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江苏某大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比较

更新时间:2009-03-28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被广泛认为是健康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和公共健康政策议程中的优先事务[2]。我国最新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15~24岁居民中仅9.4%具备健康素养[3]。而大学生阶段是观念和行为形成并稳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4]。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较非医学生而言,理应有更高的健康素养,但目前关于医学生健康素养是否高于非医学生的研究尚无明确定论。为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并探究其与接受医学教育的相关性,本课题组对综合性大学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开展调查,并进行比较,从而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群体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面对这种情况,他俩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两只手齐下,用手指抠土。重新填沟的泥土并不太坚硬,但由于翻填时把地表面的碎石子、碎玻璃等杂物掺入土中,不大一会儿,手指就划破了,渗出了血。划破的指头又搅在湿潮、冰冷的泥土里,十指连心,直痛得额头滴下汗珠。他俩却咬紧牙关,不肯停手,直到找出没有缠绕胶带的管线,把它缠绕好,并经检查合格,方才罢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江苏某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大一至大三本科生。

1.2 方法

1.2.1 抽样过程 在全校11个院系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涉及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卫生检验学、护理学及药学,共12个班级;非医学专业包括文法、师范、财经、计算机、电气、机械、车辆、土木、管理、艺术,共27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 400份,剔除数据缺损和答案存在明显偏性的问卷,有效问卷1 250份,有效率95.35%。其中医学专业回收434份,非医学专业加收816份。

馆藏202件作品中,油画55件(56幅),水彩57件,书法50件,其它国画、手稿、漫画等40件(43幅)。各类作品介绍及问题说明如下:

以健康素养具备与否(知晓80%及以上=1,其他=0)为应变量,性别(男=1,女=2)、年级[低年级(大一)=1,高年级(大二和大三)=2]、专业(医学=1、非医学=2)、父亲文化程度[低文化(初中及以下)=1,高文化(高中及以上)=2]、母亲文化程度[低文化(初中及以下)=1,高文化(高中及以上)=2]作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逐步法(向前LR)进行变量筛选,建立最终模型。结果表明,年级、专业是健康素养具备的影响因素,相对于低年级,高年级是具备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而相对于医学生,非医学专业是健康素养具备的不利因素;除此,性别和父母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健康素养各方面中,医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知识理念素养的比例为37.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比例为26.7%、基本技能素养比例为71.0%,非医学生上述比例分别为19.7%、12.1%和53.7%,医学生在健康素养各方面的具备率均高于非医学生。见表3。

1.3 判断标准

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0.0%,非医学生仅有7.1%,同国内多项研究结果相同,均发现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非医学生[5-6],且医学生随年级增长,健康素养水平逐渐提高,而非医学生则没有该趋势。结合两者整体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和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差异,不难看出,医学类大学生接受的医学类课程知识、理念以及实践培养对健康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系统科学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医学类专业可开设健康教育相关的讲座,非医学专业可设置健康教育类选修课,提高大学生对健康信息和技能的利用以增进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并引导大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7]

纵观2017年数字报纸发展状况,在政策扶持,新闻传媒、数字版权等产业高速发展,以及新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数字报纸整体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从各个方面取得到了突破性进展,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尚待解决,但是未来的发展前途还是乐观的。

回答正确的判断标准: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则判定回答正确;多道单选题,所有单选题均回答正确,则判定回答正确。

1.4 质量控制

医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0.0%,非医学生为7.1%,医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非医学生(χ2=44.89,P < 0.001)。随着年级增长,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增高(χ2=16.43,P < 0.001),而非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P=0.416)。见表2。

1.5 统计学分析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描述,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健康素养各维度中,医学生在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上的素养具备率均高于非医学生(P < 0.001);而在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维度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素养具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备率极低(低于5%)。见表4。

 

表1 江苏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各类特征分布

  

医学 非医学构成比(%)性别特征χ2 P调查人数构成比(%)调查人数3.5860.058男144 33.2 315 38.6女290 66.8 501 61.4年级45.5780.000一年级 219 50.5 562 68.8二年级 122 28.1 120 14.7三年级 93 21.4 134 16.4父亲文化程度10.1510.051文盲 3 0.7 8 1.0小学 60 13.8 71 8.7初中(中专) 152 35.0 270 33.1高中(高专) 121 27.9 259 31.7本科 89 20.5 180 22.1硕士及以上 9 2.1 28 3.4母亲文化程度5.4040.369文盲 6 1.4 20 2.5小学 77 17.7 158 19.4初中(中专) 164 37.8 287 35.2高中(高专) 125 28.8 211 25.9本科 53 12.2 125 15.3硕士及以上 9 2.1 15 1.8合计 434100.0 816 100.0 — —

2.2 健康素养的具备率

经参阅多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相关问卷制定调查问卷,并采用预调查进行完善。调查人员均通过培训,了解调查的意义,熟悉调查过程要求和结果解释。数据采用双次录入,且由多名人员校对。

 

表2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比较

  

医学 非医学具备率(%)一年级 21927 12.3 56235 6.2 8.030.005二年级及以上 21560 27.9 254 23 9.128.440.000合计 43487 20.0 816 58 7.1 — —χ2 16.43 2.12 — —P 0.00 0.15 — —年级 χ2 P调查人数具备人数具备率(%)调查人数具备人数

如果学校规模不大,班级人数较少,还可以采用“马蹄形(U型座)”“圆桌会议式”等排座方式。这些新型的排座方式都能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需求,发挥互补合作的作用,促进新的学习模式的建立,也适合当前的教育主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编排座位时还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表3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三个方面的比较

  

具备率(%)一年级 医学 69 31.5 44 20.1 14365.3非医学 98 17.4 65 11.6 30353.9二年级 医学 52 42.6 52 42.6 9275.4非医学 34 28.3 27 22.5 6755.8三年级 医学 40 43.0 20 21.5 7378.5非医学 29 21.6 7 5.2 6850.8合计 医学 161 37.1 116 26.7 30871.0非医学 161 19.7 99 12.1 43853.7 χ2 44.68 42.38 35.20 P<0.001 <0.001 <0.001年级 专业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基本技能具备人数具备率(%)具备人数具备率(%)具备人数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共1 250份。其中医学类学生434人(占总数34.7%),非医学类学生816人(65.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年级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及父母文化程度分布无差异。见表1。

2.3 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不管是对于医学生还是非医学生,网络已成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通过该途径者分别占77.9%和81.8%;在讲座,广播电视与网络这三方面,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医学生通过课程获取健康素养知识与非医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1。

 

表4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六个维度的比较

  

年级 专业 科学健康观 传染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安全与急救 基本医疗 健康信息具备人数 具备率(%) 具备人数 具备率(%) 具备人数 具备率(%) 具备人数 具备率(%) 具备人数 具备率(%) 具备人数 具备率(%)一年级 医学 131 59.8 3 1.4 0 0.0 157 71.7 82 37.4 188 85.8非医学 275 48.9 11 2.0 0 0.0 365 65.0 144 25.6 428 76.2二年级 医学 85 69.7 10 8.2 1 0.8 111 91.0 54 44.3 109 89.3非医学 68 56.7 0 0.0 2 1.7 83 69.2 37 30.8 99 82.5三年级 医学 66 71.0 0 0.0 3 3.3 93 100 43 46.2 81 87.1非医学 52 38.8 2 1.5 1 0.8 80 59.7 35 26.1 91 67.9合计 医学 282 64.9 13 3.0 4 0.9 361 83.2 179 41.2 378 87.1非医学 395 48.4 13 1.6 3 0.4 528 64.2 216 26.5 618 75.7 χ2 31.33 2.74 1.56 47.08 28.61 22.59 P<0.001 0.098 0.211 <0.001 <0.001 <0.001

  

图1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获取健康素养知识途径的比较

2.4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1.2.2 调查方法 针对青少年特征,选取“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中典型条例设计问卷,经预调查及信度效度分析并由健康教育专家审核修改后,实施调查。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以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六个维度。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填写,统一发放回收。

 

表5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与否的影响因素

  

因素 b Sb Wald χ2 P OR 95%CI年级 0.817 0.186 19.313 0.000 2.2631.572~3.257专业 -1.077 0.186 33.699 0.000 0.3410.237~0.490

3 讨论

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被调查者视为具备健康素养[4]。正确回答80%及以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或健康技能3方面健康素养的调查内容者分别视为该对象具备该3方面的健康素养。

在健康素养各方面中,无论是医学生还是非医学生,均为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最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尤其是非医学大三学生,即便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却十分低。可见,学生自觉将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及技能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仍有待加强[8-9]。因此需要推动大学生知识技能向行为习惯的转变,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帮助其进入大学后及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同时,还要培养心理健康,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10-11];对于高年级学生,应针对其缺乏锻炼的状况,制定自主学习为主的健康教育方法,定期开展参与式为主的健康干预,增加活动课时间。另外学校也应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对其健康素养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变化情况[12]

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均严重缺乏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其中慢性病防治,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分别仅有0.9%和0.4%的学生具有素养。可能与大学生作为慢性病非高发人群,缺乏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学习有关。但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呈井喷状态并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3],因而需要关口前移,对大学生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教育。传染病防治方面,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分别仅有3.0%与1.6%的学生具有素养。结合健康信息和科学健康观的相对高素养水平,可见学生不仅对于健康的认识与实际处理健康问题的行为是不平衡的,在健康素养不同方面的认识上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可能增加日后出现慢性病与传染病方面的健康问题,从而导致较差的健康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从知识来源来看,网络已成为学生接触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在通过传统途径进行健康干预的同时,也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有关慢性病和传染病的知识并培养正确的相关健康意识[14]。从行为习惯上来说,不管是传染病还是慢性病,其预防都应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7]。因此,应及时开展关于慢性病和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并进行定期检查,从而提高他们的相关健康观念,培养自我约束力,促进有利于慢性病和传染病预防的行为形成。

我国对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仍在初始阶段,大学生健康素养尚无统一量表,因此难以进行连续性评价。本次调查是一次横断面研究,但通过此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比较研究,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与接受医学教育的相关性有了一定了解,从而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群体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3月31日,水利部全体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心系西南重旱区群众,在老部长支部和莲花池、社会路等10个老干部活动站积极参加募捐活动。截止到3月31日下午,已有290名老同志参加捐助活动,累计捐款71760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

[2]VOZIKIS A,DRIVAS K,MILIORIS K. Health literac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reece:determinants and association with self-perceived health,health behaviours and health risks[J]. Arch Public Health,2014,72(1):15.

[3]李英华,毛群安,石琦,等.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J]. 中国健康教育,2015,31(2):99-103.

[4]周伟洁,毛晨峰,马海燕,等. 杭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993-995.

[5]黄河孟,胡利人,杨瑾,等. 广东省某医学院新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73-75.

[6]华娇,杨静,刘环,等. 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33-1434.

[7]张敏,黄月,刘美君,等. 蚌埠市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21-123.

[8]刘华青,夏光兰,张坤,等. 蚌埠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5,32(4):658-660.

[9]任丽平,石嫣,王柳行.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8):1049-1052.

[10]杨功焕. 中国医改进程中的慢性病预防控制[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13-16.

[11]王学静,郭霞,赵雅宁. 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对心理行为问题及求助态度、求助意愿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6):2237-2240.

[12]TORONTO C E,WEATHERFORD B. Health literacy education in health professions schools:an integrative review[J]. J Nurs Edu,2015,54(12):669-676.

[13]RONG H,CHENG X,GARCIA J M,et al. Survey of health literacy level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China: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PLoS One,2017,12(5):e0177776.

[14]STELLEFSON M,HANIK B,CHANEY B,et 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eHealth education[J]. J Med Internet Res,2011,13(4):e102.

 
邓世佶,彭煜健,王艺蓓,叶洋,王铁英,王强,姜方平,王莹,柳艳,邵勇,陆荣柱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8年第04期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