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探讨

更新时间:2009-03-28

新世纪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动物卫生监督与疫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央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养殖业的转型与快速发展,已撑起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4月农业部发出《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许多基层政府以此为契机,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基础上,建立最底层的村级(包括动物卫生监督在内的)农技推广队伍,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兼任村级动物卫生监督员。为了加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村动物卫生监督与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强化三农服务,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以新化县为样本,对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1 基本情况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属亚热带气候。西部、北部为雪峰山,东部是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全县总面积3 642平方公里,人口1 465 994人(至2016年底),26个乡镇、2个林场、3个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畜牧业所占农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1%上升到2016年的63%(达55.39亿元),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第一大产业。2016年生猪年末存栏87.14万头、出栏157.6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2%、4.59%;牛年末存栏23.84万头、出栏9.36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3%、3.2%;羊年末存栏11.34万只、出栏11.28万只,分别比上年4.2%、4.1%;家禽年末存笼390.7万羽、出栏597.7万羽,分别比上年增长4%、5.1%;2016年肉类总产量达124 915吨,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105 571吨、牛肉产量1 0761吨、羊肉产量1 691吨和禽肉产量6 50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5%、943.8%和54.831%;2016年禽蛋产量7 513吨,比上年增长3%。

2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现状

全县1 205个村(社区),2016年(并村前)共有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321名,平均每人要负责近4个村(社区)。

2.1 年龄趋于老化,队伍不稳定

从表1可以看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人数出现递减趋势。2012年的364人,2016年为321人,4年共减少43人,减少比例为11.81%。说明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有流动性大的特点。

 

表1 新化县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年龄结构情况

  

年龄段30岁以下31~40 岁41~50 岁51~60 岁61岁以上合 计2016年 2012年从业人数17 49 119 97 39 321比例/%5.3 15.26 37.07 30.22 12.15 100从业人数39 103 136 64 22 364比例/%10.71 28.23 37.36 17.58 6.04 100

从年龄结构上看,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日趋老化,30岁以下的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仅占5.6%,比2012年下降了5.41个百分点;50岁以上的占42.37%,上升了5.74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74岁。

2.2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有专业知识的少

从表2可以看出,具有大专学历的仅有16人,占整个村动物防疫队伍的4.98%,其中兽医及相关专业的只有12人,占3.74%,具有兽医及相关专业的中专学历的42人,占比为13.08%,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比例高达42.68%。

协助做好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法律法规、政策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负责本辖区内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及参与重大疫情扑灭工作;负责本辖区内的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并建立动物养殖和免疫档案;按照规定的免疫时间、免疫病种、免疫程序进行规范操作,确保免疫质量;协助开展疫情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等防疫活动;掌握本村动物出栏、补栏情况;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等应急工作;做好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机构安排的其他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工作任务。

 

表2 新化县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学历与专业结构

  

文化程度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比例/%4.98 19.32 33.02 42.68兽医及相关专业/人12 42其它专业/人4 20----总人数/人16 62 106 137

3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设置与管理

3.1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设置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来源于中央财政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补助经费和各乡镇的奖补,付出的劳动与报酬不成正比。乡镇是为了完成强制性免疫任务,不得已才挤出资金补贴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随着动物防疫溯源体系的开展,一方面,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报酬反差拉大。另一方面,部分乡镇没有与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签订劳务合同,没有实行专项管理,只有在春秋季集中免疫时,才由各乡镇政府召集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动物的免疫工作,许多年轻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改行或选择外出打工,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做村里的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工作,部分村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形同虚设。相当数量的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由村干部或村医生兼任。

本区所圈定的石墨矿(化)体基本位于自然电场电位负异常浓集区,区内自电负异常区段由石墨矿化带的碳质成分引起,范围较大,而个别激电异常地段因第四系风成砂土覆盖、地形切割、测线效应及硫化物富集干扰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影响,与矿体对应性有一定的偏差,但整体上仍能反映石墨矿(化)体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视极化率跳跃性强的高值激电异常地段可能存在多层隐伏石墨矿(化)体。

3.2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职责

模型制备后立即尾iv给药,给药体积为5mL/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后继续禁食禁水,24 h后用CO2吸入处死,沿贲门向上钝性分离并剪取食管约3~4 cm,沿纵轴将食管剪开,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铺平,肉眼观察病变程度并评分(评分方法见表1),计算食管炎抑制率。

3.3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管理

新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比较困难,从2008年起,聘用的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没有单独支付劳务报酬,只由县畜牧水产局将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贴,按每村每年600元的标准,报县财政下拨至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财政所统一负责发放给村动物防疫员。之后,中央财政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逐年增加,2016年下拨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每村每年增加到1500元。县财政无配套经费。但各乡镇根据各自的财政状况,对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实行奖补,保证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劳务报酬最高的每人每月达1300元,以稳定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

与老年人接触时要保持微笑,毕竟人上了年纪就会比较敏感。互动时要用心交流,多注视老年人的眼睛,视线不要游离不定——这也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老年人可能会把一点小事说很久或很多次,不要表现得不耐烦。那样会让老年人敏感的内心受到伤害。切记:一定要注意语言和一些细微的小动作。

3.4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劳务报酬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由乡镇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站管理,县畜牧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与培训。乡镇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站对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采取聘用管理模式,乡镇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站与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签订完成责任区域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工作任务为内容的劳务合同,利用劳务合同进行管理,每年在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后进行验收与考核。

会上,为了表彰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农药行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特设立“农药学科特殊贡献奖”。原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及院党委委员李宗成,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振元荣获第一届“农药学科特殊贡献奖”。

关于“纲要”课考核的目标设定,人们的基本共识是考能力和素质。一则因为避免与中学重复。人们认为中学历史课主要是讲清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史实,所以大学的“纲要”课不应是罗列基本史实,重点是在大学生中学已经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种种问题,能力和思想素质才是重点。二则是是因为课程担心侧重于知识会直接导致在课程教学中重知识轻素质,重记忆轻思考,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纲要”课应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和考核的重点,强调考能力和素质。但是,上述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全面把握课程和大学生的特点。

4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劳务报酬低,队伍流动性大

在2007年以前,新化县没有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队伍,村级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防疫均由新组建的乡镇动物防疫站及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负责,平均每人负责3至5个村。自2008年4月农业部发出《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新化县才在各乡镇组建村动物防疫员队伍,按3~4个行政村配备1个村动物防疫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即一名村动物防疫员负责2~5个村的防疫工作,村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由村动物防疫员附带兼管。近年来,随着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建立,逐渐完善了县乡动物卫生监督队伍,之后,村级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明确由村动物防疫员兼管至今,一直没专职的村级动物卫生监督人员。

4.2 补偿机制未建立,卫生监督与免疫工作难度加大

3.4 缺少必要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老年人的家庭康复离不开家庭关怀和社会大环境的大力支持。社会支持可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从而有益于健康。研究显示,有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协助康复的患者,其康复效果、功能恢复程度比没有家庭支持的有明显进步[25]。然而国内老年患者的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冯正仪等[22]调查脑卒中后家庭康复环境改造情况发现,只有7.7%去除了门槛等地面障碍物,11.5%为患者准备了专用坐便器;3.8%为卧床患者安装床档;无一户在卫生间安装扶手。

4.3 工作量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积极性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是整个动物卫生监督与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只有加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才能将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也只有健全的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才能有利于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才能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与到位。

由于畜禽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强制免疫后时有免疫反应出现,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增加了养殖户尤其是农村散养户对强制免疫的抵触情绪。2008年1月1日起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虽然对在免疫工作中被免疫动物出现免疫反应死亡的,规定给予补偿,但由于缺乏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没有建立补偿机制,各乡镇基本上没有执行,导致了免疫工作的难度加大。对于一些重大动物疫病,虽然进行了补偿,但由于补偿金额偏少,与家畜的实际价值差距大,往往在出现疫情后,部分养殖场户不但不及时报告,反而阻止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报告,却迅速将发病畜禽销售处理的现象,从而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4.4 开展工作的条件差,影响了卫生监督质量

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开展工作的硬件设施差,全县所有行政村均未建立村级兽医室,只有乡镇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站有贮藏疫苗和药品以及检验的简单设备,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家庭条件好的才有冰箱。同时,大部分乡村是山地地形,加之养殖户分散居住,远的村距离乡镇政府有三十余公里,而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又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有的自备摩托车或自行车,条件差的只能徒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履艰难[1],降低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效率,影响卫生监质量。

4.5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全县321名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年龄51岁以上的有136人,甚至有些70岁以上的物卫生监督(防疫)员仍然工作在一线,年龄普遍偏大;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137人,兽医相关专业人员仅54名,大部分仍然是子承父业。总之,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差,业务技能不高,难以适应当今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电子化发展的要求。

5 加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新化县采取春秋两季集中进行动物强制免疫以及平时补免动物防疫模式,平常要时刻注意、掌握辖区内的动物疫情。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家畜家禽养殖量逐年增加,家畜家禽补栏时间由原来的春秋两季变为常年补栏,平时的补免工作量逐年加大,畜禽疫病发生的机率也大为增加,而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每年的劳务报酬没有相应增加,严重影响了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积极性。

5.1 建立健全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体系政策机制

村动物卫生监督与防疫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服务性质,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政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操作性强的《新化县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管理办法》,对村动物卫生监督与疫病防治的内容、标准、机构、人员、经费等相关内容进行明确;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财力,进行相应的补充与完善;将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劳务报酬与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工作有机结合,由月定额基础补贴、强制免疫注射补贴和绩效补贴三项组成。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实行县级畜牧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各负其责。

5.2 明确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的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以县乡共管、以县管为主[1]。明确由县级畜牧主管部门负责考试考核、技术培训、建立档案,会同财政部门开展工作督查、安排落实经费;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选聘、管理、年度考核、及时补充后续力量等工作。

5.3 加大投入确保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稳定

加大投入,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区,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2]。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财政补助标准,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1∶1∶1的比例进行补贴,并将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补助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解决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的工作补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问题;逐步建立村兽医室,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设施、设备和器械,改善工作条件,确保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能够稳定、有效地开展工作。

5.4 建立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进出机制

建立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进出长效机制。通过“三支一扶”的支农专项、“特岗计划”和大学生村官等途径,鼓励高校涉农专业特别是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3]。抓住当前机构改革的契机,在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聘用机制,规范选聘程序,对现有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进行考核清理,对不能胜任的不予聘用,对能胜任的,签订完成责任区域动物卫生监督和防疫免疫任务的劳务合同和责任书,聘用时间最少不少于3年,一般以5年为期最适宜。优先选聘大、中专毕业生,最大限度吸收“科班生”进入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

5.5 加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的业务培训

为提高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加强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的各类培训,由县畜牧水产局与县农职中学及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联合举办畜牧兽医知识培训班,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动物监督(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互联网络技术培训平台,推广远程教育[4]。同时结合每年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每年开展2~3次的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技能培训,提高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

5.6 建立和健全动物强制免疫补偿机制

对因出现免疫反应导致死亡,尽快出台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对于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补偿政策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缩小补偿资金与实际价值的差距,以便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迅速将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和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 结语

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队伍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最前沿,各地正以村级动物防疫员为基础建立并完善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队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村级动物卫生监督(防疫)体系,处理好政府、村动物卫生监督(防疫)员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让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防疫)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

参考文献:

[1] 邵振中.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4):76-77.

[2] 龚国斌,刘应高,伍光文.新化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5,(11):12-14.

[3] 隋丽丽,解晓亮.“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J].教育与实践研究,2011,(7):222-223.

[4] 滕世辉,李晓霞,杨化恩,等.河东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成效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5,(6):4-5.

 
伍平征,曹伟志,伍应松
《湖南畜牧兽医》 2018年第01期
《湖南畜牧兽医》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