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细菌素作用方式及其在饲料和养殖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抓好全过程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尤以生产环节至关重要,它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保障。在畜牧养殖饲料中持久添加抗生素所带来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细菌素(Bacteriocins)作为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前体多肽类物质,因其具有抗生素和益菌素双重功效兼具高效、安全、无残留、难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在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很可能成为饲用抗生素的替代物。

观察组的男女比例为9:11,年龄跨度范围30-62岁,平均(43.3±17.9)岁,其中的最短患病时间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8.4±3.2)个月;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跨度范围29-60岁,平均(45.9±16.2)岁,其中的最短患病时间2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9.7±4.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细菌素的分类

细菌素的分类和术语自其被发现以来变化很快,主要分类用在大肠菌素上,首先依据大肠菌素的吸附特性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免疫特性再分成亚类。由于许多细菌素已被详细深入研究,因而有必要按照其抑菌谱进行详细分类,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分类编码术语,即产生细菌素的菌株编码加细菌素的最初字母。例如大肠菌素CA23D指的是由大肠杆菌CA23代谢生成的大肠菌素D。Bradely于1967年根据细菌素的自然特点设计了一种分类准则。该准则将细菌素按照分子量大小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具有热稳定性、超速离心下不会沉淀、不能在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来的小分子;第二类是热不稳定、容易沉淀、可抑制胰蛋白酶活性、能在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来的大分子。

细菌素通常是指大肠菌素型的蛋白质,而由革兰氏阳性菌生成的细菌素并不适合这种分类定义,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细菌素抗菌活性谱广,作用机制受特殊受体调控,在溶菌酶作用下可提高分泌量。Tagg于1992年建议对细菌素进行重新分类,考虑非大肠菌素类型特点的物质,或在原有分类中加入细菌素类似物。Klaenhamer依据结构、作用机制、基因和生物化学特性,将细菌素分为4类。Cotter提出将细菌素分为2个大类,每一类再分成亚类(见表1)。

 

表1 细菌素分类Table 1 Bacteriocin classification

  

特性类别I 乳酸细菌素(L a n t i b i o t i c s)产自乳酸菌且含有羊毛硫氨酸类别I a 小分子量(含有1 9~3 8个氨基酸)、伸长的、可形成孔道的带有正电荷的肽类别I b 干涉必需酶的球形肽类别I I 不含有羊毛硫氨酸的细菌肽类别I I a 在其N端含有Y G N G V X C X X X X V X V共有序列的类似于片球菌素的肽类类别I I b 由2个肽组成,并由2个肽共同构成活性的细菌素类别I I c 在N端、C端通过共价联结成的环状肽类别I I d 单一的非类似片球菌素的肽类种类

目前,细菌素分类尚没有一个国际通用标准,但随着人们对细菌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分类将日趋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2 细菌素的作用方式

近年来,针对细菌素作用方式的研究多以细胞膜为靶点。鉴于绝大多数细菌素可引起细胞膜渗透而促使细胞内物质泄漏和质子原动力消失,故此类细菌素对敏感细胞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试验表明,在受到物理或化学压力发生破损的情况下,革兰氏阴性菌会对细菌素敏感。这种革兰氏阴性菌拥有一个由磷脂和脂多糖组成的附加层,附加层上的孔蛋白只允许分子量小于600 Da的分子自由进出,而绝大多数分子无法渗入进去。乳酸菌获得的细菌素最小分子量约为3 kDa,故无法接触到细胞质膜。而乳酸菌素Nisin可渗入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质膜并对其造成损坏,使敏感细胞氨基酸和阳离子流出细胞膜囊,干扰细胞生物合成,最终导致跨膜电位消失,引起细胞死亡。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3 细菌素在饲料和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

细菌素因具有种类多、无毒、大部分基因位于质粒上、分子量小、含修饰氨基酸、结构复杂等特点,而被认为是基因工程、食品添加剂、蛋白质工程、抑制病原菌和调节肠道菌群的好材料。鉴于大多细菌素的抗菌谱较窄,如果选用恰当的细菌素,既能防止动物受某些肠道致病菌的危害,又不至于影响动物肠道其他有益微生物。细菌素在饲料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饲料被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污染及致病菌对动物肠道产生危害,有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相似的有益作用,可在饲料中广泛应用。

目前,细菌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吸附于敏感细菌并与其细胞膜上的特异蛋白受体结合,以及插入细胞膜或形成孔道2个途径。

由于细菌素具有抑菌活性和安全性而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但在饲料中应用较少。随着人们对细菌素安全性和功效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抗生素危害认知程度的加深,细菌素有可能成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新一代添加剂产品。

对细菌素的系统研究仍是当前热门方向。有关细菌素毒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1973年,Shtenberg和Fowler等就对nisin的毒性进行了相关研究;Reddy等分别用大鼠和家兔对nisin毒理进行相关研究,发现nisin对家兔生产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对大鼠动物体重及其他生理指标没有影响;Thomas等用家兔和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毒性试验,研究由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细菌素——绿脓菌素的毒性,没有引起任何的死亡率或应激,从而证实绿脓菌素这种细菌素毒性很小;Akihiro Hagiwara等用大鼠研究nisin A的安全性,证明其无毒。仅从研究结果看,细菌素对小型动物的毒性很小,但对家禽、单胃动物甚至人类是否产生毒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语

细菌素虽然具有抗生素的一些效果,但尚有一些科学问题需要解答,如细菌素的长效性、能否产生抗药性,产生细菌素的有益菌生存、定殖情况等。随着饲料中禁用抗菌素的呼声越来越高,细菌素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契机。行业领域专家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集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和阐述,深入了解细菌素作用效果,加强细菌素应用研究。

根据《意见》要求,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发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学分转换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客空间等,为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持续性帮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校创业学生可以享受到专业导师指导、固定场地保障、浓厚创业氛围等有利条件。可一旦毕业,这些学生即将面临优厚待遇“失效”的窘境。这也使学生的创业面临更多困难,高校不能充分发挥“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这时就需要社区创客空间发挥其服务终身学习、致力创新创业继续教育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叶巍,霍贵成.乳酸菌细菌素应用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6(2):56-58.

[2]张之文,苏永全,丁少雄,等.细菌素研究进展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A02):219-224.

[3]张建飞,李巧贤.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工业,2008(4):7-8.

[4]贡汉生,孟祥晨.乳酸菌细菌素分类与作用机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1):105-109.

 
高会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第03期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