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谈《香菱学诗》人物塑造的悲剧性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文化史上《红楼梦》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其背后诸多解不开的谜团,更因其中塑造了“千人千面”的人物。每个人物,上到主角宝、钗、黛,下至小厮、丫鬟、门客,他们的音容笑貌、歌哭笑骂、善恶忠奸,个个鲜明独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里先将小说的主线和主人公们暂时放在一旁,而来谈谈《红楼梦》中一个情节上既无跌宕起伏,甚至极为寻常的片段《香菱学诗》——红楼大乐章中的小插曲。

《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故事记录了香菱的身世,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判词是对香菱的最终命运结局的推断。对香菱最为细致的刻画要数《香菱学诗》这一段了,一个温婉可爱、憨痴勤勉的香菱跃然纸上;这一篇也被视为《红楼梦》中的经典之作。让我们回到《香菱学诗》来分析曹雪芹塑造香菱的特殊用意。

从个人际遇上说,香菱是大观园女子中最凄惨的。香菱原名“甄英莲”,她本来是江南乡宦甄士隐的女儿,书香门第的她身上流淌着诗人的血液。自幼被拐,这才是人生悲剧的开始,长大后遇到冯渊,幸福即将成为可能,可是半路上呆霸王薛蟠又杀了出来,令人打死了冯渊,夺去了香菱。失去父母的娇宠,又错过了冯家公子,注定了香菱在人生道路上要被雨打风吹去。十几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虽没有百般凌辱但是也没有多大幸福。香菱余生也只能如蝼蚁般居于薛蟠之下,没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何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吟咏性情!“平生遭际实堪伤”是对她生平最准确的概括。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个观点应该能解释曹雪芹塑造香菱这一艺术形象,并安排了香菱学诗这一情节的用意。作者在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时,对香菱可谓是怜爱有加,她既无黛玉、妙玉的冷僻高傲,也无宝钗、袭人的世故练达,而把她塑造成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的女性。作者借着宝钗把她带进了原不属于她的大观园,在群芳争艳的大观园中特意植入了一朵暗香的水菱。曹雪芹不给同身为人妾身份的平儿、袭人学诗的机会,独独在众多丫鬟奴婢中用诗塑造香菱,作者借香菱寄予了怎样的情思?

香菱刚进大观园,从笑着见过大观园的姐妹,就迫不及待地恳请诗歌造诣最高的林黛玉教她作诗,求教时诚恳的笑容;当得到了林黛玉惺惺相惜的允许时,发自内心的至诚至纯愉悦的笑;在读诗悟诗时,经林黛玉数次的点拨,香菱因为平时读诗的困惑不解此时得以消释而不由得在脸上荡起了欢欣的笑容;当黛玉引导香菱不要读陆游这样浅近的诗后,香菱仍然是一脸的满面春风,随之是诗“信”倍增,诗“趣”愈浓,诗“情”更切,当即就跟林黛玉要了王维的律诗回蘅芜苑彻夜不眠地读去了;当读完林黛玉圈定的诗作之后,送还诗书的途中一路是笑吟吟的,这是她读完诗书后那种洋溢心中的快慰;接下来在林黛玉和她讨论诗句时,一连四次写到香菱的“笑道”,既有领会诗句真谛的快意,更有切身体验诗句意境时的惊喜;大伙儿看见起步之晚的香菱学诗进步如此之快,相邀香菱加入海棠诗社,香菱虽是笑着推辞,但她内心已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兴奋;黛玉出了作诗的题目之后,香菱竟是一路“喜的拿回诗来”到蘅芜苑,林黛玉的充分肯定,让她终能初试牛刀而作诗;三次的诗歌创作,时而“含笑一回”,时而冥思苦想得佳句,内心是暗自窃喜的;虽然前两首都失败了,但是她仍潜心琢磨、矢志不渝;第三诗稿“梦中诗成而发笑”的一幕,正是她生命中最灿烂、最美丽的时刻。

表面封闭修补是最简单的裂缝修补方法,主要是对一些修补面积较小的静止裂缝,一般情况下是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凿出不同形状的槽,首先在槽面上进行环氧树脂浆液的涂刷,再通过水泥砂浆对其进行修补。一些裂缝在凿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槽的嵌补,首选沿裂缝凿一条深槽,将粘接材料涂抹到深槽中,能够增强裂缝处的耐久性,从而提高裂缝修补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可恢复整体结构。此种方法不但能够对一些裂缝达到修补的目的,而且可有效避免其他原因导致的裂缝再次发生。

《香菱学诗》中最大的悲剧不是香菱的死亡,而是因为生命里最自然最美好的东西,都被压抑和毁灭了。《红楼梦》第一回,癞僧曾对甄士隐说:“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作者以“烟消火灭”之语形容香菱,这正是作者对香菱结局的暗示,而在香菱的凄凉遭遇之中,学诗这段经历于香菱不过是短暂的春光,悲情人生才是香菱生命的主旋律。正如作者给香菱的判词早就是对其悲剧命运的预言。烟花易冷,愈是美,愈是稍纵即逝,作者不吝笔墨地对大观园里的美情美景的刻画,是为香菱离开大观园后悲剧的结局奠定基调。美到极处遭到毁灭,就越发让人们为之哀伤、为之动容。这就是悲剧的魅力。

《香菱学诗》中曹雪芹用“以笑写悲”“以热写冷”的方式诠释香菱,钟灵神秀的她最终毁灭,暗示了大观园中所有女性的青春、才情,一切的美善最终的悲剧色彩;也传达着曹雪芹“人既是处于无路之境始终没有放弃美,追求着无法拥有的美好,但无论做出怎样努力,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走向毁灭”的悲剧意识。

参考文献: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M].中华书局,2012.

 
林近
《名家名作》 2018年第03期
《名家名作》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