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读党的十九大报告

更新时间:2016-07-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深刻领会其创新发展之核心亮点,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基点上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明确历史方位、确立继续前进的基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努力,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达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3。面对鼓舞人心的成就,党中央保持着客观和冷静,对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根本立足点。这一基本国情在新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但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环境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尚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仍面临诸多新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增大、风险增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有鉴于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立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本质特征。这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新的生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主题,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进行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其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5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

(一)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11“新时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概括,也是今后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勇往前行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明确全国人民奋斗的新目标

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战略部署,阐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以“四个伟大”指明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前进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科学阐述中国社会的新矛盾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提出新时代发展的新内涵和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加以概括,明晰地阐述了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党面临着的一系列长期、复杂和严峻的执政考验,这是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严峻挑战。我们党要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认真总结、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完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路径。

根据定义2中的关联关系、上文中的装配过程数据世系模型和式(25),可获取关键工序p对应工序任务pt的(Exc,TExc),(HJ,THJ),(ZJ,TZJ),(JJ,TJJ),(op,TB′,TE′)等信息,即为该工序的详细装检情况。同理,可获取该发动机所有装试序列中质量参数项q的实际值及q对应工序任务pt的(Exc,TExc),(HJ,THJ),(ZJ,TZJ),(JJ,TJJ),即为q的详细情况。

出于对未来的顾虑和担忧,照料者通常回避制定长期计划。⑦或者为了不让心智障碍人士伤心,或者由于条件不成熟(如经济状况不允许等),照料者直接选择回避与心智障碍人士“未来”相关的议题。少有家长会主动和孩子讨论未来安置规划或了解孩子对未来居住安排的偏好。⑧Hatfield和Lefley也发现,照料者对未来的高度担忧是其回避未来安置规划议题的最大阻力。⑨选择忽视或不讨论未来安置规划并非个例,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在不同家庭的理性选择下,采取回避或忽视的态度有其合理性,但当危机出现时,这些家庭仍不得不直面“未来”这一议题。⑩

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发展注重发展与环境关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保证有质量的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经济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才有可能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最终提高综合国力,提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绿色发展不仅对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需要重视技术运行管理,根据施工流程建立技术运行管控制度,将相应技术责任落实到责任人,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能够做到施工运行的动态管理机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施工技术的可发展性,保证各项生产运行活动都能够在运行管控制度范围内容。同时施工技术管理还需要重视管控方法的转化,应用现场监督、突击检查、定期监督等方法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落实。在监督及检查工作中发现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技术完善和调整,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追责的惩处方式,以提升施工作业人员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2]。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发展理念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向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和工业化带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率效益不高,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构成很大压力,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不够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其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的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灰衣人是死神的化身,也是黑旗会的精英和扬威江湖的利器。灰衣人所过之地,人畜绝无全尸。他们的武功并不好看,清一色的薄片长刀,出刀时常劈向不可能的角度,有时甚至让人看了难过,但他们的招法绝对实用。有你无我,悍不畏死,灰衣人就像是专为杀而生、为杀而活的杀生刀!

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思路。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党中央立足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发广泛深刻变革。

统计软件SPSS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对于本科生而言,课程内容并不难理解[2]。 授课内容一般包括SPSS操作环境、数据文件的编辑及管理、描述统计分析以及部分经典的多元推断方法构成。基于不同的培养要求,开设的学时一般介于32学时至64学时之间,开设前要求学生先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类统计方法的本质,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促使我国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发展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全面,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力求正确处理各个发展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矛盾,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

就这样,李老鬼拗不过他侄李叔和,决定去大连捻船。李老鬼是个老光棍,年轻的时候,因为穷,又太老实,嘴笨,没能讨上老婆。李叔和的爹也是个捻船匠,数年前,在大连捻船,不知道啥原因,两口子在大连一起失踪了。那阵子,李叔和正读初中,李老鬼收养了他。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使我国发展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例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依然存在,且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不协调因素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阐述过创新的意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他提出的有关创新的新思想,把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实现协调发展,不仅能够加强薄弱领域,增强其发展后劲,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有利于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

(三)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更关乎未来发展全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所以AC2(BD1·BD2)=AB2·BC2-AB2·BC·(BD1+BD2)+AB2(BD1·BD2),

(四)开放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平同志科学总结我国历史正反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我国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一带一路”建设迅速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越走越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新的开放发展理念丰富了对外开放内涵,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体现了对这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而共享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快速跃升,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但是,发展中的不平衡表现突出,贫困人口依然存在,不公平问题不断积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到影响。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共享发展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是由人民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凸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理论层面,“八个明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阐述了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而“十四个坚持”则指出了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和步骤,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这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准确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和回应了人民的现实呼声。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责任担当,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整治领导弱化、建设缺失、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对党的长期执政威胁最大的一系列问题,清除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努力探索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建设贯穿全篇,提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17。并提出了新的党建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2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涉及党建的多个方面,包括根本原则、指导方针、工作主线、总体布局、基本目标和基本目标,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互为表里,共同形成了一个理论上的系统整体。这是对党的建设重要性的新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新发展。

以上案例中,关于D企业实行多元化的人员安排提供了“新”引导,这种趋向性开发实践过程,不仅适应了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探索,也能够始终保障企业管理环节拥有新鲜的血液,迎合了高速率发展的市场需求。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升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全新的时代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1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内涵。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而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理论引领的高度,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新使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来的新论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作为文化建设之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十九大报告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具体展开。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就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思想原则和方针政策,必将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起到极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第三,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极大凸显了文化建设在强国建设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和独特作用,从而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成为国家战略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建设和文艺创新,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激发起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根据南京河流污染状况,于2014年11月在外秦淮河、运粮河及内秦淮河共布设了11个采样点,位置见表1。每点采样3~5次,共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1~2kg,剔除杂物后将沉积物样品充分混合、沥干水分后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并置于4℃冰箱保存。分取部分样品,24h内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另一部分分装于小封口袋中在-20℃冷冻干燥5~7d,将冻干后样品压散,过20目筛,直至筛上物不含泥土,弃去筛上物,筛下物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50g,用玛瑙研钵研磨至样品全部通过100目筛,4℃保存,用于营养元素的测定。

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增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觉,必将有效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的基础上,自觉以先进文化推进各方面事业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战略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自觉尊重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体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4]9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之瑰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然而,当今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却使中华文化面临着挑战,一些国民的文化自信经受着考验,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不仅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中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资源,而且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动力,使中华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基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变革,焕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推向新的发展水平;通过从严治党,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发展和繁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力、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王晓晖.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G]∥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3.

[4]刘奇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G]∥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姜玲玲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