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认识的调查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前言

在马艳华等人发表的“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与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高校考试中作弊现象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导致学生学历与能力不符,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

小虫又想,姑父看上去冷若冰霜,其实内心是很疼爱自己的。明知自己偷了他钻戒,竟一直没说,也没报案。如果姑父报案了,小虫肯定要坐牢,连玉敏都要受牵累。

于2016年6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的新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对考试作弊的惩处作出进一步强化,明确指出:“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抄袭他人答案的,让他人代替考试的等作弊行为,将被终止继续参加考试;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这无疑对加强考试考场的管理,惩处考试作弊行为,提供法律的依据。自国家新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实施至今已将一年时间,高校的考试考场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大学生对“严惩考试作弊”精神的理解认识又如何。学校考试管理部门对考试的组织管理是否重视或加强,笔者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对考试考场问题认识”问卷调查表,对粤西地区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严惩考试作弊”精神的认识和执行情况,调查研究结果可为学校考试机构加强考试考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内容对象及方法

1、研究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和掌握目前高校考试考场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与认识,为高校相关部门加强考试考场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2、研究内容:设计考试考场问题若干个,包括“目前高校考试考场作弊现象严重吗”“你在过去的考试中是否有作弊的想法和行为吗”等8个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考试作弊的现象和原因,调查的结果表明(表1):有22.7%的学生认为目前高校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有52.8%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现象一般。从学生中了解得知,难考的科目,学生不重视的科目,或者监考不严的作弊现象严重。有24.5%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很少,这与校风或班风好以及监考管理严有关。也有如数学,写作或操作的科目难以作弊。调查还表明,大学生认为监考员认真严格占52.8%,一般的占41.5%,不严的占5.6%,因此考试作弊现象也与考场管理及监考员的监考、尺度有关。

我QQ上有个好友,夜里说他在加班。后来我们聊了几句,他说其实他不是加班,是爱人出差归来,第二天的早班机到京。他就想等着,陪她吃个早饭。然后,他问我:“金鼎轩是24小时营业的吗?”我说是。夜有凉风,我不知道他将要落地的爱人,是否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又会做何评价。他说夜里12点过后,自己就到长安街上去溜达,大声唱歌。我说你怎么不回去睡觉,他说:“怕醒晚了。”感谢24小时营业的餐厅,感谢偌大北京城里的长安街。从更高的地方看下去,一个他,影子黑且扁,等待着爱人,这真让人觉得,有希望。

滑窗宽度的取值与饱和度存在一定联系,图4为最优滑窗宽度与饱和点数的关系,当饱和点数小于初始窗宽W0时,最优窗宽在初始窗宽周围波动,当饱和点数大于W0时,最优窗宽与饱和点数大致成线性关系.

(2)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岭南师院、茂名石化学院等四所学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698份,回收率为95%,有效卷687份,有效率为98%。

调查结果表明(表5),有57.2%的学生认为对作弊的处理方式应采用教育为主的方式,有38.4%的学生认为采用警告处分的处理方式;也有4.4%同意采用开除学籍的处理方式,对考试作弊行为应该严惩,但应按考试作弊情节是否严重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作弊情节严重的不作严肃处理就很难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目前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及考试作弊动机原因的调查分析

3、研究对象和方法

 

表1 目前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是否严重

  

人数 严重 一般 很少687 156人 363人 168人22.7% 52.8% 24.5%

 

表2 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

  

人数 怕不及格 得高分 顾面子 家人责怪687人 546人 90人 21人 30人79.5% 13.1% 3% 4.4%

在3.1中已分析部分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与他们在中小学考试中作弊有关,也就是说,如今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或多或少也会对其今后到社会工作发展有不良影响的,如果在职场舞弊,那后果就更严重了,是违律犯法的大事情了,从调查结果表明(表6):有88.6%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行为对学生今后社会发展有着负迁移(不良)的作用;有8.3%的大学生以为没有影响;有6.1%的学生认为有正迁移(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有作弊行为的学生为自己作掩饰。

 

表3 你在以往考试中是否曾有过作弊的想法与行为

  

人数 作弊想法 作弊行为 没有687 165人 84 438 24% 12.2% 63.8%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只重视“成功教育”而忽略了“苦难教育”,当代大学生似乎只有从爷爷奶奶那里才能听到一点“过去的故事”。独生子女们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以为常。针对当前大学生生存能力普遍较差的特点,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训练,磨炼其意志,提高其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把大学生带出去,通过做社会志愿者,去西部山区支教等方式,让其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多样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拓展活动,提升生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2、大学生对考试作弊处理的认识差异性分析

在2016年6月1日实施的新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关于如何处理考试作弊行为指出:将被终止继续参加考试,可以取消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考试机构责令停止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犯罪的,依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在新法之前,其实各高校对考试作弊的已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如取消该科目考试资格与成绩,严重的开除学籍,记过处分和警告处分等,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对考试作弊的处理方式和办法有各自的看法(表4),认为对考试作弊行为要从严处理的学生占55%,认为作一般处理的学生占37.3%,认为不一定处理的学生占7.,7%,反映大部分学生是能够认真对待考试作弊处理,认为作弊是违规的行为,要从严处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还未有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1)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文章资料,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查阅有关“考试考场问题”的相关文章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获取有价值材料,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对大学生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表3):有12.2%学生承认在过去的考试中曾有过作弊行为,有24%的学生曾有过作弊的想法,而63.8%的学生没有作弊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追查其根源,部分的大学生在中小学已形成考试作弊的行为,且是有作弊经验或方法技巧的,因此,人的意识与行为一旦形成动力定型或习惯,也就难以改变,也会对大学生今后社会适应产生不良影响。

 

表4 你认为对考试作弊行为是否严肃处理

  

人数 要严肃处理 要处理 不一定处理687人 378人 256人 53人55% 37.3% 7.7%

 

表5 你认为对考试作弊处理的方式是

  

人数 教育为主 警告处分 开除学籍687人 393人 264人 30人57.2% 38.4% 4.4%

(3)统计法与分析法:将问卷调查收集的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类,为整个研究提供第一手数据材料。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演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3、考试作弊行为对大学生今后社会适应影响的分析

对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表2):认为考试作弊动机有4个方面:怕不及格的占79.5%,这部分学生可能是该学科基础较差,或对该学科不重视、不感兴趣,或学习不努力、不抓紧;有13%的学生考试想得高分,本来已完成大部分的答题,为拿高分而作弊;怕家长责怪的学生占4.4%,为了顾面子作弊的学生占3%,顾面子其实包括以上的拿高分,怕不及格、怕家长责怪等方面因素。

 

表6 考试作弊对学生今后个人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人数 负迁移作用 没有迁移作用 正迁移作用687人 588人 57人 42人856% 8.3% 6.1%

 

表7 你认为有作弊行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

  

人数 较强 一般 很差687人 184人 405人 98人26.8% 58.9% 14.3%

从调查结果表明(表7);有26.8%的学生认为有作弊行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有58.9%的学生认为有作弊行为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有10.5%学生认为有作弊行为的大学生今后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四、结语与建议

1、目前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来自:一是高校对考试考场的管理措施不严密和力度不够,二是部分监考员考场监考不能严格执行考场规则,三是考生的作弊原因出于考过关、怕没面子、怕家长责怪、拿高分等,四是有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与中小学考试作弊有关。

3)∀P=(x,y)∈EP(a,b){O},P 的逆元为-P=(x,-y),满足 P+(-P)=O;

2、相关管理部门需加强考试考场的管理力度与监督。组织监考员学习和宣传高等教育法“严惩考试作弊”的要求与精神,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监考人员要尽守尽职,严格遵守考场规则。

3、考试前,通过系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新教育法的严惩考试作弊的精神和考场规则”,认真对待考试,杜绝作弊行为,考试前可以让学生表态或者签承诺书等。

4、对考试考场问题要严肃处理,量情节轻重作出不同的处理,在考室应安装视频头,为处理“考场问题”取证,不能放过任何的作弊行为。对已发现作弊行为,应按考场规则作出合理正确的处理。教育帮助被处理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参考文献:

[1]陈幼平.高校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初探[J].高教研究,2002,3.6(2):39-40.

[2]马艳华等.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

[3]邹兴军.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2):54-37.

[4]张洪武.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对策[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3):15-17.

[5]许溪沙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教育,2007,(4):40-42.

 
凌华明,普映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