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蔡元培德育实践理念研究及启示

更新时间:2016-07-05

学校教育作用是帮助被教育者,为其提供发展能力,健全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其应尽之责。蔡元培认为学校德育作用在于培养并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国民健全人格。“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1]民国伊始,百废待兴,教育者更应“以百世不迁之公民道德”,推进社会风气纯化。1919年在蔡元培领导下,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心,培养了一批具爱国心和责任心的热血青年。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背后,可见培养青年人公民道德的积极作用。通过引导青年人重识社会道德标准,激发其振兴民族、报效国家斗志。蔡元培德育目标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在其德育实践理念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个体道德观念培养之中。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世界观、美育协同发展的德育思想,与当下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蔡元培德育实践思想核心内涵

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希望,需积极引导,培养其理想信念,“无论何人,不可不有其一种之世界观及其与是相应之人生观,则教育之通则也”[1]。蔡元培提倡受教育者“以社会之所需,尽其完全之责任”,个人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达到学校德育要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现德育之提高。

(一)“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

传统儒家思想中即有对自我修养的要求,如《礼记·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德育目标在于教化学生,使其拥有高尚道德情操,能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蔡元培既要求学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吸收和借鉴新文化,同时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宝贵精神财富。蔡元培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指出,“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凡两相比较者,皆不可无标准。今欲即人之行为,而比较其善恶,将以何者为标准乎?曰:至善而已;理想而已,人生之鹄而已。三者其名虽异,而核之于伦理学,则其义实同。何则?实现理想,而进化不已,即所以近于至善。而以达人生之鹄也。”[2]“近于至善”标准表明蔡元培的完美人格追求,即从个人私德向社会公德转变过程中,通过不断超越个体私利,形成高尚道德情操。

同时,蔡元培认为道德修养需经由现象世界向实体世界转化的认识过程。现象世界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可凭借感官直接感受。实体世界则是以价值判断、道德准则等为核心的精神世界。“教育者,立于现实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也。故以实体世界之观念为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其达于实体观念之作用。”[1]与实体世界不同,现象世界具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当个体认识、了解现象世界时,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及形式,犹相对待也。超物质形式之珍域而自在者,惟有意志。于是吾人得以意志为世界各分子之通性,而即以为世界之本性。”[3]

蔡元培主张学校教育社会化,加强与社会联络,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学校为社会之模范,文化之中心。无论对何种问题,直接间接,均能发生最大之影响。”[1]五四运动即为范例,此次运动不仅为青年人灌输了社会服务理想、兴趣和希望,还培养其组织管理能力,树立集体观念。“同志之联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1]

综上所述,对于Hcy与Cys C的检测对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具备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活性,基于早期发现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我而言,肾功能损伤的具体程度显得极其重要,此外,早期治疗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治疗与预后产生的费用,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从“改造教育去改造社会”而言,社会成员具备健全人格才能推动社会向自由、平等、博爱发展。健全人格具体分为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四项。学校教育改造目的即为使社会变得更好,而社会进步则依赖社会群体意识的“觉醒”。

《二手时间》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记录了苏联解体后二十年间“苏联人”经历的多重困境。“苏联人”不仅在客观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社会制度烙印,而且自觉地将自己与新一代人划出界限。在那些痛苦的絮叨中不难发现,对于“苏联人”而言,苏联解体与其说是改变政治道路,毋宁说是亡国。没能跟着红色帝国共存亡的“苏联人”在新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次他们的对手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上帝的选民”积极地当起了贩卖牛仔裤的倒爷,原有的价值观全面崩塌了。“苏联人”在一个“正常的国家”中追忆那个伟大的国家,不可自拔地沉浸于对理想主义的苦恋。

(二)“合群至善”的道德责任

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关注“群体”意志。“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史记·陈丞相世家》)。在处理个人与群体间关系时,应将个体“小我”置于群体“大我”之下。蔡元培提出:“人者,群性的动物也,不能孤立而生存,动必以群。群有大小,小群常包于大群。国家之休戚,学校之休戚随之。学校之休戚,学生之休戚随之。”[1]个体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完善个人道德品质,健全人格。“人生而有合群之性,虽其种族大别,国土不同者,皆得相依相扶,合而成一社会。此所以有人类社会之道德。”[2]社会群体共同遵循社会公德,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方面,个人存在于社会中,需他者认可和接受,个人价值通过社会群体充分释放。“一曰,己在群中,群亡则己随之而亡。今舍己以救群,群果不亡,己亦未必亡也……一曰,立于群之地位,以观群中之一人,其价值必小于众人所合之群。”[5]另一方面,实现社会群体道德目标需个体协同努力。“凡事之无益于世者,必不能有益于己;有害于世者,必将有害于己。故学当以益己、益世为宗旨。”[6]提升自身道德境界,妥善处理与他人、社会关系,既是社会文明发展内在要求,也是个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之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教育之任务在于能使国民内包的个性发达,同时使外延的社会与国家之共同性发达而已矣。”[1]德育追求需建立在“内修于心,外化于行”之上。“群己并重,则舍己为群,此善为己者”,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基础上,将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发扬“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此既为蔡元培教育理论实质内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家国情怀的精神力量。

(三)“融汇至善”的道德理念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蔡元培曾多次前往欧洲,在留欧期间从事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研究,他一方面提出“兼容并包”主张,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道德观念,与中国儒家思想中“义、恕、仁”结合,“人类之消化作用,不惟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另一方面,提出在吸收不同文化过程中,需分析和思考。“吸收者,消化之预备。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食肉者弃其骨,食果者弃其核,未有浑沦而吞之者也。吸收者浑沦而吞之,致酿成消化不良之疾。”[1]国家或民族有其固有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经长时期历史演变形成,是被大多数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遗产。蔡元培进一步指出,在文化吸收上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向使吾侪见彼此习俗之特别,而不能推见其共通之公理,震新旧思想之冲突,而不能预见根本之调和,则臭味差池,即使强饮强食,其亦将出而哇之耳”[1]。文化吸收核心在于吐故纳新,博采众长。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坚守孔孟之道、兼收老庄哲学同时,也吸收西方和印度的文明成果。在探讨文化融合时,蔡元培提出“吸收之时即以消化”主张,形成具中华民族特色且能为大众接受的文化,“俾得减吸收时代之阻力”。

二、蔡元培德育实践观理论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个人只有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彰显。蔡元培认为学校教育要以社会服务为主,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为“入世”做好准备之余,培养健全人格,使人之精神有张有弛,自觉按照社会要求方向发展。

(一)学校教育“社会化”

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数据资源整合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辅助信息技术团队开发出更适合学生需求的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和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外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大数据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的大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文明成果涌入,影响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评判,如“民主、自由、博爱”等思想,有助于冲破封建伦理道德束缚,实现自我意识觉醒和个性解放,此为个体全面发展重要前提。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过分追求自我,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蔡元培要求青年人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之余,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核心内涵。“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二者,一则限制人,使不可为,一则劝导人,使为之。一为消极道德,一为积极道德;一为公义,一为公德,二者不可偏废。”[7]实践和认识相互依存,个人私德作为社会公德基础和起点,在个体自我道德修养过程中,会存在认识局限性,需在社会中接受检验。学校德育教育需培养具社会责任担当精神者,目标亦需向积极道德方向发展。“大学学生,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1]因此,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应积极引导青年人心系天下、勇于担当,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

(二)德育实践旨在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并重,亦有兼用科学与美术意义。《书·皋陶谟》曰“天秩有礼”,道德修养固然是人类不断进化、社会不断发展根本,但作为系统的德育培养理论,除自我修养外,书画、音乐、体育也推动人精神世界发展。“周之礼乐,实为美术之见端。嗣是,如理学家之词章,科举时代之词章书画,皆属美术之一种。注重美育发达,人格完备,而道德亦因之高尚矣。”[1]蔡元培要求德育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德、智、体、美诸育并举,全面协调发展。

(3)客观性和必然性。在企业中,即便是利用预防措施,只能够减少企业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并且降低风险产生的频率,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的产生。

蔡元培认为德育“其本在乎修己”。“修身”“自省”要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约束自身行为,提高道德品质。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要不断反省,勉其所短、节其所长,以求达于中和之境。全面、客观了解自己,有益于道德品质形成。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学校与社会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大学生对社会有一定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他们既以主体身份体验道德实践,以直观感知形式将道德规范“内化”,同时也是道德理念践行者,将感悟体验的道德规范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即“外化”过程。事实上,在社会舆论环境中,青年人自身道德心理会产生矛盾,可通过“正向引导”道德情感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纳入道德认识,实现青年人道德体验和实践协同发展。

比如,教师在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对苏教版的《再别康桥》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康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康桥”,也就是即兴说一段关于“康桥”的导游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进行融合,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为此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现象世界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个人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在培养高尚道德品质过程中,关键在于意志力坚定。“涵养良心之道,莫如为善。无问巨细,见善必为,日积月累,与善相习,则良心作用昌矣。世或有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者,不知善之大小,本无定限,即此弗为小善之见,已足误一切行善之机会而有余,他日即有莫大之善,亦将贸然而不之见。”[4]道德修养实为积少成多、水到渠成的演变过程,个体意志品质起决定作用。蔡元培推崇“近于至善”价值观,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促使个体行为举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振个体精神世界,更加全面发展。“未入社会之学校青年,其责任之繁重如是,故往往易为外务所缚,无精神休假之余地,常易使人生观陷于悲观厌世之域,而不得志之人为尤甚。欲补救此弊,须使人之精神有张有弛。”[1]在坚定意志力推动下,个体会产生向理想信念前进的内在驱动力,通过与优秀榜样对比、分析,不断强化正确价值导向,此既为个体社会实践的完成,也是实体世界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个体意志力越趋向于实体世界,其内在精神世界越丰富,这是学校德育教育更深层次目标。

三、蔡元培德育实践观对当前学校德育建设的意义

青年人既是学校德育受教育者,也是主要参与者,如无青年人积极配合,德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要使社会道德规范、政治信念逐步渗透、内化为青年人主体意识,在日常行为规范中自觉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蔡元培德育实践思想为当下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教育时效性、提高大学生主体道德认知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重要借鉴。

程序设计主要分析研究运用TMS320F2812芯片通过配置寄存器等内部资源产生SPWM波形,在CCSv5软件上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配置寄存器及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算法,并对该硬件设计的可靠性进行测试。

基于“五位一体”的变电站监控信息全过程管理……………………………………………… 王锦山,王佳伟(2-55)

(一)加强主体性自我教育

加强青年人主体自我教育,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需要。“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发展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8]青年人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主体,通过吸收、转化德育内容,以自我教育方式形成社会认可的道德品质。一般而言,青年人德育思想接受和内化过程,由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决定,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判定和认可,具特殊性、曲折性、长期性。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能否发挥青年人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精神、健全人格、坚强意志,是衡量德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蔡元培倡导的“修己”“自省”“自治”等经典自我教育方式,对实现当前学校教育目标,具有内在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教化主要以灌输儒家经典为主,对自我约束、自我修养有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其内容与现实发展间产生差异。“然信条之起,乃有数千万年习惯所养成;及行之既久,必有不适之处,则怀疑之念渐兴,而信条之效力遂失。”[1]同时在教育形式上过于单一,影响德育效果。“教育者预定一目的,而强迫受教育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历之锐钝,而教之只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之处置无机物然,石之凸者平之,铁之脆者煅之。”[7]因此,蔡元培认为学校德育需科学开展。“若令为永久之觉醒,则非有以扩充其知识,高尚之志趣,纯洁其品性。”[7]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兼容并收、不偏不废,达到“朝益暮习,与时偕行,修养既充,信仰渐著”,此为国民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因势利导,突破约束,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需要。《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学校需囊括众家之言,如同“人之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1]

关于“自制”,蔡元培认为,“则夫整体之改良,学艺之进步,皆不可得而欺,而国家之前途,不可问矣。”他认为人的内在欲望可促使其追求美好事物,促进伟大事业实现;如不善于控制欲望,过度放纵,其行为必然背离伟大理想。学校规章制度对青年人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具约束作用,但被动消极管理模式会限制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蔡元培指出,在德育过程中要认识到个体自觉重要性,在修德养性方面提升自我认识、激励、监督、控制、矫正、评价能力,培养自我学习、管理、改造、陶冶习惯。

(二)德育贵在实践

对学校德育而言,最重要环节是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9]蔡元培认为,德育作为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施教手段,激发青年人主体意识,积极安排其参与实践环节,充分锻炼道德意志品质。

蔡元培在谈及青年教育问题时指出,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照搬书本,空话太多现象,社会实践训练少,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应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浓厚政策导向性,以致本体功能被削弱。大部分学校德育实践涵盖军训、暑期实践调查、生产实习、志愿者服务等,但因经费不足、管理难度大、时间安排紧等问题,部分学校德育实践流于形式。学生面对形式主义实践活动易产生抵触情绪,“知行合一”的实践效果大减。

德育实践是学校和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环节完成学生的德育训练和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践履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征[10]。必须改变“理论实践两张皮”状况,增强德育实践有效性和针对性。首先,学校团委、宣传、教务等部门需加强与德育教师的交流,协调管理日常工作,并在二级学院支持和配合下,为学生出行、场地、食宿提供保障。其次,将日常教学与德育实践结合,教学内容既要照顾学生个体需求,防止空洞无趣的简单说教,又要兼顾可操控性,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校外考察、社会调查、社区宣讲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实现知行融合。最后,完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鉴于德育工作特殊性,很难以统一衡量、评价标准。因此,需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细化德育指标,系统、综合处理学院、宿管中心、学工部、教务部等部门信息,从整体上考核、评定学生德育成绩。在提高学生德育理论水平同时,将考核重心放在德育实践成效上[11]

(三)美育和德育协调发展

当前学校教育已并非简单追求知识,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人格修养。美育将生活实践与艺术形态之美结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蔡元培认为,美育对学校德育具有辅助作用,借助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且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说袭而取之也。然则何道之由?曰美感之教育。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桥梁。”[1]学校德育围绕受教育主体,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艺活动,将时代要求的勇敢、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使其以新视角对待和理解道德文明,分辨“善恶”。

如何解决传统德育中机械式说教模式,将美育与德育融合,实现德育“寓教于乐、德美融合”?首先,建设校园德育环境。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且作为重要文化符号,将其特有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传递给大学生。将学校校史、校歌、校训、校徽等校园文化,通过广播台、学报、杂志等媒介广泛传播,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德育环境,弘扬时代主旋律。宝贵的历史传统、良好的人际关系、浓郁的学习氛围、蓬勃的精神风貌等,均有助于塑造青年学生健康人格[12]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结合美育生动有趣、形态多样特点,唤醒学生个体审美感知,通过培养其道德直觉力,逐步引导学生做出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选择。如举办知识性、趣味性竞答和纪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大知识面也可在大型纪念活动中以合唱等集体活动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古人每称乐以合众,今学校唱歌,全班学生合唱,亲爱和乐之意,油然而生。此亦发扬公德之一作用也。”[1]

最后,展示教师人格美。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作用无法替代,教师不能仅做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成为学生做人之镜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人格魅力、治学理念以及模范言行传递给学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起点,教师个人形象对学生具有直接示范作用。

概言之,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宝贵精神遗产,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高校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如何提升青年人道德观念,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教育发展内在要求,是亟待解决问题。要在公民道德教育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协同发展,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实现培养大学生“健全之人格”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高平叔.蔡元培哲学论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张宝石.论蔡元培德育思想的逻辑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5]张汝伦.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6]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0]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广东社会科学,2007(4).

[11]曹有光.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江苏高教,2011(1).

[12]陈金春.坚持高校德育重在自我教育的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陈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