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前言

所谓的BIM,具体指的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现阶段许多工程中普遍使用BIM技术,旨在妥善处理建筑工程当中由于方案设计、施工以及加工构建衔接不到位而引发的资源过度浪费现象。在BIM技术的帮助之下,能够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模拟整个施工流程,进而进一步改良施工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及工程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产业化施工的困难

1.1 难以对预制构件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我国经济水平飞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同时也日新月异,有许多新鲜的元素出现。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之中,相关装配构建的种类也愈发丰富多样,型号也纷繁复杂,多的时候数量竟然能够高达上百种,并且还会涉及到先进的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技术。如此一来,就使得进场构建的数目以及型号均难以提取。而且工地现场的材料管理、指标含量的统计也会出现受到影响。不仅难以合理控制施工的成本,而且在生产管理方面也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导致预制构件的精细化管理较为繁琐。

表2给出了通过所提出的方法获得的次级电弧的灭弧时间与实际预期时间之间的比较,由此可见,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次级电弧灭弧时间。

1.2 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难以有效衔接

以往常规的方案设计着重思考的是结构类型的挑选以及相关计算项目,几乎不会牵涉到施工中发生的疑难问题。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当中,巨型的机械设施与建筑结构主体之间会产生锚固和支撑的关系,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难以有效衔接,随之而来的就是构造复杂化和构件的返厂修改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增大资源的损耗,还会使得工程的总造价飞速提升。

1.3 难以培养专业科学的施工技巧

目前对于广大建筑公司而言,装配式建筑依然是一种新鲜事物。因为过去并未接触过,所以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没有充足的技术经验,倘若沿用常规化的技术交底,那么培养管理者的总体效率将会持续低迷,难以控制工程的总体质量,严重影响了专业科学的施工团队的组建[1]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BIM技术的优势

2.1 加强施工期限控制并推动效率提升

凭借科学建立BIM构件,能够将有效的CSI构件族库管理系统平台建立起来,并且在局域网以及因特网的大背景下,平台化系统管理族、模块以及组件。构件库能够在同一时间保证多样化类型的软件与同一平台实施集中管理,而且还可以上传私有族文件,如此一来,族库当中的内容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更新。借助于BIM集中管理并共享规范性族构件,能够在确保BIM建立模型效率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为BIM的实施和普及创造机会。

2.2 有助于方案设计和实际施工的高效对接

与普通的现浇混凝土工程的BIM模型相比之后,不难发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BIM模型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集中体现在构件族的参数化组建方面。凭借构建科学的BIM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实现构件加工设计方案和构建模型之间双向的参数化信息连接,主要囊括了保温层、构件的ID号码、钢筋的详细信息、图纸的具体编号以及一些其他的物理数据等等。

2.3 有助于塑造培养专业化施工团队

目前绝大部分的公司,均没有全方位地系统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对其认知仍然滞留在表层。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其独一无二的三维展现能力可以把各个部位的施工方案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还能够精细地展现工地周围的环境,这给技术交底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性。除此之外,构建产业化的施工标准,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培养专业化施工团队[2]

严格参照《企业级BIM实施标准规范》制定工程项目标准。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标准,明确规定工程BIM实施原则、具体目标、BIM使用范围以及软件的使用,比如构件库的使用说明、参数信息要求以及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等等。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BIM模型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最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流程。

3 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出台复核工程的BIM实际标准

1.2.2 患者的处理及随访 所有患者的HRCT、PET/CT和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抗结核抗体、C反应蛋白、痰脱离细胞学、气管镜等)均经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CT室、PET/CT室医师MDT团队分析讨论,结合患者意愿,制定最佳治疗方案:①外科手术组;②内科经皮肺穿刺组;③内科治疗组(抗感染、抗结核);④动态随访组:动态随访1年,若病灶无增大,考虑良性结节。病灶在随访过程中增大,再次评估,根据情况建议患者外科手术或者内科经皮肺穿刺明确病理。

3.2 系统管理构件模型

按照财税〔2016〕36号的规定,该月转让金融产品出现的损失不能由其他销售收入、劳务收入来弥补,当期该转让金融产品的业务不需要纳税,同时还可以结转至下一纳税期抵减。

管理构件模型的具体流程

2.3 组建参数化构件族

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施工方案设计、加工构件以及实际工程等整个施工流程展开全方位的覆盖,进而巩固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实现高效率的无缝对接。参照方案设计环节的BIM成果,能够对实际施工环节的各类施工情况展开深层次设计,构建科学的BIM信息模型,进而为后续的工程开展打下坚实牢靠的基础。

2.4 科学管理构件模型库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环节,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将符合工程的标准构件库建立起来,让设计部门、构件厂以及施工公司的可视化协同水平更上一层楼,进而有效防止施工材料的过度浪费,让工程的总体生产效率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借助于BIM技术对住宅展开三维建模,模拟整个施工环节并引入场地、材料资源和劳动力等因素,为工程的进行带来科学有效的参考价值,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延缓工程进度的各类因素,防止欠科学的设计使得施工不顺畅。

将高端的物联网技术与BIM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能够凭借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第一时间及时查阅有关模型的数据信息,这样也就能够进一步指导构件的吊装定位[3]。除此之外,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下,还可以快速查阅构件的具体参数属性,同时可以把完工的信息资料传到数据库之中,实现施工记录的可查询和可调阅。管理构件模型的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2.5 优化管理构件模族的信息资料

一方面,在电脑端能够借助于CSI构件库当中的BIM模型,充分融合构件实验报告、设计图纸等相关信息资料,为接下来的项目管理以及施工进程控制打下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移动端则可以通过手机记录整个施工的流程,把视频、图像以及文字资料等在第一时间上传至网页端的指定位置,进而全面及时地掌握具体的施工状况。除此之外,还能够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节性问题直观呈现出来,给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当电机运行在900 r/min时,无延时补偿MPDTC、有延时补偿MPDTC和有延时补偿LSFMPDTC所对应的电流isa和逆变器电压ua如图12所示.可以明显发现,有延时补偿MPDTC的开关频率要比无延时补偿MPDTC和有延时补偿LSFMPDTC的开关频率高.无延时补偿MPDTC的平均开关频率为1.1 kHz,而有延时补偿MPDTC和LSFMPDTC的平均开关频率则分别为1.8和1.0 kHz.

2.6 构件可视化安装模拟

一方面,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在短时间内科学合理地分离模型,全方位地展现出整个安装构建的流程。另一方面,凭借模拟整个施工的流程,对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实际开工时,因为没有产业化基础数据的帮助,二次搬运构件损坏、构建施工现场摆放不开等问题会时常发生[4]。但是有了BIM技术的参与,则能够模拟整个施工的流程,高效指导构件的吊装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构件的可视化安装模拟。倘若三维坐标准确性的操作太过于繁琐复杂,则可实施现场三维可视化模拟凭借,达到构件还原实际构件条件。

2.7 三维技术交底

由于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还没有深入了解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产业化施工,所以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模拟整个施工作业流程,通过三维的展示来实现技术的交底,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 结语

总的来说,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凭借BIM技术的使用,以构件族为中心实现了设计方案和施工的完美对接。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功能模拟各类未知状况,为及时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符合项目特征的BIM标准是基础所在,施工设施和相关的经验等信息一定要和BIM模型信息充分结合起来,才可以对施工进行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鲍子虞.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5,12(45):137-138.

[2]严承承.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7):81.

[3]王建超,杨文涛,侯微等.BIM技术在现代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8,15(2):25-29.

[4]汤清平.论BIM技术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17,43(6):60-61.

李文才
《安徽建筑》 2018年第4期
《安徽建筑》2018年第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