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城市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社会管理创新

更新时间:2016-07-05

进入21世纪,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步壮大。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跨省和省内剔除人户分离的流动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1]。在这规模庞大的老年流动人口中,有一部分老年人流向了海南、广西、山东等“宜居”省份和地区,并在宜居城市的某些区域相对集中地居住和生活。对地方政府和学界来说,这种以外来老年居民聚居而成的新型社区是新鲜事物,既缺少理论上的认识,又缺少实践上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因此,应对这一新型社区及管理加强研究。

今年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立30年,回顾研究会30年的发展,研究会在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开拓性、探索性、前瞻性的工作,以“集大成 创智慧”为题纪念研究会30年,有三方面考虑,一是要反映研究会30年的历程;二是要总结30年来研究会倡导并始终坚持的组织管理和科研模式;三是建议把“集大成 创智慧”作为研究会未来发展主导思想。

一、文献评述与问题提出

学者发现,近年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有明显且普遍的“聚居现象”,并由此形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项飚较早地对北京的“浙江村”进行了人类学考察,发现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流动、地缘吸引以及社区整合[2]。吴晓对流动人口聚居区做了初步的界定,即以外来暂住人口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建构方式、以城乡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自发性集中居住区,其特点是自发性、异质性和固定性[3](P6-7)。罗仁朝等认为,身份、规模、比重以及集聚状态是构成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四个要件,并依此将其界定为以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为居民主体、存在状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小区或居民点[4]。冯晓英从空间和人口构成分析发现,虽然城中村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但流动人口聚居区在地域范围上要远远大于“城中村”,并进一步归纳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六大特征,包括聚居的行政村规模大数量多、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特殊区域高密度集聚、聚居区内部形成次生经济圈和低层次生活链、生活设施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与本地居民社会隔离[5]

流动人口的聚居特点以及由此而伴随的低质、安全等难题,共同催生出针对这一新型社区的社会管理问题。陈慧君等主张以现代治理理念为基础推进流动人口聚居区管理的转型,构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合作式管理模式[6]。乐伟中建议以社区为载体,推进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进程并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7]。张秀兰等在操作层面上提出通过社区来夯实社会管理的路径,包括居委会自治、支持家庭、政府购买服务、社区范围内搭建流动人口就业服务平台。可见,借助社区这一平台进行有效管理与服务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8]

水分测试仪进行测试。将烹饪好的鸡翅冷却至室温,去除鸡皮,取2±0.05g鸡肉,采用200℃进行快速测试。

目前,学者们在研究流动人口聚居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但仍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在最初对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上,已有研究仅仅关注青年人口,基本上将老年人口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对流动人口的界定、管理与政策等诸多方面,我们都不能将这两个群体简单地混同视之:在规模上,流动的老年人是中国流动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9];在流动迁移的目的上,老年人与劳动力群体有明显不同[10];在生活方式上,出于生命周期的考虑,老年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居住和生活与中青年人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的流动会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持续性的未曾预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老年群体的视角展开研究。

城市社区是流动老年人异地生活的重要社会环境,但整体上他们对社区的融入程度和服务管理的感知程度均较低。一方面,这与流动老年人主要居住在原子化的城市家庭中且家务繁重有关,其参与社区活动的比例较低[14],也与流动老年人社会交往对象同质性较强、缺少对迁入地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有关[15][16]。另一方面,则与社区基本上没有为外来老年人口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更谈不上服务和管理有关。虽然有研究发现社区规范和社区互惠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迁居老人的社会适应程度[17],然而事实层面却不尽如人意,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社区对流动老年人的关照和关怀较少;甚至由于制度、身份、文化背景的限制,外来老年人对向社区提出正当、合理的要求都缺乏自信[18][19]。流动老年人异地生活的种种,目前仅依靠个体和家庭的自发努力,来自当地社区和政府的正式支持十分欠缺。

王娟等学者的研究意识到了不同社区居民年龄构成的差异化,他们将社区居民的老龄化比例、户籍结构和人口密度作为重要指标对上海市重点社区进行赋值、分类,发现超大城市社区类型的差异性在不断增加,以老龄、非户籍居民为主的社区已经出现[11]。参照国外的发展实践和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会出现更多“退休社区”,而“退休社区”的增加将会改变许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政策[12](P141)。因此,有学者对集中居住的老年流动群体的特征、动机和居住选择展开研究。李芬发现,到海南的“候鸟型”老人主要是被气候吸引;群体特征上,以中高龄、内陆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地位整体水平较高、移居前来自空巢家庭的老年人为主;移居后以自购房和租房为主,居住的时间和空间相对集中[13]。苗瑞凤的调查发现,城市中的随迁老人主要是被社会关系吸引,具有低龄、女性、非夫妇式、以照顾小孩为主的特征[14]

接着我们签合同,大意是,乙方(我们)中的某一个人,如不慎坠亡,甲方(建筑承包方李大头)赔偿死者家属二十万。若是伤残,则根据伤残情况而定,二十万封顶。吴国栋说,这钱太少,矿井里死了一个人,至少赔四十万,有的还赔到了八十万。

在梳理文献时笔者也发现,针对流动老年人口及其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相关研究,绝非仅代表个别研究者的个人旨趣,这其实是“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普遍性使然。放眼中国,如果将学者们的个案研究地点进行标识后发现,目前,学者们获取学术滋养的“田野”版图几乎遍布大中城市,由北至南主要包括:大连[19]、北京[20]、西安[17]、南京[21]、上海[14]、长沙株洲湘潭[22]、广州[18][23]、深圳[15][24]、海南[9][13]等。诸多个案研究反映出的共性和整体性问题是,一方面,老年人口流动及其聚居趋势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客观现象,众多城市都面临着外来老年人口流入及其适当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老年人对流入地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无奈和期待业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社会议题。而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扶持家庭、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和推进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丰富而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以外来老年人口集中居住的社区作为观察场域,以社会管理为研究视角,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有哪些具体表现;第二,这种新型社区对当地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提出哪些要求;第三,为迎合这些需求,社会管理在理念和实践上应该如何创新。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ransformer and Circuit Breaker CHEN Wenrui,CHEN Chuang,LIAO Xiaochun(132)

二、研究方法

山东省威海市是近年来国内外小有名气的海滨城市,城市地处温带,三面环海,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与海洋资源,从20世纪末开始,威海市逐渐成为吸引外地老年人来此居住或旅游度假的热点城市。本研究便以威海市作为观察场域来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

本研究将外来老年人口界定为年龄在55岁以上、在流入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将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界定为在流入地中自发聚集了大量外来老年人口来此居住和生活的若干城市居民区。

资料搜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察法。根据日常观察经验首先框定具体的研究区域。具体搜集资料的过程通过两条路径展开:其一,对研究区域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部门进行访谈,包括民政局老龄办工作人员1人,2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4名,访谈地点均在相关人员的办公场所;其二,通过熟人网络与外来老年人建立联系,访谈成功后由被访者推荐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最终成功访谈21户共33位外来老年人,访谈地点主要是在受访者家里和居住小区内,每次访谈时间1-2个小时不等。

三、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的基本情形

()区位特征——靠近优势资源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受自然条件吸引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海边或气候温暖舒适的地区居住,比如美国的阳光州、欧洲南部的西班牙等国家的沿海地区[25][26][27]。针对我国老年人的相关研究虽然较少,但已有资料显示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气候环境的要求也非常突出[13],这从海南省强大的吸附能力可见一斑。进一步地,从流入地的居住区位选择来看,临海生活区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游泳、散步、捡拾海物等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因此,阳光充沛、温度适宜的海滨城市的临海生活区域具有集聚外来老年人口的区位优势。

威海市Y街道辖区内的两个海水浴场沿线和周边区域,非常符合外来老年人对优势自然资源的渴望。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区域便吸引了一些东北籍老年人来此居住,以躲避严寒。90年代后期开始,流入老年人的数量渐多、来源地渐广。由于多年来积累的好口碑,近几年后续流入的老年人也主动地向这一片区域集中,使这里渐渐成为外来老年人聚居的典型区域。

()区域内生活功能设施齐备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老年人退休迁移的第一阶段普遍是以生活享受为目的,因此在选择居住区域时会关注当地的环境设施和适合退休生活的相关设施[12](P145)。而在之后的迁移阶段,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和丧偶等重要生命事件的发生,老年人对辅助照料和机构设施的要求会更加突出[28]。这说明两点:其一,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是老年期生活的必备选项;其二,相对齐全、便利的生活设施,也会成为吸引老年移民长期居住的重要拉力因素。

1991年,国务院批准在威海市西北部成立了国家级开发区。在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陆续从沿海的HY、BJT两个村集体征得大片土地,引进外资建厂,吸引两所国家重点高校在此设立分校/校区。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推动下,主城区向外扩张与城郊区域升级改造的过程是同步的,这保证了城郊区域的规划起点非常高,相关功能和设施的配备相对完善齐全。1992年,Y街道的前身正式成立,随后在辖区内因地建立了两个开放式的海水浴场。在两个海水浴场沿线周边,原本属于村集体的临海土地经过开发改造,逐步建成了若干商品房小区、综合市场、超市、医院、诊所、商场、城市公园等。综合配套的生活设施和服务项目,使得这片区域完全具备了容纳大量外来老年人口在此居住和生活的功能。

W阿姨(61岁)与老伴原本在威海市的另一个临海区域购买了一套住房,但详细考察之后,发现那边人少、供暖没有保障、生活不方便,于是在JHT海水浴场附近的小区租房暂住,并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将那边的房子处理掉。

这说明,外来老年人口聚居程度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互构的关系。自然和社会环境越好,越会牵引老年人来此居住;而聚居的人数越多,越有可能搭建起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也越有可能进入当地政府部门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中。

()人口构成——输入性老化

搜集流动人口的信息历来不易。访谈中,城市和社区两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明确表示,他们从未统计过辖区内的老年流动人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流动性大,不便统计;二是精力有限,无暇统计。因此,本研究只能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结合访谈中报告人的介绍以及研究者在这一区域的观察与交流体验,对聚居区内外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粗略分析。

1.老年流动人口规模大、比例高。据当地JHT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包括JHT、BZJ、SD、HGD四个社区)提供的数据,2012年至今,辖区内登记办理居住证的6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共有1492人,其中男性756人,女性736人。而对比从社区获得的数据来看,其中JHT社区户籍老年人约有600人,社区老龄化程度为4%,属于人口多但老龄化程度较低的社区;BZJ社区户籍老年人约有500人,社区老龄化程度为16%,属于人口少但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其余两个社区属于高校社区,由于两校建校时间较短、退休教师数量少且校内住房资源有限,虽然无法获得准确数据,但可以推算出户籍老年人的总数较低。综合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粗略推算,四个社区登记的流动老年人口的数量与户籍老年人口的数量大体持平。但是,登记人数并不等于总体,实际在此居住的外来老年人的规模要更大、比例更高。原因有三:其一,2012年之前登记的流动老年人口数据不够规范,无从统计;其二,部分老年人仅仅是短期内来此居住,短至一个月长至半年,嫌麻烦不愿去登记;其三,即便部分老年人长期居住也不想去登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整体上,聚居区内老年流动人口要多于老年户籍人口,聚居区的老龄化水平高且具有输入性老化的特征。这一结论得到了受访老年人的普遍认可,据他们反映,聚居区里老年人数量非常多,且大多是外来的。

2.居民来源地区广泛又相对集中。据JHT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办理居住证的55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共有1989人,其中61.1%来自东北地区,19.0%属于山东省内流动,总计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访谈情况看,21个访谈个案,来自黑龙江10户,吉林3户,山东2户,其余辽宁、北京、河北、湖北、甘肃和新疆各1户。整体上,聚居区里呈现出本地人外地人杂居、北方人相对集中、众多省份人口来此聚居的特点。

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偏上。第一,教育水平。被访者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其中19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第二,职业类别。据对受访者的粗略统计以及他们日常交往总结,外来老年人口退休前的职业多为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单位类别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主。第三,收入和保障。外来老年人个人参保比例较高;在迁入地花销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养老金。访谈发现,那些子女不在当地的外来老年人,个人收入和家庭经济状况会更好。整体上,聚居区外来老年居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这一结论印证了李芬对海南三个地区异地养老群体的调研结果[13]

()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取向

1.时间充沛,闲暇为主。生活时间分配上,老年人的生命周期已经由生产阶段迈向生活阶段,因此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中居民的工作时间较少而休闲时间非常丰富,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生活重心以休闲养生、保健为主。

2.居住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期居住,特别是有子女在当地工作生活的老年人居住比较稳定;二是季节性居住,冬天来避寒或夏天来避暑,在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循环流动。不论是哪种模式,老年人的流动都是生活导向的,以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为目的。个案06家里两位老人是典型的候鸟老人,每年都会选择当地最好的季节在海南、北京和W市之间轮换居住。访谈发现,有部分老年人会逐渐由季节性居住过渡到长期居住。整体来看,外来老年人流动性较强,社区老龄化程度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的特点,每年5-10月份最高,其余月份明显降低,这导致社区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时存在一定困难。

()社会交往——外冷内热

1.社会关系网络相对较小、“深交”的对象较少甚至没有。访谈发现,聚居区内的老年人普遍经历了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和重建。诸多访谈对象表示,他们非常渴望在当地建立起新的社交网络,而现实中重建的过程非常漫长。让他们无奈和遗憾的是,即便居住多年后,能稳定交往的新朋友也非常有限。社会交往成为老年人在异地生活中一个有心无力的持久性难题,亦是一个共性问题。

2.个体间社会交往呈现主动、宽容、谨慎的特征。受访对象表示,为了摆脱寂寞无聊,他们会主动创造与人交谈的机会,比如,主动询问“你是哪来的啊”“感觉怎么样”等;也会通过言语上的赞同、好奇、欣赏等沟通策略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处理各自不同的观点、言行、习惯时会小心谨慎,尽量不主动破坏现有的关系。

3.与本地人接触非常少。这是受访老年人在社交方面的共性特征。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聚居区地处开发区,威海市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较少,外来老年人接触本地人的机会不多;第二,语言不通是最主要的障碍,本地方言在听说方面都很难掌握,老年人听力下降,听不清楚又不好意思追问,导致一些老年人直接放弃与本地人交往。因此,访谈对象普遍反映,流入后与本地人没什么接触,发展的社交对象主要来自外地。

综合来看,威海市的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已经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征。第一,在地域及范围上,聚居区是在海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的综合牵引下逐渐形成的,其范围覆盖相邻的若干居民区,是若干居民区在吸纳外来老年人口的过程中共同累积的结果。第二,作为必备条件,与老年期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设施和商业网点相对齐全,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第三,聚居区内的老龄化具有输入性老化的特点,且城市户籍人口比例较高,享有的社会保障相对完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因此,整体上,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在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上与以农民工、青年人为主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有明显不同。第四,在归属上,聚居区的管理仍然隶属于其所在的各城市社区居委会,呈现出人口类型化聚集但与管理和服务分割的状况。

四、社会管理:需求与应对

()对社会管理与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威海市医疗资源少且配备不均衡,聚居区附近缺少医疗水平过硬的医疗机构。受访的外来老年人普遍反映有病就医很不方便。另外,由于尚未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老年人一旦得了大病就被迫回原住地医治。因此,访谈中,所有老人在被问到异地生活遇到的困难时,都提到了医疗统筹和完善医疗服务的问题,这是他们异地生活的迫切需要。

[12] Wiseman R F(1980). Why Older People Move[J]. Research on Aging,1980,(2).

访谈发现,外来老年人与流入地社区管理机构非常疏离。一方面,社区无暇顾及,流动老年人实际沦为被弃管人群。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人手和精力有限,他们只能负责户籍老年人,“没落户,就是住上一百年也不归我们管”,“没落户的老年人,一般都是他们主动来找我们办什么事,我们不可能到处去找去问,就这么几个干活的,本地的都还管不过来呢”。有部分老年人反映在此购房居住多年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老年人遇事不知找谁,缺乏归属感。一般情况下,物业公司能提供一部分服务,但超过其管辖范围,老年人则求助无门,来自社区的正式支持几乎没有。正因如此,受访者普遍表达了不满。流动后,由于老年人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萎缩,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依托居住社区搭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交平台以尽快适应新环境。

2.社区周边配套的医疗资源亟需完善

由于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是在城市郊区及城市扩建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在配置和水平上还不能与城市中心区和老城区比肩。而从生命周期考虑,老年期是最需要完善和过硬的医疗服务的阶段,这是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谁来管我们?谁来组织我们?

3.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的需求大

访谈中,在问到未来的养老选择时,很多老年人都表示愿意进入当地的养老机构,有部分访谈对象已经考察过不止一家养老机构。外来老年人口整体上素质较高,对期望中的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满足吃喝等生理需求,还要组织丰富的高质量的娱乐活动以满足精神需求。也有老年人表示愿意居家养老,希望社区能够提供相对完备的服务,如助餐、医护、日托中心等。这一需求与传统的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看似一致,但实际上会更高更迫切,因为许多受访老年人在当地并无子女、亲友,他们未来可能依靠的除了自己和配偶外,就是政府和社会了。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真正实现随叫随到、高质量服务还很遥远。而且,据老龄委工作人员介绍,本地户籍老年人能够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服务,而非户籍老年人不在补贴范围内。

针对外来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流入地政府和社区应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采取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所谓的叙述完整,一是要具备记叙的基本要素;二是要结构完整。我们先来简要地梳理一下三篇课文的脉络(见图1):

()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

1.社会管理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社会管理这一概念。从内涵上看,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基于一定的共同价值来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以此实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这一真正目的[29]。三十年的时间里,社会管理的理念在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计划、管理一切”[29]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手段灵活化的转变过程。但在当下,现有的社会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展现出与时代相得益彰的优越性,社会管理理念自身的转变与创新具有时代的必然性与知识体系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而积极的社会管理观应该是中国社会管理理念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积极的社会管理观是与消极的社会管理观相对的。从社会管理的理念来看,人类既可以“以被动防范为手段、以维护现状为目标”,表现为一种消极的社会管理理念;也可以“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为目标”,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消极的社会管理理念是被动地迎接和解决各种问题和压力,在实践中容易导向“片面的社会控制”,带来形式上的和谐。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具有进取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对社会发展的趋势、风险进行预研和预判,并做出预案引导实践,呈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真正和谐之态[30]。对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应引入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

2.社会管理的主体与内容。对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的社会管理,既要从概念上涵盖狭义的对社会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子系统并列)的管理,以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也要落实到最具体的社会领域的自我组织与自我治理,以社会组织和公民等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整体上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施力的局面。在内容上,传统的计划生育服务和治安管理这些具有明显的管控型的管理内容并不适合老年流动群体,因此,有必要转变思路,建立起“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凸显服务”的内容体系,具体包括身份识别、公共服务、个性服务等。

3.社会管理的机制。就目前来看,一方面,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与以往的流动人口聚居社区在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另一方面,传统的针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仍局限在以登记为主的静态管理模式上[31],没有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分时段的动态管理机制,因此,原有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机制有必要更新。首先,从控制型向引导型转变,有针对性地向外来老年人口宣传当地在居住、治安、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其次,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主动了解辖区内外来老年人口在生活、医疗、养老方面的突出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再次,从结果型向目标型转变,强化公平、正义、和谐的管理理念,将外来老年人口与本地居民同等对待,探索城市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性路径;最后,改变等待型和问题导向的管理,逐渐建立起主动的、预判式管理体制。

()积极的社会管理实践

1.显形管理。有学者提出,在社会流动性增强的当下,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具有特殊优势,表现在福利传送、搭建服务流动人口平台、统筹社会资源等方面[8]。因此,社区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社区自治组织,必须由目前的隐形状态转变为显形状态,公开、精准地发挥服务居民的功能。第一,社区服务中心的活动室要正常开放、真正利用,为居民提供休闲、社交的公共空间。第二,免费办理居住便民卡,卡上可以印有所在社区和城市等重要服务机构的联系电话和地址,突出服务功能。第三,搭建社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为有消费潜力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社区负责评价企业资质,监督企业服务;老年人购买与消费;企业提供产品并长期获益。

2.开放管理。改变以往社区治理中“静态”和被动的特点,转向“流动的公共性”,灵活动态地提供公共产品[16]。利用现有的《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系统,将外来常住人口纳入到与原住居民共同的城市管理体系中。根据聚居区中部分老年人季节性居住的特点,原则上可以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外来老年人口的信息进行登记,依据登记信息,及时、动态地掌握辖区内的老年人口状态,进而为其提供短期、中期、长期等多维度的公共服务。

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采用较多的方法为“一步法”,又称“一锅法”,即通过一步反应即可获得产物,其合成产物的结构不明确,产率较低[12]。本文采用分步法,通过分步合成阳离子超支化硅油,可以明确每步合成产物的结构,超支化硅油的性能将能够被设计与调控[13]。先合成双端环氧硅油为封端剂,以3-[(2,3)-环氧丙烷]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催化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ESESO,然后用三甲胺盐酸盐作阳离子化试剂合成CHSOS。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阳离子试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对CHSOS产率的影响。

3.小团体培育。有学者建议在社区层面推进移居老年人社会组织的建设[32]。然而,从实际操作来看,当地现有的关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孵化的相关文件,如《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创新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威海市社会组织孵化园管理暂行办法》等,程序过于复杂,可操作性较差,基本不适合老年人。针对社区的特点和人们互动的需要,罗伯特·乌斯诺认为小团体能够增强社区的流动性,促进社会联系[33](P167)。另据受访老人反映,他们对于群体生活的期待主要集中于兴趣、娱乐、互助这一层面,并不奢求产生突出的社会影响,仅仅希望借此能找到一些谈得来的人做点有意思的事。因此,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应该尝试建立一套适合老年流动人口的小团体培育机制。小团体培育机制应以社区为依托,社区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管理、监督、组织和服务单位,根据社区成员构成和兴趣爱好情况,尝试初步培育若干个小团体,如以性别区分的男性老年群体,以民族区分的朝鲜族老年群体,以兴趣区分的老年艺术团、健身队、益智棋牌团队等等。这些团队可以由已落户或未落户但长期居住的外来老年人作为主要的组织者和联络员,团队成员可自行组织活动或发展成员,社区主要负责提供活动场地和咨询。相较于社会组织,小团体更为灵活、便利,具有规模小、门槛低、易操作、微投入、可复制等优势,有利于老年流动人口快速地融入当地社区。

[9]韦晓丹,陆杰华.季节性候鸟老人自评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7,(5).

五、结语

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外来老年人口在威海市相对集中的居住和生活现状,认为威海市的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正在形成,并归纳出五个方面的独特表现,即区位特征、区域内的功能和设施、人口基本构成、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基于以上特征,聚居区中的外来老年人在获得正式支持、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迫切需求。

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退休老年人口流动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规模日渐壮大的老年流动群体的现实趋势,未来在我国众多的宜居城市中势必会有更多的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逐渐形成。面对中国历史上这一前所未有的群体和全新的社区类型,国家、地方、社区、个体都应尽早准备,未雨绸缪。在社会管理的视野下,由于社会管理客体呈现出了特殊性和时代性,社会管理主体必须因地制宜,顺应时代变迁与客体需要的变化,及时转变观念和手段,采取全新的、积极的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地方政府是当地社会、社区管理的领航器,应该突破经济利益的单一维度以及地方利益的狭隘格局,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树立起经济、社会、民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宽容地、正确地对待老年流动人口,尊重老年流动人口“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使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最终发展成为“宜老型”社区,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航空.人口流动对中国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J]. 人口学刊,2015,(1).

案上,铺着他刚完成的一幅画:一男孩,望着手上的桃子,一副恶心得要死的样子。桃子极大,红红的,已被咬了一口。

[2]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8,(6).

[4]罗仁朝,王德.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 城市规划,2009,(2).

[3]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02.

[5]冯晓英.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J]. 人口研究,2010,(6).

[6]陈慧君,王树民.治理背景下流动人口聚居区管理的转型[J]. 理论导刊,2012,(3).

本文通过计算以导航卫星为外辐射源的被动雷达系统的雷达视线角,结合双基地飞行目标RCS静态结果,可以得出各卫星对应航线上目标的RCS时间序列,对选择合适辐射源以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7]乐伟中.新形势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当新晋MW、MS在2018年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在行业发光发热,当一批批“候选人”在大师冲刺之路上奋斗不息,已经摘下MW桂冠近9年的David Allen MW也融入了新西兰奥克兰的新生活。

采用LabVIEW中的队列(Queue)技术,将数据采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任务;数据处理模块、存储和显示模块也分别放在各自的任务当中,使它们能够并行运行。各模块之间以多任务形式进行连接,实现测试系统实时采集和实时响应用户操作的功能。

[8]张秀兰,徐晓新.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智慧社区。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平台实现老年流动人口的社区管理、社区互助与社区整合。从可行性来看,老年流动人口整体文化水平较高,接受并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这为搭建社区网络平台提供了足够的、合格的使用群体;同时,外来老年人具有强烈的互动意识和互动需要,这一客观前提为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大量潜在的需求群体。从实践操作来看,社区或小区可以建立社区网络公众服务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从社会意义上看,社区网络平台既可以实现公共信息的及时传达,拓宽居民在迁入地的沟通渠道,将线下活动与线上互动结合起来,利用线上互动巩固线下交往,又能够搭建一个巨大的、潜在的社区互助平台,建立起老年人与居住社区周边服务机构包括医疗保健、餐饮零售、家政服务等的固定联系,实现机构和老年人之间的互惠互利。

[10] 吴要武.独生子女政策与老年人迁移[J]. 社会学研究,2013,(4).

[11] 王娟,杨贵庆.上海城市社区类型谱系划分及重点社区类型遴选的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5,(4).

(2)应力测试 为了测试裂纹工件的应力情况,对工件裂纹处及附近无裂纹处进行了残余应力检测,采用爱思特X射线衍射仪,检测残余应力数据如下:①裂纹区域两点:-161MPa、-187MPa。②无裂纹的正常区域三点:-189MPa、-28MPa、-103MPa。

模板质量直接关系到模板的顺利拼装及墩身外观质量,安全前应严格对模型进行验收检查,不合要求的坚决返工补修。检查验收完毕后应对模板进行试拼,测量模板误差对垂直高度的影响,检查模板拼装误差。可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模板在墩身上的调整量。安装模板前,应先确定爬架悬挂预埋件位置,通过爬架系统上设置的模板可滑动调节系统,快速完成模板安装。

[13] 李芬.异地养老者的特征:异地养老模式的机遇与挑战——基于157位异地养老者问卷调查的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2,(4).

投掷实心球锻炼中典型的偏差有:仅凭上肢力量投掷;展胸、扩肩动作无力,且不到位;双手持于球两侧,球出手无力;蹬地与上体动作脱节;投掷角度、高度过低,球没有空间“飞行”,落地过快。

[14] 苗瑞凤.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8).

[15] 刘庆,冯兰.深圳市移居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实证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8).

[16] 芦恒,郑超月.“流动的公共性”视角下老年流动群体的类型与精准治理——以城市“老漂族”为中心[J]. 江海学刊,2016,(2).

[17] 朱建春,张红,景晓芬.迁居老人留城养老意愿调查——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 调研世界,2015,(4).

[18] 赖新环,张尽晖.大城市候鸟式老人生活状况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西北人口,2008,(5).

[19] 李珊.我国移居老年人的居住意识研究[J]. 西北人口,2011,(5).

[20] 刘亚娜.社区视角下老漂族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基于北京社区“北漂老人”的质性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16,(4).

[21] 易艳阳,周沛.城市“老漂”群体实态:一个副省级城市证据[J]. 重庆社会科学,2016,(12).

[22] 袁开国,刘莲,向云波,邹家红.基于GIS的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评价[J]. 经济地理,2013,(11).

[23] 杨芳,张佩琪.“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2015,(3).

[24] 唐咏.流动老人生活质量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深圳流动老人的调查[J]. 经营与管理,2014,(4).

[25] Williams A M,King R,&Warnes T(1997). A Place in the Sun: International Retirement Migration from Northern to Southern Europe[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1997, (2).

[26] Smith S K,&House M(2006). Snowbirds, Sunbirds, and Stayers: Seasonal Migration of Elderly Adults in Florida[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2006,(5).

[27] Marshall V W,&Tucker R D(1990). Canadian Seasonal Migrants to the Sunbelt: Boon or Burden[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990, (4).

[28] Litwak E,&Jr. Longino C F(1987). Migration Patterns Among the Elderly: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The Gerontologist, 1987, (3).

[29] 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J]. 学术月刊,2008,(2).

[30] 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J]. 社会学研究,2011,(4).

[31] 高春燕.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公共政策与社区服务分析——五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调查[J]. 南方人口,2007,(1).

[32] 李珊.影响移居老年人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

[33] [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 刘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薛爽,尹海洁
《地方治理研究》 2018年第02期
《地方治理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