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近20年春季低温对名优茶的影响及其对策

更新时间:2016-07-05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名优茶市场需求快速扩张。进入1990年代以后,柯桥区(时为绍兴县)以市场为导向,茶产业向以名优茶为主导的方向加快转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名优茶生产:开展大规模的名优茶加工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加工新机械新工艺,为名优茶提质增效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为发展名优茶夯实基础[1-3];重视品牌创建,引领名优茶产业高速发展;加强市场建设,努力扩大名优茶市场占有率[4-5]。全区名优茶生产快速发展。

1 良种茶园的发展为名优茶生产奠定了基础

柯桥区是个老茶区,1997年前良种茶园种植面积很少。为提升名优茶的品质及抢占市场,政府重点扶持和推广无性系良种茶的种植。1998年县政府出台了补助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茶树良种化发展,这一年全县共补助良种茶园980亩,苗圃20亩,补助资金达25万元;1999年县政府在财政扶持“南部山区万亩名优茶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还对各实施乡镇提出了量化考核指标,这一年秋冬季,共新发展良种茶园1765亩,其中‘龙井43’465亩,‘迎霜’364亩,其它良种756亩,完成当年发展计划的177%,同时还建立了良种苗圃62亩。2000年以后,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后,良种茶园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2001年两年,全县改造和新发展良种茶园8898亩,两年时间发展的良种茶园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2002年-2003年,全县每年发展4200亩以上,2004年-2005年,全县每年发展3100亩以上,2006年以后每年发展1000亩-2000亩。至2010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43791亩,占当时茶园总面积的54%;到2017年,全区累计发展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超过5万亩。

在20年良种茶园发展中,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推广茶树良种无性繁育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良种茶树繁育体系建设,2000年后,形成了以绍兴御茶村为重点,县优高林业种苗示范场、富盛三溪口村、稽东车头村等为骨干的茶树良种繁育供应体系,苗圃面积稳定在120亩左右,基本实现县内良种自繁自给;推广应用了合理密植三年成园、凹沟栽培和幼龄茶园栽培管理等新技术。二是引进了一大批无性系茶树良种。至2003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总面积27494亩,占当时茶园总面积的33.5%,期间相继引进和推广了‘龙井43’、‘龙井长叶’、‘平阳特早’、‘迎霜’、‘乌牛早’、‘薮北’、‘奥绿’、‘丰绿’、‘菊花春’、‘中茶102’、‘白叶1号’、‘浙农117’、‘浙农139’等10余个无性系茶树良种;良种茶树品种以‘龙井43’为主,占良种总面积35%,其次是‘迎霜’占30%。到2008年,全县有良种茶园38626亩,其中‘龙井43’13700亩,‘龙井长叶’500亩,‘薮北’2700亩,‘奥绿’3200亩,‘迎霜’9160亩,浙农系列及其它10566亩。2010年以后又引种了‘金观音’、‘春雨1号’、‘黄金芽’、‘中茶108’等品种。三是良种茶园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21世纪初期绍兴县山区大搞“土地整理”,茶区借机进行良种茶园的规模化开发,把良种茶园发展与龙头企业发展、茶叶专业村建设、土地整理相结合,提高了茶叶良种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2000年-2001年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的良种茶园分别达到2400多亩和3128亩;2004年后改造发展的良种茶园连片换种改植达80%以上,使全县良种茶叶基地水平有极大提高。2002年和2004年绍兴县两次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工作先进县。尽管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茶园面积大幅减少,但到2017年,柯桥全区6.9万亩茶园名优茶产量仍达1700吨,产值3.2亿元,比1997年(时绍兴县茶园面积9.16万亩)的800吨、4600万元分别增长2.1倍和7倍,在山区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船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目前的体制下,船员属于单位编制人员,工作是终身制,端的是铁饭碗,人员能进不能出,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人员要流动,“单位人”要变成“社会人”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处作为用人单位只需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一份外包合同,实现不养而用的效果,船员整体外包实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种新的用人理念。外包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员工并制定有效的薪酬政策,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升船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相应提高。

研究开发税制中,特别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是专门为促进开放式创新设立的。近年该制度也得到了灵活的应用,特别试验研究费的适用额在2015—2016年急剧增加,见图4。

2 春季低温对名优茶生产影响明显

1998年以后,因发展名优茶需要,大力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争取名优茶早上市得到高售价,发展之初,各地在茶树品种选择上更多地关注茶芽的“早发”,但是绍兴3月前后出现倒春寒的概率较高,对一些茶树早发品种特别是特早生品种损害较大,直接影响了茶叶收入丰欠。

根据近20年春季低温对名优茶生产的影响和各地采取的应对办法及其成效,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认真研究,在低温发生规律、茶园管理、农艺技术、减灾设施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采取综合手段,增强良种茶园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名优茶产出水平,为茶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撑。

首先,要加强茶文化宣传,在观念上进一步扭转和淡化名优茶消费上的求“新”求“早”思想,更加注重茶叶的内在质量。其次,要根据当地名优茶茶类和产品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充分考虑所选品种的抗逆性,特别是抗寒性及适制性,尊重自然规律,不追求“过早”发芽品种;科研部门在选育新品种上要进一步关注茶树品种的抗寒问题;要合理搭配茶树良种,把选种多个品种作为一种避灾手段。第三,要研究具有抗晚霜能力的农艺技术措施,如对实行手采名优茶的茶园,树冠培养上可采用自然生长的方法,不要修平树冠面,对减轻晚霜危害有一定效果。

重视茶园防灾和兼有防灾减灾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可在茶园安装风扇防止晚霜;根据柯桥茶区多年的生产实践,搭建茶园遮阳设施,在晚霜来临前覆盖遮阳物可有效减轻霜害;安装茶园喷滴灌设施,在晚霜到来之前开动喷灌设备喷水,对防止晚霜效果也比较明显等。

2008年春节前后,大雪后持续冰冻,监测资料显示2月份最低气温零度以下的天数达12天,山区更低,茶树遭遇罕有冻害,全县20000亩茶园受灾,其中5000亩左右良种幼茶和高山茶园遭受严重冻害,损失1000万元左右,特别是对茶叶经济依存度较高的茶区减收更多,王坛镇丹家村80%以上的茶园严重受冻,全村当年茶叶收入453万元,比上年减收140万元,茶叶收入户均减少3100元;2010年春茶生产期间连续遭遇了3月上旬、下旬和4月中旬3次低温影响,其中3月10日气温为零下2度,受冻影响严重,全县10000亩茶园受灾,损失500万元左右,特早生和部分早生良种茶树受灾尤为严重;2012年2月-3月多低温阴雨天气,5度以下低温天气2月份多达22天,3月份8天,由于长期连阴雨,日照少,茶叶品质下降;2013年中下旬的霜冻对名优茶产量影响较大,这年名优茶减产;2015年春茶期间低温多雨,对名优茶特别是高档茶的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3月上旬出现5天低温天气,对前期名优茶产量影响较大。2016年3月中下旬和2017年3月中旬部分茶区均遇晚霜影响。

3 春季低温对名优茶影响的减灾对策

1.2.1 病房环境要求:干净、安静、舒适、安全。在各部门的检查中,病房环境管理常常是不符合规范化要求。探讨其中的原因如下:

3.1 合理选择茶树品种研究科学有效的农艺措施

名优茶发展之初,为了早采,全县引种了3000多亩的‘乌牛早’,开采时间最早2月22日,最迟3月17日,大多年份为3月中上旬;主栽的‘龙井43’,开采时间最早3月8日,最迟3月30日,大多年份为3月下旬;‘迎霜’开采时间最早2月28日,最迟3月25日,大多年份为3月20日前后;‘浙农117’开采时间最早3月10日,最迟4月2日,大多年份为3月下旬;‘龙井长叶’、‘浙农139’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本地区春季多冷空气活动,低温出现概率较大。观测发现当柯桥国家一般气象站监测到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气情况时,大部分产茶的山区有霜冻出现。据气象监测资料分析,1998年-2017年,2-4月份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数多达475天,平均每年有23.8天。进一步分析发现,2月份出现5℃以下低温天气概率较大,共出现330天,比例超过69%,平均16.6天,其中最少为2009年5天,最多为2008年27天。3月份5℃以下低温天气共140天,其中3月上旬每年都出现,共85天,平均每年约4天,最少为1998年、2002年和2017年,每年都有2天,最多为2011年8天;有17年3月中旬出现5℃以下低温,共35天,平均2.1天;有11年3月下旬出现5℃以下低温,共20天,其中1998年出现3天,1999年出现4天,其它年份为1-2天;4月份5℃以下低温仅出现5次,分别是1998年4月3日、2001年4月1日、2004年4月4日、2010年4月14日和15日。从上述主要茶树良种的发芽期和出现低温的频率分析,早发良种的受害率在柯桥确实较高,生产实践中发现,特早生的‘乌牛早’、‘平阳特早’等品种能正常全部采收的年份不多,现已大部分换种;其它早发良种因春季低温造成的损失也一直处在较高水平。

3.2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1998年2月12日~14日,山区受冷空气侵袭,3月18日~20日,茶芽萌发时节遭遇雪灾,融雪后最低气温跌破冰点,茶芽受冻,4月3日采摘期再遭低温影响,多次低温过程导致1998年名优春茶受损严重,当年在名优茶采摘面积扩大的情况下,全县名优春茶产量仅536吨,比上年的602吨减产10.9%,产值3687万元,比上年的4069万元减值9.7%;1999年3月下旬采摘期受低温影响,22日-23日、30日-31日气温较低,名优茶受冻明显;2000年3月上中旬气温逐步回升,下旬初受冷空气影响,山区暗霜明显,对名优茶造成明显影响;2001年上旬前期气温回升,特早生名优茶茶芽快速生长,3月8日~9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跌破0℃,特早生的乌牛早等品种几乎绝收;2003年3月中下旬与2004年3月中下旬及4月初分别遭受三次低温冻害,出现晚霜,均损失惨重。2005年3月12日~14日,气温低于-1℃,3月25日和30日采摘关键期又有两次低温冻害,全县5000亩茶园受到影响,损失200万元左右;2006年3月中旬及29日出现暗霜,有一定的影响;2007年受暖冬持续影响,名优春茶开采时间比常年提前15天以上,开采之早为史所少有,但3月中下旬出现晚霜,受损茶园5000亩,损失约300万元。

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茶农系上保险带

2015年,为降低早春低温霜冻给茶农带来的损失,促进茶产业稳健发展,绍兴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绍兴市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在政府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下,安信农保自主经营,依托政府与保险机构的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和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监测数据,实施承保、理赔服务工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为茶叶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企业;投保条件是:茶园连片集中,产地环境条件符合农业行业标准;连片种植面积30亩(含)以上,且树龄3年以上;茶农或茶叶企业信誉良好,无违法违纪记录。在保险期限内,因低温原因造成保险标的物损失,按保险合同双方约定的承保区域内气象观测站实测日最低气温在0℃(含)以下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6],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保险金额:1500元/亩[7];保险费率按茶树发芽迟早分为A、B、C三类品种,保费由财政补贴70%,茶农承担30%。2015年柯桥区11家企业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2月27日~3月3日和3月10日~11日触发低温保险,其中10家共获赔90615元;2016年2月21日、3月11日~12日和26日触发低温保险3次,9家投保单位共获赔643839元;2017年全区11家茶叶企业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青海道在5至7世纪发挥了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重要作用,使中外交通贸易并没有在哪个大动荡时期而中断;积极联络塞北与江南、南朝与北朝的政治往来,为以后隋唐一统局面奠定了地缘基础;佛教在本土的落地生根和扩布,又为藏传佛教的再度复兴创造了丰厚的土壤条件。与此同时,青海的社会在经济、文化方面有了进步,虽然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但始终保持了对中原文明的强烈认同。结合文献,从出土文物重温这段历史,对于建设家园、开发青海,无不有启示与裨益。

参保,3月3日和3月15日两次触保,共获赔630015元。这一政策扶持措施对于帮助茶农减少春季名优茶因低温造成的损失、增强茶农恢复生产的能力作用较大,深受欢迎。因此,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投保面,让更多的茶农受益,推动名优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银永.绍兴县多措并举 合力打造平水日铸茶品牌.中国茶叶,2011,(10):16-17.

2 陈旭东,庄雷栋,夏小欢. 关于绍兴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工作的若干思考.茶叶,2007,33(4):234-235.

3 陈国荣.中日合资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的经营实践和成效.茶叶,2000,26(4):225-227.

4 金银永.建设万亩名茶基地 提升绍兴茶叶产业.茶叶,2000,26(3):125-127.

5 吴顺奎,金银永. 创品牌 强龙头 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茶叶,2001,27(2):9-11.

6 周煦朝,李腊梅,张勇,等.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初探.中国茶叶,2015,(10):13-15.

7 李腊梅,周煦朝,王金红,等.绍兴市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情况与优化建议.中国茶叶加工,2016,(3):52-55.

金银永,周弘媛
《茶叶》 2018年第1期
《茶叶》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