都受当地降雨的影响,但是前者在时间上有滞后性,是趋势性的;后者水位高值与雨季同步,显示与浅层水沟通良好。对党校井的2次水温梯度测试结果和水位水温对比分析显示补给区水源温度较低,温度探头位于井孔与含水层沟通的主要段,水温动态主要受井水位泄流状态和水位变化的影响。金甲井水位处于静水位状态,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探头位于井孔与含水层沟通主要段的下部,受水位变化影响小,水温波动平稳。

(2)对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静水位状态下的党校井水位资料采用小波信号分解技术进行处理,去除干扰、固体潮半日波、日波等高频信息后,对保留的动态曲线做差分处理消除趋势影响,发现在2014年鲁甸MS6.5地震前水位呈现出较大的相对变化,快速上升,对应深部井水温度处于高值。鲁甸地震前,金甲井水位趋势动态表现为下降,水温上升。

(3)甘泽泉的补给区水源一般情况下使钙离子、镁离子含量浓度升高,电导率增高,鲁甸地震前,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含量降低,低值异常排除了来自于补给区的水源影响;氟离子含量上升,表现为相对高值。

(4)丽江地区断裂纵横交错,浅层地质结构破碎,与深部沟通良好,是地下流体异常变化的地质构造背景;鲁甸地震前,丽江地区地下流体观测数值的异常变化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并伴随中小地震活跃,反映了区域应力状态的增强和流体活动的加剧。

转速、进给、刀补方向需要在每一段程序中标识出来。转速以“S”辅助功能字引出;进给以“F”辅助功能字引出;刀具半径补偿准备功能字为“G40”,“G41”以及“G42”,由于数控程序有轮廓、刀心编程方式的分别,在仿真过程中,需要体现出程序轨迹对应的补偿方向。

致谢 对丽江市地震局在水温梯度测量期间提供的帮助,以及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有益建议和细心的修改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车用太,刘成龙,鱼金子,等. 2008. 汶川MS8.0地震的地下流体与宏观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J]. 地震地质,30(4): 828—838.

CHE Yong-tai,LIU Cheng-long,YU Jin-zi,et al. 2008. Underground fluid anomaly and macro anomaly of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opinions about earthquake prediction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0(4): 828—838(in Chinese).

陈顺云,马瑾,刘培洵,等. 2014. 利用卫星遥感热场信息探索现今构造活动: 以汶川地震为例 [J]. 地震地质,36(3): 775—793.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18.

CHEN Shun-yun,MA Jin,LIU Pei-xun,et al. 2014. Exploring the current tectonic activity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hermal information: A cas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6(3): 775—793(in Chinese).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 2003.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J]. 地学前缘,10(S1): 66—73.

DENG Qi-dong,ZHANG Pei-zhen,RAN Yong-kang,et al. 2003. Active tectonics and 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China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10(S1): 66—73(in Chinese).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等. 2014. 云南鲁甸M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J]. 地震地质,36(4): 1173—1185.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4.019.

FANG Li-hua,WU Jian-ping,WANG Wei-lai,et al. 2014. Relocation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of the MS6.5 Ludian earthquake and its seismogenic structure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6(4): 1173—1185(in Chinese).

丰成君,陈群策,李国歧,等. 2014. 青藏高原东南缘丽江-剑川地区地应力测量与地震危险性 [J]. 地质通报,33(4): 524—534.

FENG Cheng-jun,CHEN Qun-ce,LI Guo-qi,et al. 2014.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 in Lijiang-Jianchuan area and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seismic hazards o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33(4): 524—534(in Chinese).

付虹,钱晓东,毛玉平,等. 2015. 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异常及预测 [J]. 地震研究,38(2): 181—188.

FU Hong,QIAN Xiao-dong,MAO Yu-ping,et al. 2015. Anomaly and forecast of Yunnan Ludian MS6.5 earthquake in 2014 [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38(2): 181—188(in Chinese).

付虹,赵小艳. 2013.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显著前兆观测异常分析 [J]. 地震学报,35(4): 477— 484.

FU Hong,ZHAO Xiao-yan. 2013. Analysis on remarkable precursory anomalies observed in Yunnan area befor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35(4): 477— 484(in Chinese).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 1990. 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 [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06—113.

Institute of Geology,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Seismological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 1990. Active Faults in the Northwest Yunnan Region [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06—113(in Chinese).

何骁慧,倪四道,刘杰. 2015.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6.5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 [J]. 中国科学(D辑),45(3): 253—263.

HE Xiao-hui,NI Si-dao,LIU Jie. 2015. Rupture directivity of the August 3rd,2014 Ludian earthquake(Yunnan,China)[J]. Science in China(Ser D),58(5): 795—804.

皇甫岗,苏有锦,张建国. 2014. 缅甸孟帕亚7.2级地震及其对云南强震活动趋势的意义 [J]. 地震地质,36(3): 598— 60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05.

HUANGFU Gang,SU You-jin,ZHANG Jian-guo. 2014. The Mong Hpayak M7.2 earthquake 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tendency of large earthquake in Yunnan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6(3): 598— 608(in Chinese).

康晓波,王宇,张华,等. 2013. 丽江黑龙潭泉群水文地质特征及断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岩溶,32(4): 398— 403.

KANG Xiao-bo,WANG Yu,ZHANG Hua,et al. 2013. Hydrogeologic featur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zero flow of the Heilongtan spring group in Lijiang [J]. Carsologica Sinica,32(4): 398— 403(in Chinese).

刘耀炜,任宏微,张磊,等. 2015. 鲁甸6.5级地震地下流体典型异常与前兆机理分析 [J]. 地震地质,37(1): 307—318.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5.01.024.

LIU Yao-wei,REN Hong-wei,ZHANG Lei,et al. 2015. Underground fluid anomalies and the precursor mechanisms of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7(1): 307—318(in Chinese).

刘耀炜,孙小龙,王世芹,等. 2008. 井孔水温异常与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关系分析 [J]. 地震研究,31(4): 347—353.

LIU Yao-wei,SUN Xiao-long,WANG Shi-qin,et al. 2008. Relationship of bore-hole water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the 2007 Ning’er M6.4 earthquake [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31(4): 347—353(in Chinese).

马瑾. 2016. 从 “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说起 [J]. 科学通报,61(4-5): 409— 414. doi: 10.1360/N972015— 01239.

MA Jin. 2016. On “whether earthquake precursors help for prediction do exist”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61(4-5): 409— 414(in Chinese).

马瑾,郭彦双. 2014. 失稳前断层加速协同化的实验室证据和地震实例 [J]. 地震地质,36(3): 547—561.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4.03.001.

MA Jin,GUO Yan-shuang. 2014. Accelerated synergism prior to fault instability: Evidence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an earthquake case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36(3): 547—561(in Chinese).

马涛,李斐,岳建利. 2003. 小波分析在地球物理及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J]. 地球物理学进展,18(1): 49—52.

MA Tao,LI Fei,YUE Jian-li. 2003.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in geophysics and geodesy [J]. Progress in Geophysics,18(1): 49—52(in Chinese).

王永才,李秀琴,张根深,等. 1991. 冀中地区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J]. 华北地震科学,9(2): 51—58.

WANG Yong-cai,LI Xiu-qin,ZHANG Gen-shen,et al. 1991. The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fluor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arthquakes in central Hebei Province [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9(2): 51—58(in Chinese).

吴中海,赵根模,龙长兴,等. 2014. 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大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 活动构造体系角度的初步分析结果 [J]. 地质学报,88(8): 1401—1416.

WU Zhong-hai,ZHAO Gen-mo,LONG Chang-xing,et al. 2014.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round south-east area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ctive tectonics system analysis [J]. Acta Geologica Sinica,88(8): 1401—1416(in Chinese).

熊绍柏,郑晔,尹周勋,等. 1993.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J]. 地球物理学报,36(4): 434— 444.

XIONG Shao-bai,ZHENG Ye,YIN Zhou-xun,et al. 1993. The 2-D structur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crust in the Lijiang-Pan-zhihua-Zhehai reg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36(4): 434— 444(in Chinese).

徐涛,张明辉,田小波,等. 2014. 丽江-清镇剖面上地壳速度结构及其与鲁甸MS6.5地震孕震环境的关系 [J]. 地球物理学报,57(9): 3069—3079.

XU Tao,ZHANG Ming-hui,TIAN Xiao-bo,et al. 2014. Upper crustal velocity of Lijiang-Qingzhen profi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of the MS6.5 Ludian earthquake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57(9): 3069—3079(in Chinese).

徐锡伟,江国焰,于贵华,等. 2014. 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判定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J]. 地球物理学报,57(9): 3060—3068. doi: 10.6038/cjg20140931.

XU Xi-wei,JIANG Guo-yan,YU Gui-hua,et al. 2014. Discussion on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and its tectonic attribu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57(9): 3060—3068(in Chinese).

曾成,杨睿,杨明明,等. 2013. 丽江市黑龙潭泉群断流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J]. 中国岩溶,32(4): 391—397.

ZENG Cheng,YANG Rui,YANG Ming-ming,et al. 2013.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imulation to zero flow of the Heilongtan spring groups in Lijiang [J]. Carsologica Sinica,32(4): 391—397(in Chinese).

张彬,方震,刘耀炜,等. 2014. 云南地区水温异常与地震关系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9(12): 1880—1886.

ZHANG Bin,FANG Zhen,LIU Yao-wei,et al. 2014.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earthquake in Yunnan [J].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Geosciences,39(12): 1880—1886(in Chinese).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等. 2005. 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 [J]. 国际地震动态,(5): 39—53.

ZHANG Guo-min,ZHANG Xiao-dong,WU Rong-hui,et al. 2005. Retrospect of earthquake forecast and prospect [J].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5): 39—53(in Chinese).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等. 2003.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J]. 中国科学(D辑),33(S1): 12—20.

ZHANG Pei-zhen,DENG Qi-dong,ZHANG Guo-min,et al. 2003.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J]. Science in China(Ser D),46(S2): 13—24.

张铁宝,路茜,高阳,等. 2016. 川滇块体中强震前热红外辐射异常研究 [J]. 地球学报,37(2): 215—222.

ZHANG Tie-bao,LU Qian,GAO Yang,et al. 2016. Anomalies of thermal infrared radiation before some medium to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Chuan-Dian(Sichuan-Yunnan)rhombic block [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37(2): 215—222(in Chinese).

张志强,张强,班兆玉,等. 2015. 基于示踪试验的岩溶管道及水力参数定量解析 [J]. 人民长江,46(11): 80—83.

ZHANG Zhi-qiang,ZHANG Qiang,BAN Zhao-yu,et al. 2015.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karst conduit and its hydraulic parameters based on tracer test [J]. Yangtze River,46(11): 80—83(in Chinese).

Boggess A,Narcowich F J. 2009. A First Course in Wavelets with Fourier Analysis [M]. 2nd ed. John Wiley & Sons,Inc,Hoboken.

Chen C H,Wang C H,Liu J Y,et al. 2010. Identification of earthquake signals from groundwater level records using the HHT method [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80(3): 1231—1241.

Cicerone R D,Ebel J E,Britton J. 2009. A systematic compilation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 [J]. Tectonophysics,476(3-4): 371—396.

Claesson L,Skelton A,Graham C,et al. 2004. Hydrogeochemica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a major earthquake [J]. Geology,32(8): 641— 644.

Clark M K,Bush J W M,Royden L H. 2005. Dynamic topography produced by lower crustal flow against rheological strength heterogeneities bordering the Tibetan plateau [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62(2): 575—590.

Ekström G,Nettles M,Dziewonski A M. 2012. The global CMT project 2004-2010: Centroid-moment tensors for 13,017 earthquakes [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200-201:1-9. doi: 10.1016/j.pepi.2012.04.002.

Kitagawa G,Matsumoto N. 1996. Detection of coseismic changes of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91(434): 521—528.

Matsumoto N,Kitagawa G,Roeloffs E A. 2003.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earthquakes in the Haibara well,central Japan-I.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s revealed using state space decomposi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rainfall and tidal responses [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55(3): 885—898.

Quilty E G,Roeloffs E A. 1991. Removal of barometric pressure response from water level data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96(B6): 10209—10218.

Rigo A. 2010. Precursors and fluid flows in the case of the 1996,ML=5.2 Saint-Paul-de-Fenouillet earthquake(Pyrenees,France): A complete pre-,co- and post-seismic scenario [J]. Tectonophysics,480(1-4): 109—118.

Roeloffs E A. 1988. Hydrologic precursors to earthquakes: A review [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26(2-4): 177—209.

Tapponnier P,Xu Z Q,Roger F,et al. 2001.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 [J]. Science,294(5547): 1671—1677.

Wang C Y,Manga M. 2010. Earthquakes and Water [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杨竹转,邓志辉,杨跃文,邓盛昌,李庆
《地震地质》 2018年第02期
《地震地质》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