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走进新时代 担当新使命奋力开启宁夏农林科学院创新事业发展新征程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农林科学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三农”和农业科技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宁夏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 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1.1 2017年工作回顾

1.1.1 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面落实新的机构编制方案,完成院属各研究机构事业法人注册登记等相关工作。建立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争取自治区财政预算支持,以购买服务方式初步解决了宁夏农科院科辅用工短缺问题。组织开展了深化院属科技企业改革调研,研究制定深化改革《框架意见(初稿)》,指导编制五年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院属企业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分3批推进落实了制度建设计划,共涉及制度80余项。健全完善了以科技创新奖励、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学科带头人津贴等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收益的80%直接分配给研发团队。

1.1.2 支撑产业取得新突破 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依托业已建立的5个院地、35个院企合作示范基地,联合区内外科研院校、产业技术推广部门协同实施了三大类农业科技项目,获得一批阶段性成果,支撑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水稻新品种“宁粳48号”单产12 538.5 kg/hm2(亩产835.9 kg),刷新了宁夏旱直播水稻高产记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系J304单产9 766.5 kg/hm2(亩产651.1 kg),再创宁夏春小麦单产新高;合作研发的水稻精量穴直播、小麦免耕播种、玉米籽粒收获等机械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绘制了首张枸杞高密度遗传图谱,建立了第一个枸杞基因组数据库,研发集成的枸杞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新模式引领全国枸杞主产区;高档滩羊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指导盐池鑫海滩羊肉加工企业生产的优质滩羊肉入选厦门金砖会议优质食材;研发的设施蔬菜新棚型为宁夏设施农业换代升级提供了新模式;研究提出了解决压砂瓜、辣椒连作障碍的技术途径;研发出微生物液体肥、富硒生物制剂,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了技术储备;选派83名科技人员参加“三区人才”和科技脱贫致富指导员行动,技术帮扶覆盖了盐池、红寺堡、海原等10个县(区)的83个行政村,帮扶盐池县大坝村发展黄花菜产业、西吉县火沟村种植冷凉蔬菜已成为产业帮扶脱贫致富的典型;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20场,培训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员、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2.1万余人次。为培育特色品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对六个变量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接下来对六个变量进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满足因子分析要求。

1.1.3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 着眼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职责定位和能力提升,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新建了3个合作研究平台,合作实施了20余项科技项目,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推介了10项农业综合技术,成功举办了“塞上农业科技论坛”和“第十五届北方粳稻发展论坛”,开创了改革创新、开放创新的新格局。整合科技资源,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建设力度,宁夏农业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组建,4个院科研试验基地、南繁育种基地、5个院地合作示范基地、35个院企合作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逐步完善并积极发挥作用,基础条件和科研手段进一步改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树典型、立标杆,获批“院士后备人才”1人,获批“海外引才百人计划”、“塞上英才”、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等各类人才21人次;获首届“宁夏创新争先奖”奖章1人、奖状2人、科普先进个人1名;发挥人才作用,注重成果培育,2017年,已取得科技成果41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6个,审定自治区品种4个,取得授权专利32件、软件著作权7项,审定地方标准69项,参与完成的“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向产业部门推介实用技术成果87项,43项纳入全区示范,自主开展集成、孵化、示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65项。建立优质粮食、枸杞等核心示范区6 666.67 hm2(10万亩),辐射面积10万hm2(150万亩)。有偿转让的新品种、新技术获得转化收益523.5万元。

五年来,我们切实强化科技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积极争取自治区设立的农业重大育种专项,我院主持实施6项,构建了科学的农业育种体系。积极争取自治区设立实施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形成了产学研企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集中突破了一批影响产业提质增效瓶颈问题,集成示范了全产业链技术。积极争取财政稳定支持科技创新先导和科技成果孵化两项资金,自主安排项目,对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五年来,共取得登记科技成果192项,申请专利217件,授权专利100件、软件著作权18件,审(鉴)定国家品种4个、自治区品种25个,林木良种2个。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 3项,地方标准236项。获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参与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和“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分获2015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

1.1.4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与27个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四个专题”的集中研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和党员评星定级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完成了院党委、院属基层党组织及群团组织的换届工作,选齐配强了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实施了《中共宁夏农林科学院委员会关于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施意见》。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双强化”工程实施,严肃“六项纪律”,给予2名党员党政纪处分,并在全院实名通报曝光,对6名中层干部进行诫勉谈话,17人进行工作约谈。认真落实巡视整改工作,按时完成了49项限期整改任务,强化措施,积极推进长期整改任务的落实。推进依法治院。加强统战工作。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两项待遇”。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2017年取得的成绩,是过去五年工作的接续,也是五年来不断奋进的结果。回顾五年的创新发展历程,应深刻认识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和特色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深化完善改革,主动调整方向重点,大力实施“五大行动”,着力落实“七项措施”,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1.2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要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全面深入领会中央、自治区的新要求,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①要以提高政治执行力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②要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支撑“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为切入点,找准创新方向,明确创新定位。③要以推进自治区“三大战略”实施为重点,坚持问题、市场、产业“三个导向”,着力科技创新,着力深化改革、着力夯实基础,着力管党治党,继续扎实推进“五大行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产业发展水平,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动能。

高校扩招学生急剧增多,新专业竞相上马,加之独立学院的设置,第二学位的辅修,在职人员培训工作的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导致师生比大大下降,教师配置严重不足。一些教师仅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周时数就超过30节,20节左右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刚上讲台的新教师就同时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自嘲“沦为教学机器”,教学没有激情,“变麻木了”。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自然就没有兴趣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吃透教学内容,只好照本宣科,甚至借用他人的课件来讲课。有的老师一学期在教学之余要指导40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论文连完整地看一遍的时间都没有,何谈精细指导。

强制性标准的效力包括积极效力与消极效力两个方面。其中:积极效力又称正向引导力,就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朝着什么方向前行;消极效力也称反向禁止力,是明确规定不应该怎么做,列明禁止人们从事的行为。由于强制性标准在中国等同于技术法规,标准内容常常出现积极效力与消极效力的聚合。如GB 2717—2003标准中,酱油的指标要求4.2感官要求“具有正常酿造酱油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不良气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不混浊,无沉淀,无异物,无霉花浮膜”,就是一个典型。一般而言,强制性标准仅仅规定技术要求,而不涉及权利义务和责任。

五年来,我们切实改善科研条件,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着眼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调整优化了学科设置与布局,凝练了12个学科41个研究方向。柔性引进院士6名,引进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水稻育种、家畜繁育等学科知名专家10余名指导帮助开展创新工作。全职引进加拿大高层次人才杨志祥博士,牵头组建“农业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西部之光”等平台,选送一批高级职称人员脱产学习,推荐攻读学位,设立青年基金,累计培养青年科技骨干100余名,人才实力不断增强。注重提升现有创新团队的攻关能力,按照产业发展需求,打破研究所界限,跨部门、跨学科构建大学科群创新团队,在服务产业发展中显现了明显的优势。完善了我院4个科研基地的功能,多方争取建成了宁夏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先后建立了10余个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累计投入6 519万元购置科研仪器设备2 426台(套),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十二五”以前的总和,创新手段和条件大幅改善。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扛在肩上,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每年逐级签订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施了“双强化”工程。注重理论武装,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着力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肃“六项纪律”,提升了政治站位。狠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了院党委及直属19个基层党组织的换届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注重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竞争上岗、综合比选等方式,选任了52名院机关处室和院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通过竞聘上岗方式,选任院机关和院属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科级干部98人,调整交流了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先后组织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实际在全院组织开展了“学习调研年”活动,不断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营造了良好的院风、所风。高度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措施,狠抓巡视、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巡察整改工作落实,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警示教育了广大干部职工,完善了制度体系,建立了长效机制,创新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三大战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通过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坚持不懈抓产业扶贫,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经济体系,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近期召开的中央、自治区农村农业工作会议都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和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安排部署,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三农”工作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使命,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遵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新时代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的着力点与乡村振兴和自治区“三大战略”的新要求还有差距,突破性的科研创新成果还比较少,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学科团队、人才梯队、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创新活力仍不足,科技攻关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还不够紧密,全面从严治党还存在层层递减的情况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年来,我们切实深化完善改革,体制机制不断优化。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宁夏农林科学院改革 增强创新活力的意见》,组织实施的40项具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增加了机构编制,恢复了研究机构事业法人资格,建立了自主创新稳定投入机制,固原农科所整体移交宁夏农科院管理。构建起“四位一体”效能建设机制。制定实施了院学科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改革了立项评审制度,委托第三方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监理。健全完善了内部激励机制,完善了学科带头人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深化科技企业改革,加强科企联动,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坚持开放办院,与国家和地方兄弟院校共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开展了人才、项目等合作,建立了协同融合创新的新机制。着眼长效机制建立,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了管理水平。

基于多源流理论中明确提到了媒体的影响,已有部分学者尝试用多源流的理论框架探讨媒体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其中,一小部分研究综合考察了媒体本身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大多数相关的研究主要将目光聚焦于网络舆论等某一类媒介。总的来说,多源流理论对于政策变迁的机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用以分析媒体影响的研究虽不多却也提供了一定经验,故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如何影响政策变迁。

2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2018年的工作任务

2.1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取得科技成果100项,其中获奖成果30项,培育动(植)物新品种20个,获得专利50件以上,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0项以上。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转化转让科技成果20~30项,通过院地、院企合作培育5~8个国内有影响力的宁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着力打造枸杞、滩羊、农作物育种与栽培等在国内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重点培育12个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学科群创新团队。培养1~2名院士后备人才、5~10名创新领军人才、10~20名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造就20~30名院级学科带头人、50名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和引进博士20名。巩固提升5个国家级、12个自治区级以及3个对外合作协同创新协作平台。院属研究机构及创新团队与国内外著名科研组织与机构的合作进一步稳固提升。科技企业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国有资产保值、企业效益、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全院管理能力和科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我院发展成为西部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农业科研院所。

《标准化法》第25条的禁止性规定,联结第26条的出口产品与服务的豁免规定,可以从解释学上发现,对于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而言,不得生产与销售二者之间,是一组并列的不可拆分的联合适用条件,而进口或提供二者之间,则是可拆分的选择适用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微细的发现。

2.1.3 着力夯实基础 强化人才兴院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政管理、专业技术、企业经营三支队伍建设,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用好、用足、用活自治区各项人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现有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使用各类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健全“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完善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目标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收入与业绩、贡献相衔接的分配激励机制,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农业建设项目,强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试验站、观测站、试验示范基地等各类平台条件建设,完善运行管理,夯实共享科研基础。

2.1.1 着力科技创新 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科技创新工作,认真研究推进“三大战略”的有效举措,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支撑引领和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着眼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紧紧围绕自治区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科技需求,积极参与沿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组织实施好国家级项目、自治区重大育种专项、院科技创新项目,解决好制约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着眼推进脱贫富民战略实施,突出科技扶贫特色,依托院地、院企合作基地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集中展示示范综合配套技术,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农民培训,支撑产业在脱贫富民中的重要作用,为精准脱贫、产业富民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着眼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实施,围绕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积极参与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按照自治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科技需求,以绿色、高效、生态、安全为重点,开展粮食作物绿色增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等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环境优美。

2.1.2 着力深化改革 继续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宁夏农林科学院改革 增强创新活力的意见》,完善符合我院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学科,强化激励,规范管理,切实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构建、优化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科研服务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科企联动,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化开放办院,主动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家队、发达省区、同生态类型省区兄弟院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落实已签署的科技合作事项,引进国内外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和科技人才、先进理念,提升创新水平。加强与产业部门、地方政府、高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协作,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式协同创新。

伸缩运动时,油缸2长度保持不变,等效为连杆,随着油缸1的伸缩,油缸2绕铰链点转动,等效为结构简图2。以图中HIJK为铰链四杆机构为基础,以构件的角度为未知数,通过求解三角方程得到未知角度,最后求解未知铰点的坐标[8]。

2.1.4 着力管党治党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抓班子带队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打折扣。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坚定政治信仰。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四风”不止步,锲而不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五个扎实推进”,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认真落实离退休政策,积极支持老科协工作;调动工会、群团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加强科研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氛围。着力落实“两个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全面增强“八种本领”,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2.2 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牢牢把握中央、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自治区“三大战略”实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是我们首要的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成果转化,支撑产业成效突显。主动对接地方科技需求,先后建立了中宁、西吉、盐池、平罗、吴忠5个院地合作基地和百瑞源、鑫海、塞外香等35个院企合作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建立了14个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以各类平台为依托在宁夏全区产业大县建立主推技术示范点65个,每年示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50余个(项),核心示范区面积超过6 666.67 hm2(10万亩),平均增效5%以上。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编制《农业实用技术成果汇编》,与产业部门等共建农科教高标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加快自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先后转让转化科技成果42项,获得转化收益1 478万元。通过院地、院企合作,支撑培育出“好枸杞可以贵一点的百瑞源枸杞”、“十大好吃米饭的塞外香大米”、入选G20和厦门金砖会议优质食材的“盐池鑫海滩羊肉”等一批知名品牌。坚持每年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2.1 强化科技攻关,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①组织实施好育种专项。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优化小麦、水稻、枸杞、滩羊、苜蓿、马铃薯育种方向,聚焦优质、绿色,进一步加强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加强育种新技术应用,创制新材料,培育新品种3个。②强化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围绕优质粮食、马铃薯、瓜菜、现代畜牧业、枸杞、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好“马铃薯主食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草畜耦合与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等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和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在主要农作物绿色增产、瓜菜产业提质增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农业品牌品质提升、枸杞精深产品研发、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田质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农业物联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特色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及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争取新上项目50项,取得科技成果20项以上,取得授权专利、制(修)订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0项以上。③强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治理研究。开展主要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土壤水盐动态与调控,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演变机制、林草碳汇等研究,提出土壤保育与修复以及肥料高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生物降解地膜,高效低残留农药、高效缓释肥料包衣制剂研发,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开展六盘山区生态修复技术、宁南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技术、宁夏黄土丘陵植被结构体系优化及杏产业关键技术、黄土土石山区水源地人工林结构改善与功能提升技术、不同区域多功能林业研究与示范、中药材产业开发利用以及沙地造林技术等研究,解决生态建设科技瓶颈。

2.2.2 促进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①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以科技成果的熟化、转化为突破口,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依托我院建立宁夏农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成果转化推介力度。持续深化院地院企合作互融,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高技术成果的集成配套展示度和显示度。积极探索建立科企联动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加速科技投入成果化、科研成果效益化。集成、孵化、示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35项,力争转让8项,实现转让收益400万。②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技术支撑水平。围绕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工程建设,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培育优新品种,提纯复壮地方特色品种,优化集成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加强枸杞农药残留限量相关试验研究,依托院地院企合作和国家、自治区各类园区、项目,为提升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盐池滩羊、宁夏大米、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设计开发六盘山马铃薯、中卫硒砂瓜、宁夏菜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公用标识提供产品质量标准支撑和技术储备。继续支撑“好枸杞可以贵一点的百瑞源枸杞”、入选G20峰会和厦门金砖会议优质食材的“盐池鑫海滩羊肉”、“十大好吃米饭的塞外香大米”等优势企业产品品牌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知名度,实现品种、品质与品牌的良性互动。通过科企联动,在打造我院“玉西枸杞”、“王太种业”、“御坊葡萄酒”及肉用种羊、饲料等自主品牌上取得新进展,在良种示范、配套栽培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防控、加工设施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通过院地、院企合作培育3~5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

2.2.3 优化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①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引导调动全院各学科团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院地共建基地以及专家服务团队,以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将科技项目的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应用与精准扶贫工作对接,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要求,重点做好院对口贫困县——彭阳县产业扶贫技术帮扶工作,推进对口扶贫村(彭阳县古城镇丁岗堡村)、产业帮扶村(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引进、研发、集成、组装一整套集约式、轻简式技术,总结成熟技术、集成单项技术,抓好技术帮扶方案的顶层设计,共同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帮扶工作。②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农业生产经营者对科技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和新型农民为目标,以科技指导、咨询、培训和新成果推介、普及为抓手,充分依托我院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三区人才”以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组织专家团队、老科协工作者深入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送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现场观摩等技术服务活动,培训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2万人次,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

谢卓廷指出,在建设“平安西江”的行动中,肇庆海事局也充分发挥了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海事精神,积极做好建设行动的排头兵、先锋队,努力守好西江广东段的“西大门”,并以广东海事局“三种精神”“六讲要求”严于律己,用“讲、管、促、联”四字诀在共享、共管、共治、共建四个方面发力,在肇庆全市作好表率,为西江平安护航。

2.2.4 持续深化完善改革,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①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切实加强项目、人才、平台、制度等资源的配置和集聚,着力打造枸杞、滩羊、农作物育种与栽培等在国内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学科,积极构建以特色、优势学科为龙头,重点、新兴学科为骨干,平台、基地为支撑的学科体系。②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着力提升科研质量,切实强化学委会职能职责,发挥好学委会在审核院内科技发展规划、确定各学科研究方向和创新目标、审定自主研发项目和推荐申报项目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重大在研项目的中期检查和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巩固第三方评价监理制度,提高科研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着力提升管理能力,着眼长效机制建立,建设内控管理平台,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全方位制度体系,狠抓制度执行,促进规范管理。③进一步推进开放办院。大力推进国内跨区域科技合作,增加对外科技合作专项投入。大力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派遣科技人员参加境外培训、国际学术交流,派遣高级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引进国际优秀科技人才,举办高水平学术技术交流,不断提高科技人员把握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和科研水平。④进一步深化科技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科技企业资产重组、合资合作,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切实加强科技企业与院内外研究机构的科技合作,深化科企联动模式,共同构建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提升承接成果转化的能力。

2.2.5 持续夯实创新基础,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①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积极落实自治区已出台的各类人才政策,激励与约束并举,严管与厚爱结合,进一步谋划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探索推进职称评审(聘)制度改革,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奖励、绩效津贴、研究生培养等人才分配激励政策。以自治区“院士后备人才”“塞上英才”“百千万”等人才工程为载体,切实抓好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格局。加大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择优选拔推荐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离岗深造、攻读学位,不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实力,加大学科团队建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创新科技团队。以提升“八大本领”为重点,加强党政管理干部培训、进修、交流培养的力度,加大企业经营人才引进、选拔、培养力度,建立高素质企业经营人才队伍。②完善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强化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自治区开放合作共享平台的基础功能和运行管理,改善科研条件,夯实资源共享基础。③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完善院现代农业科研基地、农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固原分院头营科研试验基地、隆德观庄冷凉作物试验基地、宁夏农作物南繁育种6大试验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固原分院科研实验楼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作物研究所、科泰种业搬迁建设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农业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加快推进农业部枸杞、葡萄种质资源圃、林业部枸杞种质资源库建设和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不断强化条件支撑。

2.2.6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定力①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个清单”落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把党组织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落到实处。②强化理论武装。切实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抓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推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和对外形象。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和党员评星定级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纳入党建效能目标考核,认真落实《中共宁夏农林科学院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主题党日制度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④着力正风肃纪。深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双强化”工程,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整治,着力整治“三不为”。扎实开展全区农口系统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实、干、严”上下功夫,在推进中心工作上见实效。继续抓好巡视、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科协、民主党派、工会、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营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

 
周东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02期
《宁夏农林科技》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