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山西省旅游竞争力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目前,关于山西省旅游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很少。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周小丽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提升山西省旅游竞争力做过研究;*周晓丽:《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载于《中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57~61页。运城学院苏建军和黄解宇运用AHP方法对山西省11个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苏建军、黄解宇:《基于AHP法的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差异识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载于《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第123~129页。李涛、*李涛:《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载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97~99页。佘可文、*佘可文:《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以山西省为例》,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3期,第143~145页。王传超和张兰芳、*王传超、张兰芳:《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载于《区域经济》2010年第12期,第76~77页。樊鸿瑜、*樊鸿瑜:《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分析》,载于《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第255~256页。兀婷和张辉*兀婷、张辉:《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之选》,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4期,第137~139页。等提出了一些提升山西旅游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

山西省拥有着雄厚的旅游资源基础和巨大旅游开发潜力,但其旅游实力并未居我国旅游强省之列。可见对于山西省的旅游竞争力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省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一)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分析模型设计是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结合相关分析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划分评价指标层次,确立评价指标各层次间的隶属关系。其次,逐个选取各层的具体评价指标。最后,就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征询专家意见,若可行,继续下一步工作;若不可行,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直至可行为止。依据上述步骤,经过多次征询意见和修改过程,最终得到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具体框架

从省域旅游现实竞争力、省域旅游潜在竞争力、省域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了省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包含4个层次、8大要素、55个具体指标的省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目标层准则层细分准则层指标层权重A省域旅游综合竞争力(CR=0 002)B1省域旅游现实竞争力0 54(CR=0)B2省域旅游潜在竞争力0 30(CR=0 003)C1规模竞争力0 33(CR=0 003)C2效益竞争力0 67(CR=0 005)C3旅游资源条件0 52(CR=0 002)C4旅游人力资源状况0 06(CR=0 002)C5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0 28(CR=0 012)D1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0 060 011D2国内旅游收入 0 310 055D3国际旅游收入 0 210 037D4国内旅游接待人数 0 150 027D5国际旅游接待人数 0 100 018D6旅游业固定资产原值 0 030 005D7旅游企业营业收入 0 060 011D8拥有A级以上旅游区数目 0 040 007D9星级饭店房间数 0 030 005D10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 0 180 065D11国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的数目 0 100 036D12国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的数目 0 100 036D13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0 310 112D14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润 0 310 112D15旅游资源品位度 0 160 013D16旅游资源丰度 0 090 007D17旅游资源垄断度 0 270 022D18旅游资源知名度 0 480 038D19旅游业从业人员数 0 540 005D20旅游院校数 0 300 003D21旅游院校学生数 0 160 002D22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 0 060 002D23R&D经费支出 0 160 006D24旅游总人数(2004~2008)年均增长率 0 260 010D25旅游总收入(2004~2008)年均增长率 0 420 017D26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0 100 004

 

续表

  

目标层准则层细分准则层指标层权重A省域旅游综合竞争力(CR=0 002)B2省域旅游潜在竞争力0 30(CR=0 003)B3省域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0 16(CR=0)C6客源产生能力0 14(CR=0 018)C7自然环境0 33(CR=0 017)C8社会经济文化环境0 67(CR=0 004)D27人均GDP 0 340 007D28城市人口密度 0 230 005D29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0 150 003D3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0 150 003D31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0 060 001D32城乡居民人民币年底储蓄存款 0 040 001D33私人载客汽车拥有量 0 030 001D3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0 160 016D35森林覆盖率 0 240 024D36每平方千米工业废水排放量 0 040 004D37每平方千米固体废物排放量 0 040 004D38每平方千米主要污染气体排放量 0 040 004D3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0 350 035D40人均水资源量 0 110 011D41GDP总量 0 150 030D42近五年GDP平均增长率 0 150 030D43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0 150 030D44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0 090 018D45铁路营运里程 0 060 012D46公路里程 0 060 012D47主要机场民航年旅客吞吐量 0 060 012D48邮电业务总量 0 060 012D49内河航运里程 0 060 012D50教育经费 0 030 006D51公共图书馆数量 0 030 006D52博物馆数量 0 030 006D53文化馆数量 0 030 006D54艺术表演场所 0 030 006D55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0 030 006

注:表中数字黑字体为该指标在其上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加下划线字体为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均采用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三、评价方法

(一)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在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后,正确给出各指标的权重是决定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重要性排序及权重和因子权重的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1]。 2017年,我国有 71.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6年的66.1%上升了4.9个百分点;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较 2016 年的 26.00 分钟增加了 1.02分钟;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选择“移动有声 APP 平台”听书的比例较高,为 10.4%[1]。随着我国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用户规模逐渐扩大,移动阅读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高。

(二)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的方法

1.D层55个指标数据,除了D8、D11、D12、D15、D16、D17、D18、D48之外,其余均可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里获取。

(2) 取白色的黏土搓出长约10cm左右、直径0.5cm左右的长条,在每一端插入一10cm的细铁丝,插入深度约5cm左右,共制作十几根。各选取几根将露出的铁丝部分按一定距离插在泡沫板上,分别作为匍枝根霉、青霉的直立菌丝。

2.D8、D11、D12 通过网络相关资源获取。

1.现实竞争力。结合图2和表3分析得知,导致山西旅游现实竞争力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效益竞争力太差,山西旅游效益竞争力得分为21.96,不及平均值的一半、北京的1/5、山东的1/3,导致效益竞争力明显落后的因素依次为D14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税、D13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D10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D12国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的数目、D11国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的数目,其贡献分别占与平均值差距的31.00%、30.98%、18.00%、10.01%、10.00%。

综合评价值选择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求得,即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分值代入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在FPGA内产生频率为5 kHz的正弦波信号r(t)=V0sin(ω1t),用于调制DFB激光器,并同时作为接收信号一次谐波提取时的同相参考信号,将其移相90度作为正交参考信号r′(t)=V0cos(ω1t);然后将r(t)倍频到10 kHz得到二次谐波提取的同相参考信号r2(t)=V0sin(ω2t),并移相90度得到二次谐波提取的正交参考信号r2′(t)=V0cos(ω2t);而经过甲烷气体吸收后的信号通过滤波、放大、AD采集后的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山西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分值低于8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值,为北京(排名第一)的42.64%,远远的落后于周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导致山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竞争力和支持竞争力过低,尤其是现实竞争力,山西省旅游现实竞争力得分为36.70分,仅为平均值的一半,仅为北京的24.56%。

校刊是一块教师家门口的教学教研试验地,因其“接地气”而倍受广大师生喜爱。校刊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推进素质教育,挖掘、总结、推广教研成果为宗旨,宣传典型经验,探讨热点问题,坚持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研员、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积淀,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走向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便利工具。校刊内还有名师的课堂解析和评价,帮助教师学会观课和评课,并从课堂实际教学中汲取养分,提高教师的课堂鉴赏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校刊的创办对激发教师创作兴趣,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6.经过量化后的上述指标单位不统一,所以必须对之进行无量纲化。这里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转化:

 

(1)

式(1)中,Zi为某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值;Di为转换前的该指标值;为所有评价区域该指标值的总和。

7.D14、D31、D36、D37、D38指标的处理。D14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润为负值,需要将其转化为正值,本文将所有区域该指标均加18来实现正向化。D3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D36每平方千米工业废水排放量、D37每平方千米固体废物排放量、D38每平方千米主要污染气体排放量等四个指标为逆向指标,本文将以上四个指标用取倒数的方法将其正向化。

(三)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3.D16取该区域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总数和(如遇重复,只计一个,如既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森林公园,在计算丰度时,只算一个)。*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载于《经济地理》2001年第3期,第356~358页。

 

(2)

式(2)中,E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Z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最终得出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

 

表2 品位度垄断度知名度评分标准

  

指标分类旅游资源级别评分标准品位度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国家自然保护区3国家森林公园2其他0垄断度世界罕见10国内罕见5省内罕见2其他0知名度国际知名10国内知名5省内知名2其他0

资料来源: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载于《经济地理》2001年第3期,第356~358页。

四、评价结果及建议

(一)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由图1和表3分析,山西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在其周边五省两市一区中排名第8,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是北京市,综合评价得分为208.49分,其次是山东(170.89分)、陕西(125.21分)、河南(118.64分)和天津(103.76分),综合得分低于100分的依次为内蒙古(91.48分)、河北(89.72分)、山西(88.91分)。

2.潜在竞争力。通过表3得知,山西旅游潜在竞争力在8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6。在B层指标中,山西只有潜在竞争力(37.95)这一指标的分值超过平均值(37.45),且C5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排名第4,C3旅游资源条件、C4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均排名第5,虽然潜在竞争力所占的权重较小,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有限,但这表明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1 山西省及其周边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

 

表3 山西省及其周边区域旅游竞争力比较

  

指标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北京天津平均值A综合竞争力88 91125 2189 72118 64170 8991 48208 49103 76124 64位次83742615—B1现实竞争力36 7062 9832 1756 40100 8835 99149 4063 5167 25位次75632814—C1规模竞争力14 7420 4014 4120 3735 7411 9140 5518 1722 04位次63742815—C2效益竞争力21 9642 5817 7636 0365 1424 07108 8545 3445 22位次84752613—B2潜在竞争力37 9540 0439 9238 8746 5727 9241 5026 7937 45位次63451828—C3旅游资源条件21 5021 5322 1022 4022 5113 7221 0910 5219 42位次53421768—C4旅游人力资源状况1 821 552 152 794 301 813 400 792 32位次57431628—C5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10 3611 6711 528 5514 068 5310 309 0210 50位次42371856—C6客源产生能力4 285 154 395 574 963 967 196 595 26位次74635812—B3环境支持力14 2622 1817 6323 3723 4027 5817 5913 4619 93位次74632158—C7自然环境3 608 864 225 534 5312 016 124 326 14位次82745136—C8社会环境10 6613 3213 4117 8418 8715 5711 479 1413 78位次75421378—

5.D48取自2015年中国民航统计生产公报。

4.D15、D17、D18可通过表2评价标准获取,每个指标取最高分。

(二)具体评价结果分析

由于印尼的华文教育中断了32年,整整两代人失去了学习华语的机会,华语的代际传承已经中断,目前印尼已基本不存在华语通行的社区,所以第一语言为华语的儿童极少,这使得华文教育失去了已具备熟练华语听说能力的生源。因而,传统的华文教育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华语书面语教学为主、以华语教授其他主要科目,并重视中华文化传承教育的典型的“华文教育”在印尼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图2 山西省及其周边区域旅游现实竞争力

优化课堂就必须问诊课堂,如果深入课堂,就会发现问题。要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等等,研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给学生提供有效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研究学生怎样利用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研究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只有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优化课堂。

3.环境支持力。结合图3和表3分析得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B3环境支持力得分在13~30之间,C7自然环境得分在4~10之间、C8社会环境得分在9~20,都差别不大,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与各指标权重均较小有关。山西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仍然明显落后与周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图3 山西省及其周边区域旅游环境支持力

(三)提升山西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1.制定和实施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充分重视旅游的先导作用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的特殊功能,制定和实施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发展援助基金,对旅游进行重点扶持,引导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翌日上午,护士早早就过来通知我准备做手术。来到手术室(不是气管镜室),借蒋利学叫家属签字的机会,老婆再次塞过一个红包。但这次不五百,而是一千。蒋利学依旧拒绝,并警告老婆说:别的医院我不知道,但我们医院没有这规矩,你再要这样,这个手术我不给你丈夫做了。

以发展“大旅游、大产业”为基本思路,从整体经济发展中考虑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发展“大产业”、营造“大环境”、构建“大产品”的角度,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构造相应的产业结构体系,协调旅游相关部门的发展与开发建设活动,形成具有合力、协调推进的旅游业发展体系。

2.挖掘资源文化内涵,推出系列主题旅游产品。魏小安提出,景区产品的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竞争方式;中间层次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包括服务质量、景观美学质量等;处在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竞争。可见注入文化元素,彰显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山西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品质高雅,特色鲜明。她的历史脉络绵延了千万年而不断,她的先进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而不枯,她的艺术精神撒播了千万里而不散,山西历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山西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成果结晶,是先祖赐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借重和依托的力量源泉。在文化产业振兴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资源整合三个关键词将文化元素注入旅游产品。根据山西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结合主题旅游的相关内容,除了传统的晋商文化游、寻根觅祖游等旅游产品外,还可推出“盐文化”主题游、“边塞文化”主题游、“黄河文化”主题游、“亲水”主题游、乡村主题游(“田园观光休闲游”和“乡村历史文化游”)和工业主题游(“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园区旅游”)等系列主题旅游体验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凸显。山西广大的区域旅游资源基础良好,但落后的交通条件成为一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桎梏。随着接通西北地区的太中银铁路及支线铁路的修建、山西多条横穿山区高速公路的建成,作为骨架的交通动脉格局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迫切要求国道、县乡道、旅游专线公路,特别是高等级旅游专线公路的配套建设。着力内部道路交通网络系统的提升与完善,提高路网密度,提升公路等级,完备道路标识,形成便捷、通畅、安全、舒适的交通体系,必将极大地发挥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后发优势,同时促进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和传统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结合,进一步凸显旅游资源优势。

4.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新环境,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山西旅游产业集群新环境的构建中,要充分体现区域生态环境及文化特点与区域经济优势及发展有机统一。做到“生态化、产业化、特产化、城镇化”的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长远效益、近期效益”的统一。逐步形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产业聚集模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丽:《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载于《中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57~61页。

[2]苏建军、黄解宇:《基于AHP法的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差异识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载于《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第123~129页。

[3]李涛:《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载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97~99页。

[4]佘可文:《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以山西省为例》,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3期,第143~145页。

[5]王传超、张兰芳:《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载于《区域经济》2010年第12期,第76~77页。

[6]樊鸿瑜:《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分析》,载于《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第255~256页。

[7]兀婷、张辉:《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之选》,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4期,第137~139页。

[8]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载于《经济地理》2001年第3期,第356~358页。

 
李强,刘敏,海香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04期
《经济研究参考》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