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式探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指出,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高校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生动性[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巩固拓展所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缺乏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缺乏感染力。该课程实践教学可改变传统理论说教,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纷繁复杂的道德和法律现象,体验社会、感悟人生。例如,在道德法律部分围绕现实生活中电信诈骗、诚信考试、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学生通过自编自演情景剧、自拍微视频的形式再现课程内容,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并挖掘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观念、行为和品质,验证所学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认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巩固拓展所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二)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它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组织能力。我们的实践活动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策划、准备、实施都需要大家共同协作完成,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创造,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其次,它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热点问题讨论、主题朗诵还是情景剧表演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和表达的平台,有助于他们通过设身处地的参与,理清思路、理性辩证、准确表述、融会贯通。再次,它能够提升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获得感[2]

大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实现课堂教育向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把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要求融入社会大课堂,注重在实践中彰显真理的力量,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的魅力,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获得直接体验,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鲜活的事例作为佐证,使该课程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真正学有所得。例如,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景拍摄记录身边发生的文明或不文明现象,通过“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点滴行为实则关系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认识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个人立足之本。

曲径通幽、琴书伴行,影壁砖墙,书品瓦窗;一屏山水、一床卧榻、一双宫灯、一杯香茗。典雅的美居房、精致的独尊房,随心选择,悦目养心;天然的乳胶床枕、智能恭桶,清甜的泰山圣泉,别具一格的茶具……在铭座三泰宾馆内,可品茗,可阅卷,可挥毫。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

两轮教改实践证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通过上述主题实践活动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一)影视教育

根据专题教学的内容,结合时事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播放。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要求,播放了电视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辉煌中国》《法治中国》及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今日说法》,这种教学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学生欢迎。在看完《辉煌中国》第一集后的交流讨论阶段,“厉害了,我的国”是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一个个“超级工程”展现出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实力和辉煌成绩,一个个鲜活、精彩、美丽的“中国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于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学生深切认识到,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从而对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实践教学形式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大大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吸引力。

(二)主题朗诵活动

为此,在研发创新方面,华岳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智能化程度,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自主知识产权。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38项,有力支撑了产品更新升级和向高端化发展。

从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和表演的情景剧来看,有的选题过小,剧情无法展开;有的剧情不完整,没有起伏,没有启迪,只是某一现象的展示;因法律知识的局限性,个别台词表述不准确;有的点题环节内容过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班授课,人数较多,时间有限,教师指导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问题。对此,在以后教学中,剧本内容要扩展到教材的所有内容,教师对学生创作的剧本要加强指导,尤其对剧本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对偏离教学主题的予以纠正,不合适的台词予以修改,学生也应端正态度,努力创作出融思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剧本。

(三)情景剧表演和微视频制作

在道德和法律部分尝试情景剧表演和微视频制作实践形式。具体要求是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团队创作,全员参与,以发生在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为素材,通过角色扮演自行制作微视频或者排练情景剧,并在课堂上展示。每组派出一个评委打分,以团队的整体表现记入学生平时成绩。最后各组派代表分享感悟,教师点评。在展示环节,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法律现象用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酒店管理班拍摄的老人跌倒扶不扶、思政班学生表演的宿舍失窃问题、旅游管理班学生表演的校园诚信考试问题、历史班和会展班表演的校园文明与不文明现象问题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相互观看中感悟思考,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心得分享和点评环节,师生就剧中涉及的道德、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例如,针对诚信考试,学生从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在点评环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的内容,从法律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和内化,使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四)热点案例讨论

开展道德和法律现象的小型专题调查研究是本轮教改安排的实践方式之一,学生按学习小组在微视频制作、情景剧表演、小型专题调查研究之间选择一种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如果选择小型专题调查研究,学习小组最后提交的研究调查报告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主题有“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中国式‘扶不起’难题解决之道”“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如何才能养成法治思维,树立法律信仰”等。大学生通过更广阔深入的思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身,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目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尝试采取主题朗诵的形式。在理想信念教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专题部分,我们安排了一次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朗诵活动。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节课上就对活动作了安排,要求每个班分成8人左右的若干小组,全员参与,分工合作,精心准备,课堂表演,并记入平时成绩。在这次朗诵活动中,学生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表达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每个小组朗诵完毕后派代表就这次活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

(五)小型专题调查研究

我们结合专题教学内容,追踪社会热点问题,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思想道德及法治理论,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推荐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教师根据热点事件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交流讨论做出总结,给学生正确的指引。例如,在讲到培养法治思维专题内容时,我们以“聂树斌案”为例作了一次专题讨论。“聂树斌案”是2016年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讨论,对案件改判的重大意义有了正确认识。有学生谈到,“聂树斌案”的改判是司法公正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我国对人权司法保障的高度重视,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政法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通过讨论,学生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领域推行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及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有了深刻认识。在总结环节,我们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冤假错案的纠正必将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领域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必将在全社会产生信仰法治的正能量。这种实践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十九大报告中依法治国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四、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近年来,我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专题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教改模式,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增强课程吸引力、提升课程实效性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一)微视频制作及情景剧表演质量有待提高

在高校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大约在27岁-36岁之间。这些教师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对生活充满热情,工作积极性高,与学生相处不容易产生代沟,能够更好的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进行沟通。

(二)实践教学形式要更加多样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实践活动还可增加许多新形式,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物访谈、请校外优秀人士做报告、演讲赛、辩论赛、参加公益服务、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方式。这些活动有的可依托学校社团进行,例如,我校至善公益政治与历史学院支队连续三年举办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从筹备到开庭,学生历经寻找案件、活动策划、角色分工、编写剧本、指导教师亲临指导等过程,反复修改,多次排练,收获很多;通过一起抢劫案的再现和法庭庭审流程,帮助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价值,提高法治观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大一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如何给学生选择某种实践活动的自主权、如何全员实施、平时成绩如何评定还有待探索。

(三)实践活动的考核有待完善

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考勤、平时作业、实践作业构成,实践作业占平时成绩的60%。这种考核方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所占分值过低。因为无论哪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都要师生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分值过低和实际付出不相当。二是主题实践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同一小组所有学生成绩相同欠公平,因为学生付出多少不同。对此,我们将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探索更加公平的实践活动考核方式。

五、结语

我们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并在道德法律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式,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魅力指数,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真学真信,入脑入心。

“我的家乡盛产野生菌,既然我有这么好的货源,为什么不去那些大城市里试试?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志勇买了火车票,孤身来到深圳。他先找到了昆明驻深圳办事处,向办事员讲清自己推销家乡野生菌的来意后,办事员也觉得眼睛一亮: 对呀,我们云南的野生菌多有特色!这位热心的办事员给李志勇介绍了一家正热卖野生菌的高档酒店,让他去拜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EB/OL].(2017-04-28)[2018-03-10].http://www.whcvc.edu.cn/2017/0428/c1361a23722/page.htm.

[2]蓝波涛,陈淑丽.运用情景剧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18-121.

[3]陆林召.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5(24):29-3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3).

高燕,周伟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