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

更新时间:2009-03-28

1 水源区基本情况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位于河南省西南、南阳市西部,地处伏牛山南麓。由北部中山区(海拔1 000 m以上)、中部浅山区、南部库区及环库丘陵垄岗区组成。北部地势高陡、中部沟壑纵横、南部地形破碎。该区域t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820 mm,多年平均径流深230 mm,年平均气温15.50℃,多年平均无霜日数232 d。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主要支流有灌河、淇河。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以黄棕壤土为主。水源区总土地面积6 361.94 km2,涉及西峡、淅川、内乡、邓州4个市(县),总人口112.58万人,农业用地面积69 392 hm2

UPLC-MS法检测感冒消炎片中阿多尼弗林碱含量制…………………………………………… 王红霞(6·435)

第五,闽商团队协作往往出现“扎堆”现象,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打乱市场秩序。闽商的经营决策往往过于依靠“不怕敢拼”的精神,带着明显的盲目性、盲从性。往往是看到团队伙伴做这个生意赚钱,自己便也跟着干。也不去看看这个市场有多大,分析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针对性方案,而是简单照搬别人,选了就干。结果就是容易出现做生意“扎堆”现象,自己内部抢生意,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容易打乱市场秩序。

2 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

2.1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引起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最大因素。经调查统计,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水源区总面积的53%,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约990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938 t/km2·a。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水库淤积,而且使水质变差,富营养化程度提高。

2.2 种植业

种植业是引起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第二大因素。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属于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区域,种植业在这里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但农作物的生长因为需要大量的营养而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养料和农药以保证其茁壮成长。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当地的水源进一步污染。根据收集的水源区种植业肥料施用和农药施用情况,水源区化肥投入量约为4.35万t/a。使用最多的是氮磷化肥,主要是按照植物的生长需求不定次的将化肥进行抛撒浅施。农药施用量约为140 t/a。高频率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除40%能被植被及昆虫吸收分解外,其他大部分滞留在地表。毒素由于雨水和灌溉原因渗透至地下最终通过地表径流到达库区,形成污染。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淅川县种植业造成TN、TP流入水体总量744.18 t,58.28 t,西峡县种植业造成TN、TP流入水体总量343.68 t,19.76 t。

2.3 耕作习惯

采用套袋法,贮藏前称取肉样的质量为M1,用细线吊起,外面加套一个食品级保鲜袋并封好袋口,肉样不得与保鲜袋内壁接触,于贮藏条件下悬挂24h后,用滤纸吸取肉样表面的水分后,称重肉样的质量为M2,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贮藏过程中的汁液损失率,每个处理测定3个平行样品。

2.4 自然条件

3.1.2 发展农业健康生产

3 治理措施

3.1 政策措施

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对正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中出现的污染进行治理,以达到利益和环境双赢。每年6月中旬在农作物换季之时,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和施肥,在进行农事操作时应关注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强降雨。改传统的“顺坡”为“横坡”种植,深施肥料,采用平衡施肥、留茬作业、地膜覆盖等技术和措施,采取免耕和肥料深施等环境友好的耕作方式。根据气象条件,适时锄地对土壤进行扰动,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容重、渗透力,保持土壤水分,尽可能的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危害系数降到最低。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适时、适量的施用化肥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来源。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进行施肥、根据植被生长不同的需求量施肥、将不同比例的化肥配合使用等方法,实现了因地制宜、因物制异、合理配比实现精细操作。提倡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科学施肥。根据当地实际资源安排农、林、牧、副、渔的合理发展,实现生态农业,实现小流域内的自给自足。注重保护天然植被,确定合理载蓄量,对陡坡上的栎林应加以严格保护。依靠大自然的修复功能,增加植被覆盖度,保护地表土壤。对农民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改变日常不合理的行为,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与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相结合,通过修建垃圾转运场、混凝土化粪池及排污管网,宣传环境卫生的制度,改变洗衣意识,改变生活习惯,发挥排污管道的作用,将生活和生产产生的废水排出流域,以降低水质污染概率,力求建设成为山青水绿的新农村。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农业发展规划。根据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划分城市和边郊的农业产业结构比重。据实调整种植业和养殖比例,着力建成污染少、效益高的集约型现代型新农业。

水源区隶属长江水系,降雨量比较大。水源区内部地势多为陡坡和低山丘陵,一般坡度<20°的低山丘陵地区都开垦为耕地。淅川县还是全国著名的暴雨区,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决定了水源区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非点源污染。每年的六月中旬在收割小麦种植玉米农作物换季之时,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和施肥,当地强降雨也主要集中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赶上强降雨的时候就会发生严重的养分及水土流失,通常降雨时间和施肥等农事活动的间隔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氮磷的年流失量。在20°以上土陡坡山上种植着大面积的栎林,但是因为坡度大并且下垫面多为岩石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渗透能力弱,造成了栎林产流系数大。虽然此地区的污染物浓度都比较低,但是非点源污染产生总量也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增加了相应的治理难度。

现代农业提倡无污染、低农药。该区域农业的发展要突破之前的在尾端抓生产的理念。要将农业健康发展每一个环节都抓起,要在全过程控制污染。从源头上到生产中直至完成,每个阶段都要防止污染过度,将每个环节的污染物做到最小化,将每个阶段的产出物综合回收利用。在健康生产思想的指导下,每一阶段的产出物和外来物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以减小污染,植被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流失的最小程度,使非点源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

3.1.3 发展生态农业,倡导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

3.3.1 坡耕地

3.2 管理措施

3.1.1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制定长期的规划

“服务指标实在太重了,几乎每个同工每个月都有13个个案,1个小组和2个社区活动。这个指标量对于刚出来做社工来说有点不切实际,压力也很大。有时候会感觉很无奈,但是也没办法(M,男,H 家庭服务中心青少年领域一线社工)。”

3.3 治理方法

对栎林等山林地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可以通过修建截(排)水沟、沉砂池。在溪底坡降大、有可能威胁附近居住居民的生活的支流上修筑拦沙坝,拦截泥沙,同时形成蓄水池,方便附近村民用水。

生态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核心是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合理的流动。水源区应积极响应国家这一号召,不断提高当地农产品质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的生态农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正在由试点转向普遍推广,由县级规模转向区域发展。

对大于10°的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大于20°的耕地考虑还林还草,依靠大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恢复其保护地表土壤不受侵蚀的功能。

3.3.3 果园

植被是地表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保护层,在该区域内应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清洁绿色能源,减少用于取暖做饭等用途的造成的栎林滥砍乱伐;农业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多种经营;根据地形条件,在形成的天然排水沟下面设置沉砂池、蓄水池,在溪底坡降大、附近有村民居住的支流上修筑拦沙坝,拦截泥沙。

3.3.2 陡坡栎林

一是有利于推进民风民俗建设,稻田养鱼养鸭具有一定开放性,需要当地具备良好的民风民俗才能够确保鱼苗、鸭苗不会失。二是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进步,当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稻田养鱼养鸭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田园风光的需求,因此稻田养鱼养鸭有利于吸引大量城市游客来乡下进行观光旅游,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果园除了施肥期间会对土壤造成小范围扰动外,不需要大规模地翻耕,有利于保持水土,而且施肥一般在5月初,雨季(7、8月份)到来时的植被覆盖度已经很高而且稳定,因此,果园产流量和污染物的浓度及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总量相对较少,应加以扶持和推广。

3.3.4 村庄径流

合理处置生活废水,建立统一的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对羊、鸡、鸭等家畜、家禽应实行圈养,对粪便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清扫,避免任意堆放的禽畜粪便通过风吹雨淋进入邻近水体;适当增加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

不合理的耕作习惯是引起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小麦-玉米轮作为该区的主要耕作模式,耕作方式上施肥一般以底肥为主,很少追肥,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少量的磷肥,基本上不使用有机肥,而且都采用比较传统的顺坡耕作,没有采用留茬、免耕等任何方面的水土保持措施。由于区内经济比较落后,就地伐木取材是当地的主要生活方式,加之历史上也存在长期的乱砍滥伐现象,最终导致了当地植被覆盖率较低。

4 结语

水土流失是引起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最大因素,种植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不合理的耕作等均属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在水库水源区现状条件下,应严格执行相关政策、科学管理、因地制宜地对水源区土地利用各地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理,从而有效地控制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区水质。

参考文献:

当现场情况满足公式1,但不满足公式2时,可根据道路设计及施工规范、路面通行要求等酌减;若路面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进行硬化时(d=路面铺装厚度),可对坝坡坡脚进行垂直切坡处理,适当增加路面宽度:

刑法修正案针对“道路”等概念并没有做出相关解释,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都是参照交通肇事罪中的“道路”来理解和解释的,笔者认为在范围上应该有所缩小。由于交通肇事罪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陆地交通,但目前我国所规定的醉酒型危险驾驶如果涉及到陆地交通之外的道路区域还不现实,因此应该只适用于我国目前陆地区域可供公共出行的交通区域。此外依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道路”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包括主干道和街道等等;二是不属于道路但是允许机动车通行的区域,包括学校以及政府等内部范围;三是公路,包括国道以及高速公路。

[1]曾繁富,张军,赵同谦,邢梦林,刘运涛.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2).

[2]林永贤.东山县红旗水库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源保护[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4).

[3]陆晓敏,沈微.黄岩区西部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4).

 
谷启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