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繁衍、再生——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中期《春牛图》年画的不同类型及其演变①
图1 犁耕图,山东枣庄出土东汉画像砖
一、牛——献祭与农耕
牛在中国古人心中具有神性,牛被称为“中央之牲”,②《周礼·胎教》:“牛者,中央之牲也。”是五牲之首。牛也被看作大地的象征和载体——“牛,能任载地类也。”③《周礼·地宫·大司徒》:“牛,能载地类也。”商周时期,祭祀活动的最高规格是以牛、羊、豕合祭,称为“太牢”。商周玉器以及尊贵的礼器青铜牛尊都是以形象写实的牛为原型。
牛所具有的浓厚的神话色彩与它作为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息息相关。牛耕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东汉时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在东汉的画像石上多次出现牛耕的图像。[1](图1)
在民间,牛也受到农民爱戴,今天不同地域会有牛魂节、牛王节、洗牛节,以及祭祀牛栏之神或牛王神等习俗,以盼牛肥壮,给农家带来丰收。[2]时移世易,虽然农耕社会的许多风俗习惯逐渐淹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但从用土牛祛寒、迎春、鞭春、策耕等传统,以及“春牛图”年画可让我们一窥与牛相关的官方礼仪与民俗观念。
二、土牛的历史与流传——祛寒、迎春、鞭春、策耕
土牛,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做成的牛。自周朝开始,人们通过迁土牛到城外,象征祛寒气之意。《周礼·月令》记载了“[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④《周礼·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也沿袭这一出土牛祛寒的传统。《后汉书·礼仪志中》也记载:“是月[季冬之月]也,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⑤《后汉书·礼仪志中》:“是月[季冬之月]也,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
土牛也和节气立春,迎春活动和春耕相关。宋代高承在《事物记原》中记载道:“周公始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①高承《事物记原》:“周公始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可见在周朝,人们就通过设立春土牛,告知农人农耕时日。立春仪式开始于东汉帝永平年间(58年-76年),[3]在立春之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人们将土牛、耕人甚至耕具放置于城外,以示春耕开始,劝农耕作。
许多唐诗显示唐人在立春日或春节开年打土牛、迎新春的习俗:元稹“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②元稹《生春二十首》之七。;常惟坚“裂金火以取诸助气,策土牛以示乃发生”③常惟坚《立春出土牛赋》。;卢肇“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④卢肇《滴连州书春牛榜子》。。这说明,唐人已经通过举行“打春牛”“鞭春牛”的活动,用以象征春耕开始,策励农耕。宋代继承了打春的习俗,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代宫廷效仿地方风俗,在立春前一日,春牛芒神被引入府中,第二天由府僚在府前打春。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政府可以打造赣东北茶区、赣西北茶区、赣中茶区和赣南茶区为代表的四大茶叶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内分别发展绿茶,红茶等各类茶叶的生产。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农户和企业发展有机茶园,尽量选择天然环境作为主要的无公害茶叶种植园,加之人工的悉心规划,建立起适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茶园,为茶叶机械化生产奠定良好的种植基础。江西的婺源县生态环境良好,尤其适合茶叶的生产,且自古颇具盛名,目前已是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县。江西省政府应大力扶持企业力打造婺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有机茶都”,致力于达到日本有机认证JAS,欧盟有机标准(EEC)2092/91等国际有机标准的认证,让“婺源有机茶”驰名中外。
(图26)1952年的《新年春牛图》可能是老版(民国)改刻新印的。画面保留了财神和春牛图像母题并置的传统。中间高坐朝堂的是手执如意的文财神,他的身后是手执伞盖的两名侍从,前方是利市仙官和招财进宝。他们的两侧描绘的山石,上面分别题写“金山”“银山”。财神下方是一头青牛,牛背驼着一个大盆,虽然还没有明确描绘金银财宝,但其形状也不像盛花卉的花盆,很可能这就是一个聚宝盆。有趣的是,画面下方左右两角描绘有两枚钱币,其中右边钱币上的文字可以识别为“天下太平”。财神上方的红色五角星和两边红色文字“男耕女织”“丰衣足食”体现新中国特色,这部分可能是凿刻旧版、补刻新版的结果,使得画面其余地方的“财神”和“春牛”主题呈现出三个元宝的造型。①感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商勇老师的启发。然而,整幅画面仍充满浓郁的发财致富的旧中国传统封建思想。这反映出,建国初始,新思想的宣传和坚实的民间信仰传统并存的现象。
清宫廷在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东直门外迎芒神和春牛,并由各部官员陪同从午门至乾清宫、慈宁宫,恭进给皇帝、皇太后、皇后,以示劝农之意。⑧《礼部则例》:“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在京城和各地方,也有由地方官主持的迎春牛、鞭春牛的活动。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立春》:“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光绪年《翼城县志·岁时》:“立春前一日,唤乐户二名,假之冠带,一曰‘春官,一曰‘春吏’。凡官长、荐绅之家皆叩谒之,以‘报春’。民间有市货者咸避焉,不则挚以去,无给直者。至期先一日,令拘集里甲社雅,并伏人小妓,谓之毛女,演之署中。明发,率僚属,盛冠带,侈仪从,迓之东郊,谓之迎春。归则鼓吹导前,土牛勾芒居后,舁之公宴而宴之。”《锦县志·卷二十四》:“立春先一日,地方守令迎春东郊。设彩棚于关帝庙左,供芒神、春牛像,按岁、月、日、时、干支以定芒神服饰、春牛身首之色。农民辩色,以为水旱、疾病之占。”清代、民国时期的地方县志、风土杂记对迎土牛的记载则显示,清代至民国,迎春牛从宫廷劝农策耕仪式逐渐转变为大范围的由地方官吏引导的民间百姓积极参与的祈丰收地方性民间活动。⑩民国《铁岭县志·岁时》:“立春为国家盛典。前一日,守土官率僚属,盛阵卤簿仪仗,杂以秧歌、龙灯、高脚、旱船等剧,并具芒神,春牛往东关高台庙拈香行礼,俗曰:‘演春’,即迎春于东郊也。”
图2
三、春牛、芒神的制作——预表农事生产
明代周履靖辑著,据传最初为宋仁宗颁布的《土牛经》就根据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规定了牛的颜色、赶牛人的衣服、赶牛人与牛的前后左右位置,牛的缰索质地颜色。由宫廷、官署而遍及民间乡里的打春牛活动得到广泛传播和统一规范。
乾隆年间奉敕刊印的《钦定日下旧闻考》更详细记载制作春牛与芒神的材质、形态、位置关系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具体形态与颜色等。春牛和芒神的形象是按立春这日的天干地支及其相对应的阴阳五行来制作的,并以此预测农业生产,帮助农人安排一年之农事。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与我国贸易量位列前十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阿联酋、泰国、波兰、越南、马来西亚和土耳其[1],如图3所示。其中新加坡、印度和马来西亚三国,英语为其第一或者第二通行语言。所以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也尤为重要。另外韩语、俄罗斯语、阿拉伯语、越南语以及泰语等小语种,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的深入,其需求量也不容小觑。
四、春牛图版画
厅堂石,指天然形成的,石质高雅、色泽细润、造型独特、个体适中、具有较高品位的观赏石。如龙化石、贵州红、晶体石等。
1.预表气候——《春牛图》
春牛图的前景是春牛和芒神,背景则是远山、田地和草木。和泥质春牛、芒神一样,这一类纸质春牛图亦按立春之日的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而制作,它常常出现在《历书》、《地母经》中,农人观看此春牛图,便对一年气候一目了然。
(图15)一张民国时期陕西凤翔世兴局的《春发生财》选取了临汾、武强《春牛图》版画构图的上半部分:芒神身着现代西装,头上的两个发髻也变为平头短发,体现出时代的气息;春牛背驮的花盆则与前两幅《春牛图》及《盂兰盆》上的花盆也大相径庭,从花盆中间生长出的花朵的花蕊是一枚钱币,花朵的枝茎也变成由较小钱币串联的钱串,花盆周围和春牛脚下还有钱币、珊瑚和财宝等;画面左上方是从云端飘来、手举书写“进家发财”条幅的财神;春牛上方的小诗也被改编为“今日打了春,年成保十分,庄家收的好,买卖发万金,坐官升一品,荣华不受贫。”显然在这里,春耕不再是《春牛图》的唯一主题,借迎春之时,迎财、升官也被融入《春牛图》所描绘的主题中,身穿西装的芒神甚至可以看作商人身份,也降低《春牛图》农耕的主题思想。
2.祈丰收——《天喜星春牛图》
除了预表气候的春牛图,“祈丰收”是春牛图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清代初期,山东潍县杨家埠的春牛图与天喜星一起登场,《天喜星春牛图》表达了在新春之际,人们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图3)画面为横构图,最上方是写在界栏中关于天喜福星降临送喜的吉祥语,下方是图画部分,同样分上、下两部分:上层从左到右依次是标有“天喜星”榜题的天喜星下凡;马生双驹,象征畜力增加、六畜兴旺;春燕冬梅,象征冬去春来和农耕时节的到来;三个农夫吃饼以及四把锄头。天喜星和马生双驹之间的文字说明是“丰收太平年,短工作了难,东庄好饭食,西庄多给钱”,在有些版本的“三人食饼四锄”之上还有文字“四锄三丙”(图4)。下层左边是东、西庄争短工,有的版本增加另外文字西庄说“钱多”,东庄说“饭好”(图4);再往右边是芒神赶春牛,春牛为黄牛,地支属土;芒神持鞭提浆,提醒人们勿误农时;穿一鞋,赤一足,表示年景水旱相当,丰收之兆。春牛图不再是预兆未来气候好坏、庄稼丰欠,而通过天喜星下凡、马生双驹、春燕冬梅、芒神和春牛、东西庄家争劳工等母题,表达期盼丰收好年景的主题。
图3 《天喜星春牛图》,清版后印,山东潍县杨家埠
图4 《天喜星春牛图》,清版后印,山东潍县杨家埠
《天喜星春牛图》的文字体现了杨家埠这一类型《春牛图》的主角是天喜星,在新春之时,人们期盼天喜星下凡,这是带给人们发财、好收成、利市、消灾等的吉祥征兆:“新春天喜福星来,人人遇见大发财,庄农遇见收成好,买卖遇见财见财,出门遇见喜见喜,开市遇见福气来,修盖遇见发宅舍,人口兴旺无祸灾,有人遇着新春画,运气顺妥银钱来。”(图3)另有版本后两句改为四句:“头带圆领无其数,贵子贤孙步金阶,若是有人遇着我,富贵荣华一齐来。”(图4)但除了画面左上方的天喜星,整幅春牛图表现的是“庄农遇见收成好”中劝农耕、盼丰收的画意,其他诸如发财、利市、人口兴旺、富贵荣华等都没有被转化为图像表现。
(图5)杨家埠一幅1952年的木版套印版画名为《土改完成新气象》。图中既有男主人用牛耕田,女主人喂鸡、喂猪的情景,也有马儿低头吃草、农民农闲时在地上读书吃饼的情景,图上题词:“土改完成气象新,农民当家做主人,深耕细作多生产,争取文化也翻身。”这幅画虽然表现了新主题,却沿用的是“天喜星春牛图”的构图,画面上天喜星的位置变成了喂鸡、喂猪的女性劳动者,马儿低头吃草让人联想到马生双驹,席地而坐的农民让人想到《天喜星春牛图》上的“三人五丙”母题,画面上席地而坐的五人中确实有两人吃着馒头一样的食物,画面前景是耕田的农人和黄牛,这和春牛与芒人形象呼应。整幅画面去除《天喜星春牛图》中福星赐福的民间传统思想,呈现出人们辛勤劳动、丰衣足食和读报学文化的场景,加之画面上方的文字,让画面有鲜明时代特色。
图5 《土改完成新气象》,1952,山东潍县杨家埠
(图6)同样是上下构图,清代天津杨柳青盛兴画店刻印的《九九图》也刻画了春牛和芒神。数九是一种中国传统纪录时间的方式,从每年冬至这天开始,人们通过计数九九八十一日来度过经过的寒冷漫长的冬天。年画上方的九个仙女代表九九,左上方又刻印上九九歌,反映出人们对春回大地的期盼。画面左下方则表现了春官向皇帝报春的情景:皇帝戴风帽坐在红罗伞下,旁边是众侍从,在皇帝前面是春官跪拜报春;画面正中是一脚赤裸、一脚穿草鞋的芒神牵引着春牛;画面右边是手执如意的财神率领进宝力士,童子们手执仙幡,上面写着“春王正月,天子万年”,喜气洋洋地向皇帝祝贺新春,并为人间赐福,最右边是一人赶着装着财宝的推车向皇帝进贡财宝。①梁庄爱伦在其文章探讨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域外商人用两轮推车或独轮车作为运送财宝的运输工具。[美]梁庄爱伦:《域外来财、迎财神和发财还家——年画中的三个相关主题》,马红旗译,《年画研究》2013年秋,第113-115页。[4]在此类型版画中,春牛、芒神与向皇帝报春的童子、春官以及向皇帝献宝的财神、进宝力士一同出现,描绘了冬去春来,人们期盼新春吉祥、农业丰收、财源滚滚的美好心愿。
(图7)清代杨柳青年画《二月二龙抬头》也出现了皇帝形象,画面前景的人物让人联想到《春牛图》,只是持鞭的芒神变成了牵牛的臣子,牛后是在籍田中扶犁亲耕的皇帝,后有宫人擎伞盖,文臣武将恭立地旁。
(图8)清代山东潍县杨家埠的《二月二龙抬头》版画在构图和形式上与《天喜星春牛图》年画非常相近。画面都是横构图,分为上下两层,《天喜星春牛图》上画面上持鞭的芒神在《二月二龙抬头》上变成了牵牛的臣子,牛后是皇帝扶犁,后有宫人擎伞盖,文臣武将恭立地旁。画面上一层刻画了坐在推车里的皇后,侍卫在前方为其銮驾。画上题写有一首民歌:“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天下收。”(图9)民国时期杨家埠的《二月二龙抬头》延续清代的形式构图和古朴稚嫩的风格,人物占据画面更大空间,画面更为饱满。上面一排题写着:“二月二龙抬头,万岁(㞸)爷使金牛,正宫娘来送饭,保佑着天下收。”值得注意的是,皇帝亲耕礼在清末才废,民国年刻的《二月二龙抬头》上“龙”、“万岁”都用了不易辨认的异体字。
图6 清代,天津杨柳青,《九九图》
图7 《二月二》,清,天津杨柳青
图8 山东潍县杨家埠,二月二龙抬头
图9 《二月二》,民国版后印,山东潍县杨家埠
图10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国母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 辛亥月日 河北武强木版年画
图11 《亲耕图》,雍正年间(1723-1735),绢本设色,62x459厘米,清宫廷画家,巴黎吉美博物馆
(图10)河北武强某辛亥年刻印的《二月二龙抬头》年画为圆形构图。画面也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扶犁亲耕的皇帝、为其擎伞盖的侍者和恭立牛旁的大臣,画面上方是肩挑食物的皇后和侍女,画面最下方题写着:“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国母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
中国古代帝王重视农作,以“耕籍礼”劝农勤耕。每年春耕之前,皇帝亲自在耤田内进行亲耕礼,亲自扶犁耕田。《礼记·月令》记载了藉田礼的目的、时间、流程:“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仔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①《礼记·月令》。《史记·孝文本纪》是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天子亲耕[5]:“二年……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②《史记·孝文本纪》。
文在寅:“这是用西方的绘画方式结合东方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左边的画是长白瀑布,右边的画是济州岛城山日出峰。”
中国人对发财致富的痴迷和执着让聚宝盆这一母题很快出现在财神版画上。在现存最早文武财神的苏州版画《乾隆卅七年迎喜图》的正中央就是被所有人物围绕的聚宝盆(图17),在其上方是一条巨龙正往聚宝盆里喷吐钱币、宝石、元宝等宝物。画面右上方描绘的是文财神——商朝(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100年)晚期的传奇人物比干,两位武财神是画面右边以猛虎为象征物的赵公明和画面左下方身披铠甲的大将关羽。关羽的两侧是和合二仙,他们手捧宝盒与荷花,取和谐之意。(图18)一幅18世纪的苏州木版画上,画面前方中央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画面最上方是刘海和三足金蟾漂浮于云端,刘海向下倾倒出一条涓涓流水,在经过画面中间的摇钱树后,水流变成钱币和珠宝,倾泻灌入聚宝盆中。①有意思的是,这两幅版画都出现摇钱树和聚宝盆的母题。三国时期的文献便有对摇钱树的记载,关于摇钱树的考古发现可追溯至东汉晚期,清代中期就有一些将摇钱树和聚宝盆两个母题相组合的年画。
本专题从这些研究对象中选择了三项内容, 分别是基本维度的测量工具、 基本维度内容加工的认知神经特点以及从基本维度描述中庸者的特征。 本专题包括三篇文章: 《纯粹能动与社群行为倾向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社会认知社群性维度的认知加工优势:来自ERP研究的证据》《什么样的人偏爱中庸思维?——社会认知基本维度框架的初步描述》。
3.从花瓶到聚宝盆、“太平天国”吉语钱币——《发财春牛图》《天下太平春牛图》
除了表现农耕题材的《春牛图》,清中期以来还有大量《春牛图》与“财宝”、“钱币”、“聚宝盆”、“财神”等母题相结合,这些《春牛图》印证了中国版画收藏家俄罗斯学者巴希尔·阿列克谢耶夫和版画研究学者薄松年的论点:版画反映出中国民间对发财致富的痴迷和执着。[8]
清代晚期,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刻印有分为上下两部分、呈竖构图的《春牛图》。(图12)清代山西临汾的《春牛图》画面上层是春牛和芒神,牛背上驮着盛满盛开花卉的大花盆,牛前后的上方是飞舞的两只燕子,象征春回大地、百花齐放。上方还有一首小诗:“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丹吃散灾小鬼头。”画面下方是同样出现在杨家埠《天喜星春牛图》上的母题:三个人席地而坐,手捧大饼,右边立有四把锄头,题曰:“三人九饼,五谷丰登”。
图12 春牛图,清,山西临汾
图13 《春牛图》清,河北武强
(图13)从构图到图像母题都与之相似的是清版河北武强的《春牛图》。画面下一层也描绘了四锄、三人九饼,并有文字标明:“三人九饼,五谷丰登,永增产。”三人吃九饼说明粮食丰富。两幅版画上的芒神都是一只脚穿鞋,一只脚未穿,表示这一年降雨适中。不再是图画节气,预知旱涝,这种类型的春牛图则有着象征农业劳动、盼望丰收,并期望祛除灾难的功能。
如模拟仿真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展现浩瀚的星际空间,让学生在虚拟太空漫游、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呈现无法用肉眼观看的分子结构,让学生进入到分子的微观世界,用虚拟仿真代替实际训练。又如,在机械制图中观察内部结构,创设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教学。VRML技术也有助于积极构建高职智慧课堂教学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幅《春牛图》上,春牛的背部都驮着一个大花盆,花盆中间似乎从几块石头中生长出一朵最大的花卉,它的四周围绕着四枝花朵较小而花茎更长的花朵。花朵的名称无法确定,薄松年认为是牡丹花,花瓶是聚宝盆。[9]但武强版画上的花朵形似莲花,这不由让人想到同在武强制作清版版画《盂兰盆》。(图14)莫高窟第12窟前室西壁门南侧下晚唐壁画“索义辩出行图”描绘在供案后有一人双手高举一巨大的盆状物,这可能就是盂兰盆最早的图像表现,供桌和盂兰盆一起表现的应该是七月十五盂兰盆会送盆、献供的场景。[10]清代武强版画《盂兰盆》描绘了充满整幅画面的盂兰盆,盆内是盆草、莲花、莲叶和假石。除了盆草之外,《春牛图》和《盂兰盆》的盆内描绘母题和形态极为相似。可以推测春牛背上的花盆和画面上方飞舞的两只燕子共同表达了百花齐放、春回大地、以花祭春的含义。
(图2)一张1951年的春牛图显示芒神为壮年形象,符合这年是卯年;芒神站在春牛右边,象征这年为阴年;站在春牛的前方,说明这年立春日距正月初一之前五日之外;芒神执柳鞭,这年为寅日立春。站在右边此幅春牛图虽然没有着色,旁边的关于春牛和芒人的文字则描述了它们的颜色,通过看图、读文,农人可以了解这一年相关农业生产的节气气候情况。
事实上,由动物背驮聚宝盆的图像最早出现在元代或明代的木版画上。①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上》,第25图、第26图;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图、第8图。(图16)在木版画“骆驼进宝”和“八方朝贡”上描绘了域外人物牵着骆驼,骆驼背上驮着一个敞口圆肚的大盆,盆里面是各样财宝,条条曲线从盆口发散出来,象征着熠熠生辉的金银财宝。这两幅版画刻印的时间可能在元代或明代,上面所表现的大盆是目前所知最早对聚宝盆的描绘。王树村认为,这两幅画表现了在新年之际,外国使团前来中国向皇帝进献贡品。②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百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4图。
到了清代,“耕籍礼”尤为隆盛,③乾隆皇帝登基后第二年便敕命编纂综合农书典籍——《钦定授时通考》,此书于1742年刊行,共79卷,汇辑了历代农业相关文献,其中有10卷是关于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皇家礼仪。皇帝亲耕最早也被耶稣会历史学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纪录在其1735年出版德《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de la Chine),并影响到法国、欧洲的“重农主义者”。[6]皇帝每年都举行这个仪式,标志着新的农时开始。清自顺治十一年(1654年)定,每年于仲春亥日皇帝行耕耤礼。耕籍礼不仅是为了祈求丰收,更是借此表示农业得到朝廷特别的庇护。大典场景的盛况被宫廷画家详细描绘成画卷。描绘雍正皇帝在先农坛的活动有两幅宫廷画,上卷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祭祀先农图》,下卷为巴黎吉美博物馆藏《亲耕图》(图11)。不同于杨家埠年画人物数量少、构图简洁,近4.6米长的《亲耕图》横卷为我们展示了隆重皇家国礼的庞大队列,繁缛礼仪和盛大壮观的景象。正如雷德侯指出,《雍正皇帝亲耕图》属于敷色的宫廷行游图,它记录了重要的皇家礼仪,所以由最好的宫廷画家以高超技巧绘成华丽的画卷。[7]但在民间,统治者重农、劝农的思想则以朴素简单的年画得以呈现。无论是《天喜星春牛图》《九九图》和《二月二龙抬头》都是以农耕为主题,农人通过制作这一题材的版画表达祈丰收的美好心愿。值得注意的是,皇帝亲耕礼在清末始废,但民国时期仍刻有“二月二龙抬头”题材的版子被继续刊印,敏感词语则使用了不易辨认的异体字。(图9)另外,农耕题材的《春牛图》《二月二》等主题版画主要出现在山东、天津、河北等北方地区。
图14 《盂兰盆》,清末,河北武强
图15 陕西凤翔世兴局年画,光绪九年(1894年)后
图16 -1 《骆驼进宝》或《八方朝贡》,元,北京
图16 -2 《骆驼进宝》,元或明,北京
除此之外,聚宝盆还大量出现在“财神”“灶神”年画 上。( 图 19、 图20)聚宝盆一般居于画面最前方的中央,后面是财神或灶神,人们在新年张贴财神图或灶神图,以期盼新的一年生活富裕。
(图28)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画店的《采茶春牛图》延续了清末苏州桃花坞的构图。画面下方刻画了十二采茶女,她们也是捧着各个月份的代表花卉,她们上方是按月份书写的与时令花卉相关的韵文。画面最上方是月历、节气表和八卦图。所不同的是,画面中间的圆圈内是和合二仙,周围被十二生肖图案围合。圆圈上方描绘了牛郎和织女并书文了七夕故事,圆圈下部绘有聚宝盆和金山银山,一位小儿手拿令旗单脚站立于聚宝盆之上。这幅《采茶春牛图》再次将春牛和聚宝盆分开描绘,春牛首次出现在七夕故事中,为画面增加了浪漫色彩。仍旧保留财富象征的诸多母题和和合二仙母题相结合,透露出民国初年,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南方,人们期盼的和气生财的美好愿望。
(图21)南京博物院藏一幅清光绪年的《春牛图》上出现了财神、聚宝盆、春牛以及其他母题并置的情况。画面最上方写的是月历节气,画面分五部分,左右从上到下分别是“骂母蛇咬”“虐妻还报”“纺织养姑”“溺女伤子”四个诫恶劝善的故事。画面中间部分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端坐的文财神和两旁站立在云端之上的利市仙官和招财进宝两位偏财神,他们面前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里面放满了熠熠生辉的金银珠宝。画面下方的圆圈中是一头牛,牛背上写着“春牛”二字,牛前是拿着柳鞭的芒神,牛后是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春官,牛背上驼着个花瓶,里面生出两只枝叶茂盛、饱满盛开的花朵。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财神、聚宝盆和春牛芒神并置在一幅画面中的《春牛图》。
(图22)民国年间苏州桃花坞的《发财春牛图》则再次将“财神”和“春牛”两母题并置。这次,春牛前后还是拿着柳鞭的芒神和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春官。春牛背上驼的不再是花瓶,而变成财神脚前盛满奇珍异宝、熠熠生辉的聚宝盆。(图23)一幅标明民国二十一年苏州桃花坞的木版套印版画呈现强烈舞台效果。画面中间是文、武财神并坐于堂上,他们背靠屏风、两边有侍者。画面下方是芒神牵青牛,牛背驼聚宝盆,青牛前是手执柳条的芒神,春官在牛后鞭牛前进。财神两侧有利市仙官、进宝回回陪坐于下。画面两边是敲锣打鼓迎春的各路财神,最两侧是脚踩元宝、蟾蜍的招财童子和刘海戏蟾。图上两边题有“庚年丰照景福”“子岁德裕民财”。画面发财的主题已远远超过劝农、丰收的主题。
(图24、图25)民国年间由陆新昌纸店和苏州桃花坞刻印的一幅“天子万年春牛图”反映民国初年,宣统尚未退位,清末旧衙门和新机构并存、立朝奏事的情景。画面一边是宗人府、翰林院、大理寺、光禄寺等旧衙门,一边是法部、邮传部、陆军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新机关的官员大臣。朝廷的文武大臣。在画面中央,小溥仪坐在摄政王载沣怀中,他们头顶上方帷幔上写着的“监国摄政王”是对载沣的称呼。春牛出现在画面中间下方的圆环中央,圆环中用篆书写着“天下太平”。画面上虽然没有出现芒神、春官和花瓶,也没有财神和聚宝盆,但“天下太平”吉语钱币取代了聚宝盆,正是人们向往发财致富的最好体现。
图17 《乾隆迎喜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苏州,东京海杜美术馆藏
图18 《聚宝盆》,18世纪,89.8x44.6厘米,苏州
图19 《独坐财神》,19世纪晚期,河北杨柳青,126x62厘米
图20 -1 《灶神图》,光绪三十二年,天津杨柳青
图20 -2 《灶神图》,民国十五年,天津杨柳青
图21 《春牛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苏州桃花坞
图22 《发财春牛图》,民国,苏州桃花坞,南京博物院藏
图23 《发财春牛图》,民国二十一年,苏州桃花坞
在明代,京兆尹亦将春牛芒神迎入宫中,随后相继进献给皇上、皇太后等。明朝宫廷的迎春仪式极尽奢华,⑥(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之十五》:“正统中。每岁立春。顺天府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仁寿宫、中宫、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为钱九万馀。景皇即位。以明年春日。当复增三座。宛平坊民相率陈诉。言被兵之后。人户耗减。供办实难。其春花。乞买时宜花充用。从之。”而各省直郡县的迎春牛仪式虽然没有朝廷金碧辉煌、制造讲究,却也不失规模。⑦(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立春之先日,京兆尹率僚属官有事于迎春。由东关迎府,由府迎入朝。首进皇上春,进圣母皇太后春,次进中宫、皇子春。金碧辉煌,制造工致,大非各省直郡县芒神土牛之比。然郡县迎春类有春牛亭,京国亭独阙,各官仆仆亟拜于荒坡野草之间。万历癸巳,大京兆译为亭,请于上而建之。芒神有厅,驻旌有所,以候节气,以崇壮丽,盖彬彬乎大观矣。”
除了在宫廷与民间举行迎春礼所供奉的大型春牛与芒神泥塑,在宋朝的市面上,还有精美的泥塑小春牛出售。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宋代商业经济发展,也是印刷业的兴盛时期,这不禁让人推测,除了泥制土牛、芒神,纸质印刷的《春牛图》在宋代可能已经出现。它不仅是应景岁时节令的装饰性年画,也具有实用功能。春牛图常附有二十四节气表,或出现在历书、《地母经》中,为农民提供节气务农的信息。大量保存至今的纸质春牛图是从清代中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民间彩印春牛图,包含不同图像母体,并呈现出不同风格,反映不同时期和地域中国民间的农本、发财、吉祥等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的更迭。下文将依次分类梳理。
4.十二采茶女——《采茶春牛图》
图24 1912年月份牌,上海,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图书馆,No. 11245
图25 《天子万年春牛图》,民国,苏州桃花坞
图26
(图27)如果说北方《春牛图》题材注重反映农事,那么南方的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采茶春牛图》则反映出苏浙地区地方经济和文化特征。清末桃花坞的一张《采茶春牛图》下方刻画姿态各异的十二采茶仙女,她们手捧花篮,篮中插有代表各月份的花卉,中间两位采茶女被十二生肖动物图案围合在圆圈中,圆圈下方是驮着聚宝盆的春牛、芒神和春官分立其前后,春牛脚边还有金山和银山。画面中间写的是十二月的采茶词曲。画面最上方由一排围栏相隔,中间建筑物里描绘的应是五位财神,正坐中堂的是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身着长袍、怀抱如意的文财神,他左后边是红脸武财神关羽。左右两边分别绘有二十四节气表和八卦图。图上的春牛的主题被缩小,主要人物是十二位采茶仙女,人物姿态优雅,刻画细致,反映出苏州地区人们审美意趣;画上的月历、节气、生肖反映了这幅《采茶春牛图》作为历书的用途;而财神、聚宝盆、金山、银山等母题则反映出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富裕安乐生活的渴望。
甲基二磺隆和炔草酯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效果研究……………………………… 于金萍,刘亦学,张 惟,李 琦,白鹏华(83)
图27 清末,苏州桃花坞,《采茶春牛图》
图28 《采茶春牛图》,民国二年,1913,木版彩印,上海画店
永磁同步电机有多种悬挂模式,按照直驱技术模式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和永磁同步电机轴悬直驱,前者采用独立空心轴作为电机转子,电机悬挂于构架,车轴与转子空心轴间采用弹性连接,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2];后者采用车轴直接作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电机直接悬挂于车轴,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3]。目前,对于中低速的轨道车辆,国外主要采用轴悬直驱模式。而对于较高速的轨道车辆,多采用架悬直驱模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准高速转向架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结构。
5.吉祥语 ——《福寿双全春牛图》《福如东海春牛图》《八仙上寿春牛图》《洪福齐天春牛图》《春牛驮来千倍利,喜象引进四方财》
除了《采茶春牛图》,清末苏州桃花坞和民国时期上海画店还有一些题有吉祥语的《春牛图》。(图29)“寿福双全”是祝颂老人的吉语,民国上海年画《寿福双全春牛图》上方从左至右就是“寿福双全”四个大字,周围有象征福气的蝙蝠围绕,吉语下方刻画有福禄寿三星与“和合二仙”等吉祥人物,画面最下方是春牛,及其前后的芒神和春官。两座熠熠生辉的聚宝盆放在画面下方左右两角,上面一边写着“堆金”,一边写着“积玉”。画面右上两角留有空白,预备按每年四季不同节气刻印其中。
第五,既然旅游的本质是见异思迁,那么“异”地空间的存在,也即地方性,是旅游得以繁荣的基础,所以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侧重于不同“地方”的地方性和场所精神,这个问题在大刀阔斧地推进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国尤其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失去其地方性和独特性。这事关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景区的规划、城市规划、绿道和步行道的建设、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界定乃至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的设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图29 《福寿双全春牛图》,民国,上海
图30 《福如东海春牛图》,民国九年,1920年,上海画店
(图30)民国九年(1920年)上海画店彩色套印的《福如东海春牛图》也是一幅吉语春牛图。画面中央的圆圈里是驮着聚宝盆的春牛,它的前后也是芒神和春官,圆圈也是被十二生肖图案包围,圆圈最外围是“福如东海”四字吉语。最下方是金山、银山,和合二仙和福神、财神。画面最上方描绘的众多人物包括西王母、八仙、福禄寿三星等众神仙。画面下方两角是纺线织布的女性,寓意勤劳招福。画面上方两角则是月历、节气和八卦图等。(图31)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画店另一套彩色套印的《洪福齐天春牛图》上中间被四个大字沾满,双钩的汉字里面是花卉图案。画面中间下方是芒神牵引,春官鞭赶的春牛图,画面下方两角也是纺线织布的女性,而画面上方两角是这年的月历。
(图32)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久和斋出版了《八仙上寿春牛图》,画面上八仙围绕驮着聚宝盆的春牛和芒神、春官,四围的圆圈内是十二生肖图案,画面上方两角是这年的月历。
图31 《洪福齐天牛图》,民国17年,1928年,上海画店,木版套印
图32 《八仙上寿春牛图》,民国11年,1922年,套版,上海久和斋
图33 《洪福齐天春牛图》,民国,墨色木版,天津
(图33)民国天津杨柳青《洪福齐天春牛图》是用木版仿石印制作的年画。在这幅年画上,除了背驮聚宝盆的春牛,还出现了背驮聚宝盆的大象。画面上部是双钩的“洪福齐天”四个大字,两边空白,以备日后补印二十四节气表。下方画面中间是站立在大金元宝上的赐福天官,他身后是为其举障扇的两位仙童。天官之前是南极仙翁和抱子员外郎,合为福禄寿三星。三星左右分别是背驮聚宝盆的大象和一耕夫,象征“尧风舜日”,圣贤治世;以及芒神牵引背驮聚宝盆的春牛。画面左右两边还有十二生肖图案。《汉书·王莽传》就载有“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太平有象”是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因为“平”和“瓶”的同音,因此发展出大象背驮宝瓶,宝瓶中插满花卉的吉祥图案。背驮聚宝盆的大象和春牛还对称出现在许多其他吉祥寓意的年画中,(图34)或单独发展出《春牛春象图》。(图35)山西凤翔的《春牛春象图》由两幅长图组成,分别贴在窗户两侧,画面右侧的春牛背驮花瓶,而非聚宝盆,下方是芒神和清末杨家埠《天喜星春牛图》上的“三人六饼四锄”的母题。左侧的大象背驮宝瓶,下方也是清末杨家埠《天喜星春牛图》上的“马生二驹”母题。
采用日本玉野Kojimawan附近区域的AIRSAR实测数据进行CFAR检测结果分析,将新方法与2P-CFAR检测算法、文献[23]方法、文献[24]方法、文献[25]方法进行了检测性能比较,2P-CFAR检测算法、文献[23]、文献[24]、文献[25]方法分别是在对数正态分布假设、K分布、G0分布、常数纹理假设下的检测方法,与本文Fisher分布纹理假设下的新方法进行性能比较具有针对性.选取区域分别为Fisher分布区域和非Fisher分布区域,以验证新方法在不同杂波背景下的检测性能.
图34 《春牛驮来千倍利,喜象引进四方财》,清末,套版印刷,河北武强
(图36)一幅1957年河北武强刻印的套色木版画也沿用了春牛、大象和十二生肖图像母题。画面右边是芒神和青牛,左边是耕夫和白象,它们都背驮聚宝盆。画面上方是两个童子为一组构成的十二生肖像。与民国时期不同,画面不再有三星像,而是在他们的位置上改为了一条红色条幅,由两个坐在地上的孩子拉开,条幅上用鲜明的黄色写着“增加生产”四个字。1957年的中国即将进入“大跃进”时期,这幅版画反映出强烈的历史气息。尽管如此,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仍然通过画面上熠熠生辉的聚宝盆图像母题得到保留。
图35 《春牛春象图》,分色套印,陕西凤翔
6.报春、生肖、农业合作社——《新春牛图》
1949年大众美术社印制的年历封面上的《春牛图》(图37)描绘了农民下地劳动,牛、驴现行。花边上刻画麦穗,烘托中间的红五星,两边各有三扇红旗。画面上方是二十四节气表和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比如正月“开家庭会,做计划;拾掇粪,修犁耙”,十二月“评记功,将模范;新年到,新计划”等。这幅画是解放前后的在华北的大众美术社刻印发行的,大众美术社由华北联合大学美术工厂、冀中年画研究社于1948年底组建而成,成立初期以出版套色木刻水印年画、石印年画为主。1954年,改建为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虽然画面仍以民国纪念,表明新中国还尚未建立,但红五星、红旗、麦穗等都表明这是一幅建国前期在解放区流行的《春牛图》。
现代杨柳青年画《春牛图》(图38)主题被大大简化,童子左手持“春”符,右手驾细杆于肩上,杆子另一头是有着吉祥寓意的荷花、如意、青松,腊梅,象征万象更新、新春到来。童子也是一只光脚、一只脚穿鞋,预表新的一年是水旱相当的丰收年;黄牛则静卧其旁,整幅画面给人一种祥和安乐的氛围。春牛象征农耕文明,童子、贵子,新生命、新起点,娃娃类年画,饱含子孙繁衍、富贵吉祥的意蕴。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6个问题,分别是景观一致性、复杂性、易辨性、神秘性、新奇度和美感度,分值设置为1~9分。
图36 《增加生产》,河北武强,1957
图38 《春牛图》,现代杨柳青年画
1959年的《春牛图》(图39)在菱形的开光内画了一个穿兜肚的胖娃娃骑在肥猪身上吹笛子,四角是象征富贵的牡丹,上边是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最上方两只燕子衔来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新春牛图”。1959年是亥年,人们将《春牛图》上的春牛换做与当年生肖一致的一头憨态可掬的肥猪。
河北武强的一幅《新春大喜》(图40)是传统《春牛图》的现代变体,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在画面里,春牛变成了铁牛——拖拉机,拖拉机机头旗帜上写着的“人民公社万岁”上面是“新春大喜”四个字。芒神变成了拖拉机手,但仍然是一个儿童的形象。拖拉机前后有象征新春的燕子和吉祥的喜鹊。画面下层两侧是对称的高粱、麦穗、玉米等农作物,上层是1963 年至1965 年的农事节气表,被两只象征吉祥的孔雀围绕。年画印有定价,是以印刷机大批量印制,通过新华书店进行销售的现代印刷品。20 世纪60年代初,正是大办人民公社的时代,1961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以及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制定和颁布,这幅作品传达出人们对人民公社的热情和对新政策后农业恢复的憧憬。
关于选择投放渠道,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线上渠道可以选择微博这种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在微博上编辑文稿并与微信公众号相链接来获得关注。微博用户群体庞大,其中也有很多在历史方面的知名博主。如若可以和该方面的知名博主进行合作,必定会为公众号的推广增色不少。再者还可以与 “扬州晚报”这样在扬州本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号进行互推,“扬州晚报”公众号的关注用户在20万左右,如若可以取得它的帮助,对“清宫扬州御档”公众号进行推广,那么可获得的关注度则会更高。
五、农本与发财
图37 《春牛图》,河北束鹿,大众美术社,1948年
中国古代自古以农立国,所谓“农事伤,则饥之本也”,[11]农业丰欠不仅关系民之饱饥,国家经济之兴衰,也关系到帝王统治是否稳固和王朝能否长治久安。因此,农业生产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被奉为国家头等大事。在宫廷皇室,每年立春过后,皇帝都会择吉日亲自于籍田春耕,从最后一个诸侯封建制世袭王朝的周朝开始,“皇帝亲耕”即在国家性礼仪、祭祀文献中被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典礼,一直延续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同样从周朝开始发展出岁时风俗——“鞭春牛”:在立春日或春节开年,上至官府、下至民间造土牛、打土牛,以迎新春、劝农耕。在文学方面,出于统治者的倡导、儒家传统信念、以及朴素的民本思想,也发展出国家颁布的庄严肃穆的劝农诏令文告,①《汉书》的《平帝纪》、《成帝纪》记录了汉代帝王下的劝农诏令,《文馆词林》记载了《梁孝元帝劝农令》,《全唐文》有《劝农桑诏》等。以及各种劝农文体作品,诸如劝农诗、劝农文、劝农戏等。②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农事诗。其中第一首《小雅·甫田》描述了周成王观农事,馈食、劝农督耕;《周颂·嘻嘻》描述了周成王率众劝农、举行籍田亲耕之礼、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全面耕作,等等。东晋诗人陶渊明有《劝农》组诗存世,后有苏轼的《和陶劝农》,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并引》,罗愿《酬寺簿劝农追和渊明见贻》、《鄂州劝农》等。劝农文先是由地方任职的官员写作,用以下谕百姓,在劝农文成为一种文章体类后,著名文人士大夫,例如朱熹、陆游等都有劝农文传世,劝农文尤盛于宋代。元明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与劝农、重农政策相关的图像资料也极为丰富,如《皇帝亲耕图》《耕织图》《春牛图》等。
图39 《新春牛图》,山东潍县杨家埠,施邦华,1959
图40 《三年早知道》,河北武强,1963-1965
清代帝王对农业尤其重视,不仅每年举行隆重的“耕籍礼”,以示新的农时开始,在宫廷、京城和地方也有迎春牛以劝农耕的仪式。清中晚期主要出现在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天喜星春牛图》《九九图》和《二月二龙抬头》都是以农耕为主题,反映民间以农为本、重农、兴农的观念。
同样,中国人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发财致富的观念,这体现在对形形色色的文武财神的崇拜以及种类繁多的财富的主题上。[12]各路财神和财富符号也是中国民间年画的重要母题。在晚清民国时期,势不可挡的现代化潮流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和思想变革,尤其在苏浙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商品经济蓬勃兴起,以苏州、上海为主的南方地区的《春牛图》上增加了聚宝盆、财神、采茶女、福禄寿三星、吉祥语等母题,反映了在清末民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南方,人们期盼和气生财、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春牛图》仍在中国南北方广泛流传,新出现的母题,如:红五星、红旗、标语、拖拉机等,让画面有鲜明时代特色,同时它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宣传和坚实的民间信仰传统并存的现象。
六、母题的模仿、繁衍、再生
纵观清中期至今南北各地的《春牛图》年画,画面的某一母题常被单独选取出来,将它和其他母题组合,或是表达相同主题,或是繁衍出新的年画主题;若对其母题进行略微改动,则也会再生出新主题年画。例如:山东潍县杨家埠《天喜星春牛图》中的“四锄三丙”也出现在山西临汾和河北武强的背驮花瓶的《春牛图》中;“春牛芒神”与“报春”“九仙女”和“进宝”的母题一同出现,则成为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新题材——“九九图”;山东潍县杨家埠的“春牛、芒神、春官”母题被稍作修改,则成为“皇帝亲耕”的题材,年画主题变成了“二月二龙抬头”。相似的例子也出现在“花瓶”到“聚宝盆”母题的转变上。春牛背驮的象征百花齐放、春回大地、以花祭春的“花瓶”母题在和财神脚前的“聚宝盆”相结合后,就被转变成为背驮聚宝盆的春牛,这个出现在苏州桃花坞的新图像象征着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南方地区,人们在新年期盼发财致富的美好愿望。除此以外,“春牛芒神”母题常和月历、十二生肖、八仙、三星、吉语等母题结合,以适应不同题材年画的需要,共同表达新年伊始,盼丰收、祈发财的主题思想。新中国的《春牛图》则常通过增加社会主义生产标语,体现时代特色。
年画可以被大批量生产复制、模仿、流传,并在它处繁衍出多种形式,再生出多样主题。模件化的创作、生产方式是这种民间美术多样性、丰富性,并充满勃勃生机的重要动因。
参考文献:
[1]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5:8.
[2] 黄倩佩.《春牛图》民俗礼仪探源及其造象法则[J].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民95)(33):109.
[3] (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M].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629.
[4] (美)梁庄爱伦,马红旗.域外来财、迎财神和发财还家——年画中的三个相关主题[J].年画研究,2013(0):108-122.
[5] 董纪平.北京先农坛三议[G]//北京先农坛史料选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32-343.
[6] LedderoseL. Der Kaiser am Pflug[M] //AmbosA,RschP, SchneidmüllerB,et al. Bild und Ritual.Visuelle Kulturen in historischer Perspektive.Darmstadt:Wiss. Buchges., 2010: 185-196;张国刚.大革命前的法兰西梦幻[J].南风窗网, 2015(6): 106-107.
[7] LedderoseL. Der Kaiser am Pflug[M] // AmbosA,RöschP, SchneidmüllerB,et al. Bild und Ritual. Visuelle Kulturen in historischer Perspektive. Darmstadt: Wiss.Buchges., 2010: 185-196.
[8] AlexéievB M. The Chinese Gods of Wealth 1928[M].Reprint. Singapore: Graham Brash, 1989:11-12;(美)梁庄爱伦,马红旗.域外来财、迎财神和发财还家——年画中的三个相关主题[J].年画研究,2013(0):108.
[9] 薄松年.漫话春牛图[J].紫禁城,1997(1):10.
[10] 李金娟.莫高窟第12窟“索义辩出行图”研究[J].敦煌学辑刊,2016(3):117.
[11] (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 2]黄全信.中国五福吉祥图典: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 0 0 3;宋飞龙.财神的画像[J].故宫文物月刊(8),1991(11):66-75;王康.财、财神、财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