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别相信任何人》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对比分析及其功能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第一次提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1]。近二十年来,除Halliday本人外,国内外学者发表了许多关于语法隐喻性质,类型,功能等方面的文章。如胡壮麟、朱永生、Martin等人对全面论述语法隐喻做了突出贡献[2-4];Martin、朱永生等对人际语法隐喻方面的研究[4,5];Halliday、Ravelli等对概念语法隐喻的研究[1-6],还有学者如刘承宇,王辰玲和田永弘等对语法隐喻的级转移和语义功能等方面做了研究[7-9]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音系层(phonology)、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 semantics)构成的三层次符号系统,三者之间是体现(embody)关系:话语意义→词汇语法→音系。通过研究语义层与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关系,Halliday区分了一致式与非一致式。一致式,即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非一致式,语言结构通过一种“扭曲”的关系来反映现实[10]。Halliday又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也有学者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4,11]。本文不对语法隐喻的分类进行讨论,而是以人际语法隐喻为基础,对比分析小说《不要相信任何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主人公的对话中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探讨人际语法隐喻研究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3.6.2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我国约有50%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年发病率为5%~15%,病死率超过20%[16],食管静脉曲张常导致肝功能减退,并引发其他并发症,如细菌性感染或肝肾综合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呕血和黑便易诱发肝性脑病或导致出血性休克。反复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将引起患者焦虑、抑郁,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更低。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图书馆面临新一轮的转型。这场转型不仅要求图书馆保管好已有的资源,而且要增强大局意识,融汇本地资源与全球资源,共同建设可持续的全球型知识共享空间;要加强服务意识,增强加值服务能力;并积极与出版机构合作,有力推动知识资源的开放获取化。为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管理、编目技能以及项目策划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和开放科学的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人际语法隐喻

作为语言三种元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篇章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起着建立和表达人际关系的作用,想要真正了解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就一定要在语篇中进行分析。在言语交际中,讲话者可以有多种语言角色。Halliday认为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目的不外乎是给予(giving)和索取(demanding)某种商品(commodity)[12]。概括起来讲,言语具有四种基本功能,分别是陈述(statement)、提问(question)、提供(offer)和命令(command)。其中除了“提供”功能是与情态系统相关之外,其余三种基本功能都与语气系统密切相关。根据林正军,董晓明,人际隐喻区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情态隐喻表达式所体现的语义差别在于主观或客观、显性或隐性;语气隐喻表达式所体现的语义差别主要在于礼貌程度上,更多地表现在语用方面[13]。由此可见,通过对人际语法隐喻分布情况的分析,不难掌握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一) 语气语法隐喻

功能语言学认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来自形式与功能的结合。然而,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一对一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一种以上的意义,一种意义也可由两种或更多的形式体现。根据范文芳的论述[14],可以将语气系统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总结如下(见表1):

例2:Mary probably knows.(隐性客观)

 

1 言语功能及其语气表现(表中黑体句子为一致式其余为隐喻式)

  

言语功能 语气陈述疑问命令陈述Ineverletyoudown.Iwonderwhereyouhavebeen.Youshouldtellmethetruth.疑问HaveIeverletyoudown?Wherehaveyoubeen?Couldyoutellmethetruth?祈使AdmitthatIneverletyoudown!Tellmewhereyouhavebeen!Tellmethetruth!

(二) 情态语法隐喻

Halliday指出决定每种类型情态实现的基本区分是取向(orientation)[12]。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主观和客观取向之分,又因情态的主客观取向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所以就形成了四种形态取向:显性主观(explicit subjective),隐性主观(implicit subjective),显性客观(explicit objective),隐性客观(implicit objective)。情态隐喻体现为本由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可以转换为由词汇语法层次的其他形式表达。如:

例1:Mary must know.(隐性主观)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一般而言,陈述语气体现陈述含义,疑问语气体现疑问含义,祈使语气体现命令含义。但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疑问和祈使语气表达陈述含义,或者用陈述和祈使语气表达疑问含义。这些都是发生在语气系统中的现象,涉及到的是一种语气域到另一种语气域的转移,被称为语气隐喻。

例4:It’s likely that Mary knows.(显性客观)

例3:I think Mary knows.(显性主观)

首先,通过语气隐喻来对比分析主人公在两个部分中的对话。

二、小说《别相信任何人》对话的人际语法隐喻对比分析

④使用该软件,根据计算结果,可“参与”分析工程病险原因。如:该工程内坝坡滑坡诱因为运行过程中水位降速过快。同时,根据水库大坝实际,可反算出允许的水位降落速度,以指导水库运行管理工作。

通过对小说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主人公的对话的分析,我们一共找出410个小句,其中第一部分的小句总数为124个,第三部分为286个。其中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分布如下(见表2):

 

2 人际隐喻分布情况

  

类型 内容语气隐喻情态隐喻第一部分55(44.4%)3(2%)第三部分71(24.9%)9(3%)

与之相对比,虽然第三部分的语气隐喻数量比较多,但是由于此时达到全书的高潮部分,小句数量增多,所以其占的小句比例变小。第三部分的陈述语气隐喻表现出主人公在读了日记,经过调查后,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也是小说一个重大的高潮,可以从小说中发现这是她态度的重大转变时期。虽然面对陌生人还是有固有的惧意,但是作者在其它情况则更多的使用一致式。从上表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一致式比隐喻式要多的多,隐喻式从第一部分的44.4%降低到24.1%。这就意味着主人公逐渐知道了关于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孩子和她的爱人。尽管她仍然对周围的事物很困惑,但她也不再像第一部分时那样相信“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说出的话更多的是一致式而不是隐喻式。

(一) 语气隐喻对比分析

例1和例2分别是对Mary knows 这一命题的可能性的表达,其中例1使用了情态动词,例2使用了情态副词。Halliday指出,这种在小句内部实现情态意义的方式为情态的一致式[1]。但是像例3和例4这种通过在小句外部附加成分来实现情态意义的方式,被成为情态隐喻。

小说第一部分中共有124个小句,其中有55个小句使用了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的44.4%;有51个陈述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总量的41.1%;有4个疑问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总量的3%;并没有祈使语气隐喻的出现。

在第三部分中,共有286个小句,其中有71个小句体现了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总量的24.9%;其中陈述语气隐喻共有69个;疑问语气隐喻和祈使语气隐喻都只有一个,各占小句总量的0.3%。

例(24)中的“Chicago”、例(25)中“library”实际上是被压制为“people in Chicago”和“people in the library”;而例(26)中的“the door”因无法压制成有生名词。因此,不可接受。

 

3 语气语法隐喻分布对比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小句总数124286语气隐喻比例/%语气隐喻比例/%陈述语气5144.46924.10疑问语气43.2010.30祈使语气0010.30

从中(见表3)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作者很少使用疑问语气的语法隐喻和祈使语气的语法隐喻。相反,陈述语气隐喻是经常出现的。在第一部分中,当女主人公醒来时,她记不得之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可以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她需要用大量的陈述语气隐喻去表达疑问的含义。一方面,这是因为她记忆的缺失,进而对周围的事物十分茫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一种自我防卫,在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他人识别出自己的弱势,主人公比较倾向于用肯定的语气来提问,使人不能轻易发觉语气里的疑问口吻。这就是为什么陈述语气隐喻占所有小句的44%之多,这也显示出主人公在醒来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十分犹豫和不确定。

检测工作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检测内容包括: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等。钻芯取样的试件送到试验室后,要做马歇尔试验及其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准确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压实度、空隙率、容重、稳定度、流值等。

沃森在小说《别相信任何人》中讲述的是,主人公Christine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二十年来,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在纳什医生的帮助下,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在首页就记录着:“不要相信本”。Christine只能瞒着自称“本”的男人,一页页揭开事实的真相。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某天早晨Christine在卧室醒来为开头,第二部分则是展现了Christine的十四天的日记,第三部分则是发现真相后Christine与“本”反抗的故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主人公前后两部分对话中人际语法隐喻的使用,来更好的理解主人公在发现真相前后的态度及性格的转变。

表中括号内的百分比为各隐喻类型占据小句总数的百分比。从上表可以看出,语气隐喻的使用情况和情态隐喻的使用情况呈现明显的不均等。不论在哪个部分,语气隐喻的使用频率都要高于情态隐喻。在第一部分中,语气隐喻占小句综述的44.4%,而到了第三部分则降低为24.9%。其实这种情况不难预测,小说第一部分中,按照情节的设定,主人公在失去记忆的阶段更倾向于使用语法隐喻式的句子来表达自己不确定的想法,尤其以陈述表示疑问居多。而到了第三部分,由于对事实真相的逐步了解,很自然的就会减少人际语法隐喻的使用情况,转为多用陈述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故其占比就会减少。下面将具体分析小说中两部分的人际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从上面对人际语法隐喻在小说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析,不难发现语气语法隐喻对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有相关性,呈现出的数据与其心理变化相吻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语气语法隐喻对语篇分析的作用。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睡眠期,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面肌抽搐、喉头发声、口齿不清、流涎等[11]。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病情可持续5年甚至更长时间,部分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往往产生耐药,不利于预后康复。难治性癫痫常会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使得出现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可通过脑电图监测,可在中央区或中颞区出现尖波、棘慢复合波、棘波等[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癫痫的发病率为每年30/10万左右,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难治性癫痫患者约有300万,70%~80%的患者未接受正规的诊断与治疗[13‐14]。

(二) 情态隐喻对比分析

在第二部分第一章我们讨论了语气语法隐喻在小说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布情况,都具有很明显的语气语法隐喻。正如之前所提到,对于情态语法隐喻,情态包括情态(modality)和意态(modalization)两个部分,而其次范畴(subcategory)包括可能性(probability),经常性(usuality),义务性(obligation)和倾向性(inclination),所以在这个部分对于极性明显的句子我们不做详细的讨论。除去极性小句,对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态语气隐喻分布如下(见表4):

BSA124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GC 6890-MS 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有限公司;MQC核磁共振仪,英国Oxford Instruments。

 

4 情态语法隐喻分布对比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非极性小句总数1047情态隐喻比例/%情态隐喻比例/%显性主观330.0919.1显性客观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存在情态隐喻,但是并没有显性客观的隐喻式存在。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合理的,因为显性客观的句子,如“It is essential that you leave at once”,经常会用来表示不可协商、客观的语用效果。然而在这部小说中,尤其是第一和第三部分,主人公经常处于无助和对周围环境恐惧的情况下,所以并没有什么理由使用过多的显性客观的隐喻式小句。

与之相反的是,根据Thompson,“显性主观的情态是一种隐喻,其中的态度是经验的:情态是在分离的小句中表达的,使被情态的命题框架化[11]。”正如我们所见,典型的情态小句使用的多是心理过程,以“我(I)”作为感受者(Senser)投射到其他的小句中,这表明情态意义不是一个信息中简单的命题内容。因为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打算在此做详细的讨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显性主观的句子的命题意义不是通过情态小句表示的。因此,小说中女主人公在第一部分表现了她希望探究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书中有很多短语,如“I think”、“I want to”等显性主观的标志,明确的展现了主人公渴望知道真相的急切性。同时,根据田永弘,情态隐喻使得交互意义得以削弱,从而可以产生客观性的语义效果[9]。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第三部分她并没有过多的使用情态隐喻去表达,因为此时她已经知道了大部分的事情真相,所以更多的表达。

三、结 语

本文对小说《别相信任何人》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做了人际语法隐喻的对比。语气和情态分别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两大部分,从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入手进行对比,旨在发现在小说两部分中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和心理变化。根据我们的分析,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语气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第一部分。这表明主人公在最开始的疑惑,恐惧和无助,因为越多的陈述语气的语法隐喻意味着她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茫然和一种自我保护的情绪。所以我们在第三部分很少发现这种语法隐喻的使用,因为通过阅读自己的日记,对自己的判断越来越自信,也变得敢于去质疑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小说中两个部分均出现了少量的情态语法隐喻,两个部分的数量变化体现了她对“本”的态度,从信任到发现他的假身份,也从侧面体现了在小说的进程中主人公的心态的变化。

通过对小说两部分的对比,我们证实了系统功能语法对文学类作品,如小说,进行篇章分析的可行性。尤其是通过语气和情态语法隐喻的使用,来体现人际功能,表现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Second Edition.London:Edward and Arnold,1994.

[2]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3]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4] 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

[5] 朱永生.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8-13.

[6] Ravelli,L.Grammatical Metaphor:An Initial Analysis[A].Norwood,N.J:Ablex,1988.

[7] 刘承宇.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级转移的逆向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89-293.

[8] 王辰玲.语法隐喻的级差: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渐进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49-54.

[9] 田永弘.论语法隐喻的客观性语义功能[J].现代外语,2017(2):179-188.

[10] 陈平.英语名词化及其建构的意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版,2009(3):16-20.

[11] 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12] Halliday,M.A.K.,C,Ma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3] 林正军,董晓明.语法隐喻的转喻属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12.

[14] 范文芳.英语语气隐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4):29-34.

 
李柏年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