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商市型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以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仙桥村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历史村落承载了我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记忆,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村落的历史建筑、街巷格局以及民俗技艺等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是今后历史村落发展的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该活动与英国社区足球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组织更多青少年在课外参与足球活动,从中发现具备潜质的青少年球员。现阶段我们应当利用好教育系统资源,多去做类似“社区足球”这样的普及活动。

第四,从武术文化研究前沿来看,本文通过突发关键词检测得出商业武术赛事与武术文化传承、武术段位制与武术文化竞争力、武术文化传承人保护与激励、武术精神的倡导与弘扬等主题将成为未来发展中受到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背景

201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提出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总体目标要求。

仙桥村隶属于赤松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自2015年赤松镇被划入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具备历史村落的仙桥村建设亟需与村庄历文化史资源、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其合理、有序地发展。

二、保护规划

(一)保护原则

根据现状建筑质量将其划分为三类:

(二)保护要素与保护层次

酵母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在史前时期,酵母菌就帮助人类的祖先酿酒,人类才开始有甘润醇香的美酒享用。约在6 000年前,酵母菌开始帮助人类发面,人类开始有松软的馒头、面包享用。

表1 保护要素

村庄格局 重点保护村落形态、空间格局等街巷格局 重点保护以老街为代表的传统街巷尺度和空间等文保建筑历史建筑重点保护黄大仙寝陵、义质堂、遗经堂等的建筑格局、建筑材质、建筑艺术手法等,严格按照批准的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落实保护措施历史建筑物质遗存重点保护二仙桥、二仙泉井及其周边的环境空间,不同类别的构筑物保护方法与措施不同生活场所 重点保护村民公共生活空间,保留生活记忆在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维护、修缮、整治,改善设施历史构筑物水系景观环境类重点保护赤松溪及水塘周边环境,沿岸进行必要的绿化维护,营造良好水体景观,杜绝侵占水体行为田园景观 重点控制农保地,保持耕作状态习俗庆典 重点保护黄大仙传说、仙桥墟市等思想文化 重点保护钱氏文化、民间技艺手工艺非物质遗存

详细层次分析论证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和更新条件,提出保护和更新模式,进行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提出重点地段整治方案和建筑保护、整治和更新措施。

三、利用规划

(一)建筑分析与评价

综合以上建筑风貌、质量和年代等的评定,现状的综合评价大致如下: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以重点保护的文保建筑,风貌保存最完整,由于修缮及时,建筑质量也是最好的。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风貌、质量、年代等都属于二、三类,反映地方特色历史风貌的建(构)筑物。

第一类建筑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建造工艺和科学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第二类建筑风貌:不影响风貌完整性的一般历史建筑和能较好体现仙桥特色的一般建筑。第三类建筑风貌:尚能与传统风貌协调的一般建筑。第四类建筑风貌: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一般建筑和棚户简屋。

根据村内建筑建造年代的不同,又分为四类:

明清时期的多为木结构的历史建筑,数量相对较少,且散落其间。民国时期的多为砖、木结构建筑。1980年后的多为3~4层建筑,建筑较新,主要分布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

保护仙桥村物质文化遗迹、街巷及空间机理,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反映当地历史发展脉络的空间范本。保存仙桥村优秀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当地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民风民俗的展示地。以严格保护为前提,保障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推动赤松镇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梳理村庄传统街巷,以提升改造为核心手段,局部修正串联;恢复老街的传统商市功能,提升街巷空间的景观风貌;结合旅游发展,新增以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游览性道路。

依据村庄现状,本次规划将建筑风貌共分为四类:

一般建筑风貌分为两类,即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和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这类建筑,其建筑质量通常是一类,建筑年代是三类或者四类,建筑风貌是四类,由于不考虑建筑的形式、体量、高度等,故严重影响了村落的整体历史风貌,需后期积极整治整修。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不多,各类指标以三类为主。

(二)保护与整治措施

本次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导致建筑质量、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按照建筑物的处置类型及建筑、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提出以下整治措施:

修缮: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整修、重点修复等。对仙桥村中的祠堂、厅堂等采用修缮措施,保存历史格局和风貌,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对个别构建加以更换和整修。

制定统一的安全工器具编码规则,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完整性,采用 UHF电子标签取代老式的手写文字标签或条形码标签,为安全工器具设置一个身份证明。将 UHF标签读写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安装在安全工器具库房门口,当有人携带安全工器具走过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侦测所携带的工器具的数量、编号及出入库方向,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实现无人值守安全工器具库房自动化管理,还可完成工器具统计及台账管理工作。

维修改善: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根据具体情况,对仙桥村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维修改善措施。对原有建筑结构保留,局部维修、保护建筑风貌,治理外部环境,重点对建筑内部维修改善。

保留:对1950~1980年代兴建的建筑,若质量尚可,对整体风貌无影响或影响不大,在近期无经济能力搬迁的情况下,可采取暂时保留的处理方式,但需对其有碍瞻观的部分进行立面装饰遮挡和适当改造。

2.公共空间—清理打造,恢复村落场所记忆

(3)采用历时热负荷曲线最大矩形法、历时电负荷曲线最大矩形法或基于基本电负荷的系统的方法,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选定燃气轮机的容量;

整修改造:有一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对历史文化村落整体风貌有极大视觉破坏,可针对其在高度、色彩、风格、材料等方面分别进行降低层高、屋顶改造、立面改造、局部调整装饰等改造。

拆除:对传统风貌影响严重的建筑,采取拆除措施,其用地作为庭院绿化或进行历史复原。

(三)规划策略

1.街巷梳理—尊重传统,以提升改造为主要方式

保护层析分总体层次和详细层次,总体层次即划定为保持历史文化保护区传统风貌完整所必须控制的区域范围界线,提出用地控制指标和建筑景观控制要求。

作为商市型的历史文化村落,街巷体系是承载仙桥村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实物佐证。规划以尊重原始的空间结构为核心原则,以扎实的现状调研为基础,对街巷空间进行梳理建设,分层次提出保护与利用措施。

第一类建筑质量:结构完好,设施基本配套的建筑,其中包括1980年后的新建建筑及部分由于定期维护等原因建筑质量相对较好的历史建筑。第二类建筑质量:结构基本完好,设施配套不全的建筑,主要包括民国及1950~1980年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第三类建筑质量:整体结构较差的建筑,包括建设较为简陋或破损严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山水画自产生起就和“淡”、“空”、“虚”、“远”等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对后人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山水画由庄学精神外化而来,起初人们更重视的是其精神内核,在绘画技巧上的进步则要晚得多。晋代及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多以线条描绘山水,技法上不是十分成熟,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水墨山水画到了唐代才出现。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以水墨为统宗,这是和山水画的玄学思想背景以及由这种背景所形成的性格密切相关的,而玄学的理论根基还是主张“空”、“淡”的老庄学说。可以说,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是玄学思想和山水画绘画技巧成熟融合的结果。

注水系统作为一个多变量、动态的系统,对其进行优化无论用经典的还是现代的优化理论去求解,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对注水系统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确定其影响因数,提出解决方案,达到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减低能耗的目的就更为重要。通过吐哈油田注水系统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采用节能技术措施后,通过评价分析,采取相应节能技术措施后,9个系统年可节电量为424.77×104kWh。

村庄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仙桥村村民世代生活的空间载体,是村庄活力的物质体现。仙桥村内许多公共空间现状较为杂乱,故规划需对公共空间进行梳理,分功能提出改造方案、实现村庄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

结合滨水空间特征对赤松溪两岸的公共空间进行景观提升,形成垂直于岸线的生产及生活流线,增强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对一些堆放杂物的公共空间进行清理,通过功能替换或植入梳理公共空间。对仙桥村原有的空间要素进行整理、组合、改造,进行部分空间重构。

为帮助企业用户实现“透明工厂”愿景,施耐德电气于进博会期间发布TransFactory透明工厂解决方案TransWare数字化套件,该套件包含Andon、SIM、生产执行管理、全员生产维护、物流执行、生产计划管理等服务组件,为用户提供场景化的服务组件包,通过 TransWare核心组件的服务注册和管理实现服务组件的即插即用、灵活部署并实现功能和应用范围的无限扩展,保证数据的“采以致读、析以致用”,从而推动从订单到交付的端到端透明化,完成从数据到决策的闭环管理,以及各业务间的实时联动管理,真正实现业务的快速交付,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脚步。

3.节点塑造—详细设计,以指导方案的可实施性

选取二仙桥与黄大仙宗祠节点、老粮仓与三文塘节点、村庄入口节点、核心建筑节点、刑八塘等节点为核心的节点,并进行详细设计。详见图1、图2。

图1 重要节点设计图

图2 重要节点设计图

表2 设计策略

类型 文保建筑 历史民居 铺地 植物配置设计内容1.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对腐蚀较严重的木构件、梁柱进行翻新加固。2.建立日常保养体系,定期检查屋内具有历史价值的木构件1.对建筑立面进行修缮,局部木构件与墙体需重新整修与粉刷。2.去除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构件,空调机位、雨棚等,对建筑细部进行休整,修复门窗、匾额、窗花等建筑细部对街道部分已损坏的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在黄大仙寝陵前空地处,设置硬质铺装广场,供游客集散休息,铺装上同样采用当地石材突显村庄人文特色1.沿街局部空间常绿乡村类型小乔,木增加部分灌木层植被,使实现空间层次化。2.黄大仙寝陵前广场植物配置主要选用彩叶树来烘托环境氛围,例如:银杏、枫香等管控措施为保证文保建筑的风貌完整性和景观协调性,对文保建筑周边新建、重建建筑高度控制在7米(2层)以下(檐口高度)对历史民居周边新建、重建建筑建筑高度(檐口高度)控制在9.5米(2.5层)以下街巷铺装的材料选择应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广场空间铺地可采用自然石材进行铺装,老街部分局部可采用软质铺装对于形状不规则、宽窄变化多的街巷,绿化的时候采用点或线的布置方式,注意在交叉口及转弯处绿化不应影响行人的视距界面设计

表3 设计策略

类型 水塘 历史民居 一般建筑 植物配置设计内容1.围绕水塘可设置一些乡土的木质座椅,种植低矮灌木和花草,增加景观层次。2.大乔木周边搭建木质平台,提供休憩功能该区域内的历史民居的修缮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对外墙立面进行统一的粉刷,维修改善建筑原有坡屋顶,统一采用传统青瓦,整理建筑外立面杂乱的线路一般建筑应根据其建筑结构与形式,采用外墙粉刷、贴面、增加传统构建等形式与传统建筑协调;对历史风貌有冲突的新建建筑进行局部整改沿街临水一侧补植常绿乡村类型小乔木,增加部分灌木层植被,使实现空间层次化管控措施采取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采用风貌古朴的石质栏杆或石墩,并适当可以以绿化代替栏杆起到防护作用建筑高度,建议二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7米(二层)以下,一层高度控制在2.7~3米对新建建筑风貌进行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风貌必须与周边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保证整体界面的和谐统一忌种植常见的城市景观植物,易采取乡土类型的植被进行景观配置界面设计

四、重要界面的设计

界面一,详见表2。

界面二,详见表3。

五、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如表4所示。

表4 投资估算表

序号 建设具体内容 单价(元) 数量 总价(万元) 备注1 入口景观建设 300 388m2 11.6 占地面积388m2 2 老粮站建筑改造 3000 1515m2 454.5 建筑面积1515m2 3 老粮站景观建设 250 2268m2 56.7 占地面积388m2 4 市级文保点修缮 1000 2172 217.2 建筑面积1515m2 5 入口街道两侧立面改造300 988m2 29.6街长约167m,立面面积988m2 6 刑八塘景观建设 250 1772m2 443.3 路面面积742m2 7 特色餐厅建设 1500 556m2 83.4 建筑面积556m2

续表

序号 建设具体内容 单价(元) 数量 总价(万元) 备注8 老街景观建设 250 215m 53.7 周边景观带长215m 9 历史建筑博物馆建设 1000 500m2 50 建筑面积500m2 10 黄大仙寝陵广场建设 400 480m2 19.2 占地面积480m2 11 道教文化中心一期建设 2000 446 89.2 —12 停车场建设两处 150 1060m2 15.9 占地面积1060m2 13 公共厕所建设两处 150 64m2 1 建筑面积64m2 14 标示系统打造 500/个 30 1.5 —15 道教商业建设 2000 700 140 建筑面积700m2 16 滨溪游园建设 200 1500m2 30 建筑面积1500m2 17 道教文化中心二期建设 2000 446 89.2 —18 旅游服务中心建设 2000 718m2 143.6 建筑面积718m2 19 道教文化中心三期建设 2000 446 89.2 —小计 2018.8

吴诗雨
《城乡建设》 2018年第8期
《城乡建设》2018年第8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