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江西省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类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1],中国也开始了两栖动物生存状况的评估工作。江建峰等主持完成了中国受威胁两栖动物评估,形成了我国两栖动物评估报告[2]。据统计中国的两栖动物约有408种,其中有272种为中国特有物种[2],是全球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介于24°29'-30°05'N,113°34'-118°29'E,面积 16.69 万km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左右。地形复杂多样,境内的南岭山脉和武夷山脉是我国两栖动物种类较多的地区[3]。境内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两栖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许多学者[4-6]对江西省两栖动物进行了记录,以李言阔和涂飞云的记录较为完善。李言阔建议将13个保护地两栖动物分为赣北、赣东北、赣南和赣西4个聚类群,并修正了对日本林蛙 (Rana japonica)、日本雨蛙 (Hyla japonica)、棕背臭蛙(Odorrana swinhoana)、蟼掌突蟾(Paramegophrys pelodytoides)等物种的误判[5];涂飞云根据保护区及文献资料整理,统计江西省共分布有两栖动物2目8科63种[6]。随着两栖动物资源调查的深入和DNA分子技术在物种鉴别的应用,陆续有物种分布新纪录、新物种的报道[7-8],江西现有的两栖类动物种类、学名存在一些误判和不规范。本研究对江西两栖动物组成进行物种名录重新整理和编目,并分析了江西省两栖动物的多样性,为江西省建立两栖动物保护网络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在《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上卷)总论、蚓螈目、有尾目》[9]、《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10]、《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下卷)无尾目》[11]、《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12]基础上,参考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标本数据库、www.amphibiachina.org、www.zoology.csdb.cn 等就现有文献、科考及新纪录报道对江西省两栖动物多样性进行重新整理和纠正,剔除同物异名、误判种等无效种,最终确定有效种,形成《江西省两栖动物名录》。两栖纲分类体系采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所使用的分类体系。

2 结果

2.1 物种组成

江西省共记录有两栖动物62种,分属2目10科28属(表1)。有尾目(Urodela)2科4属6种: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1属1种;蝾螈科(Salamandridae)3属5种。无尾目 (Anura)8科24属56种:角蟾科(Megophryidae)4属13种,蟾蜍科 (Bufonidae)2属2种,雨蛙科(Hylidae)1属4种,蛙科(Ranidae)8属21种,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4属7种,浮蛙科(Occidozygidae)1属1种;树蛙科(Rhacophoridae)3属4种,姬蛙科(Microhylidae)1属4种。

本研究重新编目和厘定过程中,发现涂飞云等[6]关于纤树蛙(Gracixalus sp.)、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和东北雨蛙(Hyla ussuriensis)的分布存在误判。本研究厘定江西省两栖动物有62种,新增了2个新物种,分别是井冈纤树蛙(G.jinggangensis)和天目臭蛙(Odorrana tianmuii);删除涂飞云等3个物种记录,分别是纤树蛙、中国瘰螈和东北雨蛙。

多篇报道记录了日本雨蛙、纤树蛙和中国瘰螈在江西省有分布,但据研究显示,日本雨蛙实为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分布的东北雨蛙[29]。从东北雨蛙的分布区来看,江西省东北雨蛙的记录应为误判,因此笔者将东北雨蛙删除;报道中记录的纤树蛙实为纤树蛙属的统称,应为未鉴别物种,因此笔者将纤树蛙删除;文献中记录的中国瘰螈和七溪岭瘰螈 (P.qixilingensis)标本均采集于江西省永新县深远山自然保护区,基于线粒体DNA技术研究[7],原记录的中国瘰螈应为江西省两栖类记录七溪岭瘰螈,该物种目前仅知于模式产地。因此笔者将中国瘰螈删除,保留七溪岭瘰螈记录。

2.2 区系组成和分布型

孔隙压力场的非对称性分布与水平应力比对裂隙扩展方向的影响存在竞争关系(图11)。如应力比为1.1的模型中,裂隙扩展方向不仅发散,并且偏转幅度最大;随着水平应力比的增大,裂隙偏转幅度不断减小,应力比特征的影响作用逐渐显著,如λ=1.8时裂隙沿着垂直第二主应力方向扩展;当水平应力比继续增大,超过1.8时,形成条带状裂隙,此时,裂隙则开始向孔隙水压较低的A1、A4钻孔连线方向偏转,当λ为2.2时,裂隙与控制孔A1贯通,这是由于地应力特征占据了绝对优势,高应力下未设控制水压的A1和A4控制孔卸压影响范围足够大所导致。

2.3 生态类型

本研究表明江西省两栖动物受威胁物种数比例较高,达到19.35%,其中虎纹蛙由易危(VU)提升至濒危(EN);尖舌浮蛙(Occidozyga lima)由无危(LC)提升至易危(VU);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和福建大头蛙(Limnonectesfujianensis)由无危(LC)提升至近危(NT)[1,12];林氏角蟾、七溪岭瘰螈和井冈纤树蛙目前仅知于江西省的模式产地,对其物种种群的资料十分缺乏。

2.4 两栖动物濒危状况

根据戴建华[34]对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种组的系统地理学研究,显示江西省无湖北侧褶蛙(P.hubeiensis)分布,而费梁等[29]记录江西省庐山疑存有湖北侧褶蛙,因此,本文将湖北侧褶蛙列为疑存物种,未列入江西省两栖动物名录。

3 讨论

本研究厘定江西省两栖动物有2目10科28属62种,占我国两栖动物物种数的15.20%;新增叉舌蛙科(陆蛙属、虎纹蛙属、大头蛙属、棘胸蛙属)和浮蛙科(浮蛙属)。据最新的文献和报道,将坡普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popei)纠正为珀普短腿蟾(B.popei)[31],无斑肥螈 (Pachytriton labiatus)更名为费氏肥螈(P.labiatus)[12]。近年来,通过DNA分子技术发现了2种两栖动物在江西的分布新纪录[7-8]。进一步证明江西省有着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

 

表1 江西省两栖动物物种名录、区系及生态类型[4-8,13-31]Tab.1 Fauna and ecological types of amphibians in Jiangxi Province

  

区系物种及拉丁学名 东洋界 广布种华中区 华南区 华南华中区生态型 濒危等级 中国特有种Ⅰ.有尾目 Urodela(1)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 Andrias 1.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R CR◎(2)蝾螈科 Salamandridae肥螈属 Pachytriton 2.弓斑肥螈 Pachytriton archospotus ▲ R LC ◎3.黑斑肥螈 Pachytriton brevipes ▲ R LC ◎4.费氏肥螈 Pachytriton labiatus ▲ R NT ◎蝾螈属 Cynops 5.东方蝾螈 Cynops orientalis ▲ Q NT ◎瘰螈属 Paramesotriton 6.七溪岭瘰螈 Paramesotriton qixilingensis ▲ R DD ◎

 

续表1

  

区系东洋界 广布种华中区 华南区 华南华中区Ⅱ.无尾目 Anura(3)角蟾科 Megophryidae髭蟾属 Vibrissaphora 7.崇安髭蟾 Vibrissaphora liui ▲ R NT ◎掌突蟾属 Paramegophrys 8.福建掌突蟾 Paramegophrys liui ▲ TR LC ◎短腿蟾属 Brachytarsophrys 9.珀普短腿蟾 Brachytarsophrys popei ▲ R DD ◎10.宽头短腿蟾 Brachytarsophrys carinensis ▲ TR NT角蟾属 Megophrys 11.莽山角蟾 Megophrys mangshanensis ▲ TR NT ◎12.淡肩角蟾 Megophrys boettgeri ▲ TR LC ◎13.陈氏角蟾 Megophrys cheni ▲ TR DD ◎14.黄山角蟾 Megophrys huangshanensis ▲ TR VU ◎15.林氏角蟾 Megophrys lini ▲ TR DD ◎16.挂墩角蟾 Megophrys kuatunensis ▲ TR LC 17.井冈山角蟾 Megophrys jinggangensis ▲ TR DD ◎18.小角蟾 Megophrys minor ▲ TR LC 19.短肢角蟾 Megophrys brachykolos ▲ TR VU(4)蟾蜍科 Bufonidae头棱蟾属 Duttaphrynus 20.黑眶蟾蜍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 TQ LC蟾蜍属 Bufo 21.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TQ LC(5)雨蛙科 Hylidae雨蛙属 Hyla 22.无斑雨蛙 Hyla immaculata ▲ A LC ◎23.中国雨蛙 Hyla chinensis ▲ A LC 24.三港雨蛙 Hylas anchiangensis ▲ A LC ◎25.华南雨蛙 Hyla simplex simplex ▲ A LC(6)蛙科 Ranidae湍蛙属 Amolops 26.戴云湍蛙 Amolops daiyunensis ▲ R VU ◎27.华南湍蛙 Amolops ricketti ▲ R LC 28.武夷湍蛙 Amolops wuyiensis ▲ R LC ◎29.崇安湍蛙 Amolops chunganensis ▲ R LC林蛙属 Rana 30.寒露林蛙 Rana hanluica ▲ TQ DD ◎31.长肢林蛙 Rana longicrus ▲ TQ LC ◎32.镇海林蛙 Rana zhenhaiensis ▲ TQ LC ◎侧褶蛙属 Pelophylax 33.福建侧褶蛙 Pelophylax fukienensis ▲ TQ NT ◎34.金线侧褶蛙 Pelophylax plancyi ▲ Q LC ◎35.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 Q NT肱腺蛙属 Sylvirana 36.阔褶水蛙 Sylarana latouchii ▲ Q LC ◎物种及拉丁学名 生态型 濒危等级 中国特有种

 

续表1

  

注:▲表示该物种的区系归类;两栖类生态类型:R.流溪型;Q.静水型;TR.陆栖-流溪型;TQ.陆栖-静水型;A.树栖型;◎表示该物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濒危等级:CR—极危、EN—濒危、VU—易危、NT—近危、LC—无危、DD—数据缺乏。▲indicate which fauna the amphibian species belongs to;Ecological types of amphibians:R.Running water type;Q.Quiet-water type,TQ.Terrestrial&Quiet-water type,TR.Terrestrial&Running-water type,A.Arboreal type;◎ indicate that the species is endemic to China.

 

区系东洋界 广布种华中区 华南区 华南华中区沼蛙属 Boulengerana 37.沼蛙 Boulengerana guentheri ▲ Q LC琴蛙属 Nidirana 38.弹琴蛙 Nidirana adenopleura ▲ Q LC竹叶蛙属 Bamburana 39.小竹叶蛙 Bamburana exiliversabilis ▲ R NT ◎40.竹叶蛙 Bamburana versabilis ▲ R NT ◎臭蛙属 Odorrana 41.凹耳臭蛙 Odorrana tormota ▲ R VU ◎42.大绿臭蛙 Odorrana graminea ▲ R LC 43.黄岗臭蛙 Odorrana huanggangensis ▲ R LC ◎44.花臭蛙 Odorrana schmackeri ▲ R LC 45.宜章臭蛙 Odorrana yizhangensis ▲ R VU ◎46.天目臭蛙 Odorrana tianmuii ▲ R LC ◎(7)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陆蛙属 Fejervarya 47.泽陆蛙 Fejervarya multistriata ▲ TQ LC虎纹蛙属 Hoplobatrachus 48.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chinensis ▲ Q EN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49.福建大头蛙 Limnonectes fujianensis ▲ TQ NT ◎棘胸蛙属 Quasipaa 50.棘腹蛙 Quasipaa boulengeri ▲ R VU 51.棘胸蛙 Quasipaa spinosa ▲ R VU 52.小棘蛙 Quasipaa exilispinosa ▲ R VU ◎53.九龙棘蛙 Quasipaa jiulongensis ▲ R VU ◎(8)浮蛙科 Occidozygidae浮蛙属 Occidozyga 54.尖舌浮蛙 Occidozyga lima ▲ Q VU(9)树蛙科 Rhacophoridae纤树蛙属 Gracixalus 55.井冈纤树蛙 Gracixalus jinggangensis ▲ A DD ◎泛树蛙属 Polypedates 56.斑腿泛树蛙 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 A LC树蛙属 Rhacophorus 57.大树蛙 Rhacophorus dennysi ▲ A LC ◎58.经甫树蛙 Rhacophorus chenfui ▲ Q LC ◎(10)姬蛙科 Microhylidae姬蛙属 Microhyla 59.粗皮姬蛙 Microhyla butleri ▲ TQ LC 60.小弧斑姬蛙 Microhyla heymonsi ▲ TQ LC 61.饰纹姬蛙 Microhyla fissipes ▲ TQ LC 62.花姬蛙 Microhyla pulchra ▲ TQ LC物种及拉丁学名 生态型 濒危等级 中国特有种

3.1 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山西矽卡岩型铁矿床多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如闪长岩或闪长斑岩、二长岩或二长斑岩、正长岩或正长斑岩类侵入到碳酸盐岩中发生矽卡岩化而成铁矿。其成矿围岩主要是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的白云质灰岩或灰岩类。

从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分区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江西省两栖类物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59种为主,占总物种数95.16%;广布种3种(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占两栖类总物种数4.84%。江西省分布的59种东洋界两栖动物中,以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共有35种,属华中区有21种,属华南区有3种,分别占本区东洋界组分59.32%、35.59%和5.08%。

李寒玉等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和形态学比较研究[8],采集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以北、鄱阳湖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带的花臭蛙(O.schmackeri)与天目臭蛙遗传距离仅为0~0.001,表明江西省该地区原记录的花臭蛙实为天目臭蛙,因此笔者将天目臭蛙列入江西两栖类物种名录。基于线粒体DNA技术与形态学比较研究[30],采集于井冈山的纤树蛙为纤树蛙属一新种,并命名为井冈纤树蛙,该物种目前仅知于模式产地。因此笔者将井冈纤树蛙列入江西两栖类物种名录。

第三天,李志勇将所带的各色野生菌各选了5公斤,作为样品提供给了酒店老板。刚好那天是周末,来酒店吃饭的香港人特别多,红色的松茸、绿色的青头菌、白色的鸡树....刚摆出来不到几分钟就被订而空,酒店老板高兴极了。

参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12],江西省两栖动物中受胁物种有12种,占总物种数19.35%。其中大鲵和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列入CITES附录Ⅰ和附录Ⅱ。黄山角蟾 (Megophrys huangshanensis)、戴云湍蛙(Amolops daiyunensis)和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等10种为易危物种 (VU)。大鲵、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等37种属于中国特有种,占江西两栖类物种总数59.68%。

3.2 江西省两栖动物濒危状况

两栖动物的生态类型分为水栖类型、陆栖类型和树栖类型。江西省两栖类水栖类动物有32种,占总物种数51.61%,其中静水型9种,流溪型23种,分别占总物种数14.52%和37.10%;陆栖类动物有23种,占总物种数37.10%;其中陆栖——静水型12种,陆栖——流溪型11种,分别占总物种数19.35%和17.74%;树栖类动物有7种,占总物种数11.29%。

汤翠愣了,侯大同这样可不像开玩笑。她盯着院子里的这个男人,觉得他就像一本厚厚的新书,刚刚掀开封面,后面的内容,多着呢。或许,侯大同真是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是一个对祖房有着很深感情的人?

4 保护建议

栖息地退化或丧失是两栖动物最普遍的致危因子[1]。除大鲵、新疆北鲵外,在中国几乎没有以两栖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仅有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鹦哥岭树蛙(Rhacophorus yinggelingensis)和戴云湍蛙作为重要保护对象。目前,在江西省就地保护体系中,主要保护对象以大中型兽类和鸟类以及生态系统为主,尚无以两栖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江西省南岭山脉和武夷山脉属于我国两栖类物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而江西省的两栖纪录主要源于各保护区科考,数据来源缺乏,两栖动物保护网络对很多两栖动物的重点地区和位点存在空缺。

(2)展台的照明。展台的照明方式常用的设置方式为:展台的上方装轨道射灯、聚光灯等具有良好聚光效果的灯具,展台照明忌讳平均,要有强弱主次之分,用以突出强调展品的展示效果。

笔者建议江西省建立省级两栖动物定点且持续的保护监测网络,该网络应涵盖各级保护区、各种生境类型和两栖类重点保护对象;持续开展两栖动物调查,重视广泛收集江西省两栖类物种变化数据,对系统评估物种受胁状况以及生物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建平,谢锋,臧春鑫,等.中国两栖动物受威胁现状评估[J].生物多样性,2016,24(5):588-597.

[2]Hoffmann M,Hilton-Taylor C,Angulo A,et al.The impact of conservation on the status of the world's vertebrates.Science,2010,330,1503-1509.

[3]谢锋,刘惠宁,Stuart SN,et al.中国两栖动物保护需求总述[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6,36(6):570-581.

[4]钟昌富.江西省两栖动物区系与地理区划[A]∥赵尔宓.中国两栖动物地理区划:蛇蛙研究丛书(八)[M].成都:《四川动物》杂志社,1995:101-106.

[5]李言阔,单继红,龚瑜.江西省两栖动物多样性与地理区划[J].动物学杂志,2013,48(6):919-925.

[6]涂飞云,韩卫杰,孙志勇,等.江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江西科学,2015,33(4):495-503.

[7]Zeng Z C,Zhao J,Chen C Q,et al.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Gracixalus (Amphibia:Anura:Rhacophoridae)from Mount Jinggang,southeastern China[J].Zootaxa,2017,4250(2):171-185.

[8]李寒玉,陈卓,朱艳军,等.华东四省天目臭蛙分类修订及分布格局[J].四川动物,2017,36(2):131-138.

[9]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上卷):总论、蚓螈目、有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总论、铃蟾科、角蟾科、蟾蜍科、雨蛙科、树蛙科、姬蛙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下卷)无尾目:蛙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蒋志刚,江建平,王跃招,等.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生物多样性,2016,24(5):500-551.

[13]丁平.官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A]∥刘信中,吴和平.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93-306.

[14]黄族豪,吴华钦,陈东,等.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保护[J].江西科学,2007,25(5):643-647.

[15]陶立奎,程义杰,陈晓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J].四川动物,2008,27(5):870-872.

[16]王英永,杜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两栖类)资源[A]∥郭英荣,江波,王英永,等.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5-121.

[17]王英永,杨剑焕,赵健,等.井冈山地区两栖动物区系[A]//廖文波,王英永,李贞,等.中国井冈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03-314.

[18]王英永,肖家杰,彭启升,等.江西三清山两栖纲动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300-304.

[19]陈绍萍,欧阳珊,余军林.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A]∥刘信中,傅清.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21-222.

[20]陈小麟,林清贤,吴志强,等.九岭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A]∥李振基,吴小平,陈小麟,等.江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2-200.

[21]杨道德,谷颖乐,刘松,等.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四川动物,2007,26(2):362-365.

[22]杨道德,黄文娟,陈武华.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J].四川动物,2006,25(2):289-293.

[23]杨道德,刘松,费冬波,等.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8,43(6):68-76.

[24]杨道德,熊建利,蒋志刚,等.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7,42(6):79-84.

[25]杨道德,熊建利.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四川动物,2006,25(2):285-289.

[26]Wang Y,Zhao J,Yang J,et al.Morphology,moleculargenetics,and bioacoustics support two new sympatric Xenophrys toads(Amphibia:Anura:Megophryidae)in Southeast China[J].PLoS(Public Libraryof Science)One,2014,9(4):1-15.

[27]Wang YY,Zhang TD,Zhao J,etal.Descriptionofanewspecies of the genus Xenophrys Günther,1864 (Amphibia:Anura:Megophryidae)fromMount Jinggang,China,based on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data[J].Zootaxa,2012,3546:53-67.

[28]沈猷慧,沈端文,莫小阳.中国肥螈属(两栖纲:蝾螈科)一新种:弓斑肥螈 Pachytriton archospotus[J].动物学报,2008,54(4):645-652.

[29]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0]Yuan ZY,Zhao HP,Jiang K,etal.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 (Caudata:Salamandridae)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Qixiling Nature Reserve,Jiangxi,southeastern Chinaand akey tothespecies[J].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2014,5:67-79.

[31]中国两栖类.“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EB/OL].http://www.amphibiachina.org/2017.

[32]陈春泉,宋玉赞,黄晓凤,等.江西七星岭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初报[J].江西科学,2006,24(6):505-507.

[33]宋玉赞,陈春泉,黄晓凤.江西省中国瘰螈分布的新记录[J].动物学研究,2006,27(6):605-606.

[34]戴建华.中国金线侧褶蛙种组的系统地理学[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严员英,缪泸君,孙志勇,任琼,周莉荫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02期
《南方林业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