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九歌》中的原型意象及其英译——以许渊冲和卓振英先生的译本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部由个体诗人创作的诗集,其文辞绮丽、意境幻彩纷呈,开中国浪漫诗风之滥觞,与具有写实风格的《诗经》双峰对峙,被并称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瑰丽缥缈、意象清新的祭神歌曲;也是一组优美的抒情诗,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1]有学者曾就屈骚对唐诗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除《离骚》外,屈骚作品对唐诗创作影响较大的是《九歌》,其清丽自然而华美的文辞为不少唐诗所取用,其创设浑然优美之诗歌意境的方法同样为很多诗人所借鉴。如元稹、刘禹锡等都有意学习过楚地民歌”[2]。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所言:“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3]《九歌》中的意象具有原型意义,中国后世诗歌均有效法。所谓原型就是指包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作为深层的民族文化记忆在各种文学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文学结构或意象。[4]本文以许渊冲先生和卓振英先生两位译者的译文为例,来探讨《楚辞·九歌》原型意象的英译。

一 原型诗学与古典诗歌翻译

原型诗学源于分析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英国早期人类学家费雷泽的《金枝》对原型诗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书揭示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学)起源于巫术,发现了西方文化和文学中一些极为普遍的原型。”[5]354后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类具有“先天或者说由遗产得来的‘集体无意识’(又称种族无意识),而其内容主要是‘原型’或称为‘原型意象’”[5]355。原型意象“保存在原始人的神话、巫术和传说中”,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因此,荣格认为“艺术创作的真正奥秘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始意象或原始幻觉”[5]359-360。原型理论的另一位大师弗莱认为神话是文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模式,是所有其他文学模式的原型,其他诸种模式都是神话的种种变异。在他看来,文学是“移位(变形)的神话”[5]363。文学原型的形式表现较多,主要有原型性的意象、结构、主题、情境等,[6]24它包含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7]即除了象征性的内容外,也有形式结构方面的元素。[8]Abram将原型定义为: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行为方式、人物类型、主题以及意象等,并认为原型在广泛的文学作品以及神话、梦境甚至社会仪式中都可证实其存在。[9]可见,原型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题以及文学结构等。

由于横向与竖向温度应力对结构产生影响较小,所以本文仅考虑纵向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边跨跨中、中跨跨中处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及钢底板纵向温度应力的时间历程分别如图6与图7所示。混凝土顶板上、下表面纵向温度应力的发展趋势相反,并由上而下应力值逐渐减小。在日照条件下,混凝土顶板上表面的伸长由于受到混凝土板材料自身的约束,压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在达到最大值后随温度下降而逐渐减小。钢底板的温度纵向应力的发展随温度变化较为迅速,在10:00达到最大纵向压应力。

在人类的原初时期,神话传说是文学的主要样式。后来这些原始神话、意象以隐喻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弗莱认为:“文学中存在历经千百年沧桑而不变的固定的东西,比如文学的叙事结构和典型人物,以及文学的用典和它对传统的始终不渝的尊重。”[6]5原型意象的遮蔽性在场使文学作品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正如荣格所言:“原型的影响,不管它是否采取直接经验的表达形式,还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都会打动我……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都是用一千种声音在说话。他可以使我们着迷,使我们仰慕。同时,他把偶然流变的想法升华成永恒真实的思想。”[10]综上可知,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感染力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九歌》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其原型意象一直为后世诗人所模仿、所借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颇大。《九歌》中很多经典意象或取材于大自然、人文地理,或是对上古神话、传说的征引或隐喻性运用,容易与读者的“集体无意识”产生共鸣,具有原型意义。在古典诗歌翻译中,原诗的原型意象是诗境魅力得以存在的基础,译者应尽量在译文中加以保留。可以说,原型意象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败。从原型意象的翻译来看,古典诗歌翻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如何在译语中保留原诗中的原型意象;其二,以怎样的方式保留这些意象才容易被异域读者所接受。原型意象是人类初民对其生存状态的诗性反应,虽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却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因此,《九歌》中的原型意象在本质上是可以为异国读者所理解、所接受的。但如何翻译才能让异域读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且将所翻译的原型意象纳入译语的诗歌体系,符合译语诗体的诗学规范,则需要译者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功底和翻译实践经验。

二 《九歌》中的原型意象

楚人信巫,民间盛行以乐舞祭祀神灵。王逸在对《九歌》的评注中写道:“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鼓舞以乐诸神。”[11]55屈原的《九歌》就是在楚地民间祭祀歌谣的基础上“更定其词,去其泰甚”创作出来的,[12]31因而具有丰富的神话原型意象。闻一多先生将《九歌》称为“神话的《九歌》”,并解释说,“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均台之享”。[13]《九歌》共十一篇,除《礼魂》和《国殇》外,每篇都祭祀一神,分别描写了九个不同的神,正如矛盾所言:“在我们中华古国,神话也曾为文学的源泉,从几个天才的手里发展成了新形式的纯文艺作品,而为后人所楷式,这便是数千年来艳称的《楚辞》了。”[14]从学者们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九歌》中的原型意象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原型意象。《九歌》的浪漫风格与诗中大量神话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胡适先生曾说:“试把《周南》、《召南》和《楚辞》比较,我们便可以看出汝汉之间的文学和湘沅之间的文学大不相同,便可以看出疆域越往南,文学越带有神话的分子与想象的能力。”[15]《九歌》能成为中国浪漫诗歌的代表,神话意象的大量运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九歌》中的原型意象根据其属性可以分为生命类原型意象和非生命类原型意象。生命类原型意象又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与人物类原型意象;非生命类原型意象主要包括人文器具、人文地理、自然现象等原型意象。

当然,除了神话意象,原型意象还包括联想意义丰富、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其他意象。因此,《九歌》中除了神话类原型意象外还包含有大量非神话类原型意象。在翻译时,保留这些原型意象才能再现《九歌》的风格特征。

植物类原型意象如“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中的“蕙”“兰”“桂”“椒”等,这些意象为典型的香草类意象,在后世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动物类原型意象如“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中的“龙”意象;人物类原型意象如“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中的“美人”意象。人文器具类原型意象如“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中的“长剑”“玉珥”“琳琅”等意象;人文地理类原型意象如“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中的“冀州”“四海”等意象,“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中“昆仑”意象。这些意象在后世诗歌中反复出现。

三 许译本和卓译本对《九歌》原型意象的翻译

《九歌》创作了许多经典诗境。这些诗境主要通过一些经典的原型意象呈现出来。下面以《湘夫人》中的诗节片段翻译为例,探讨《九歌》中非神话类原型意象的翻译。

保护的作用.漏电保护器的功能检测;为了经常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性能,漏电保护器装有实验按钮,在漏电保护器开关闭合后,按下实验按钮 SB,如果开关断开,则证明漏电保护器正常.一般一月应检查一次.

随着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大型化(8.8MW或更大),对于筒型基础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尺度筒型基础用来抵抗大弯矩荷载也成为一种趋势。因此,除了如何避免不稳定土塞响应的施工技术,大尺度薄壁钢筒型基础结构吸力施工过程如何避免压力差引起的结构变形及屈曲风险,如何下沉调平实现风电机组严格的水平度要求,如何通过筒端/壁减阻装置、筒顶结构优化设计及灌浆等措施等实现筒顶盖与土体均匀接触,进而实现筒顶参与承载的力学模式等基于海上风电特点的筒型基础应用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一)对九神原型意象的翻译

商量来商量去,我俩只商量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一个字:拖。李老黑不是给我一个月的期限吗,我就给他来个消极怠工,拖一天是一天,不做任何准备,他总不至于让自个的闺女像邻居串门一样给嫁过来吧。再一点,就是抓紧摸清李老黑的真实想法,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然后再想对策,这才是最要紧的。

“湘君”“湘夫人”。关于此两神的身份,学者们争议较大。王逸认为湘君是水神,而湘夫人就是舜之二妃;韩愈认为湘君为娥皇,湘夫人为女英;王夫之则认为:“王逸谓湘君,水神;湘夫人,舜之二妃。或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其说始于秦博士对始皇之妄说。《九歌》中并无此意。盖湘君者,湘水之神,而夫人其配也。”[19]35两位译者对“湘夫人”的翻译也有差异。许译将“湘夫人”译为“the Lady of River Xiang”[16]53,而卓译则将其译为“the ladies of the Xiang River”[17]41。许译偏向王夫之的注释,卓译则偏向于王逸的观点。对于“湘君”一神,许译本和卓译本的翻译基本一致。

“大司命”“少司命”。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说:“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19]36大司命是掌管人间寿命的神,少司命是一位掌管人间子嗣的美丽女神。许译将“大司命”和“少司命”分别译为“the Great Lord of Fate”“the Young Goddess of Fate”[16]57-59。由于两者是一对神,如果用“God”和“Goddess”来译或许可以更好地体现这一对神的关系。卓译则分别直译为“Fate the Great”“Fate the Minor”[17]43-45,更加注重这两位神的对应关系。

“河伯”“山鬼”。“河伯”“山鬼”分别为河神和山神,表现了中国先民对山川和河流的崇拜。其中,《河伯》为黄河之神。王夫之的注释较为通脱:“河伯,河神也。”[19]41《山鬼》则刻画了一个美仑美奂的山川女神形象。朱熹注引《国语》“木石之怪”[12]45,以其称“山鬼”。郭沫若认为“山鬼”就是“巫山神女”[20]。许渊冲先生将“河伯”意译为“the God of the River”[16]65,偏向于王夫之的注释;卓振英将其直译为“the Count of the Yellow River”[17]51。对于“山鬼”一神,许译本和卓译本的翻译基本一致。

“云中君”“东君”。对于“云中君”“东君”二神,许译本和卓译本的翻译基本一致。

[1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二)对其他原型意象的翻译

本文以王逸、洪兴祖、朱熹、王夫之等人的注释本为参照,对许渊冲先生和卓振英先生《九歌》译本中原型意象的译文特征进行评述。

2.3.2 使用时效。在水产养殖之前,需要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尽可能将环境污染因子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使用越早,成效越显著。在水产养殖后期,水体质量相对较差,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若在此时才开始运用,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需要定期应用微生物制剂以保持平稳的水色与菌藻均衡,在养殖初期需要每周使用1次,后期为了提升水体的透明度,需要每周使用2次,持续使用两三次。

作为中国生产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专业制造厂家,喜威一(北京)刀具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品牌“CVE”,产品有硬质合金标准刀具(铣刀、钻头及铰刀)和非标准刀具(钻铰刀、内冷钻、阶梯钻、阶梯铰、复合刀具及成型刀具),并提供修磨、涂层服务;而刀具产品原材料均采用欧洲进口合金棒料,拥有世界一级的生产设备。另外,该公司还是意大利UFS丝锥的中国总代理。

 

上面这节诗为《湘夫人》中的第一个小节。这节诗通过运用“北渚”“秋风”“木叶”等原型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忧伤的诗境。“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联想意义丰富的原型意象,不单纯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后世诗歌中反复出现,如“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等。许译与卓译一致,分别译为“Northern Isle”与“North Isle”,保留了原诗中的原型意象。古典诗歌中的“秋风”常常用来营造悲秋诗境,是自然现象类原型意象。许译与卓译分别译为“autumn breeze”与“autumn winds”,基本一致。细微差别体现在对“风”的理解上,许译为“微风”(breeze),卓译为“风”(winds)。“微风”给人以和畅的感觉,营造更为和美、浪漫的氛围,与“悲秋”的诗境相异;“风”则更为笼统,能够随着诗境的变化而赋予意义。从这个意象词的翻译来看,卓译更忠实于原诗的整体诗境。“木叶”是植物类原型意象,两位译者的译文一致。

从以上三个原型意象的翻译可以看出,许渊冲和卓振英两位译者的译文大同小异,都保留原诗的原型意象,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诗的诗境。

植物与山石搭配造景时,植物将山石衬托得更加巍然屹立。从目前来看,冠云峰是人们经常驻足观赏的对象,植物环绕在冠云峰周围,松树与竹子的围绕,给人们带来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冠云峰的景观设计,应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要树种,并搭配层次分明的低矮灌木,这些植物与山石相互融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而使冠云峰的景象别有一番滋味,让人们流连忘返。

《九歌》蕴含着丰富的原型意象和结构,创作了一些经典的诗境和主题,为中国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诗歌创作技法与素材,对汉魏以降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刘禹锡改良《竹枝》对屈原改编民间《九歌》的仿效、唐宋词中大量出现的楚辞意象、语汇及其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和词论中频繁出现的‘楚辞话语’都是唐宋词与楚辞在文学现象层面上契合的明证”[21]。《九歌》中的原型意象是《九歌》的诗魂,体现了浪漫主义之诗风,翻译时需要反复斟酌。许渊冲先生和卓振英先生的《楚辞》译本是国内两个风格差异较大的译本。通过对他们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位先生都以保留原诗意象为主要翻译策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翻译效果。其中,卓译忠实度较高,注重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华文化;许译则变通而不失忠实,可读性较强。翻译难,译诗更难。诗歌译者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品评译诗之目的在于梳理出各家译诗的优点,为今后的诗歌翻译提供可供借鉴的策略和方法。总体上说来,两位译者在译诗时虽然各有取舍、各有侧重,但都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诗境,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6]夏 秀.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肖练武.试论《九歌》的神话特征[J].理论界,2004(2):135.

[2]祁国宏.唐诗屈骚接受的定量分析与考察[J].名作欣赏,2012(14):35.

[3]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0.

[4]李红绿.《楚辞》原型意象英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5):155-158.

[5]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造模第 6 周时,B、C、D 组 ALT、AST、TBIL 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B组和D组,见表4。B组经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后,ALT、AST、TBIL明显低于D组,ALB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见表5。

[7]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29-30.

在体育游戏选择时还要考虑场地大小,当场地较小时,可设计攀登、钻爬等小型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灵敏性、柔韧性等等。当场地较大时,可设计追逐跑等游戏,发展幼儿爆发力。最后,在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活动设计中,要结合灵活、多元、趣味原则,创新体育游戏,最大程度的发展幼儿健康身心。

[8]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6-17.

[9]ABRAM M 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Seventh Edition)[M].Boston:Heinle&Heinle,1999:12.

“东皇太一”。洪兴祖引五臣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祀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11]57“东皇太一”就是东帝,朱熹的《楚辞集注》也承此说。许译本将其意译为“the Almighty Lord of the East”[16]45,“Lord”具有“神、上帝”与“君主”等意思;卓译本将其直译为“the Sovereign of the East”[17]35,“Sovereign”意为“君主、国君”等[18]。许译突出了“东皇太一”所具有的“神”的身份特征。

[10]RICHTER David.The Critical Tradition:Classic Text and Contemporary Trends[M].Boston:Bedford Books,1989:637.

通过对比许渊冲和卓振英《九歌》译本中九个神的翻译可以发现,两位译者都以保留原诗中的神话意象为主,译文大同小异,比较完美地传达了原诗中的文化意象。细而言之,许译侧重突出各神“神”的身份特征,意译较多,注重译文的通俗易懂,可接受性更高;而卓译整体上虽然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但相比而言直译更多,更加注重译文的忠实度。此外,两位译者所参照的注释本对其译文有一定的影响。

[12]朱 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识别是否进入油气层。图1中进入D区前3H曲线状态为WH 为高值且较稳定,CH和BH值较接近,偶尔交叉重合;进入D区后3H曲线变化较大,CH 曲线和BH 曲线突然交叉,CH 值减小,BH值增大,WH 值也缓慢增大,最终形成WH>BH>CH的格局,且在D区内趋势较稳定。进入D区后,甲烷相对含量骤然增大,虽然D区下部气测值有较大降幅,但其甲烷相对含量依然保持较稳定的状态。从图1还可看出,CH曲线和BH 曲线的交叉点及甲烷相对含量突变点正好与电阻率高值半幅点基本吻合,再结合现场岩屑和荧光录井资料,可判断D区进入了油气层。

[13]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4.

[14]茅 盾.茅盾说神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58-159.

[15]胡 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1999:48.

[16]许渊冲.楚辞: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广东省东江分水方案划定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不得突破106.64亿m3,与现状用水相比增量空间小。东江分水实施后,流域各市根据所分配的水量及水质要求,以供定需,量水定产,纷纷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工作。通过分水促进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产业,东江流域用水量连年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初步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7]卓振英.楚辞[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8]霍恩比,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54.

[19]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0]贾雯鹤,梁艳敏.试论《九歌》之“山鬼”原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1):26.

[21]李 青.唐宋词与楚辞[D].苏州:苏州大学,2006:Ⅰ.

 
李红绿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