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威海沿岸海域潮汐特征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潮汐是沿海区域的一种主要自然现象之一,主要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运动,通常将海面垂直方向涨落叫做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因为月球赤纬变化、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以及海水黏滞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球上有些区域出现日潮不等现象,通常可以将潮汐划分为半日潮、全日潮以及混合潮3种类型。威海沿岸海域经常出现的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威海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线总长为986 km,占山东省海岸线总长的1/3,全国的1/18,岸线曲折,岬湾交错,沿岸海域常常受黄海、渤海潮波系统的影响,构成了复杂多变的潮汐特征。而潮汐变化规律是航海、军事、渔业、养殖、盐业、潮汐发电、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海岸工程重要的指导资料。为此,本研究着重对威海沿岸海域潮汐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以期为地方海域发展给予重要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海洋局成山头海洋环境监测站1996—2016年的平均潮位、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平均潮差和最大潮差月值资料[1]。季节的划分采用常规的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平均潮位、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平均潮差、最大潮差等特征值是对潮汐特征进行反映的基本量值。本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法研究分析威海沿岸海域潮汐的变化规律。

2 潮汐特征分析

2.1 平均潮位特征分析

通过对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位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知(图1),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平均潮位总体上呈上升的变化趋势[2],气候倾向率为2.57 cm/(10 a),年平均潮位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平均潮位为183.6 cm,年平均潮位最小值出现于1996年,为176.9 cm,年平均潮位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6.7 cm。由变化趋势图分析可知,在1996—2016年的多年平均潮位均值为180.3 cm,在1996—2003年威海沿岸海域平均潮位以偏低为主,在这8年中除了1998年,其他年份潮位均要低于多年均值。在2004—2016的13年间,除了2006年、2011年和2012年这3个年份的年平均潮位低于多年均值以外,其余10个年份的年平均潮位均要高于或者等于多年潮位均值。

  

图1 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位年际变化趋势

由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位月际变化可以看出(图2),1-12月平均潮位总体上表现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分布形势,1-6月的平均潮位逐渐下降,6-12月则逐渐递增。由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威海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分别是178.2 cm、177.8 cm、181.9 cm和183.1 cm。平均潮位最大值出现在冬季,其次为秋季,春季稍低,夏季平均潮位最低。

学习情境的设定是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提出的,这要求教师有工程意识、过程意识及全局意识,要求教师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因此,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瓶颈应该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师资。

  

图2 威海沿岸海域逐月平均潮位变化

2.2 最高潮位特征分析

由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差逐月变化可知(图8),一年之中,平均潮差波动起伏大,大致分为4个阶段,1-3月为上升,3—6月为下降,6—9月又表现为上升趋势,9—12月逐渐下降。由季节变化来看,威海沿岸海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潮差分别是81.5 cm、81.6 cm、81.7 cm和79.7 cm。平均潮差最大值出现在秋季,其平均潮差最小出现在冬季。

  

图3 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高潮位年际变化趋势

通过对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大潮差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可知(图9),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最大潮差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604 cm/(10 a),多年均值是153.9 cm,年最大潮差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最大潮差为164.4 cm,年最高潮位最小值出现于1997年,为144.3 cm,二者之间相差20.1 cm。由最高潮位月际变化可以看出(图10),1-12月平均最大潮差起伏较大,主要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最大潮差最高值出现在6月,为161.6 cm,9月最小,为138.5 cm。

统计分析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低潮位年际变化趋势不难看出(图5),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最低潮位同样表现为升高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137 cm/(10 a),多年最低潮位均值是76.9 cm。年最低潮位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最低潮位为86.4 cm,年最低潮位最小值出现于2007年,为67.2 cm,年最低潮位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19.2 cm。总的来说,威海沿岸海域年际变化趋势波动起伏较大。

采用马尔可夫链-多场景技术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董雷,孟天骄,陈乃仕,李烨,蒲天骄//(5):147

本文考察在小药量和双层壳体情况下求解壳体的飞散速度问题。柔爆索本身就是一个内爆结构,柔爆索爆炸将引起柔爆索外的铅层膨胀变形而获得运动速度,构成了第1阶段;之后,柔爆索的外壳作用于外围结构,如分离板,外围结构膨胀获得整体的运动速度,此为第2阶段;最后,柔爆索破裂,爆轰产物持续做功,结构碎片达到最终的飞散速度,此为第3阶段。本文设计了轴对称圆筒结构模拟对称结构的分离装置,探索了3个理论途径,分阶段建立柔爆索爆炸驱动外围结构的运动速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结果最终与相应的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论证了不同理论模型的适用性。

  

图4 威海沿岸海域逐月最高潮位变化

2.3 最低潮位特征分析

据外媒报道,LG电子近日对外宣布,旗下α9Gen 2(第二代Alpha 9)影像处理器已经度过了准备阶段。为此,有相关人士爆料,LG电子将会在CES 2019展会上发布一款搭载α9Gen 2影像处理器的OLED电视新品。

  

图5 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低潮位年际变化趋势

从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差年际变化趋势可知(图7),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平均潮差大体上表现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17 cm/(10 a),年平均潮差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平均潮差为82.8 cm,年平均潮差最小值出现于2001年,为79.0 cm。多年平均潮差均值为81.1 cm,在1996—2002年威海沿岸海域平均潮差以偏小为主,这7个年份潮差均要低于多年均值。在2003—2016的14年间,除了2012年的年平均潮差低于多年均值以外,其他13个年份的年平均潮差均不小于多年潮差均值。

  

图6 威海沿岸海域逐月最低潮位变化

2.4 平均潮差特征分析

从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位月际变化分析可知(图6),1-12月最低潮位主要呈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1-9月的最低潮位不断升高,9-12月则不断下降。其中,9月平均最低潮位数值最大,为112.4 cm,1月值最小,为43.6 cm。

(1)在料液碱度为0.4 mol/L、有机相中t-BAMBP体积分数为30%、萃取相比VO/VA=31、洗涤相比VO’/VA’=41、常温萃取3 min的条件下,对含铷萃铯余液进行四级萃取四级洗涤萃取模拟试验,Rb的萃取率达94.6%。

  

图7 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平均潮差年际变化趋势

从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高潮位年际变化趋势可知(图3),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最高潮位大体上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872 cm/(10 a),年最高潮位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最高潮位为274.3 cm,年最高潮位最小值出现于1997年,为256.0 cm,年最高潮位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18.3 cm。近21年最高潮位均值为265.2 cm,在1996—2003年威海沿岸海域最高潮位以偏低为主,在这8年中最高潮位均要低于多年均值。在2004—2016的13年间,除了2005年和2015年这两个年份的年最高潮位低于多年均值以外,其余11个年份的年最高潮位均不小于多年最高潮位的均值。

  

图8 威海沿岸海域逐月平均潮差变化

2.5 最大潮差特征分析

由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高潮位月际变化可以看出(图4),1—12月平均最高潮位大致呈现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形势,同平均潮位趋势保持相反,1—8月的最高潮位不断升高,8—12月则不断降低。其中,8月平均最高潮位最大,为286.6 cm,1月最小,为248.5 cm。

  

图9 威海沿岸海域1996—2016年最大潮差年际变化趋势

  

图10 威海沿岸海域逐月最大潮差变化

3 结论

(1)威海沿岸海域近21年的平均潮位总体上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57 cm/(10 a),年平均潮位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平均潮位为183.6 cm,年平均潮位最小值出现于1996年,为176.9 cm。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威海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分别是178.2 cm、177.8 cm、181.9 cm和183.1 cm。

(2)近21年的最高潮位大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872 cm/(10 a),年最高潮位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最高潮位为274.3 cm,年最高潮位最小值出现于1997年,为256.0 cm; 1—12月平均最高潮位大致呈现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形势。

(3)最低潮位同样表现为升高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137 cm/(10 a),多年最低潮位均值是76.9 cm。

(4)平均潮差大体上表现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17 cm/(10 a),年平均潮差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平均潮差为82.8 cm,年平均潮差最小值出现于2001年,为79.0 cm。平均潮差最大值出现在秋季,平均潮差最小出现在冬季。

(5)最大潮差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604 cm/(10 a)。最大潮差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

参考文献

[1] 方国洪,郑文振,陈宗镛,等.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2] 李秀亭.山东半岛沿岸海域的潮汐特征[J].海岸工程,1989(4):30-35.

 
邹曙光,刘李钊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05期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