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物质投入产出表的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量测算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关环境核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第一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统计标准,SEEA中将实物流量账户作为其核算框架的核心内容。实物流量账户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用实物量单位对进入和排出经济系统的物质量进行计量,不仅可以客观测度经济系统与环境间的物质流量关系,而且便于SEEA的实物量和SNA提供的价值量的综合分析,从而服务于经济环境研究的需要。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是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中用来反映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的有力工具之一,属于实物流量核算的范畴。PIOT系统记录了与SNA中界定的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物质流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产品、废弃物的供应、使用以及物质存量的变化。

本文从实物流量分析的视角,借鉴PIOT领域的最新成果,构造具备可操作性的中国物质投入产出表分析框架,并利用现有数据来源对中国2004—2015年经济系统的物质流量展开系统测算,力图从纵横交叉的物质流动关系中找到其中最能说明问题实质的基本联系,详细刻画我国经济系统实物流动的状态和特征,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物质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研究开展的时间较短。Bringezu等(2002)将宏观的物质流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刻画经济系统内的物质流动以及经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Hubacek等(2003)认为PIOT模型更适合分析直接和间接的资源需求量(如土地、原材料、能源和水等),指出PIOT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MIOT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系统的环境压力,并基于德国的投入产出表给出了测算实例。Weisz等(2006)认为如果只存在一个部门,且单位物质消耗的价值也相同,那么PIOT和MIOT是等价的。Xu(2010)尝试构建了包括43个部门、10类资源和6类废弃物的中国实物投入价值产出模型(PIMO,Physical Input Monetary Output),测算了各部门对特定种类资源和废弃物的影响大小。Liang 等(2011)认为物质投入产出表是分析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有用工具,并以中国统计资源为例,讨论了将PIOT应用于城市的数据采集方法。Singh 等(2017)认为物质投入产出表能够捕捉生产和消费所需的所有商品的直接和间接物质投入,从而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供与物质流相关的分析视角。Aleix(2014)认为PIOT将生产与物质消耗和物质排放相关联,是分析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核心手段。有的学者认为物质投入产出表是环境核算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使用包括过程建模的混合方法部分自动化构建PIOT。有的学者将物质流量连接到工业生产链,同时纳入废物流,利用PIOT识别具有回收价值或高环境影响的废物。

我国对物质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开展较晚,徐一剑等(2006,2007)率先应用物质投入产出表对义马市展开了区域物质投入产出分析。李健等(2007)构建了基于物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的产业链物质流分析模型。单永娟(2007)将物质流分析与物质投入产出表结合,提出了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设计思路。王亚菲(2012) 提供了一个扩展的PIOT核算框架来记录经济系统中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全部物质流。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目前只有德国、丹麦、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过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综合来看,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能够详细、系统地分析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状况,有助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但物质投入产出分析有关的研究还未形成完整的分析框架,理论研究居多而实证分析偏少,一些实证方面的论文往往围绕特定物质和元素展开。主要原因在于物质投入产出表编制上存在数据获取困难、建模复杂等问题。实践中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要在概念上使系统边界明确,清晰定义各种部门、物质以及指标,避免漏算以及重复核算,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国外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围绕物质投入产出分析在特定行业或特定物质方面的追踪分析或环境影响评价、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自动化建模过程构建两个方向展开。数据获取方面的困难一直难以解决,使得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基本停滞。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关于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表式设计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但由于数据所限,鲜有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成果。本文对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主要依据可操作性原则进行了改进,并利用现有数据资料,以经济系统为中心,对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物质排放以及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展开全面测算和分析,并展开了环境-经济建模与分析。

(1)在机组停运时,采取“灌水法”,将水灌至凝汽器汽侧,水位到达低压缸气封洼窝处,持续24小时以上,用肉眼直观的方法找出泄漏点。该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其缺点是查找的泄漏点不完全。因为一些细小的裂纹只有在热态设备膨胀或有压力的情况下才发生泄漏,冷态不易被发现。另外,由于灌水的水位高度限制,对低压外缸部分的漏点无法查出。该厂在2016年和2017年的停机检修中,曾多次采用“灌水法”检漏,但在检修后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机组的真空泄漏速度并没有明显下降,检漏效果不佳。

二、中国物质投入产出(PIOT)测算框架的构建

PL23(t)表示第t年消费部门转移到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由消费部门产生而被资源恢复部门处理的物质量,具体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粪便清运量。另外还包括消费部门向资源恢复部门提供的二手房屋、二手交通工具和二手耐用品。为测算方便,主要通过居住房屋物质量测算二手房屋物质量,以2.4%的二手率估算;交通工具物质量由5.7%的二手率估算;耐用品由6%的二手率估算(二手率参照大部分物质存量估算的国内文献中使用的比率)。PL31(t)表示第t年资源恢复部门经过处理再利用的物质重新投入生产过程的总量,PL31(t)的测算中,主要考虑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和二手设备物质总量。PL32(t)表示第t年资源恢复部门经过处理再利用的物质重新投入消费环节的总量。在PL32(t)的测算中,主要包括二手房屋、二手交通工具和二手耐用品,这些是资源恢复部门向消费部门提供的主要物质流量。表4给出了2004—2015年PL23(t)、PL31(t)、PL32(t)的测算结果。

 

1 物质投入产出表基本表式

  

生产部门消费部门资源恢复部门1,2,…,m11物质存量净增出口物质排放物质总产出生产部门1,2,…,mppij(0)PL12(t)PL13(t)△S1(t)PL14(t)PL10(t)Xpi(t)消费部门100PL23(t)△S2(t)0PL20(t)Xc(t)资源恢复部门1PL31(t)PL32(t)0△S3(t)0PL30(t)Xw(t)初始投入Δpsi000—M—物质总投入Xpi(t)Xc(t)Xw(t)———M

对于物质投入产出分析表来讲,可定义物质消耗系数矩阵其中利用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物质流量数据,可以得到物质消耗系数矩阵的各项取值。为便于分析,按照中国的五年规划周期,可计算2004—2009年和2010—2015年的平均物质消耗系数。

文章对于传统物质投入产出表的主要改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虑数据可得性的原因,不可能像传统物质投入产出表中细分多个产品部门或产业部门,研究中采取了大类部门的分法,尽管在测度物质流动方面粗糙一些,但更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反映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流动关系;二是突出了对物质循环结构的反映和分析,通过设置资源恢复部门,将现实中关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产业进行归并,客观反映经济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本情况;三是对关于传统物质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假定进行了相应调整,假定消费部门的物质消费结构和物质排放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建模分析。另外,对于资源恢复部门,有必要假设资源恢复部门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消耗结构和物质排放结构。这样的假定对于物质投入产出分析建模非常重要。

三、经济系统物质存量以及各项物质流量的测算

在物质投入产出表基本表式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整合现有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编表。考虑到单一年份的编表缺乏时间上的比较,因此在研究中搜集了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力图据此反映我国经济系统在一个较长时期以来的物质流动情况。

()经济系统物质存量的测算

要想加快财务会计转型成管理会计,企业需要重视对相关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进而提升相关人员对于新型信息处理技术与方法的使用能力。企业需要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对先关的国家政策以及市场发展信息,注重企业内容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让相关人员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将管理会计的工作有效的发挥出来,进而为财务会计转型成管理会计贡献力量。

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存量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生产部门、消费部门、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存量均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从物质存量的构成来看,建筑材料、金属矿物以及工业矿物等占据了物质投入的主要部分。以物质存量形式积累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大部分集中在消费部门而不是生产部门,并且主要以住房、生活耐用消费品的形式存在。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存量主要由用于废弃物还原的基础设施和还原设备构成,因此比例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资源恢复和废弃物还原工作任重道远。

 

2 经济系统物质存量估算结果 单位:万吨

  

年份生产部门物质存量S1(k)消费部门物质存量S2(k)资源恢复部门物质存量S3(k)年份生产部门物质存量S1(k)消费部门物质存量S2(k)资源恢复部门物质存量S3(k)20042866198.575447167.91317220.9620103784878.557559960.27407585.7720052980654.555751110.74328077.9220113984536.587952135.85425481.4020063104121.626105988.63342807.4420124179142.458350000.11443571.9720073262077.216463730.94357499.0820134389337.108799330.37461622.9920083412642.996825809.80373759.6420144623924.019258797.40480763.1420093592852.277189185.14390457.7220154821916.319763290.50501683.58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6)

()部门间物质流量的测算

1.生产部门提供给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总量PL12(t)、PL13(t)的测算

PL12(t)表示第t年生产环节提供给消费环节的总量;PL13(t)表示第t年生产过程中转移到资源恢复环节的总量,如各种可收集废弃物等。在PL12(t)的测算中,主要考虑了消费部门消耗生产部门提供的各种产品总量。主要包括消费用各项能源总量(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的物质用量)、常用消费品物质总量、建筑材料使用量、新增耐用消费品和新增交通运输设备。常用消费品物质总量分城市和农村分别测算。基本思路是按《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各项常用消费品的人均用量,结合当年城市和农村的年末人口数,测算该项消费品的物质量。在PL13(t)的测算中,主要考虑了生产部门向资源恢复部门提供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能源投入以及资源恢复部门的主要生产对象——从生产部门获取的各类可收集废弃物。表3给出了PL12(t)、PL13(t)的测算结果。

2.PL23(t)、PL31(t)、PL32(t)的测算

民居是中国各地广泛分布的居住类建筑,它们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面貌各异。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面貌,一是由于地域风俗和地域文化的区别,二是由于地域环境的区别。

物质投入产出表是反映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动的有力工具,研究中一方面考虑物质在经济系统内的活动路径,另一方面也考虑实际编表的可操作性,在部门分类上采取了大类处理,主要区分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这里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实质上类同于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和资源恢复子系统,三部门的设计使物质投入产出表能够完整地描述物质在经济系统中的运行过程。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各部门的物质来源及消耗情况,还有助于分析各部门的废弃物排放以及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构建的物质投入产出表基本表式如表1所示。

 

3 PL12(t)、PL13(t)的测算结果 单位:万吨

  

年份PL12(t)PL13(t)年份PL12(t)PL13(t)2004228612.69165423.502010461755.15277259.622005240550.42181606.722011470380.05275125.302006250439.80204085.632012478548.34289589.612007384957.44232247.452013491876.10299803.242008428363.12262267.062014501954.48311240.362009453667.62273209.462015507081.46323561.76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6)

 

4 PL23(t)、PL31(t)、PL32(t)的测算结果 单位:万吨

  

年份PL23(t)PL31(t)PL32(t)年份PL23(t)PL31(t)PL32(t)2004178698.9468253.02159613.342010212471.81162732.09194716.512005181652.9477451.76162271.542011221018.15196186.25202659.952006180690.6093090.86163718.802012230931.94203629.08212039.232007189311.04110825.16171590.222013237985.21207040.93219064.222008197769.91124030.24180001.502014245377.15205640.08225964.972009206424.15129306.01188549.452015272120.88221077.44239030.30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6)

3.生产、消费、资源恢复部门物质排放量PL10(t)、PL20(t)、PL30(t)的测算

PL10(t)、PL20(t)、PL30(t)分别表示第t年生产环节、消费环节、资源恢复环节中没有经过回收利用直接排放的物质总量。在物质排放量的测算中,生产部门的物质排放量主要由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以及农业化肥施用量和设备损耗;消费部门的物质排放量主要由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以及生活垃圾和设备损耗构成;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排放量包括固体废物处置量、排放量、贮存量以及二氧化碳中的碳排放量,还包括生活垃圾填埋量和粪便清运量以及设备损耗。物质排放量的测算结果如表5所示。

随着研磨时间增加,颗粒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98%的颗粒直径都逐渐减小。研磨12h、24h和48h相比,颗粒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98%的颗粒直径降低的幅度均较小。研磨到60h后获得的颗粒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98%的颗粒直径下降的幅度明显增大,并与研磨72h后获得颗粒粒度比较接近 (见图1-图4)。

 

5 各部门的物质排放PL10(t)、PL20(t)、PL30(t)的测算

  

年份PL10(t)万吨PL20(t)万吨PL30(t)万吨合计百万吨年份PL10(t)万吨PL20(t)万吨PL30(t)万吨合计百万吨2004152517.7839443.1023585.122155.462010205172.8159208.5057845.703222.272005166534.6542140.1630215.192388.902011226539.0464725.6562770.313540.352006177177.3643950.9034112.742552.412012242948.3070713.7947170.913608.332007171516.2146238.4047358.392651.132013250953.5276331.8632211.623594.972008177453.6849116.1462639.182892.092014257733.7481007.9919570.273583.122009187168.1953758.6276844.183177.712015263944.1983934.7715457.043633.36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2016)《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6)

四、基于PIOT模型的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特征研究

同理,2010—2015年的测算结果显示,如果生产部门的物质使用量增加一个单位,由于完全消耗关系,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1760、0.0920、0.1838个单位的物质流动。如果消费部门一单位的物质使用量以存量增加和物质排放的形式脱离经济系统内部,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1645、1.2628、0.5252个单位的物质使用。如果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使用量以存量增加和物质排放的形式脱离经济系统内部,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3196、0.6894、1.3780个单位的物质使用。由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列模型可知,当经济系统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初始物质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反复循环使用后,会产生3.4801个单位的物质使用效果。

()物质消耗系数相关的分析

在表1中,PL12(t)表示第t年生产部门提供给消费部门的总量。PL13(t)表示第t年生产过程中转移到资源恢复部门的总量,如各种废弃物。PL23(t)表示第t年消费部门转移到资源恢复部门的总量。PL31(t)表示第t年经过处理再利用的物质重新投入生产过程的总量。PL32(t)表示第t年经过处理再利用的物质重新投入消费部门的总量。PL14(t)表示第t年出口的物质总量。PL10(t)、PL20(t)、PL30(t)分别表示第t年生产部门、消费部门、资源恢复部门中没有经过回收利用直接排放的物质总量;S1(k) 表示经济系统生产部门的物质存量,S1(0)表示其初始值;S2(k)表示消费部门的物质存量,S2(0)表示其初始值;S3(k) 表示在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存量;S3(0)表示其初始值;表示第t年投入的初级资源总量,主要是从自然界开采的有用物质;Xp(t)、Xc(t)、Xw(t)、M分别表示各部门的物质投入总量及总的物质投入量。

弥散度室内测定值不宜用于大尺度污染物弥散迁移数值模拟[7],因此纵向弥散度的确定参考前人研究成果[8,9]。依据Zech等(2015)研究得到的弥散度与尺度关系图(图2)[10],再结合本次研究区面积为5.06 km2,北东南西向长度约为2~3 km的实际情况,此次弥散度取值5 m。

对比两个阶段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总体看来,初始物质投入的物质使用效果呈现向好的态势。

B=(I-A)-1-I=

 

可得在这一阶段,物质投入产出表的行模型X(t)=(I-A)-1y(t)表现为:

 

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列模型X(t)=(I-AT)-1u(t)表现为

 

由行模型可知,2004—2009年,如果生产部门的物质使用量增加一个单位,由于完全消耗关系,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1243、0.0724、0.1305个单位的物质流动。如果消费部门一单位的物质使用量以存量增加和物质排放的形式脱离经济系统内部,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0208、1.2636、0.4751个单位的物质使用。如果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使用量以存量增加和物质排放的形式脱离经济系统内部,需要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分别增加1.2825、0.7472、1.3467个单位的物质使用。由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列模型可知,当经济系统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初始物质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反复循环使用后,会产生2.4276个单位的物质使用效果(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没有初始物质投入项)。

抽蓄电站汛期冷却水备用水源设置研究与探讨………………………………… 臧克佳,郑凯,和扁,严丽(12-97)

物质投入产出表编制的应用价值在于对表中数据关系的深入分析,需要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建模工具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结构和特征。

她抱了一会儿他,这甜蜜又温暖的怀抱,这个深爱过的人,这个人的脸,眼睛,鼻子,嘴巴,她细细地触摸,记在心里。然后她放开他问:那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一年,十年,一辈子?

在2004—2009年这一阶段,平均物质消耗系数矩阵为:据此可计算平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物质循环效率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反映物质的循环利用情况,通过物质初始投入在各部门间的流量反映经济系统物质初始投入的循环利用效果。对于物质投入产出分析列模型X(t)=(1-AT)-1u(t)而言,各部门的物质循环效率可定义为:是初始物质投入向量,各部门物质流量与初始物质投入的差占初始物质投入的比重,可以反映初始物质投入在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程度。

S1(k)、S2(k)、S3(k)分别表示经济系统生产、消费和资源恢复部门的物质存量。物质存量的多寡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性条件,直接决定着物质流动的数量和方向。如同资本存量一样,物质存量测算没有现成的数据来源可供利用。测算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经济系统的物质存量如何在生产部门、消费部门和资源恢复部门中合理划分。研究中主要依据住建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来明确各部门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以及耐用品的归属,并通过计算均值系数,由总量和均值系数相乘,得到各部门的物质存量估算值。生产部门主要涉及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涉及的物质存量主要包括生产用厂房、仓储房屋、道路、交通设施,以及生产用机械设备(工业、建筑业、货运、农业机械设备等),还包括牛、羊等家畜。消费部门主要涉及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等,物质存量主要包括城乡居住房屋、公共设施、道路广场等,还包括客运交通设备(包括民用客车拥有量、铁路客车及民用飞机等)以及耐用品(包括家具、家电、家用小汽车等),以上客运交通设备和耐用品的数据均可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查询到相应的实物量数据,之后按照平均重量系数进行折算。资源恢复部门主要涉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物质存量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资源恢复用设备,如废气、废水、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等。均值系数主要就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及耐用品分别计算。

整个循环经济物质循环系统的物质循环效率为其中,

(3)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张家界地质与人文旅游资源资源丰富,应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旅游景点,挖掘和提升其他旅游资源,使张家界旅游向“全域旅游”方向发展,以缓解该公园作为老景区的旅游压力。

根据2004—2009年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的行列模型,分别计算两个阶段的物质消耗效率。物质循环效率越大,表明各部门或者整个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效率越高。2004-2009年经济系统每投入一单位初始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后可多享受6.83%的物质效用,而在2010-2015年,循环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物质在经济系统循环利用后可以多享受9.86%的物质效用,整体效率提高了3.03%。

五、结论和建议

论文测算了我国经济系统在2004—2015年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各项物质流量。从物质流量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境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加,年均增速未见放缓的态势。对比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发现,2004—2006年的环境压力增长比经济增长速度更快。随着循环经济成为重大战略决策,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7—2015年的经济系统呈现出单位GDP环境压力下降的态势,但2015年又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其变动轨迹值得关注。从各项消耗系数的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层面的物质消耗系数的变化并不明显,有增有减,但总体上初始物质投入的物质使用效果呈现向好的态势。针对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在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宏观背景下,要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在各项政策和战略的制定中把环境压力因素放在首位,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第二,物质流动总量和物质循环结构的调控,都需要强化源头控制。在物质从自然界开采投入生产过程的阶段,就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过度开采,对环境影响大的资源开采项目要谨慎对待,已经开采的资源要重视充分利用,提高开采率和回收利用率。在物质排放方面,要严格监管排污行为,争取做到实时监控。环保部门的区域划分要明确,源头控制的工作要能保证常态化。

第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中要进一步提高各种物质的利用效率。在产业规划方面,要做到科学布局,通过产业集聚发挥产业之间资源利用的生态效应。对于企业来说,清洁生产是大势所趋。政府要对企业的清洁生产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研发予以资金支持。对于社会公众,要积极促使其形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四,废弃物质的资源化和再利用是降低物质总投入的关键环节。目前废弃物综合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成本往往很高,因此宏观层面应加大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补偿力度,扶植以废弃物资源化为主业的企业的发展,引导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迈进。对于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关键技术要加大开发力度。

双溪村:茶园的海拔高度在90~300 m,为连片丘岗区,地势整体低缓,地形起伏小,耕地与园地混杂分布。

①限于文章篇幅,详细的测算结果在文中无法一一列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后同。

②为0的部分表示单一部门内部及消费部门对生产部门没有物质转移。

结合实际的改扩建施工方案,对交通量和现有的通行现状进行调差,充分考虑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道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定最终的交通组织总方案。根据交通组织原则,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实际交通量大小及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以降低对交通安全影响为目标,确定最为合理的改扩建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李健,王博,田雪.2007.基于三维投入产出表的生态产业链耦合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9-33.

单永娟.2007.北京地区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王亚菲.2012. 经济系统物质投入产出核算框架设计[J].统计研究(4):27-31.

徐一剑,张天柱.2006.物质投入产出表在义马市物质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6):756-760.

徐一剑,张天柱.2007.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的区域物质流分析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56-360.

ALEIX A M. 2014.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using 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 [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6(4): 463-485.

BRINGEZU S, MORIGUCHI S. 2002. Material flow analysi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logy [M].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HUBACEK K, GILJUM S. 2003. Applying physical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estimate land appropriati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44(1):137-151.

LIANG S, ZHANG T Z. 2011. Data acquisition for applying 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s in Chinese citie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5 (6):125-140.

SINGH S, COMPTON J E, HAWKINS T R, et al. 2017. A nitrogen 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 (PIOT) model for illinois[J]. Ecological Modelling, 360(2):194-203.

WEISZ H, DUCHIN F. 2006. Physical and monetary input-output analysis: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J]. Ecological Economics, 57(3): 534-541.

XU M. 2010.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input monetary output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material flows within ecological-economic systems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1(2):123-134.

 
平卫英,
《经济经纬》 2018年第03期
《经济经纬》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