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的土地中含有大量沙漠和戈壁等很难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且现有的耕地面积也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中国农业面临着极大地压力。对此,要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农业栽培技术进行改革,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1 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

1.1 传统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 回顾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历程,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劳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作物栽培管理经验,但是这些较为陈旧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栽培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机械化的种植需求了。同时由于过去农业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民具有严重的小农意识,大多数农作物的栽培种植都是一家一户,并且只重视前期栽培种植,忽视中期的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只会大量施肥和喷洒农药,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漠不关心,更不会运用科学的农业技术。这种不合时宜地农作物栽培管理理念,在有效的土地资源里很难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经济发展[1]

1.2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对农作物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发现并找出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相关的因素。自然环境中存在诸多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因素,如果干扰因素过多,就会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更为恶劣,也就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长状态,进而难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就是指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找出最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在种植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其中较为代表的技术就是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筛选。通常运用浮力法,将种子放入加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水中,沉入水底的就是具有生命力的优良种子,浮在水面上的就需要舍去。

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2011年至今。

2 农作物高产途径的研究探寻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中国农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笔者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途径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2.1 革新技术,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 近年来,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作为农业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袁隆平一生都专注于水稻的杂交培育,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运用农业技术实现农作物增产丰收的典范。面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农业形式,使用科技创新技术进行旱地耕作,优化升级农业肥料,对农产品进行基因改造和逐步完善科学的培育方法是解决农业大背景下激烈矛盾的根本方法。另外,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是实现增产丰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一,可以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基因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不仅可以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还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并提高其产品质量。第二,对新品种的培育实验可实现其在特定环境下农作物生长发育零的突破。通过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农作物的培育工作,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断减小其培育周期,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合理地利用每一寸耕地,从而提成农作物的产量。但在这一过程中需提高警惕,防止新品种作物的培育生长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2]

2.2 科学管理,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想要全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必须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腐朽陈旧的管理理念。对此,要尤其注重农业种植者的思想教育,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科学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管理意识和农业知识技能,并且要不定期地进行考核,以便知识技术落到实处。只有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了,才能使农作物在适宜地生长环境下茁壮成长。其中科学的管理模式包括耕地的科学施肥、松土保湿、专业的捉虫等。在进行除虫的过程中,不能喷洒农药,要运用科学无害的除虫技术。这是因为土地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发生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进而要求农民及时进行翻土,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另外,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很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对此要谨慎地使用农药化肥,运用逐渐改良农作物品种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在施加肥料的时候,最好选择无污染的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缓解土壤肥力流失的现象,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注意的是,农作物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缺一不可,对此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角度,注意通风,保证充足的光照,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保证其健康生长。

3 结语

总之,粮食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农作物高产途径的探寻过程中笔者发现,要想实现粮食的增产丰收,就要革新栽培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不仅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还能造福全人类。

(1)钻孔时,使钻孔机瞄准孔位,使用水平尺使机身高度、衬垫牢固,并衬垫机架。孔的偏差不应大于10cm,防渗墙的孔斜度不应大于2%。钻进过程应完全记录。

参考文献

[1]董雪凌,王应安.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途径的分析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89-90.

[2]魏翔鹰,王瑞华.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和高产途径探讨[J].农技信息服务,2017(12):158-159.

 
苗安斌
《江西农业》 2018年第09期
《江西农业》2018年第0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