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基于PLS通径模型的实证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格局的转变,港口重心已从欧美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我国沿海港口规模及吞吐量也不断扩大,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自北至南共有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内各港口海外市场和国际运输干线相似以及经济腹地叠加,致使港口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布局和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港口群内港口缺乏统一有效的整体协调,形成了无序发展的局面。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利用港口资源,实现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旨在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要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开展用水评估,分析其用水定额的合理性;在取水许可审批过程中,核(换)发取水许可证时采用最新用水定额,科学核定许可水量。

国外对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1934年德国学者高玆[1]发表《海港区位论》提出港口发展的动力是腹地经济的观点。Patton[2]、Weigard[3]、Morgon等[4]学者以此为基础从不同角度研究证明了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Taaffe等[5]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建立了港口区域交通网络模型,奠定了港口空间演化模型的基础。近些年,随着贸易全球化和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出现,西方学者对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如腹地多样化[6]、旱港[7]、亚洲港口腹地发展体系等问题[8-9]。国内对港口与腹地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国内学者对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陈再齐等[10]、匡海波[11]、梁双波等[12]、郇恒飞等[13]侧重于对港口与城市关系的研究,朗宇等[14]、刘波等[15]、朱传耿等[16]、董晓菲等[17]侧重于对港口与腹地关系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港口与腹地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从定性或定量角度对港口与腹地从单方面、互动或动态演变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以上研究为本研究构建理论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属于多指标综合测度问题,应作为隐变量进行识别,但现有研究多将其作为显变量处理,而且对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时所考虑的指标过少;另外,已有研究多以发达地区港口及其腹地为研究对象,对西南沿海港口群研究较少。21世纪国家提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环北部湾港口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桥头堡,在与东盟国家建立国际贸易通道中占有区域性战略地位。本研究以环北部湾港口及其直接经济腹地为研究对象,构建港口与腹地经济指标体系,并采用PLS通径模型对2000—2014年港口与腹地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测算,为环北部湾港口群规划和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 构建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1.1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作为区域进出口的重要门户,港口的发展带动了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促使区域内同质要素集聚和临港产业向腹地转移;②港口凭借其所在城市科技优势及先进的产业基础,促进腹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阶段发展;③港口依托所在城市所拥有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科技及人才等资源为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类型的综合服务。

基于所构建的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PLS通径模型,结合各显变量的具体数据,本研究采用SmartPLS2.0软件测算得出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值。表3为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隐变量与其相对应的显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外部权重,其中,相关系数代表了显变量被隐变量所包含信息的概括程度,外部权重则反映出隐变量被显变量影响的程度。

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腹地通过港口转运功能从国内外市场进口和销售各种原材料及产品,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货源;②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对外贸易、投资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港口的吞吐量规模;③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完善为多式联运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拓展港口腹地的空间影响范围;④腹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域内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等行业的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高素质人才。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港口的发展为腹地经济提供动力支撑,港口发展不仅可以带动腹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优化升级腹地经济结构和提升腹地经济质量;另一方面,腹地的经济发展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和资本支持[18],为港口衔接内陆运输通道提供发展空间和服务支撑。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利共赢的动态关联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一个动态过程。

本届园博会以“生态宜居 园林圆梦”为主题,国内44个城市、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个城市参展,是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园博会。本届园博会会期半年,闭幕后园博园将作为城市公园永久保留,成为广大市民群众日常休闲、游憩、健身的活动场所。

所采用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港口年鉴(2001—201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5)》《广东统计年鉴(2001—2015)》《广西统计年鉴(2001—2015)》及国泰安数据库。对于部分缺失数据,以近5年数据为基础,本研究采用内插外推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由于原始数据数量单位不同且数值波动范围较大,如果直接用于数据分析,将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图1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模型

1.2 构建指标体系

通过梳理港口腹地经济相关文献[11,13,20],并考虑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内在机理,构建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可操作性等原则确定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维度层和指标层的指标,并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有关专家意见,所构建的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解决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世纪4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系统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视为由港口和腹地经济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19],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港口子系统与腹地经济子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子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共享资源、技术以及信息等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复合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构建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表1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子系统层维度层指标层港口子系统(Z1)港口物流规模(X11)港口基础设施(X12)港口集疏运系统(X13)全港货物吞吐量/万t(L1)外贸吞吐量/万t(L2)集装箱吞吐量/万TEU(L3)码头长度/m(L4)泊位个数/个(L5)万吨级泊位/个(L6)单位面积通车里程/(km·百km-2)(L7)单位面积等级路里程/(km·百km-2)(L8)腹地经济子系统(Z2)腹地经济总量(X21)腹地经济结构(X22)腹地经济质量(X23)国内生产总值/亿元(E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E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E3)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E4)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E5)工业产值占GDP比重/%(E6)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E7)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E8)居民可支配收入/元(E9)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E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E1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1)(E12)

2 实证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环北部湾地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显著,战略地位突出。环北部湾港口群由湛江港、广西北部湾港口群(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海口港5个港口构成,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湛江港与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为主的发展格局。环北部湾经济圈是我国面向东盟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受腹地经济与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环北部湾港口货物运输主要以液体散货、石油、煤炭及制品和金属矿石为主。根据2015年港口统计年鉴,2014年环北部湾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408个,货物吞吐量为46 666.79万t,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了259.68万TEU。鉴于目前环北部湾港口群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湛江港与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为主的发展格局,本研究主要对湛江港、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与其直接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Wold[21-22]等在PLS回归的基础上提出了PLS通径模型,这种方法的测度功能类似于结构方程,由主成分分析法和典型性相关分析法综合而成。PLS通径模型主要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构成,显变量与隐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测量模型来描述,隐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模型来描述。“港口-腹地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是一个多项指标共同测度的综合性概念,需作为隐变量进行识别;另外,由于反映综合发展水平的显变量指标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选用PLS通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2.3 模型构建及检验

R2=0.997

 

表2 显变量唯一度检验结果

  

子系统隐变量维度隐变量主成分保留的指标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港口子系统(Z1)港口物流规模(X11)L1、L2、L32.575 0.323 港口基础设施(X12)L4、L5、L62.779 0.205 港口集疏运系统(X13)L7、L81.939 0.061 腹地经济子系统(Z2)腹地经济总量(X21)E1、E2、E3、E43.485 0.811 腹地经济结构(X22)E6、E7、E81.822 0.788 腹地经济质量(X23)E9、E11、E122.809 0.160

根据PLS通径模型构建要求及“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的子系统隐变量及其显变量对应关系,所构建的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PLS通径模型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显变量组与隐变量组之间的关系为测量模型,隐变量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内部结构模型。

(4)工作台搭设。硐室断面较大,且爆破施工,需搭设稳固工作台。经协调,在施工段巷道空车道侧打设木垛,木垛距离重车道距离0.5 m,重车道侧靠巷帮处打设单体柱,单体柱与木垛上方用3 m长11#工字钢连锁,在木垛及工字钢上铺设工作台板形成工作台,重车道保证辅助运输及出渣。

  

图2 港口子系统(a)(b)

2.4 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阶段3过弯分析:通过几何法分析可知,当导向轮全部夹着弯曲轨道时,轨道两侧导向轮之间的距离为定值,即导向轮A与B或C与D之间的距离不变,弹簧形变量保持不变;导向轮均与轨道处于压紧状态,即导向轮B与轨道之间的偏移距离恒为0,如图7。相比于阶段1弹簧的变形增量计算如下:

 

表3 显变量权重及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

  

显变量组相关系数外部权重X11L10.964 60.390 7L20.927 80.351 6L30.885 50.335 3X12L40.993 60.358 1L50.958 20.352 1L60.934 70.328 2

 

续表

  

显变量组相关系数外部权重X13L70.986 20.534 1L80.983 00.481 5X21E10.940 60.247 3 E20.911 90.338 7E30.856 10.193 1E40.929 20.315 6X22E6-0.825 2-0.372 9E7-0.489 7-0.181 3E80.936 10.644 8X23E90.981 90.360 9E110.940 20.313 1E120.981 60.357 8Z1L10.976 20.160 5L20.878 50.144 4L30.837 70.137 7L40.968 30.159 2L50.952 20.156 5L60.887 60.145 9L70.752 00.123 6L80.678 00.111 4Z2E10.703 30.122 4E20.963 20.167 6E30.549 20.095 6E40.897 60.156 2E6-0.385 7-0.067 1E7-0.187 5-0.032 6E80.666 80.116 1E90.972 60.169 3E110.843 80.146 9E120.964 10.167 8

标准的考核指标是对该类产品质量把控最为关键的地方。标准设置的指标越严格,产品质量越有保障。但是过高的指标对于产品生产来说会产生很多困难,甚至无法批量稳定生产达到指标的合格产品。根据实际生产水平,综合考虑安全性,标准设置了适宜的指标用来对产品进行考核和监督。关于FZ/T 73044-2012《针织配饰品》和FZ/T 82006-2018《机织配饰品》这两个标准的考核指标分别从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

由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内部关系模型得出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与相应维度隐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具体如式(1)和式(2)所示。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的路径系数t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多元回归方程的R2分别为0.997和0.993,这表明各子系统各维度隐变量能够很好解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隐变量。

=δ[σ(α(x)),[σ(y),σ(z)]]-δ[σ(α(x)),σ([y,z])]-[σ(α(y)),[σ(x),σ(z)]]

Z1=0.411X11+0.444X21+0.231X13

为了测度“港口-腹地经济”协调发展度,需要在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PLS通径模型,并根据指标体系确定隐变量及与其所对应的显变量组。由于“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为隐变量,需由直接观测可得的显变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结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隐变量及其相对应的显变量组,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Z代表“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Z1Z2分别代表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Xij代表第i个子系统的j维度隐变量。每个隐变量都可以由与其相对应的一组显变量来表示,其中Li为港口子系统第i个显变量指标,Ei为腹地经济子系统第i个显变量指标。由于PLS通径模型要求每个隐变量所对应的显变量具有唯一维度,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显变量组进行唯一度检验,当第一主分特征值都大于1,同时第二主成分小于1且明显小于第一主成分时,表明显变量组通过了唯一维度检验,若显变量组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删除或拆分变量指标的方法进行处理。唯一维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检验结果可见,腹地经济总量删除了指标外商直接投资(E5)、腹地经济质量删除了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E10),经处理后的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的隐变量都通过了唯一维度检验,可采用PLS通径模型进行分析。

(1)

各子系统对“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如式(3)所示,回归方程的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回归系数分别为0.594和0.475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各子系统对复合系统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港口子系统对复合系统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港口子系统先于腹地经济子系统发展的原因所致。

Z2=0.515X21+0.177X22+0.452X23

R2=0.993

在港口子系统中,除指标集装箱吞吐(L3)相关系数为0.885 5外,其他显变量与港口子系统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表明港口子系统这一隐变量包含了这些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所选择的这些显变量综合反映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情况良好。在腹地经济子系统中,仅有工业产值占GDP比重(E6)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E7)与腹地经济子系统的相关系数为负值,其中E7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表明目前环北部湾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有待改进调整。其他8项显变量指标与腹地经济子系统相关系数为正值且都大于0.5,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3)为0.856 1外,另外7项指标与腹地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超过了90%,表明腹地经济子系统所选择的显变量指标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2)

(15.621) (10.967) (39.461)

由回归系数可见,港口子系统中港口物流规模、港口基础设施、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11、0.444、0.231。腹地经济子系统中,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15、0.177、0.452。港口子系统中集疏运系统隐变量的回归系数较小,说明环北部湾地区集疏运系统发展相对缓慢;腹地经济子系统中,经济结构隐变量回归系数较小,经济总量回归系数较大,表明目前环北部湾地区仍然是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

表4和表5为2000—2014年4地区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隐变量得分值。结果表明:①总体上来看,港口子系统和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②从地区区域来看,研究期间内,湛江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北海、防城港和钦州地区;2006年后,广西北部湾各港口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显著分化,北海港发展相对迟缓,明显落后于防城港和钦州港。2000—2009年及2013—2014年期间,湛江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广西北部湾3地区,2009—2012年期间4地区基本持平。

 

表4 20002014年4地区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年份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2000-0.355 -1.035 -0.913 -1.199 2001-0.342 -0.960 -0.909 -1.157 2002-0.244 -0.917 -0.862 -1.131 2003-0.184 -0.865 -0.855 -1.093 20040.187 -0.861 -0.751 -1.045 20050.410 -0.863 -0.697 -0.951 20060.945 -0.794 -0.602 -0.887 20071.052 -0.543 0.132 -0.710 20081.196 -0.522 0.221 -0.548 20091.626 -0.462 0.513 -0.376 20101.913 -0.426 0.710 -0.148 20112.089 -0.363 0.905 0.303 20122.188 -0.263 1.073 0.523 20132.357 -0.218 1.284 0.743 20142.517 -0.179 1.3820.959

 

表5 20002014年4地区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年份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2000-0.829 -1.377 -1.314 -1.155 2001-0.807 -1.215 -1.220 -1.084 2002-0.743 -1.087 -1.145 -1.033 2003-0.619 -1.011 -1.089 -1.000 2004-0.540 -0.888 -1.037 -0.879 2005-0.533 -0.754 -0.894 -0.746 2006-0.282 -0.591 -0.666 -0.578 2007-0.074 -0.374 -0.326 -0.328 20080.207 -0.063 0.010 0.022 20090.371 0.136 0.341 0.232 20100.715 0.600 0.773 0.485 20111.100 0.825 1.198 1.004 20121.371 1.283 1.470 1.129 20131.772 1.512 1.533 1.151 20142.188 1.7931.6261.431

2.5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依据表1构建的“港口-腹地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水平PLS通径模型如图3所示。基于“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各指标数据,采用SmartPLS2.0测算得到2000—2014年“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Z)的内部模型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见,各维度隐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内部模型可信度高。各维度隐变量路径系数均为正值,对复合系统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港口集疏运系统(X13)和腹地经济结构(X22),影响相对较大的是港口物流规模(X11)、港口基础设施(X12)和腹地经济总量(X21)。这表明目前“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发展模式以总量提高为主,优化腹地产业结构和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图3 “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PLS通径模型

 

Z=0.594Z1+0.475Z2 R2=0.998

(3)

(64.83)(51.46)

(33.040) (27.293) (14.843)

 

表6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Z)维度隐变量路径系数检验结果

  

隐变量路径系数标准误差T检验值P值X110.2110.00634.5640.00X120.2230.00640.8590.00X130.1180.01011.6900.00X210.2730.00834.2090.00X220.1190.0196.2020.00X230.2050.00825.0330.00

图4为2000—2014年4地区“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趋势图。由图6可见:4地区复合系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湛江市2005年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增长缓慢,2005年后为高速发展阶段,湛江地区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环北部湾其他3地区;2006年为广西环北部湾3地区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分界点,即2006年后3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且出现明显分化,防城港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钦州和北海两地区,这是因为广西政府在环北部湾发展过程中对各地区所采取政策不同。

  

图4 2000—2014年四地区“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Z)

3 结论及讨论

本研究构建了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展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PLS通径模型对环北部湾港口群的“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及其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PLS通径模型适用于“港口-腹地经济”测度分析,采用PLS通径模型将 “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作为隐变量,测度结果可以被有效反映,这表明该方法是测度“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

没想到,第二天放学后小雨就主动来找我。她说她喜欢上了班里一个男孩子,没想到听同学说这个男孩子也喜欢她,于是在好友的帮助下,他们把这事说开了。她知道学生不能谈恋爱,而且有很多同学都在议论他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窃喜,小雨的坦诚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告诉小雨,她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说明她开始长大了。我坚定地告诉她,他们只是被对方的优秀所吸引,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欣赏,这种欣赏是一种动力,是希望自己更优秀。欣赏别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要纠结,也不要有误解。小雨不住地点头。我也告诉她,这件事我不会告诉她的爷爷奶奶。

(2)2000—2014年,环北部湾4地区“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均呈递增的态势,湛江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广西北部湾3地区。研究期间,湛江港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广西北部湾其他3个港口,广西北部湾3地区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2009年后排名依次为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4地区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2009年前稍有差别,2012年后,湛江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略快于其他3地区。

(3)从子系统的维度隐变量对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来看,港口子系统中,港口物流规模和港口基础设施对港口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强,而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影响较弱;腹地经济总量及腹地经济质量对腹地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而腹地经济结构对其的影响较弱。从各子系统对“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来看,港口子系统对复合系统影响程度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港口发展先于腹地经济发展,在推动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过程起到了主导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见,2000—2014年,环北部湾4地区“港口-腹地经济”复合系统及其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湛江港及其复合系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广西北部湾3地区,而各地区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各地区复合系统呈现增长态势的主要是因为港口子系统发展的贡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北部湾港口群“港口-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在提升腹地经济总量和改进经济质量的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腹地经济结构,发展集疏运系统建设,确保整体系统能够持续协调发展。

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腺叶切除术治疗,除2例全切患者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之外,其余患者均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低下的问题。经随访,无患者出现再发性肿瘤。

参考文献

[1 ]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119.

[2] PATTON D J.General cargo hinterland of New York.Philadelphia.Baltimore and New Orleans [J].Annals of the AAG,1958,48(4):.436-455.

[3] WEIGARD G.Some element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view,1958(48):185-200.

[4] MORGAN F W.Ports and harbors[M].London:Hutchison Press,1958:52-60.

[5] TAAFFE E J,MORRILL R L,GOULD P R.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502-529.

[6] SLACK B.Containerization,inter-port competition and port selection [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1985,12,(4):293-303.

[7] HOYLE B,CHARLIER J.Inter-port compet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ast African cause study[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2):87-103.

[8] LEE S W,SONG D W,CESAR D.A tale of Asia’s world ports:the spatial evolution in global hub port cities [J].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2008,39(1):372-385.

[9] WAND J J,CHENG M C.From a hub port city to a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enter: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0,18(1):104-115.

[10]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J].经济地理,2005,25(3):373-378.

[11] 匡海波.基于关联度模型的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110-115.

[12]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南京港城关联发展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3):599-608.

[13] 郇恒飞,焦华富,汪志.连云港市港口:城市协调关系的演进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1):1828-1833.

[14] 郎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6):769-774.

[15] 刘波,朱传耿,车前进.港口经济腹地空间演变及其实证研究:以连云港港口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6):905-909.

[16] 朱传耿,刘波,李志江.港口-腹地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研究[J].地理研究,2009,28(3):716-725.

[17] 董晓菲,王荣成,韩增林.港口-腹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分析: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11):1761-1766.

[18] 郎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6):767-770.

[19] 白华,韩文秀.复合系统及其协调的一般理论[J].运筹与管理,2009,9(3):1-7.

[20] 董晓菲,韩增林,荣宏庆.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39-43.

[21] WOLD H.Soft modeling:The basic design and some extensions [C]//K G J reskog H Wold,Systems under Indirect Observation.North-Holland:Amsterdam,1982.

[22] WOLD H.Partial least squares [C]// Kotz S Johnson N L.Encyclopedia of Statistical Scienc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5.

 
孟飞荣,高秀丽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05期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